飞翔的理想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东南沿海一个叫基蒂霍克的小渔村,冒着凌厉的寒风,一群人焦急而兴奋地聚集在沙滩上,望着天空。这时,一只“铁鸟”呜的一声拔地而起,向天空飞去,不久之后,“铁鸟”降落在几百米之外的沙滩上。驾驶“铁鸟”的是奥威尔·莱特,他和他的哥哥威尔伯·莱特经过无数次实验,发明并制造了这只“铁鸟”,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带发动机引擎的飞机。在那一刻莱特兄弟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祝贺,在那一刻威尔伯·莱特骄傲地宣布:“飞行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莱特兄弟出生于印第安纳州一位神甫的家里,父亲是一位非常保守的人,在一次辩论中父亲曾武断地说:“科学不能再发展了,因为人们能发明
出来的东西都发明出来了。”当时与他辩论的大学校长非常气愤地说:“尊敬的神甫,你说得不对,不管你同意与否,再过50年,人们将像鸟一样在天空飞行。”这话深深地铭刻在了莱特兄弟的心中。从此以后,在莱特兄弟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了一定要制造出一种能飞上蓝天的飞行器,这个愿望一直激励着他们。
当时,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并且知道早在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就曾经研制过扑翼飞机,并且还知道英国人乔治·卡莱,霍拉·菲利普,哈拉·马克辛和法国人阿法尔都曾研制过飞机,但都失败了。先辈们的业绩和勇气鼓舞着莱特兄弟,于是他们决定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制造一架滑翔机。
莱特兄弟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逐一画下来,模仿着老鹰的飞行动作,莱特兄弟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研制成功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并把滑翔机带到离家很远的基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没有树木也没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维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1米多高。经过不断的改进,第二年,兄弟俩制作的滑翔机已经能够飞到180米的高度。
但是,兄弟俩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反复研究,完全沉浸在发明之中。有一天,一位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来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兄弟俩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来推动飞行呢?这个想法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成功。
兄弟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来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来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1903年9月,莱特兄弟带着他们装有发动机的滑翔机再次来到基蒂霍克海边试飞,但是这次试飞失败了。面对失败,他们毫不气馁,不断地吸取经验,反复思考。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兰莱的发明家,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带有汽油发动机的飞机,在试飞中坠入大海。
莱特兄弟得知这个消息,便前去调查,并从兰莱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很多经验,他们对飞机的每一部件都做了严格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定。于1903年12月17日,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进行试飞试验。他们连续试飞了四次,每一次都获得了成功,这就是故事开始时发生的场景。人们的欢呼宣布了人类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用翅膀飞行的理想。1924年,美国政府在基蒂霍克海滩为莱特兄弟竖起了纪念碑,以纪念人类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
励志感言
人生的伟大或渺小,取决于内心的梦想,渺小的人安于现状,伟大的人寻求突破。渺小的人胆怯而保守,伟大的人勇敢而豪迈。青少年朋友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让自己成为勇敢的雄鹰。
拯救生命的人
1881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出生在英国北部的洛克菲尔德,那片地区气候潮湿,由于工业高度发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许多人被疾病所折磨。弗莱明亲眼目睹了许多劳动者和亲戚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些惨痛的事实深深地震撼了幼小的弗莱明。从那时起,他就立志学医。他的父亲是一个勤俭朴实的农夫,生有八个子女,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境贫困,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16岁便要出来谋生;在20岁那年,继承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于是他报考了伦敦的圣玛丽亚医院医科学校,在
就学期间弗莱明系统学习了免疫学,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5岁从医学院毕业之后,由于成绩优异,弗莱明便留在了圣玛丽亚医院一直从事免疫学的专项研究工作。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止了弗莱明的研究,本来他可以取得令人震惊的成果,但由于战争的需要,他成为一名军医。在战场上,无数的伤员由于伤口感染而死亡,这一现象令弗莱明深感耻辱,他决心彻底解决伤口感染这一问题,以拯救人们的生命。战争结束之后,弗莱明结束了军旅生涯,重新回到了圣玛丽亚医院他的实验室中。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进行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他在伦敦圣玛丽亚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弗莱明,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唯独弗莱明一直沉默不语。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弗莱明,你有什么看法?”“做。”弗莱明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
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弗莱明,你现在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这一天,弗莱明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
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了!”弗莱明皱了眉头,“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索下去。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实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了个名字: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发明青霉素之后,弗莱明已经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教授,但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沉默。当人们问到他青霉素的功效和他为什么如此低调时,弗莱明回答说:“我是个医生,又是个科学工作者,在人们宣传的这种功效得到临床验证之前,我们无可奉告。”
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在“二战”中把无数生命垂危的人从死神手中拯救了出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同时他本人创造的非凡业绩也受到了人们的衷心爱戴。1945年,64岁高龄的弗莱明满面春风地登上了驶往瑞典的轮船,去接受当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在弗莱明的心中,生命高于一切。他曾说:“这是青霉菌的分泌物,这种药物一旦被提取出来,一定可以救治千百万伤员和病人的生命。”生前淡泊功名的弗莱明,去世后也希望获得安宁。1955年,74岁高龄的弗莱明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简朴的葬礼中他被安葬在伦敦公墓。
励志感言
一切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内心的执著追求,只有对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才能在细微处观察生活,寻找发现,从而奏响生命的辉煌乐章。
别人的影像
有一位妇人,遭到了婆婆的斥骂,一时想不开,就跑到树林中去,要自杀。由于方法不当,没有自杀成,她就爬到了树上,隐藏起来,在她隐藏的树下,正好有一个清澈的水池,她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水中。
这时,有个婢女来水池挑水,看到水中的人影,以为是自己的形象,心想:“我现在的容貌,如此端庄标致,我为什么还要为主人挑水呢?”回到主人家中,婢女就把水缸打碎,并对大家说:“你们看我的容貌,如此标致,为什么要让我为别人挑水?”大家听后,纷纷议论说:“这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鬼魂附体了吧。”于是,又让她再次去挑水。当她在水池中再次看到那个影子时,又一次打碎了水缸。隐藏在树上的妇人,看见了这个过程,就在树上忍不住地笑,那婢女看见水中的影子发笑,有点奇怪,抬头向树上看,发现有一位妇人正在树上不住地笑,恍然大悟,这才知道那个容貌标致的女子,不是自己,而是别人。顿时感到十分羞愧。
励志感言
青少年在设计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并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确定可以实现的目标,绝不能好高骛远,那样会导致把别人的特长,当成自己的特长,从而产生错位。只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设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心存高远志向,不断追求梦想
怀特退伍后分配到一家公司当安保人员。可是,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的怀特并不甘心只当一名保安员,他有更高的人生理想,他不想整日围着一栋大楼转悠,替别人开门、关门,他要像那些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一样,有朝一日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下定决心后,他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工作,开始他的创业之路。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于是他决心考大学,希望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怀特天天闭门苦读,每天都要学到深夜,因为他知道,时间不多,必须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后来,怀特终于如愿以偿,以骄人的成绩考上了某知名大学,学习经济管理专业。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怀特已摇身一变,成为某咨询公司的老总。回想当年,怀特感慨万千,如果没有那时的刻苦奋斗,怎么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年轻人就要有一股拼劲,抱着永不放弃的信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有拼搏过、努力过,才能感受其中的艰辛与快乐。
励志感言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成功的结果,而在于奋斗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享受人生。人生是一次艰难而冒险的航行,不经历滔天恶浪,就不能领略海洋的辽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战胜那些恶浪,最终赢得整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