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自信满满的小张,没能考取北大,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更糟糕的是他渐渐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在衰退,于是他只能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奋,要勤奋。经过不懈的努力,小张的成绩在大学中仍然名列前茅,于是他决定报考北大的研究生。对于小张来说,迎接人生的挑战是他生命中坚定不移的信念,虽然自己的记忆力衰退,但他认为通过勤奋的努力是可以弥补的,如今既然已经报名,就只有迎难而上了。从报名之日起,小张就开始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去,他开始了顽强的拼搏,对他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克服一切困难,并在拼搏中发现人生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在为考研作准备的几个月中,小张曾经患过重感冒、高烧和胃炎,但他坚持着,并时时提醒自己,你一定要成功,你要跨过生命的关口,向着自己的理想攀登。在小张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亢奋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奇迹般地达到了巅峰状态,最终他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励志感言
人生之所以能成功,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要想实现人生的目标,就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斗志,当这些因素达到高度统一时,人的生命就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乐观、自信、执著
栾毅小时候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双腿残疾,只能靠轮椅代步,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栾毅长大后,很难找到工作,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收他。他无法自食其力,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但妈妈从来没有把儿子看成是“残疾人”,她相信儿子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对栾毅说:“你能行,你一定能找到工作自食其力。”
妈妈的鼓励让栾毅决心与残酷的命运抗争,开始走向自立。于是,他选择了电话推销这一职业,他向几家公司递交了简历,但都被拒绝了。栾毅并没有气馁,他凭着自己的信念坚持了下来,他到一家私企应聘,提出不要薪水,只拿提成的条件,如果公司觉得不方便,他可以在家工作,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公司抱着怀疑的态度,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就这样,他终于在自食其力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遭到拒绝,可是他从不气馁,一次、两次、三次,即使对方感到厌烦,出言侮辱,他也一再坚持。栾毅不停地打电话推销公司的产品,直到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客户。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的时间,栾毅几乎打遍了附近公司的所有电话,终于他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兴奋不已,热泪盈眶。每天,栾毅都要工作12小时,以超出常人的艰辛努力工作着。
一年过去了,栾毅的销售额不断增加,他的电话销售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终于为他赢得了公司的正式合同。凭着这种不屈不挠的性格,栾毅终于能够自食其力,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开辟出了一片天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励志感言
没有任何事情会一帆风顺,人生就是充满了各种挑战的过程,面临挑战要永远保持乐观、自信和执著的态度,这样你就会变得坚强,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走向成功。
从小事做起
有一位很优秀的中学生,所有的功课都非常好,同学们很羡慕他,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家境很贫困,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这个同学的父母都是善良的农民,每天劳作、早出晚归,非常辛苦。这位同学看到父母辛苦的样子,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自立自强,努力帮助父母干活。13岁的他,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自觉承担起了日常的家务活,比如,洗衣、做饭、喂鸡、喂猪,他样样都干,从不挑剔,从不喊累。街坊四邻都夸他是父母的好孩子、好帮手。
这位同学在很小的时候,就立志成为一个爱劳动、爱学习的好学生,因此他不但爱做家务,也爱学习。每天吃完晚饭,他都要刷碗收拾餐具。不用父母督促,他都会自觉地看书写作业。因此,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还多次被评为三好生。
他确实是个很坚强的孩子。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他感到浑身滚烫,他想,一定是发烧了。虽然夜已很深了,但他怕影响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休息,就悄悄地起来,蹑手蹑脚地来到父母的房间,拿了一点药,自己服下去,就这样坚持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父母才发现他发烧了,问他为什么不说,这位同学回答道:“妈和爸都累了一天了,我不想打扰你们,我吃点药就会好的。”
励志感言
他的故事比起许多名人们自立自强的事迹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见微知著,这位同学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所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史学名著,对中国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自幼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7岁时便像成人一样,非常喜欢《左传》,从他最初听到《左传》的故事时,便手不释卷,深深地陶醉在历史故事之中。由于受父亲的谆谆教诲,司马光15岁时便能写一手很好的文章,当时人称赞他的文章“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既中进士甲第,可谓大气早成。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有更为远大的理想,他曾说:“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表现了司马光的胆识与胸怀。青年司马光立志建功立业,因此勤学不倦,在步入仕途之后,他仍然勤奋学习,对音乐、律历、天文、术数都有极精深的造诣,而他最为关注的则是经学和史学。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广泛阅读古籍,博览群书,极细思索,以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司马光有感于传统纪传体史书阅读不便,在20多岁时就萌发了编写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
广泛阅读古人著作,使司马光养成了朴素节俭,不喜奢华的品德。考中进士后,在皇宫宴会上,其他进士都胸佩红花,春风得意,只有司马光一人不戴红花。进士们对他说:“这红花是圣上所赐,不能违背君命。”迫于无奈,司马光才勉强戴上一枝红花。这表明司马光随时随地都能保持节俭的品格。
功成名就的司马光并没有盛气凌人,而是依然保持着谦虚的品格。司马光对双亲极其恭敬孝顺。当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正在杭州任上,为了离父亲近一些,以便奉养双亲。司马光便请求改任苏州判官。
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司马光便远离政坛,专心著史,他希望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他编辑一部编年体通史的想法得到了好友历史学家刘恕和范祖禹的赞同和支持。但编辑一部如此浩瀚的通史谈何容易,仅为选取资料司马光就撰有《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对所有材料都进行了辨证谬误、考订异同的工作,在无比艰苦的努力中,历时19年才完成了这部以时间先后为序、体例谨严、脉络分明的皇皇巨著。司马光希望这部著作能够解释历史兴衰的原因,为治国提供经验。
由于孜孜以求将近20年,日夜苦干,毫不懈怠,晚年的司马光疾病缠身,但他仍然心系国事,在写给好友的信中,他曾写道:我把身体托付给医生,把家事交给儿子,只有国事放心不下。
司马光的一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忙于各种公事,不分昼夜地工作,积劳成疾。朋友劝他要保重身体,他回答说:“生死之事命中早已注定,何必在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失去知觉的弥留之际,他还牵挂着国计民生的大事。
励志感言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辛勤的积累和脚踏实地的苦干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在人生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要不断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站着写小说的作家
美国作家海明威一生写过许多作品,比如《丧钟为谁而鸣》、比如《太阳照常升起》,读海明威的书你能够发现它使用的句子都非常短,这是为什么呢?
海明威曾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事实果然如此,海明威非常勤奋,总是不停地写作,他要把所看和所想充分表现出来,他经常说:“我要学习写作,当个学徒,一直到死。”因此,不管睡得多晚,多么劳累,总是清晨就开始阅读已经写好的部分,如果是小说,他就从头读起,一时无法读完,也至少得读已写好的最后二、三章,以便沉浸到情节中去,随后才把故事展开。就这样,他在自杀之前,终身都在写作,从不间断。他曾说:“放下笔时,最好是在你进行得顺利的时候,最好是在已经知道下回如何分解的时候。如果你是在写一部小说,每天都这样,你就不会卡住了。”勤奋的海明威总是用铅笔写作,字迹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因此,他才为人类提供了《老人与海》等伟大作品。
励志感言
人生有限,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海明威不惜站着写作,以提高速度,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勤奋的人。要想取得任何成功,都必须保持勤奋的品德,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没有勤奋,任何成就都不会取得。
入迷
有一天,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仿佛神志都有些不清楚了,他微微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样子很吓人。看到他的样子,他的亲友们都很着急。于是,就把医生请了来,医生耐心细致地检查了福楼拜的心脏、血压、脉搏…然后问他有什么感觉。
福楼拜痛苦地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医生给他服了镇静药,又问他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没有,他说:“没有。”“那么,您受了风寒?”医生问。“没有。”福楼拜答道。“那么您是疲劳过度了?”
“不,不是!只是有点恶心,头疼,全身不舒服,好像是服毒之后临死的感觉…”福楼拜呻吟着慢慢说道。亲友们都很惊异。医生想了想又问:“您在病倒前都做了什么事情?”
福楼拜微微抬起头来说:“我正在写小说,刚写到《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服毒死去。”
“噢!”医生恍然大悟。
励志感言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有一种执著的精神,只有拥有执著的精神才能沉醉在学习或工作之中,沉醉和入迷是一种状态,其中的愉悦是其他人所无法体验的。
果戈里焚稿
俄国文学名著《死魂灵》是鲁迅非常喜欢的作品并亲自把它译成中文,《死魂灵》的作者果戈里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章节,他都要深入思考、反复推敲。他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毫不惋惜,往往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