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武装暴动第一枪南昌起义
7450300000005

第5章 一次错误的“结盟”

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奋起反击,但是,在最初的时候,曾经选错了合作对象。张发奎是北伐战争的风云人物。北伐期间,他率部初战醴陵,续战平江,随之扑向荆楚门户汀泗桥、贺胜桥,会攻武昌,战江西马回岭,进军河南,立下了赫赫战功,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将领。

正因如此,自北伐战争开始,张发奎就与共产党人有过密切的合作。他的部队是共产党员最集中的部队。先后在他部队任职的著名共产党人有廖乾吾、叶挺、曹渊、蒋先云、许继慎、周士第、郭沫若、恽代英、高语罕、张云逸、卢德铭以及贺龙、叶剑英等。到北伐后期,张发奎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后,在张发奎的军队中有2500至3000名共产党员。

其中,叶挺第二十四师、贺龙第二十军就是党发动南昌起义的基本力量;卢德铭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是发动秋收起义的主力;叶剑英第二方面军教导团是发动广州起义的主力。

对于张发奎“很红”,国民党党内早有微言。据李宗仁回忆,当时他曾劝张要提防共产党,李对张说:我说你们第四军里,共产党最多,你如对他们不加约束,将来军队会不听你指挥的。张说叶挺和他是广东北江的小同乡,从小便在一起,可以说是如兄如弟,以他和叶的“私人关系”,他认为叶挺绝不会和他为难的。我说:“共产党还谈什么私人关系,他们只知道第三国际的命令,你别做梦了。”张说:“不会的,绝不会的。”

“四一二”政变之后,张发奎主张立即出兵“东征讨蒋”;二次北伐回到武汉后,他也表示“蒋逆为吾人目前之敌人,非出师讨伐不可”。甚至在“分共”之后,张发奎仍大批接纳共产党人,如有人后来回忆“:张发奎将军由汪精卫宣布‘国共和平分家’后,不但不将我们党的同志‘清除’,反而收容被国民党驱逐出来的同志。……我想起在武汉时流行的那一段传说:蒋介石屠杀共产党,朱培德遣送共产党,张发奎收容共产党。”汪精卫也说:“从武汉决定制裁共产党以后,武汉的共产党徒全到四军十一军二十军去了,张总指挥因为中央扩大会议决定并已经明令保护共产党的安全,也无法驳而不要。及至他们到四军十一军二十军工作,张总指挥又以为他们是帮助国民革命,所以优容他们,用恽代英做总指挥部的总参谋长,高语罕做秘书长。”

因此,在汪精卫“分共”之初,党对张发奎还是抱有一定希望的。

7月中旬,“中共中央确定组织民众武装起义的新政策,着手制订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的计划。同时决定以中共所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北伐军为基本力量,联合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重返广东,实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举行第二次北伐”。

但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变化,张发奎开始动摇了。“七一五”政变之前,汪精卫加紧策划“分共”,“找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商量,张发奎怕控制不了军队,有些犹豫。汪精卫就拿出陈独秀泄露的共产国际的指示,添油加醋地说:‘共产党要消灭国民党,要把军权抓到手上,跟他们合作不下去了,还是分开的好。’”

“七一五”之后,“唐生智正在积极屠杀我党,压迫工农运动。汪精卫已完全投降于唐。张发奎态度虽仍表示反唐,却已深受汪之影响,高唱拥汪,并表示对我们不满,有‘在第二方面军之高级军官中的C.P.分子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C.P.’之表示”。

30多年后,张发奎对他当时作出的选择有这样一个说明,他说:我认为,革命完成以前,革命力量不应分裂。但是,如果汪精卫要“分共”,我支持他,因为他对这一问题比我有更清楚的了解。我以前已经说过,军人被告之,服从是他的天职。这可能很危险。年轻的军人易于被引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认真地考虑,哪种政策是正确的。因为汪精卫认为这是正确的,我也就这样想。我对于军事的兴趣远高于政治。

一方面是汪精卫拼命地拉张发奎;另一方面,共产党人也一直在做他的工作。与其他国民党人不同,由于张部共产党甚多,他要是“分共”,简直等于自断手足。故他迟迟下不了“分共”的决心。

国共彻底决裂在即,何去何从?是接受共产党人的召唤,站到革命一边;还是冒着部队分裂的危险,附和反革命?张发奎还幻想再拖一拖,但汪精卫不答应,共产党也不可能再等下去了。

从当时面临的具体问题看,汪精卫、唐生智“分共”后,打着“东征讨蒋”的旗号,兵分两路,江北一路为唐生智所部,江南一路为张发奎所部,张部又以贺龙、叶挺部队为前锋,贺、叶无论胜负,都面临“被解决”之忧,而汪、唐坐收渔人之利。

中共方面,则识破了汪精卫此种诡计,希望争取张发奎与汪、唐分裂,一起回广东。

当张发奎的部队到九江、南昌一线后,是继续东进,还是调头南下,必须作出抉择。到了这时,共产党不能再糊里糊涂去当炮灰,或者坐以待毙了,只有对张发奎最后摊牌;或者与我们一起携手回粤;如不愿意,共产党就只有甩开你张总指挥,自己干了!

192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召开常委会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在会上说:“今日会到张发奎,和他讨论军事,他已赞成”,部队集中南浔路一带,“不再东进,第一步按兵不动,第二步渐次往南昌移动回粤”。

加伦说,张发奎如能赞成回粤,又不强迫叶挺等退出C.P.,在此两条件之下,可与张发奎共同回粤。“若张不能同意上述二条件,那我们就不得已要在南昌干起来”。

在此最后时刻,张发奎动摇了,选择了后退。

7月29日,汪精卫、孙科、张发奎在庐山召开“分共”会议,与会的叶剑英次日返回后告知“,老张靠不住了,他(指张发奎——编者注)说:真是逼得没法,我只好投降右派”,“他们已决定解决叶、贺”。

至此,争取张发奎的工作已经没有希望了,党遂决定以叶、贺部队为主,发动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