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7455400000153

第153章 东南卷及其他(54)

今年春天,与文友夜游苏州古运河,经过盘门的时候,灯火辉煌,同游者一片惊呼。知道行情的人,都在反复念叨它的好,不知道的便想立刻弃舟登岸,一睹盘门芳容。我情不自禁怀起旧来,仿佛重新回到了当年,回到小河边古道旁。纸上的盘门早已不复存在,经过多次维修改造,盘门旧貌变新颜。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既是怀旧,自然免不了一番多余的感伤。

水乡古镇

闻名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是苏州人,他认为真正的苏州特色就是,“粉墙黛瓦,枕河人家,水道纵横”。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急剧变化,现代化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这个千年古城。

时至今日,要想重温当年情景,很有必要到苏州周围的小城古镇去拜访一下。温故然后知新,在这些保留完好的小城古镇中,蕴藏着大量老苏州的影子。苏州附近是古城镇最多的地区之一,围绕在苏州的管辖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镇星罗棋布。根据1992年的统计资料,苏州境内共有200多个小城镇互相呼应,平均每42 .4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比全国平均数的每16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小城镇高出了3倍多。

苏州的古镇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木渎,长桥,太仓,千灯,还都是一些带有军事性质的部落。随着东晋的大开发,尤其是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江南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漕运盐运使得苏州周围的小城镇兴旺发达起来。其中非常著名的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盛泽镇,有号称“六国码头”的浏河镇,有花果和鱼米被大家所熟知的东山镇,除此之外,还有黎里,震泽,陈墓,沙溪,虞山等等,这些古镇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济上十分富裕,文化上名人辈出。

当然,今天苏州最出名最有影响力的古镇,无疑是周庄同里和甪直,这三个古镇已成为江南水乡最具有标志性的代表。周庄历史上出过20多位举人和进士,至今仍保持着大量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以“沈厅”和“张厅”最为著名。沈厅为明代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的后裔所建,坐东朝西规模宏伟,是七进五门楼。张厅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孟清的后人所建,潦倒后卖给了张姓人家,是前后五进,一条小河穿屋而过,有“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独特建筑风格。

同里是江苏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之一,建于清末的退思园非常有特色,1986年,美国纽约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的斯坦顿岛植物园建造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由此可见它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同里因为水多,桥也特别多,其中那座被人们叫做读书桥上的“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桥联,生动地记录了同里人的勤学苦读之风,同时也证实了当地自古以来的“科名”之盛。

甪直境内有六条玉带似的河流、三横三竖地从镇上穿过,吴淞江则沿着镇西流过,构成了一个天然庞大“甪”字,而甪直镇也因此而得名。镇中央有个保圣寺,寺中的唐塑罗汉像被誉为“东亚瑰宝”,相传是唐朝的雕塑家杨惠之所塑。杨惠之与唐朝的画圣吴道子齐名,曾被誉为中国的米开朗基罗,不过杨惠之可要比米开朗基罗早了好几百年。

虽然当地人觉得这些古镇千姿百态,有着很多的不一样,在来自五湖四海的旅行者眼里,仍然还是有些大同小异。旅行者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看到的是水乡特色的“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看到的是青石板径木栅小窗,看到的是里巷幽长弄回路转。这些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已逐渐消失的水城景色,终于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苏州的过去。经济和文化一样,必须要有相当长的历史积累才行。很多人都把江南的富裕,简单地归结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乡镇企业,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政策的实施,造访了苏州周围的古镇以后,人们终于不难发现这里为什么会富裕的秘密。

首先,苏州城是处在金字塔的最顶端,它的惊人富裕和繁华,建立在周围小城古镇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说苏州城只是坐享其成有些夸张,但是如果没有来自下面的支持,苏州城的欣欣向荣便要大打折扣。隶属苏州管辖的各个县级市,每一个都是GDP的高手,常熟,昆山,张家港,吴江,太仓,个个都是实力雄厚,谁也不会在上缴利税方面示弱。

在军事上苏州甘罢下风,在经济上敢称老大。江南从来就不是在一夜之间暴富起来的,相对而言,这里远离战火兵乱,既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是南逃的中原王朝可以建都临时避难之地。在乱世的时候,苏州并没有值得坚守的军事意义,也没有稳定民心的政治意义。通常情况下,只要东南重镇南京被攻破,此地传檄可定。对于苏州人来说,耕读传家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种田,读书,勤劳,刻苦,追求一种和平淡定的岁月,这不仅是此地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在八年抗战之前,无锡荣氏家族的领袖荣德生曾在风景绝佳的太湖边购地1200亩,想把上海的复旦大学迁到无锡。这是个很有野心的计划,因为荣德生相信“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基也”。要办学,首先得有经济实力,荣氏家族既然愿意出钱,经过蒋介石的首肯,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已同意迁校,可惜抗战爆发了,这造福于无锡乡民的大好事活生生地给耽误了。抗战胜利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各种原因,复旦大学再迁无锡已无可能。

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江南特别是无锡对教育的重视。有两个比较确切的数据,能够形象地说明了无锡人的素质,一是江苏城市的文化程度,一是城市的职业人口比重。先说文化程度方面,198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无锡有大学学历的人,也领先于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不仅高于苏州、常州,而且领先了徐州差不多一倍。到1992年,基本情况还是不变,无锡仍然处于领先,每1000人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是21 .07人,比徐州的9 .18还是高了许多。大学的创办是要有各种条件的,有相关的政策和相对的程序,并不是谁想办就能办。因为历史的原因,南京的传统高校比较多,应该另当别论,无锡与其他城市相比,在高校数量上并没有优势,它的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数多,只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城市更重视教育。

其次是就业状况,城市人群对职业的选择,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面貌。统计资料表明,在1982年,除了省城南京,无锡市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行业人员包括公务员,在数量上都高于其他城市,而在生产工人和运输工人这一栏上,它的百分比甚至超过了南京。与之相反的却是,在农业人口的数量上,无锡比南京之外的其他任何城市都低,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数。到了1990年,无锡公务员和服务行业人员的百分比,甚至已超过南京,达到全省最高水平,这说明起码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无锡的城市化程度在江苏是相当高的。

上世纪初,上海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开始暴涨。当时的上海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市,大量江苏人不断涌入。一份人口调查的资料显示,在1900年,上海公共租界里有14 .19万江苏籍人口,到1935年,已增加到59 .12万人,35年间增加了45万人。1950年1月的统计数目表明,全上海498万人,江苏籍人口有239万,占48 .06%,上海本地籍75万,浙江籍人口128万。这个数据还无法精确显示究竟有多少无锡人在上海打拼,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无锡人在上海的一定不会占据少数。众所周知,无锡人在上海办厂或者做工,这曾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数据虽然有些枯燥,往往可以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后,苏锡常也进入了一个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借助上海的辐射。这期间,在上海的大量江苏籍人员开始用各种方式回报乡里,或提供相关技术,或直接退休回乡发挥余热。苏南模式中举世闻名的乡镇企业,没有上海的技术支持,显然要大打折扣,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当然,无锡的优势,其实也就是苏锡常的优势,就像语言上的差异一样,在外省人看来,甚至是在苏北人看来,他们的不同并不是太大。在上海的江苏籍人士中,苏南的打工者中,有很多都是技术工人,他们掌握着工业时代的先进技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技术,这些游子们回报家乡父老的美好愿望,才变得完全有可能。

苏锡常三强鼎立,这是江苏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虽然苏南一带是传统的发达地区,但是长期以来,依靠的都是农业,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靠乡镇企业打开缺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桶金,苏锡常才谈得上是真正的快速发展。苏锡常互相竞争,只是无锡在某些时间段里,显得更突出一些,享受的“苏南模式”的成果更多一点。

关于太湖的形成,地质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持泻湖说的观点认为,远在5500多年前,长江三角洲基本上还不存在,那时候长江是在镇江一带入海,钱塘江则在杭州附近入海,江南的海岸线是在今天的奔牛,金坛,溧阳,宜兴至浙江的长兴一线。随着长江和钱塘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形成了冲积沙嘴和三角洲,长江南岸与钱塘江北岸的沙嘴逐渐合拢,中间低洼地方的海水慢慢淡化,便形成了古太湖。古太湖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湖,现在江南的有些湖泊离太湖已很遥远,譬如太湖以东的淀山湖和阳澄湖,以西的滆湖和洮湖,当年与古太湖曾经是同一片水域。

与泻湖说认为太湖由大变小不同,构造说的观点是太湖由小变大。持构造说的学者强调地壳运动,他们认为随着新构造运动,本区破碎的地壳一直处于振荡的轻微升降之中,在断裂破碎比较厉害的地方,形成了小洼地,也就是说太湖平原缓慢下沉,先后形成了几个小湖,即司马迁《史记》中提到的五湖,所谓游湖,贡湖,胥湖,莫湖,菱湖,由于继承性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这5个小湖进一步扩大,终于不复存在,消失在茫茫的太湖之中。

太湖古名震泽,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长约68公里,最大宽度56公里,湖水总面积约223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 .9米,蓄水量为44 .3亿立方米。江苏的苏锡常三市还有浙江的湖州市,都拥有太湖辽阔的水面,但是在这4个城市中,显然无锡与太湖的关系最为密切。太湖是无锡的招牌,1982年评出的第一批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全江苏境内只有两处,一处是南京的钟山风景区,另一处就是太湖风景区。相比之下,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多少还有些文化的含义,不像太湖虽然也有些人工建筑,但是更多的还是依靠自然山水。

俗话说无锡之美,美在太湖,太湖之美,美在鼋头渚。鼋头渚是茫茫太湖岸边一块突出去的大石头,站在高处,36000顷的浩瀚烟波奔来眼底,浓淡相宜的七十二峰缥缈可辨,山外有山,湖中有湖,仿佛一幅“天然图画”。天下之山,得水而悦,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宋人曾经说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登鼋头渚观太湖,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帆影鸥飞,显然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观景点。

在中国的帝王中,恐怕最喜欢游山玩水的就算是乾隆了,他六下江南,在无锡均驻跸惠山寺,曾七次漫游寄畅园。顺便说一句,乾隆的爷爷康熙也是六下江南七到寄畅园,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寄畅园竟然接驾十四次。与苏州园林的小家气相比,建于明朝的寄畅园要古朴清旷许多,也苍凉婉转许多,这当然要归功于此地的奇特自然风光,难怪乾隆到了这会诗兴大发,前后一共写了二十几首诗。乾隆常被后人讥笑诗写得太多,可是像寄畅园这样一个景点,让万岁爷就留下这么多笔墨的地方,委实也不多见。写诗之外,乾隆还珍重其事地题了词,康熙留下的墨迹是“山色溪光”,直白浅露,写眼睛所能看到的美色,乾隆便掉了回书袋,题的四个字是“玉戛金枞”,写耳朵听到的流泉淙淙如击玉撞钟的声响。

无锡还有一个唐代茶圣陆羽评定的“天下第二泉”,苏东坡曾高度地评价过它,“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当然,天下第二泉今天所以被大家所熟悉,不仅仅是因为排名第二,更重要的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这首二胡独奏曲被誉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

【叶兆言: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面对大洋之水》

邓刚

文前感言

据宇宙飞行员讲,从遥远的星际空间望去,地球是蓝色的;据科学家分析,由于海洋的映照,天空才是蓝色的。也就是说,地球表面绝大多数地方是蓝色的海洋。蓝色是水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为此我们完全可以浪漫又理直气壮地说,蓝色是人类的颜色。

江河湖海浩渺之水滋润着人类,为人类提供鲜美的鱼虾和丰富的营养,为人类运输,为人类发电,为人类调节温度……因为有水,人类才得以健康地生存,才有美好的生活,才有悠久而深远的文化。人们经常说,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人类更离不开水。人可以数天不吃饭但却不能数天不喝水,据俄罗斯一家报刊报道,有俄罗斯一司机在沙漠做试验,一个人可以20多天不吃饭,依然活着,但三天不喝水就会死亡。问题是现在很多人对水的存在没有危机感:觉得水资源是取之不竭的。其实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度的,如果你到中东的一些国家就会发现:水比油还要珍贵;而且水资源又很容易受到污染和破坏,尤其是地下水,沿海城市地下水抽取过多,往往会导致海水倒灌和地面下沉。这也是本文涉及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以科学的治水方针为指导,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水利工作者对治水思路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所以沿海的许多城市成功地治理和预防了海水倒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