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7455400000004

第4章 海河卷(4)

那次受伤留给他一个终身的纪念,会经常作痛,尤其在阴天下雨的时候。然而让他最难忘的却还是另外一件事。转过年的冬天,又到了一年一度老兵退伍的时候,头一年由于部队接受了引滦施工的任务,很多已经服役期满的老兵没能按时复员,领导再三考虑,确定了一批已超期服役的老兵复员退伍。

然而,所有要复员的人都不走,说滦水不引到天津,工程不完就不走。后来组织下了死命令,逼着这些战士办了复员手续,欢送他们回家。有些人打好背包,明天就要上车走人了,晚上还要下洞,做最后一次贡献。很多战士最后走的时候,把领章、帽徽摘了,背着背包,就顺着每天上工的这条小路,顺着河沿走,走到平时干活的位置,还集体为付出过心血的洞口敬个礼,眼含着热泪,跟部队告别。

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塌方和危险每天都伴随着战士们,但生死关头很少有人想到个人的安危。第66军某部教导员梁天宝回忆起当时的一件事,充满感慨:1982年年初,就从这个洞口,刚刚下去十几米,支洞口突然就塌方,打手电往里照着,看见有一个钢支架被压弯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是非常危险了。当时17个战士,没有一个后退一步,准备需要装填的木料,我带着其他几个党员就往里塞,这边一边塞着木头,那边石头就呱呱地往下塌,砸在身上、砸伤了肩膀,好多战士都挂了花,哗哗地流着血,却仍然抓紧时间抢修。因为这个洞一旦要塌了,整个工程就全完了。

为了尽快打通隧道,为了解决天津的水危机,磕磕碰碰不算伤,发烧感冒不算病。风枪手们好像是抱着一挺重机枪一样,“突突”地干个不停;推斗车的人总是一路小跑,有时一天要在洞下奔跑120里。

休息方式也特殊,在洞下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指挥员,用腰带把自己捆在钢支架上,两只脚站在水里,戴着安全帽脑袋歪着就睡。

为了打通这条12 .4公里长的引水隧洞,19名解放军战士和两名农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隔700米就有一名战士永远地倒下了。他们之中最大的34岁,最小的只有17岁。

唐喜良就是其中一个。他是铁道兵某部的一位副排长,带领11名战士在隧洞里施工。他生前的战友何明回忆说:当时发生了一次特大的塌方,把他们11个人全部都压在了这个碎石里面。当时唐喜良醒过来的时候,他的两条腿被一块巨石压在下面,等其他的同志醒过来后才把他们挖出来。他被挖出来以后,腿已经断了,只能还躺在旁边,这时塌方在继续,里面还埋着两个战士,有人喊赶快撤离。他说不行,我们的战友还没出来,就要继续抢救。虽然他的腿断了不能动,却指挥着其他人继续抢救埋在石头里的战友,没有工具,大伙都是用手在抠,两手的指甲全部都抠掉了。

直到战友们全部被救出来以后,唐喜良才同意被送往医院。两个月后,伤还没好,唐喜良又回到了工地。当时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他家里来信说,乡亲们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领导特意安排他回家定亲,他却说:再坚持干两天我再回去。

当时隧道设施很差劲,开装载机最危险,他就抢着开。却就在这时候隧洞里又发生大塌方,一块巨大的石头砸在了唐喜良的头上……他带着未痊愈的伤口,怀揣着一张准备第二天返回家乡相亲的车票,竟永远地倒在了隧洞里。

除去牺牲的21人外,在隧洞开挖工程中,施工部队先后有3500多人主动推迟婚期、假期,2100多人探亲提前归队,6100多人带病带伤坚持施工,107人受伤致残。

19

引滦入津的工程如此危险,那么工程质量能够保证吗?

在混凝土工程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癌症”——碱集料反应。这种反应是指具有活性的粗、细骨料,在潮湿的环境下会与水泥中的碱性成分或外界中的碱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能够对构筑物造成无法修补的损毁。

据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140座大坝中就有30座因发生碱集料反应而引起损坏。在州河暗渠工程中,由于暗渠主体是常年输水的混凝土地下构筑物,为避免出现碱集料反应,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骨料全部是非活性材料。

引滦入津工程的采购部,为了寻找300万方碎石,和150万方沙子的非活性骨料料场,查阅了大量地质资料,跑遍了北京、河北以及蓟县的几十个料场,才找到了工程所需的物料。技术部门还向国内建材专家请教,推出了能使低碱材料保持稳定性的控制措施。这是我国继三峡大坝、小浪底工程之后使用的非活性材料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国内首次把非活性材料用于箱涵工程建设中。

另一个师是野战部队,搞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缺少技术力量,也缺乏组织经验,于是在师、团机关都办起了工程技术讲座,请地方专家、工程师任教,先后培养了各类技术骨干近7000名,其中经过考核领取技术证书的5158人,形成了一支自己的技术骨干队伍。

在开凿隧洞的施工中,该师先后推广了全断面掘进、光面爆破、锚杆支护、钢代木、喷射混凝土等16种先进技术和方法,加快了速度,提高了质量,保障了安全。广大指战员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先后革新技术86项。

同时,通过科学管理,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在4 .5公里长的隧洞和5 .5公里长的施工线上,每天有几十个作业队昼夜施工,9000多人进出隧洞,2000多部机械轮番作业,200多台车辆穿梭运行,每天要放100多炮,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这支施工部队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坚持做到“组织指挥、政治工作、技术力量、器材保障、生活服务在第一线”。因此这个部队承担的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速度是惊人的,从全线正式开工到建成通水,仅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比国务院计划工期提前2年。各项工程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达100%,并为国家节约投资18 .5%。

20

1983年3月28日晚上八点五十五分,强烈的爆破声震耳欲聋。岩石,化作大大小小的碎块四处迸射,黄烟卷着雾状的粉尘充溢隧洞。这是148万炮中的最后一炮,透过刺眼的黄烟,大家都看到前面朦胧间照进一缕亮光:

——“通了!”

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高喊起来,长龙般的主洞,如立体声的音道,发出强烈的共鸣,经久不息。位于景忠山下100米深处的10号洞发出的最后一声炮响,标志着这条全国最长的引水隧洞全线贯通!

他们用了1年零4个月,胜利将隧洞打通,创造了当时全国日掘进6 .8米的最高纪录。

从进入施工现场,到通水前,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绝大多数官兵都没有回过家。

至此,引滦入津工程大功告成:

共完成新建暗渠34 .14公里。

全断面护砌和堤坡整治明渠64 .2公里。

修建明渠巡视道路49公里,隔离网带95 .26公里。

修建桥梁34座。

栽种乔、灌、花木616万余株、绿篱【绿草】6 .7万余平方米,明渠全线绿化面积达449 .4万平方米,明渠两侧形成了宽35米、长64 .2公里蜿蜒的绿化带,配上坡顶笔直伸展的硬化路面,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实施了于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累计修建谷坊坝351条,改造生态厕所3万余个,水库周边栽种杨柳绿化带9136亩。

建设村内道路及排水沟渠63 .8公里,推平鱼池1 .4万亩。

建成全国引供水工程第一网——引滦入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集通讯、数据交换、远程监控、输水优化调度、水质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水库防汛减灾、工程管理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引滦全线的生产控制自动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输水过程可视化、办公系统网络化、工程管理规范化。

21

1983年9月5日8时,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引滦枢纽闸依次提闸放水,全长234公里的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向天津送水。

1983年9月11日,甘甜清澈的滦河水流进天津的千家万户,这一天天津人民结束了喝咸水的历史,随之便成为引滦入津工程通水的纪念日。

1983年8月19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给予参加引滦入津工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部队表彰。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他们为民造福、为四化做贡献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互相支援,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

1983年9月21日,天津市隆重召开引滦入津工程通水庆功大会,向施工部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旗和奖状,并在海河的三岔河口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树立了子弟兵的大型雕塑,以示对挥师引滦,造福人民的人民解放军永志不忘。

历史和天津都不会忘记当年那些引滦工程的英雄们。我们相信,天津人也会把由这项工程孕育出的“引滦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有了滦河水,津郊40万亩菜地浇灌不再成为问题,百万天津人民的菜篮子有了保证,小站稻在断产20年后又飘香四野。

有了滦河水,天津停止使用水源井600多眼,减少地下水开采,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市区平均沉降量为1985年86毫米,1987年43毫米,1992年降到13毫米。引滦水源20项水质指标达标率100%,塘沽、咸水沽、杨柳青、张贵庄、大港等地近百万人结束了饮用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按照供水要求,引滦入津工程每年应向天津输送滦河水10亿立方米。20多年来已向天津输送滦河水200亿立方米,成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至少给天津带来如下变化:

第一,为天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市多次发生缺水危机,水成为制约天津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通水,为天津老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结束了天津中心城区和部分城镇居民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第三,为天津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近20多年来,天津经济实现了持续性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工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新兴的具有高科技水平的现代化产业,正逐步取代传统产业。

第四,改善了投资环境。可靠的水源保证,优惠的投资政策,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投资者。

第五,改善和发展了城市供水事业。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后,使天津的城市供水系统不断完善,日供水能力提高到220万立方米。目前,城市供水面积由最初的284平方公里,增加到55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由最初的349万,增加到512万。

第六,缓解了城乡用水矛盾。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后,城市有了专门的供水系统,不再与农业争水,城乡用水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业总产值由引滦入津前的不足1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1亿元;全市粮食总产量由引滦入津前的11亿公斤,增加到2002年的13 .8亿公斤。

第七,净化美化了城市生态环境。引滦入津工程通水20多年来,累计提供城市环境用水9亿立方米。改善了园林绿地灌溉条件,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引滦入津前的8%,提高到2002年的27 .3%。

第八,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使地下水采用量大大减少,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市区年平均沉降量已经由1985年的86毫米,减缓到2002年的17毫米。

引滦入津不仅送来了淡水,还提倡了一种精神:全国一盘棋,一方有困难,八方支援,雷厉风行,团结协作,为民造福。当时被称为“引滦精神”。

22

然而谁又能想得到,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北方雨量减少,累年干旱。连“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都断流了,何况区区一条滦河。

当年在“引滦入津”的同时,还另开了一条渠向唐山供水。仅是一条滦河毕竟水量有限,而且流量逐年减少。就在举国欢庆进入新世纪的那一年,天公大旱,滦河无水,天津的水缸——潘家口水库,只剩下一个库底儿,专业用语叫“死库容”,无法再放出水来……

那真是一种绝境!

国务院紧急决定,调黄河水北上,以解急难。

于是便启动了京密引水、引黄济津、引青【龙河】济秦【皇岛】、引黄济冀等多个跨地区或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然而黄河的水量,只相当于40年前的10%。以前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景象已经很难再现了。自l960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就造成黄河下游的花园口断流25天,利津则断流141天。更为严重的是,自1972年至l996年的24年间,黄河竟有19年出现断流现象。而且断流的频数、历时和河长均不断增加,为历史所罕见。

以山东利津水文断面为例,20世纪70年代断流最长年历时为21天;80年代为36天;进入90年代,年内断流历时急剧增长,1992年、l993年、l994年断流历时分别高达82天、61天、75天、121天【河口地区l995年断流153天】。

断流距离最长时可达662公里。

黄河下游的百姓不仅失去了黄河地表水,而且地下水位也在下降,引起井泉干枯,机井报废,大片干旱之地无水浇灌,人与畜饮水严重短缺。山东滨洲市出现了空前的水荒,工业因供水不足一度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一些大企业靠临时打深井维持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压缩了一半以上,每天在公用水龙头前排长队等水……

这种状况又比天津强得了多少?

万一赶上黄河也无水可调,或不能及时调来,天津做了最坏的打算:

所有企业一律停工。每个家庭发给两只同一型号的水桶,每户人家每天只供应两桶维持生命的水。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没有水就断绝了生命之源,会陷入瘫痪和混乱。

23

其实干旱并不是自“根治海河”后才有的,旱魃祸殃华夏既久远又频繁,自有甲骨文之后,便有特大旱灾的记载。在这里不妨摘录几条历史上最著名的旱灾:

夏桀执政时期,“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殷纣王时期,“峣山崩,三川【洛河、黄河、伊河】涸”。西周幽王时期,“岐山崩,三川【经河、洛河、渭河】竭。”东周末代赧王晚期,“河、洛、江、汉皆可涉”。

汉代后,记载灾害的史籍逐渐增多。王莽地皇三年,“天下大旱,关东饥,人相食,蝗飞蔽天,流民入关数十万人。”东汉灵帝兴平元年,黄河中下游“旱蝗亡谷,百姓相食”。

西晋怀帝永嘉三年至五年“五月大旱,河、洛、江、汉皆可涉。”“关西饥道,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

东晋和十六国时期,“天下大饥,人相食”的记载出现6次。“民饥死者十之七八”。

唐朝大旱20次,特大旱灾5次。永淳元年,陕西“连年旱,是年关中及山南州二十大饥,京师人相食,死者枕藉于路。”五年后,“是岁大旱,全国大饥,人相食,山东、陕西尤甚”。贞元元年,黄河中下游大旱,“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东部、河南、河北死者相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