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7455400000078

第78章 西部卷(22)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在668座城市,其中400多座面临不同类型的缺水,100多座严重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m3,在众多的缺水城市中,昆明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低于国内严重缺水的京、津、唐,与以色列相差无几。这是一个很让人揪心的现实。与此同时由于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曾经作为昆明市第五自来水厂水源的滇池在1998年6月“2258”工程陆续完工后,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停止滇池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昆明面临着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威胁。而昆明城市用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以每年大于6%的速度递增,等于每年增加2000万m3的用水量,相当于每年新建2~3个中型自来水厂的供水量。为此云南省政府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开展引水济昆工程。来缓解昆明城区供水。

在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与索取中,作为征服者的人类,还未来得及欢庆自己的胜利,大自然已经作出了无情的报复。

谁之过?

对于水,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极尽溢美与阿谀之词,它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赋予了人类生命。每一滴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川诞生的时候,它们都是一样的:晶莹、剔透、纯洁而冰凉。但当它不再荡起浪花、浊臭如漆时,水何堪以为水,水何堪以为美。

昆明是以滇池为依托而繁荣发展起来的城市,昆明也是一座以滇池为依托而四季如春、景色秀丽、古迹众多、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滇池不仅是工农业、城市饮用水源地,而且还具有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和水力发电等多种功能,是维护昆明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没有滇池就没有昆明并非言过其实。

人与水的相依、相存及其争夺和博弈,这个演变的图景是:湖泊减少,湖面减小,人口剧增,城市扩大,污染加重。

曾几何时,昆明竟成了一个缺水的城市!

围海造田:滇池的世纪劫难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我们不得不记叙上世纪70年代滇池的“围海造田”。它对滇池的超负荷运行起到了雪上加霜的恶劣作用。原始落后的开发历史在无休止地延伸,这一次可悲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点。

建国后滇池围海造田总共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58年大跃进,在滇池围湖筑堤,凅出田11200亩;第二次是经济调整时期,大办粮食,1963年冬筑堤围湖造田1800亩;第三次是1964年,计划围湖造田2500亩,实际完成1134亩;第四次发生在1970年,也是围海造田规模最大、投入人力、物力最巨的一次。

1965年昆明市制定的“三五”计划【1966~1970年】关于水利建设部分,计划“使水田达到85万亩,扩大耕地面积15000亩”。这一计划由于“文革”开始,未付诸实施。昆明市革委会成立后,检查“三五计划”执行情况,旧事重提。1969年5至12月,经省、市革委会领导多次酝酿、讨论,决定在滇池进行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大搞人造小平原,向湖泊要粮,打算以滇池“围垦”为突破口,实现农业大跃进,使粮食产量5年翻1番。

1969年12月28日,省、市革委在昆明东风广场召开10万军民参加的“围海造田誓师大会”,号召“向滇池进军,向滇池要粮”,强调这“是改天换地,为民谋利,造福子孙的大事。各部门,各单位及沿湖县区,都要全力以赴,出人、出钱、出物,在这项工程中为人民再立新功”。要求“当年围海,当年造田,当年受益”。此后,昆明市和西山区、呈贡县、晋宁县先后开始了规模不等的围海造田。

仿佛是一个历史性的玩笑。从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站立起来的那一刻起,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跟自然博弈并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但是没有哪一次会比1970年那场对着滇池战天斗地更野蛮更荒唐的行动——

“元旦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把云南大地照得通红。滇池之滨,红旗漫卷,战歌震天,他们挥动银锄,开始了一场改天换地,向自然开战的硬仗……”

“听,隆隆的开山炸石的巨响,宣告围海造田工程全面开工了!”

“看一座座山头崩塌,一只只帆船满载石、土乘风破浪,一块块巨石投入大海,溅起一柱柱浪花。”

事过30年,翻着这一张张早已发黄的报纸,读着这一篇篇向滇池开炮的檄文,我们的心仍在一阵阵颤抖。当年的发起者一定以为这就是创造人间奇迹。他哪知道,世间会有“愚蠢”,会有“野蛮”这样的字。在那样一个荒唐年月,这样的荒唐事举不胜举。即便我们都是屈老夫子,我们也只能望着滇池,对着天问而徒叹奈何!

当时云南的第一把手叫谭甫仁,后来不明不白地遇刺,至今仍是一个谜案。据说他属“火”,见不得“水”,除了滇池的“围海造田”,他还想把洱海也“围海造田”一番,幸亏他死得早,洱海没有沧海桑田。滇池的“田”成了一片沼泽,当年颗粒未收。可当初造田之际,又出现一副长联,虽说是今天读来,叫人哭笑不得。然而,又何妨一读,品味荒唐岁月的多味人生:

三万亩良田奔来眼底举手挥汗惊浩浩功业空前看前扬赤帜

后响欢歌左落银锄右摇铁臂劳动工农气压昔日愚公教滇池

草海倏忽间春播冬藏更鸭戏羊鸣方现出气象万千集成了十

里长堤万顷粮仓万代丰功千秋伟业

数百万景象涌到心头把镰收宝笑滚滚烟波何在喜银裹棉铃

金翻稻浪绿浸堤树红透思想激浪狂涛退出千年旧地尽龙宫

暇馆忙不及夏去秋来就鱼遁龟逃都化为黄金一片功归于一

轮红日四卷雄文九大光辉七亿英雄

这场规模浩大的围海造田工程一直持续了8个月才告结束。这次伟大的战果有史记载的是,滇池失去了整整3万亩的水面。滇池,就这样无辜地承受了这次浩劫。它受伤的躯体直到今天还在流血。

解放以来,1958年大修水利至1966年,我们向滇池要了两万亩。1978年又是别的原因围去海面23 .3平方公里。事实上,这场向滇池要地的战斗直到今天仍然在悄悄进行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就在上世纪末,当年打响围海造田战斗第一枪的地方——滇池脚下的龙门村,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云南电视台的记者听说这个地方兴师动众,填海造地40亩,便匆匆赶往出事地点,准备作一次实地采访。来到龙门村实地一看,果然不假,记者们出于职业的良知,对这件事进行了录像。结果呢,不用说,突然来了几位乡村“公仆”向这两位记者发动了攻击。机器被砸记者受伤。砸机器的人大声告诉记者,他们填海造地是经过批准的。

在中国,这种对湖泊的巧取豪夺已经是见惯不怪了,这里受到伤害的岂止是一个滇池,这种国家的资源,人类的资源,就这样因个别领导人的狂热野心和愚昧无知而遭到劫难。为了生产和生活可以破坏生态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理论。这让我们想起,为什么中国的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既不明确,又无法律效力。《环境保护法》早在1979年就颁布实施,然而多年来,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得到认真执行,这也是有目共睹的。难怪社会上有人会说中国的官僚主义、愚昧和贫穷是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人类的过去往往是受到大自然威胁的多,而今我们却倒过来去威胁大自然。这真是人类莫大的罪过啊!

我们的滇池曾经是富饶美丽的滇池。它灿烂的古文明古文化曾使得这片水域,使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古朴和神秘,洋溢着高原特具的神韵与魅力。

全市的“围海造田”选定在滇池草海东南部。从1970年元旦开工,经过筑堤、排水、填土造田三大“战役”。从开工到总结大会,历时8个月,投工2400多万个,耗用原粮1680万公斤,国家投资3550945元【据水利局材料】。单位摊销、社队负担、个人自理等开支及由此造成的工厂停产损失,难以计算。其结果,围湖造田面积3万亩,其中2万亩划给官渡区的福海、前卫、六甲3个公社。1万亩由“五七”农场经营,实际成田6300亩,当年种稻5000多亩,单产394市斤,总产约200万市斤,只够农场4000多人1年的口粮。算是实现了“当年围海,当年造田,当年受益”的目标。但和市里原先预期要达到的“大小春亩产双千斤,鸡鸭成群鱼满塘,牛羊遍地猪满厩”的目标,相差甚远。在6300亩水田中,草煤地占80%、死沙地占13%、胶泥地占7%。农场职工说:“这里多数田块,下雨一包糟,干天火可烧”,大多不宜农耕。以后多年,包括复种在内,土地利用率仅为40%。从1971年至1982年的12年间,累计产粮407万公斤,不及当年围垦大军用粮的1/4,等于农场职工12年间口粮的43 .3%。围堤不断渗漏,12年抽水电费100万元。农场年年亏损,不得不另找门路,水稻改为旱作,再搞栽桑、养鱼、养鸭,以后又办磷肥厂,仍甩不掉亏损帽子。12年间,市财政弥补农场亏损1075万元。扭亏无望,只好几次裁员,最后留下二三百人勉强支撑。成立海埂公园,进行园林建设。

这次围海造田,连同西山区、呈贡县、晋宁县围垦部分,共计缩减滇池水面3 .5万亩【草海2万亩,外海1 .5万亩】。经济损失之外,破坏了沿岸和湖底的水生植物,削弱了湖水净化能力,加速了湖底老化过程。

这项重大工程的决策,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开工以后,几位科技人员曾经提出:“要尊重科学,做可行性分析;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果。”他们的意见未被采纳,反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秋后算账派”的政治帽子,押送“五七”干校批斗、审查。

如今一提到“围海造田”,昆明人记忆犹新,同时胆战心惊,恨得咬牙切齿。围海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这种荒唐的“围湖造田”,不独昆明。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政治口号甚嚣尘上,无人敢反对。有资料说: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46万多公顷,80年代增长到170多万公顷。90年代以来的八个年头里,除1993年外都大大超过80年代的水平。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滇池呢?从1970年1月1日起到8月底,每天至少有10万人在往滇池里倾倒石头和泥土,在征服大自然的激情下,滇池柳堤的水很快就不见了,昆明八景之一的“坝桥烟柳”转眼就变成了乌黑的腐殖土,单纯的人们幻想着,来年将是一片绿色的田野和金色的稻谷的收获。然而,滇池没有像从前一样,为我们的先辈提供沃土良田。经过数年的努力,被围垦出的7500亩耕地,因属腐殖型,根本不适宜种粮,最好的亩产仅54公斤,大多颗粒无收。有案记载的数千万元投资,不仅一分效益没有提供,至1982年的12年中,还多支出了千万元。

就这样,在两年之中,滇池被围去了3 .8万亩水面。然而,滇池被围去的,正是鱼类繁殖和索饵的好场所,过去的滇池每年向昆明市提供至少几百吨的淡水鱼类、虾类和螺蛳,而今,人们很难从市面上买到产于滇池的鱼虾。围湖造田的结果,缩小了滇池的水面,直接减弱了滇池的蓄水能力,使鱼类失去了大片优良的生存空间。四季如春的昆明城,也出现了干燥、酷热的城市“沙漠化效应”。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初,几乎没有机会穿短袖,因为即使是夏天,昆明的气温也在25℃左右。

正当我们在围垦滇池时,1970年4月22日,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第一个地球日活动,当天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人类已意识到对地球资源的不科学滥用,已危及人类的生存,地球日益在提醒人们在开发地球的同时要保护地球。而中国那时正沉醉在政治运动的狂热中,并不理会大洋彼岸传来的信息。

……

走近滇池:昆明人心中不能承受之爱

当然滇池的一步步缩小,应该只是给滇池带来伤害的一个部分。

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自进入20世纪以来,滇池开始进入衰老期。湖盆开始缩小、变浅,再加上没有大江大河的注入,水体自净能力一直在逐渐减弱,进入老龄化。

在这种客观的情况下,污染是当今最致命的祸害。

从污染的角度讲,它带来的直接原因是自净能力的减弱。特别是内湖草海。

五百里滇池,一条天然的海埂把它分为内海和外海。根据资料记载和老昆明人的描述,内海水不深,鱼虾成群,水草摇曳,植被占湖面的90%,因为海菜花繁茂有人称它为“花湖”,也叫“草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湖水还是清澈透明的,那时候的草海,浩淼的烟波共长天一色,青青的芦苇与点点帆影争辉。云在水中,鱼在天上。最让人们怀念的是满湖轻柔雪白的海菜花。以及各种各样的鱼类。草海是滇池鱼类产卵的地方。是人们心中的花湖。那时候,城市人口相对不多,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进入草海后,重金属大部分沉淀,污水被大量水生植物吸收净化,使污染物得到稀释,从而基本保持了水体的透明度。那时候的草海足足有32平方公里的水面。

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大量侵吞垦殖,使草海面积缩小了近3/5,现在只剩下了8 .15平方公里。矛盾就在这里,一方面面积在一天天缩小,另一方面城市在一天天扩大,人口在一天天增加。仅昆明市而言,到上世纪70年代初昆明的城市人口是50多万。而现在呢,也就30年左右时间,昆明人口翻了近6倍,达到了近300万,这还不算流动人口。按照现代新昆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10年后昆明的总人口将从现在的578万发展到800万,城镇人口由300万发展到650万,城镇化率由52%提高到81%。这样的发展速度对滇池而言必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围绕滇池的污染,除了“围海造田”的恶果外,专家一致认为都不外乎三点:一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形成的点源污染,这一部分大约占整个污染源的84%还多一点;二是由降雨、湖面降水、降尘及人为活动形成的面源污染;三是由沉积的底泥向湖水释放污染物形成的湖内污染源。这一点草海尤其如此。

这么说来滇池大部分的污染源说来说去还是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