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7455400000009

第9章 海河卷(9)

为满足元大都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物质需要以及对外防御的军需,迫切需要更加便捷的运输渠道将各地给养源源不断输送进京。开挖运河扩大漕运成为当务之急。元都水监郭守敬实地考察后,认为金代废置的金口河河道仍有开发利用价值,上游可连通西山,下游可以接通京城往南的漕运,只要修整设计得好,应该是不惧洪水来袭的。于是郭守敬向皇帝上奏折建议将金口河重新开通。得到批准后,开始动工,并总结金代开金口河失败的经验,在河道设计上采取措施注重防洪疏淤,在金口河西边增设溢洪通道,西南部扩大其水面,使水流平缓,以防止由于水道过于狭窄而堵塞上游涨水之时涌来的洪灾。

郭守敬重新开通金口河引永定河水漕运后,西山上的木料、石料,通过这条河道运到了大都城里,为首都的建设发挥了作用。金口河漕运使用了三十年。直到元大德五年,卢沟河又一次发大水,郭守敬担心水流湍急冲破金口河堤岸毁坏下游村庄和城市,于是命令将金口河上游用砂石麻袋包堵住,将河道关闭不用。

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做的另一项水利措施是将金代以前的从外围流到通州张家湾的旧漕运河加以利用,连接上从通州到大都城里的水路,开掘坝河漕运水道。他在给朝廷的奏议里写道:“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岁可省僦车费六万缗”。坝河利用了高粱河一条故道之水作为上源,西起光熙门,往东经今太阳宫、酒仙桥、东坝、楼梓庄等地,在沙窝村南入温榆河,加大在城里段的运营能力,使漕运物资能达京师。到了元至元十年至十五年【公元1273—1278年】引玉泉水做金水河特供皇家使用后,漕运河道的水被分流,运营能力受到影响。不得已,又拦河筑坝,因河中筑了七道拦水坝,故又称“阜通七坝”,建设梯级水面,分段驳运,年运量一度达到八十万石。可惜水源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影响运输的一大障碍,到了元至正九年以后,坝河水流枯竭河床淤积,行船能力减弱,船只时常被困,外地来的运输船已再难到京城。

寻找新的水源连通大都城里的漕运,成为郭守敬面前的一大紧迫任务。都水监郭守敬又随队出城勘察,踏上寻找新水源之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当郭守敬一行勘察队伍来到北边的昌平城东部时,发现这里有一处汩汩作响的泉眼,水流涌旺,常年不断。这就是昌平北山的白浮泉。经过科学勘测和缜密考量,郭守敬拿出了一项修治都城运河水道新的计划,提出“引北山白浮泉山,西折而南”,沿途汇集十余处泉水入瓮山泊【今昆明湖】,经长河、高粱河,“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即金代闸河】”。

郭守敬计划将京北昌平白浮泉水沿今天的京密引水渠路线导入翁山泊【昆明湖】,然后在翁山泊南端开出一条水道,经和义门【今西直门】北水关将水引入海子【今积水潭后海】。海子的水从今地安门桥处向东流出,在马尾巴斜街南折,过了东不压桥又沿皇城外侧南拐,顺皇城东墙外一直向南流去,在正义路南头出大城后又东折向通州方向流走。大都城里能被这条水道完全贯通。这就是成为京杭大运河直达北京城里段的北京通惠河。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运河城里段的工程开工,两万余军民浩浩荡荡进驻工地。郭守敬亲临指挥,工程设计和施工完全是采用科学化作业,在水利工程学上采用修建“笆口”解决引水与防洪矛盾,利用上下船闸控水来调整船只过闸与节水的矛盾,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水利技术。在运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二十四座水闸。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最初全部河段的二十四座船闸都是就地取材,全部为木结构闸,运行十多年后逐渐改建为砖石结构船闸,更加坚固耐用。

运河工程日夜兼程,仅用一年时间,就开凿好从昌平白浮村至通州张家湾一条长64里104步【元制】的运河河段。据《元史·河渠志》里的记载:郭守敬设计兴修的京杭大运河大都城里河段,源出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此河“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约一百六十四里。”这段运河通航后,南方的贡赋稻米和其它物资源源不断运来,船只络绎不绝,可以从通州张家湾直达都城中心的积水潭,积水潭成了船只汇聚的大码头,整天熙熙攘攘,一片盛世繁忙景象。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返回大都,途经积水潭,但见“舳舻蔽水”非常高兴,于三十年之秋,赐运河名曰“通惠”。“通惠河”从此成了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条河。它不仅将物资集结到京,每年运送漕粮即达二三百万石,加快了北京都市建设,对沿途的历史风物都带来深刻的影响。通惠河两岸的漕运文化,积水潭文艺中心地段的形成,都跟这条河流有密切关系。通惠河的开凿成功,还使昆明湖成为北京最早的具有调蓄功能的水库。白浮泉等泉水通过白浮翁山河引入西湖【昆明湖】蓄存调节,而后通过长河、高粱河引入积水潭,昆明湖对通惠河水量起了非常大的调蓄作用。

明代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九年正式从江苏南京迁都北京。明朝建设北京都城,认为元大都所在的城北地区不甚安全,无法有效防范北部来犯者,于是就把元代北城垣向南收缩五里,在今天的安定门东西一线重筑大城,重新开挖护城河。原先元大都在北土城路外的护城河逐渐成为废水沟。明代将城址南移,将连接什刹海到南水门的通惠河一段河道——御河给圈在了城内,从此,从通州开来的漕船不能再直通积水潭什刹海,而只能停在城外东护城河上大通桥。北京通惠河起点改在了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大通桥至二闸一带成为码头,二闸一带逐渐成为货物运输繁忙的港口,每年航运粮食最高时可达640余万石。粮食再运到二闸附近的朝阳门储存起来,朝阳门那时也叫“粮食门”,至今仍还留有很多粮仓的名字如“海运仓”、“北新仓”、“禄米仓”等。

通惠河的二闸也叫庆丰闸,也是修于元朝郭守敬当监水官时期,他在这段河道上修建了五座闸,从东便门起到通州,东便门大通桥的大通闸为头闸,往下庆丰闸为二闸,三闸高碑店闸、四为花园闸、五为普济闸。普济闸往东就是八里桥,过了八里桥,就是通州北门的水码头了。

元大都时期,大都城内的积水潭【什刹海】成为大运河的最终码头时,岸上店铺林立,潭中舳舻蔽水。到了明朝,掐断了积水潭同大运河的联系,转而将漕运码头中心改到城外的大通闸至二闸一带。二闸这里就逐渐繁华起来,形成“漕艘千渡”景象,并成为古燕京八大景之一。

说起来呀,这个“二闸”呢,就是今天北京著名的国贸大北窑CBD中心商务区所在地。它的繁华地位,就是由明朝时期由于城内运河改道而开始确立的。早年间老北京有个俗话,叫做“要喝茶,上二闸”。通惠河二闸庆丰闸这里每天熙熙攘攘,货船装卸、亲朋折柳相送、百姓遛弯听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通惠河二闸两岸秀美景色,常惹人流连忘返。从明至清,一直到民国时期这里又成为老北京著名的风景点之一,二闸一时也名满天下,几乎取代了原来积水潭一带闹市中心位置,夺了它“燕京秦淮河”之名。清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中曾有描述:“……其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青,间以公主山林颇染逸致,故以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情爽气各任其天,是都人游幸之一”。这里是百姓踏青游玩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聚会之所。到野茶馆歇脚喝茶,听听评书相声,还有那些闲着没事出来掬蛐蛐的、粘知了的、熬鹰的、押鸟的、带孩子招老千玩的……都汇聚在这里。据说大文豪曹雪芹当年就经常和朋友来庆丰闸南的“望东楼”来饮酒赋诗。

明代对于元大都的改造,对水系影响最大的要属通惠河的城内段。原通惠河漕运码头——积水潭什刹海一片水域与大运河隔断之后,这里就成了皇城外的一处湖泊景点,遍地种植莲藕稻米,修建湖亭水榭,秀色迷人,俨然一片江南水乡。元朝时的这一代勾栏歌台酒楼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换之以达官贵人的别墅花园,王府宅院。没过多久,这里已经是垂柳依依,波光粼粼,“遮天映月无穷碧,接天莲叶无穷碧”,逐渐成为京城最好最贵的地段,谓之“城中第一佳山水”。连接后海与前海的银锭桥,桥身为倒银锭形,站在上面可以遥望西山景色,成为老北京城中八景之一“银锭观山”。

明代在元大都基础上重建北京城,拆除了元代故宫的全部建筑,重建一座新的皇宫。他们在新建的宫城外开挖了一条宽52米、长35公里的护城河环绕,也称筒子河,将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向南部扩挖,并建瀛台,形成北海、中海、南海皇家林苑,还把太液池的水引进紫禁城里,起到防火和调节紫禁城里小气候的作用。明朝又在城外开挖了东护城河、北护城河、西护城河和前三门护城河。此后扩建南城,又开挖了南护城河。

元末明初,积水潭水源上游的村庄、人口增加,大量开垦,导致河道淤塞,积水潭的来水渐渐减少,明初浮白渠干涸,高粱河上流水源匮乏,于是明政府又重新疏浚了西山入昆明湖的水道,通西山、玉泉诸水以济高粱河。同时,由于个别地区拦坝蓄水等水利工程修缮不利,城里低洼地带经常会出现暴雨时堵塞水流不畅、污水横流场面。明政府又挖掘了大量的排水沟、减水河,以保证城内的水质水量和排水通畅。著名的北京金鱼池龙须沟、北京三里河等都是这一时期开挖的地上排水沟。

清王朝占据北京城里后,北京城区和河系没有大的变动,基本沿用了明朝时期的皇城宫苑和水利设施。清王朝治水的两个功绩,一是利用西郊海淀一带泉水、湖泊,疏浚西山水源,建造皇家林苑。二是治理了长年泛滥的永定河。从康熙到乾隆100余年间,在西山香山和玉泉山一带修成举世瞩目的三山五园风景区,即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颐和园】及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清代继续利用通惠河漕运,并疏浚护城河,使大通桥的漕船直达朝阳门和东直门。为了将粮米运往八旗军驻军屯守的城北部海淀和清河地区,清朝从自康熙年间【公元1707年】起,开通会清河,从水磨闸起,经过沙子营,一直到通州石坝上,中间建起七道闸门,将粮食由通州通流河【北运河】运到本裕仓,并在清河镇上建起150余间粮仓。

对泛滥无常的北京那条母亲河——永定河的治理,成为历朝历代政府的一块心病。清朝加大了对永定河的治理力度,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曾一度有人想到从河流上游开始治起,大学士高斌在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洋河、妫水河三河交汇处修建了两道堆石坝,以控制减缓通往下游的水流。实际上这已经是兼具了水库的功能。只可惜,石坝的设计科学性较差,只做硬性拦河堵截,未设溢洪排水通道,三年后当上游大洪水来袭时石坝随即被冲毁。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在永定河三家店下游两岸筑堤建坝,规束河道,使河床不再漫溢,水流只能沿河堤中间河道流出。河道相对稳定,康熙皇帝心里高兴,以为从此天下太平,遂御笔一挥,将历代称为“无定河”、“卢沟河”的一条大河赐名“永定河”。清朝雍正年间还在永定河卢沟桥上游1580米处建了24级水志,测报永定河水情,以水志水位涨落向下游传递水情。水志现在仍保留14级。此举仍不能挡住永定河的泛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永定河才得到根本的治理,官厅水库的修建才使永定河真正变成一条太平河。

三、古代京杭大运河对打造老北京文化的意义

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从东周春秋末年开始修建,至隋朝时期连通到北京境内,元朝在北京建立大都将大运河取直不再绕道洛阳而直通北京,郭守敬又在城内修建通惠河将大运河漕运码头直达皇城中心积水潭什刹海,“南北大运河”始成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此后,又经过明清两代进一步疏通运用,大运河造就出独特的北京运河文化,使首都北京城里的面貌显现出不一样的气象。老北京有一句谚语,说是:北京城是从运河上漂来的。这话的确不错!不仅仅是皇城根居民的吃穿用度、稻米丝绸、茶叶水果等一应物件贡赋从南方大批地运来,就连建设皇城的建筑材料金丝楠木、陶土金砖等也一一用漕船从运河拉来。最早通航的港口北京通州一带从金代开始至以后八百多年间形成富有特色的漕运仓储文化,元大都时代的积水潭码头周围形成北京乃至全国的文艺中心,著名的元杂剧的兴起跟那里的勾栏食肆酒楼歌台的繁华氛围有密切关系。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继永定河母亲河之后,对北京城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

1 .京杭大运河修建始末: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十倍、巴拿马运河的二十一倍,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

如果从东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扬州附近修筑大运河最早的一段邗沟开始算起,经过隋朝的打造形成南北大运河,历经唐代航运的繁荣,到元朝打通京杭大运河北京城里段,至明清以降,末代封建王朝后期由于有了现代陆路交通而弃运河航运水路不用,大运河前后共持续了一千七百多年。它是连接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三,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的物资供给和南方经济文化中心的繁荣靠着这条航道勾连,通过它,南方的贡赋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元、明、清三朝将都城建立在北京后,“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这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朝廷就变得愈发重要。明朝和清朝更是在南方淮安府城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漕运机构,负责一应漕运事宜。足见京杭大运河这条南北运输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