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槃
7459100000045

第45章 突围的曾国藩

4突围的曾国藩

道光十七年(1837年),曾国藩开始了向会试发动第三轮攻势,和前两轮比起来,这一轮,曾国藩的确有些底气不足。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这次进京本科会试的时候,曾国藩家里已经一贫如洗,连进京的盘缠都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向亲戚朋友和族人借债,尽管如此,也才筹集到32缗。

32缗是多少呢?相当于今天的15000元人民币,购买力还不如人民币。那时候从湖南进京,不像今天可坐火车,花不了多少钱,那时候要么骑马要么步行,连盘缠都凑不够的曾国藩哪里有马,只能步行进京,因而这一路,光乘船、住旅馆的花费就不菲。所以尽管曾国藩一路省吃俭用,风餐露宿,但等到达北京时,身上仅剩3缗,也即是1500元钱。问题是开考还有一段时间,那时候既不能打工挣外快,也不能代家教,抑或勤工俭学。要住旅馆,要吃饭,要买考试辅导资料,要置办考试用品……一切都要钱,和今天的北漂比起来,曾国藩更艰难更艰辛,几乎成了当时最穷的考生。正如黎庶昌后来所说:“时公车寒苦者,无以逾公矣!”

道光十八年(1838年)正月本科会试中,曾国藩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开始了其叱咤风云的征途。正是在这次会试中,曾国藩摆脱了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中试第三十八名进士。

这一年四月,曾国藩先后取得了正大光明殿复试一等、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的好成绩,皇帝赐曾国藩同进士出身。怀揣“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的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并没有表现出常人应有的兴奋,反倒对自己相当的不满意。原来,按清朝惯例,进士朝考优异者才可入翰林院,而只有翰林出身,日后才有资格入阁、进军机处,位极人臣。入一甲、二甲者才有可能入翰林院,三甲几乎是没有机会的。

可见对于曾国藩这样一无靠山、二无钱财的农家子弟来说,若能以三甲进翰林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曾国藩依然雄心勃勃。

曾国藩有以被耕读之家熏陶出来的执著上进的品格,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努力着,准备向金字塔——翰林院攀登。朝考角逐时显得异常激烈,一甲、二甲都没有几人能当上翰林,三甲出身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一般三甲进士对朝考基本都不抱什么希望,就等外放做个县令或到某部做个小京官,也就心满意足了。

因来北京会试不中,留此学习的几年,曾国藩知道了很多在京城为官的湘籍老乡。抱着投石问路,迎着天大的困难也要上的态度,曾国藩首先找到了御史劳崇光。

劳崇光爱好结交朋友,对曾国藩这个小同乡的情况多少有些耳闻,随后的见面,劳御史更加确信这个曾进士非凡夫俗子,日后定有所作为。由于官场多年的经验阅历,劳御史觉得帮助这样的人,值得。于是,他让曾国藩仿效唐朝科场风行的“行卷”故事,试一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炒作。

由道光皇帝和大学士穆彰阿等主持的朝考刚刚结束,曾国藩立即赶到劳府,劳崇光早已安排好“抄手”,立时将他从考场中带出的答卷誊抄十份,急送当朝各位显要。

劳御史这招“行卷”果然奏效,第二天,主考官穆彰阿人等,都已听到有一曾姓的三甲进士文笔很是出众。穆彰阿不愿枉费了一片皇恩浩荡,心想别错过这一会造声势的才子,也许这就是将来的国之栋梁、国之藩篱呢。于是立刻决定调来试卷,亲自审阅。果见曾国藩的策论立论稳妥正大,文笔通达流畅,似有一派大家风范。尤其文中“若夫贤臣在职,往往有介介之节,无赫赫之名,不立异以循物,不违道以干时”这几句,穆彰阿深为高兴。

这位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23岁中进士,46岁入军机,55岁授首席军机大臣,仕途可谓顺风顺水,但才具平平,为官几十载政声不闻,朝野多有讥毁,甚至道光皇帝也曾有过婉责,但他靠的主要就是圆通处世的修身功夫。而曾国藩的这番议论,正好给了他这样“无大功无大名”的“贤臣”以最体面的托词。为此,他对这位未曾谋面却已为知己的曾国藩格外欣赏,当即将其朝考成绩列为一等第三名,当试卷呈给道光帝时,他又刻意将曾国藩夸赞了一番。道光皇帝大致翻阅了一下,便拿过御笔将曾国藩的名次由第三改为第二。同年五月初二引见,改翰林院庶吉士。

这才是曾国藩人生的真正开始,从一名赶考的举子一跃成为大清朝的官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从学生变成社会人,成为职业官吏,开始了职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