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会说话让你人见人爱,工作中平步青云,得到领导的关爱、下属的敬爱。生活中得到家人的疼爱、朋友的喜爱,顺风顺水,好运连连。不会说话的人,在不断伤害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被孤立,处处受限。
在生活中许多人常犯这样的毛病,一旦打开话匣子,就难以止住。其实,这种人往往会得不偿失。因为他们自己付出得太多,话说得多了,既费精力,又给他人传递了太多的信息,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当然问题不在于别人太吝啬,而是他们不给别人机会。看来,那些说个不停者确实该改改自己的毛病了,否则会吃更多的亏。
在说服别人时,为了使别人同意我们的观点,我们总是费尽口舌。其实,让对方尽情地说话才对。对方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比我们多,所以向对方提出问题吧,让对方把一切都告诉我们。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话,你也许很想打断他。但不要那样做,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争着要说的时候,他不会理你。因此,你要耐心地听,以一种开阔的心胸,诚恳地鼓励他充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当然,也不能只是听对方讲话,自己偶尔也要跟着说几句,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方说:“我对钓鱼很感兴趣。”这时你如果能这样说:“我没钓过鱼,但钓鱼一定很有意思吧!”或是:“您能把钓到的鱼亲手做成菜吗?”这样对话就可以顺着自己的问话展开,谈话也就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
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的。交谈时说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进行下去。按照说者和听者互换位置的规则,交谈才能够平稳地进行下去。这种规则好像交通规则一样,即使没有警察指挥,大家也都会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否则会造成交通堵塞。交谈的规则虽然没有交通规则那样明显,但也是不可忽视的。
交流是双向的,在听完对方的讲话后,自己也要说一些话题。这样就使自己变成说者,对方变成听者。这样不断互换位置的谈话就好像投接球的练习一样,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的保障。
小细节 好人生
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的。交谈时说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进行下去。
(第二节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有许多人,他们之所以被人认为谈话拙笨,就是因为他们只注意谈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也许别人会感觉非常讨厌。如果你去引导别人,开始谈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关于他们的成就、他擅长的运动等,即使你的话不多,你的谈话也将是成功的。
小李是一位作者,他曾经与某出版社的主编在出书条件上多次进行交涉,虽然试着想找出双方都能满意的条件,但是总觉得差了点儿什么。
大概在交涉了七八次后的某一天,由于长时间的商谈,双方都感到疲倦,于是换了场所,到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内。
主编是一个爱好打保龄球的人,而小李也喜欢这个运动,所以坐下来时,小李先开口说道:“上个礼拜天,我到保龄球馆打球,可是手风很不顺,没什么战绩。”
话一说完,他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果然不出所料,主编兴致勃勃地问:“怎么?你也喜欢打保龄球吗?”
“我虽然不擅长,却很热爱这种休闲活动,常常去打。”
“哈哈!其实我也蛮喜欢这玩意儿的,几天不摸球就手痒痒。”
“战绩如何?”
“最高分是258。”
“啊!这已达到专业水准了。”
一谈到感兴趣的话题,主编情绪就越来越高,不知不觉中与小李约定下次一同去打球,还说了一句话:“这个约定和工作无关,完全是两码事啊。”但几天后,双方便签订了合同,而且大致是按照小李所希望的条件订立的。
可见,人们对于自己的小事,比对任何人重大的事都要关心。他对于自己刮脸的刀片钝了不能刮胡须的事,比对某处飞机失事的事件还要关心;他自己的脚趾肿痛,比某地发生的大地震更重要;他听你谈他的得意事件,比听你谈历史上的一切伟大人物的事迹更为高兴。
凡是拜访过西奥多·罗斯福的人,无不对他广博的知识感到惊奇。无论对一个牧童、纽约政客,还是一位外交家,罗斯福都知道同他谈些什么。那么罗斯福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无论什么时候,罗斯福每接见一位来访者,他都会在这之前的一个晚上了解这一客人感兴趣的东西,以便找到令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前耶鲁大学教授费尔普曾有过如下回忆:
我8岁那年的一个周末去看望我的姑母,并在她家度假。有一天晚上,一个中年人来访,他与姑母寒暄之后,便将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当时,我正巧对船很感兴趣,而这位客人谈论的话题似乎特别有趣。
他走后,我向姑母称赞他,说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对船是多么的感兴趣!而我的姑母告诉我说,他是一位纽约的律师,其实他对有关船的知识毫无兴趣。
“但他为什么始终与我谈论船的事情呢?”我不解地问。
姑母告诉我:“因为他是一位高尚的人。他见你对船感兴趣,所以就谈论能让你感到愉悦的事情,同时也使他自己为人所欢迎。”
与他人沟通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找出与对方沟通的适合的方法。换言之,必须知道以怎样的角度去接近对方较好。预先探查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收集一些关于对方的资料,就能在事先准备好如何接近对方的方法。事先有所准备,就不会慌乱。
所以,如果你想别人对你产生兴趣,那就请记住与人沟通的秘诀: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小细节 好人生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自己的小事,比对其他人的任何重大的事都要关心。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兴趣,那就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吧。
(第三节 在别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插嘴
要想在与人交往时获得好人缘,要想让别人喜欢你、接纳你,就必须根除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陋习,在别人说话时千万不要插嘴。
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有些人却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结果往往在不经意间损害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当然,在别人说话时一言不发也不好。对方说到关键的时刻,说完后,你只看着对方,而不说话,对方同样会感到很尴尬,他会以为自己没有说清楚而继续说下去。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赢得好人缘,请务必学会高明的插话技巧。
在倾听过程中如何插话才有助于达到最佳的倾听效果呢?一般来说,我们应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
当对方在同你谈某事,因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以伺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
“你能谈谈那件事吗?我不十分了解。”
“请你继续说。”
“我对此也十分感兴趣。”
此时你说的话是为了表明一个意图:我很愿意听你叙说,不论你说得怎样,说的是什么。这样能消除对方的犹豫,坚定他倾诉的信心。
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你可用一两句话来疏导:
“你一定感到很气愤。”
“你似乎有些心烦。”
“你心里很难受吗?”
你说完这些话后,对方可能会发泄一番,或哭或骂都不足为奇。因为,这些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对方心中郁结的情感“诱导”出来,当对方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说这些话时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误区。你不应对他人的话作出判断、评价,说一些诸如“你是对的”,“你不应该这样”等类似的话。你要做的不过是顺应对方的情绪,为对方架设一条“输导管”,而不应该“火上浇油”,强化他的抑郁情绪。
当对方在叙述并急切地想让你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你可以用两句话来“综述”对方话中的含义:
“你是说……”
“你的意见是……”
“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
小细节 好人生
要想在与人交往时获得好人缘,要想让别人喜欢你、接纳你,就必须根除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陋习,在别人说话时千万不要插嘴。
(第四节 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分寸
富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的,他们说话做事谨慎小心,绝不轻易抱怨,更不会傻傻地逢人就抱怨。舌头如同一头笼中野兽,如果不小心让它溜出来,就很难让它重新回到笼子里去了。
语言是心灵的信使,聪明人可以根据言辞来判断和品评他人,以便决定如何与之相处和合作;而别有用心的人,则会通过你的话语来窥探你内心的秘密,听出一些弦外之音。舌头是我们身体上一个很小的零件,但是,如果不把这个好动的小家伙管理好,它就很容易毁了我们全身。
南北朝时,贺若敦为晋的大将,自以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于同僚之下,看到别人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提拔,心中很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
不久,他奉命参加平湘洲战役,打了胜仗之后,全军凯旋,这应该算是为国家立了一大功吧,他自以为此次必然会受到封赏,不料由于种种原因,他反而被撤掉了原来的职务,为此他大为不满,对传令史大发怨言。
晋公宇文护听了以后,十分震怒,迫使他自杀,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我是因为这舌头把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呀!”说完,他便拿起锥子,狠狠地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儿子记住这血的教训。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贺若弼做了隋朝的右领大将军,但他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自认为当个宰相也是应该的。不久,还不如他的杨素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未被提拔,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出来。
后来他的一些话传到了皇帝耳朵里,贺若弼便被逮捕下狱。
不论什么时候,在公共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分寸。没有考虑周到的话,最好少说或不说。
言语谨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一不小心失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的话就可能伤害到某个人,而这个人便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小细节 好人生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我们的成败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不论什么时候,在公共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