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中国最典型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文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完美表现。说到中国文字的简练,不得不提对联。好的对联有骈文面貌,讲求严格的平仄格式和对仗;有诗词韵味,意境优美,意在言外;有散文风骨,有所褒贬,有所表达。与此相应,诗歌也非常注重韵律的和谐,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而这舞蹈的精美在于其高远的意境,它言说了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由真景物催发的,是诗人真感情的流露和真性情的体现。过之则反,陷入我执、陷入法执就会破坏诗词之美。
第一讲 苍天作帐,滴水成文:对联之美在乎平仄相合
对联,大家最常见的应该是春联,偶尔去旅游也能在一些古迹中看到对联。对联,又叫楹联、对子、联语等。从这些名称中就可以看出来,对联是由对着的,也就是字数完全相等的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叫“上联”,也叫“出句”、“对头”;下部分叫“下联”,也叫“对句”、“对尾”。
对联最早脱胎于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大家也许不知道悬挂桃符具体所指,但是挂桃符这件事想必都听说过,因为大家肯定都读过或者听到过王安石那首脍炙人口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元旦佳节,大家放鞭炮、悬挂桃符的情境。
悬挂桃符是为了驱鬼避邪。中国人自古就认为桃可以辟邪,在先秦的时候就有用桃木做的弓进行除灾仪式的,到唐朝的时候出现了悬挂“桃符”这一习俗,到宋代变得盛行,一直到明清时代。悬挂桃符就是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再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或者张贴在大门两侧。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桃版》讲了度朔山的传说后写到:“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
神荼、郁垒 门神,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相传远古时候,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将恶鬼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鬼避邪,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流传至今。
挂桃符的习俗虽然一直流行,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初人们只是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和画其图像,后来有人也在桃木板上写上一些除祸祈福的吉祥话,渐渐地就衍生出对联了。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五代,《宋史·蜀世家》讲:“孟昶命学士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说的是,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最早的对联 据《中国对联集成·江夏分卷》一书中记载,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唐朝初期。是江夏王李道宗所写,是一幅“题寺门联”,内容为: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唯偕骚客搜奇。
对联区别于其他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它是对句,而这种对句表现在它的骈文面貌。骈文也叫“骈俪文”或“骈偶文”,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犹如两马并驾齐驱,因而得名。有名的有曹植的《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尹恭弘的《骈文》中讲骈文具有“五美”:裁对的均衡对称美、句式的整齐建筑美、隶事的典雅含蓄美、藻饰的华丽色彩美、调声的和谐音乐美。的确如此,骈文不仅形式对称、整齐,而且辞藻华丽、声调和谐,读起来畅快淋漓。
对联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没有固定的篇幅,少则三五字,甚至一个字,多则几十字、数百字,它不像诗词那样强调押韵,但注重文字修辞,偶尔也采用典故,这些都深受骈文的影响。因此,对联要有骈文面貌,首先一定要工整、强调格律。
格律格律,由格式和声律构成,格式一般就是我们说的平仄格式,而声律一般都讲求对仗。平仄就是把汉语拼音中的四声分成平直和曲折两类。中国的拼音有四个音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也就是现在说的一二三四声。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对这些发音有很形象的说明,“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关于这四声的平仄分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初的时候,去声,入声是仄声,剩下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平和阴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则属于仄,取消了入声。现在,我们一般还是援用最初的用法:平声和上声为平声,去声和去声为仄声。
一般而言,对联讲求仄起平收,也就是说上联的结尾一般为仄声,而下联的结尾为平声。它的格式是这样确定的:把上联的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标出来,再把它们按先后次序集中,就得出了上联的格式;而下联则正好相合。以李鸿章兄弟给曾国藩写的挽联为例。
李鸿章的挽联是: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安内攘外,旷世难逢天下才。
上联每句的句脚为“年”、“传”、“长”,平平仄;下联每句的句脚为“里”、“外”、“才”,仄仄平,仄起平收,且上下联相合。
李鸿章的弟弟,大学士李鹤章的挽联是:
经纶翊泰运中兴,华夷仰异人,顶祝同钦,论立品在汉唐宋明而上;
恩谊荷师门独厚,埙篪陶大治,心香永奉,愿祀公于濂洛关闽之间。
上联每句的句脚为“兴”、“人”、“钦”、“上”,平平平仄;下联每句的句脚为“厚”、“治”、“奉”、“间”,仄仄仄平,也符合仄起平收、上下联相合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对联有不同的格式,它们的平仄关系各不相同。当专门研究作对联时,对于平仄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蒲松龄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一幅三三四七言联,格式为: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和我的博士生也经常作对联游戏,有一次,有个学生出了个两个词“草原”、“砚台”,我做了一个四言联:
苍天作帐,滴水成文。
“苍天作帐”是草原,以天为盖,“滴水成文”是砚台,水化墨便可用来作文。上联是平平仄仄,下联是仄仄平平,恰好符合四言联的格式要求。
讲求格律不仅要注重仄起平收、平仄相合的格式要求,也要讲求词之间的对仗关系。词性要对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还要讲究词所指的东西的类别相对,意义相协调。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以文学批评出名,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生联死对”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他。他有一次闲游金山寺,一高僧出对难他:“三更半夜三更半”,他冥思苦想无果,只能悻悻离去。后来,他因“哭庙抗粮”被朝廷腰斩,行刑当日恰值春秋佳节,他突生灵感,对出下联:“八月中秋八月中”,只可惜无法亲自对老僧吟出。
这副对联的格式为:⊙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表示平仄都可以,没有严格规定)。这是七言联的一体,第一和第五个字可以不讲求平仄。同时,这幅对联对仗也很工整。“三更半夜”对“八月中秋”,是特殊称谓;“三更”对“八月”,表时间;“半”对“中”,前三个字和末三个字完全一样。
西湖花神庙的对联,想必很多人都见过。里面还有这么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秀才游西湖,即景拟出一幅叠字上联,自己挺满意。于是贴在花神庙大门口,求对: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一个书童看到了,提笔写道: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出句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而且,上联写西湖春景动人:红花绿叶,莺歌燕舞,到处融洽一片;下联叹西湖四季皆美:晴雨两天,早晚一日,年年时时都是美景。老秀才一看,对得不错,不过又心有不甘,于是说,我的对联前后可以调换位置:
莺莺燕燕,处处翠翠红红;
小书童将自己的下联也前后颠倒:
暮暮朝朝,年年风风雨雨。
老秀才看了心服口服,颠倒后的对联不仅平仄准确、对仗工整,而且意思也完整。
当然,格律的要求并不是死的,有的时候为了意思需要,也不用顾及每个字的平仄关系,正如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若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都是使得的”。而只需保持句脚的平仄相合和用词的对仗即可。
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讲的是宋神宗期间,辽邦派遣使者来中原,辽史想看看大宋是否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有优秀的人才,于是出一上联让文武百官对:
三光日月星。
满朝文武一看知道这是个极其难对的对联:出联首字是数词,而这正是第二个名词的种类,当时能看到的、自然有光的就只有日、月、星三者。看起来,这似乎是个绝对,因为不管你对什么数词,总无法保证格式齐整,五字联除却前两字,便只剩三字而已。正当其他大臣抓耳挠腮的时候,苏东坡对道:
四诗风雅颂。
辽史很惊异。因为朝堂之上众人皆知,《诗经》大类有三:风、雅、颂,而雅又分大雅和小雅,是为四诗。还没等辽史反应过来,苏东坡又对到:
四德元亨利。
四德为元亨利贞,然而宋仁宗名为“祯”,赵祯,按照古代的风俗,臣子是不能直呼君主的名字的,所以讳去“贞”。
苏东坡这两个对句可以算是对联史上的佳作,满朝文武都暗暗叫好,心里都佩服不已,也使来访辽史大为赞叹:大宋果然有高才!
要作好对联,这是第一步,需要在格律上下功夫。刚入门时,只要注意仄起平收、平仄相合和用词对仗;等非常熟悉后,可以严格要求,严格按照每种类型对联对于词的平仄要求来作对联;到最后,格律烂熟于心时,就不需要为格律所束缚了,满足最起码的要求即可。
第二讲 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对联之美在乎兼备诗性
好的对联要有诗词的韵味,能营造意境,意在言外。一般而言,对联想要有诗词的韵味可以借助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摘录前人诗、词或者散文中现成的句子或者联字成联,这有集句联、摘句联和集字联;二是,通过意象的塑造来获得诗词的韵味,有创造联。
集句联和摘句联的出现是因为对联和诗、词在格律上的紧密关系所致,诗词都非常注重对仗,有着严格的韵律,尤其是律诗。过去有些文人聚会,喜欢玩集句作对联的游戏。比如说,要求是上联有“女”,下联有“花”,而且两字都要处于第二个字,诗句要来自唐诗。有人思考片刻,写出对联:
青女素娥俱耐冷,名花倾国两相欢。
上联来自李商隐的《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蛾惧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衣和素娥都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越是在寒冷月色的笼罩下,越能显示出他们的冰清玉洁之美。在这里,耐寒的“青衣”和“素娥”又是霜和月的象征,描绘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下联来自李白的《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阑干。”名贵的牡丹和倾国的美人相映成趣,与“人面桃花相映红”实属异曲同工之妙,寥寥数字,就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描绘地恰如其分。
再比如,要求第一个字是植物,花草树木都可以。有人作出对联:
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
上下联都来自孟浩然。上联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下联出自《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荷花本是淡淡的香气,但因一阵阵清风吹过,香气吹散开来,路过的行人也能闻到花香;夜本已相当清冷,加上月光照映下松树的影子,更添凉意。
有的时候,连用一些特殊的名称也可以营造出别样的韵味。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她也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苏小妹去看望在外为官的苏东坡,两人月下对饮,苏东坡听说妹妹才学大有长进,便想考她一考。于是,便出了一个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出句意境优美,宛若天仙的女子纤手持玉箫,迎风吹曲,悠扬的乐声随着风飘向远方,若有若无。而且,还串进了《水仙子》、《碧玉箫》、《声声慢》三个词牌名和曲牌名。正在小妹思考对句的时候,一个穿着红色绣花鞋的小丫头,踏着月光前来送茶,娇小的身影在月光下愈发动人。苏小妹当即对出下联:
虞美人著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
不仅意境与苏东坡的出句可以媲美,恰似不相上下的两幅美人图,而且也串进了《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三个词、曲牌名。
对联的诗词韵味除了借助这种极为特殊的集联中得到体现外,很多自创的对联也有完美的展现。比如杭州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亭亭柱用行书和草书相间写成的叠字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副对联有很多种读法,可以逐字读,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也可以讲行书和草书分开读,为“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亦可跳读,“水水明 ,山山秀,处处明秀;晴晴好,雨雨奇,时时好奇”。无论用哪一种,读起来都自然流畅,各有一番诗情画意,简单的十组叠词便道出了西湖旖旎的山光水色、各有风味的晴雨景象。
再比如,郑板桥题真州江上茶肆联,茶肆就是茶楼: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煮酒喝茶,早上放眼远眺,青翠的山因为被早雨洗过,愈发显得明艳动人,树叶的清新混着泥土的芳香随着雾气迎面而来;晚上凭栏望去,滔滔的江水一波接着一波向岸边涌来,就像赶集的人群抑或嬉戏的孩童,热闹非凡,这都预示着更加壮观的晚潮就要来临。小小的茶楼,山水相映,早晚景致各有风味,怎能不让人流连于此?
集联有现成的诗词意境可以挪用,只需要注意使用得恰到好处。自创联要想有诗词的韵味,则得在用字和修辞上下功夫。对联一般而言都短小精悍,所以如何用字,怎样用好字,在对联中较之其他文体尤为重要。有时,诗词的韵味往往体现在一两字之间。相传俞伯平的曾祖父、清代著名学者俞樾一次与夫人去游览灵隐寺,来到飞来峰下的冷泉亭旁,看到明代大画家董其昌为冷泉亭书写的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夫人觉得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妙,便请丈夫用对联作答,俞樾随口答道:“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夫人听了,笑着说,那还不如“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夫人的答联巧用复字,比之俞樾更为有趣、更为深邃,颇有禅理的韵味。
用字有很多种方法,除了这里提到的复字、上面提到的叠字,还有隐字、拆字、析字等。比如袁世凯想称帝复辟时,有人写联讽刺他: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联并不是严格地符合平仄规则,但是其隐字值得赞叹。上联少“八”,下联少“耻”,加起来便是“王(忘)八无耻”,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不敬之词,却暗藏骂词,辛辣地嘲讽了袁世凯的可耻行径,言外之意丰富而表现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