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关于汉字的艺术,而形象可爱、内涵丰富的汉字本就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通过书法家的提炼更加精美。处在自足文化中的中国书家们,造就了自足的中国书法,他们“外师造化”,将宇宙的瞬息万变用精爽的语言在自己的点画间表现出来。同时,他们又“中得心源”,在写字时融进了自己的艺术境界、人生境界和此情此景的情绪。
第一讲 六意内涵,其妙无方:汉字之美在乎丰厚可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书法,集中和精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的精神追求,在中国人的心灵世界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们所喜爱的程度无需多讲。书法的对象--汉字也一直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然而,它也经历过劫难期。
新文化运动中,中国一些激进的、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振兴的知识分子有个认识的误区:他们认为中国文化阻碍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的传播,认为中国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民主和科学,认为这两位“先生”很难请到中国来,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个阻力存在的缘故,这是他们认识的一个误区。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他认为中国的汉字很难装载新的思想,因此要先废汉字,暂且留下汉语;而且要将汉语改成罗马拼音,这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胡适非常赞成陈独秀的看法,他也深以为中国汉字是个很大的问题。最激烈的还有瞿秋白,他说,方块字是全世界最可恶、最龌龊、最混蛋的臭茅坑。其实,瞿秋白书生气十足,一肚子学问,古文念得比谁都好,写的字也非常好看,可是他当初却有这样的观点。鲁迅也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前进,希望把线装书统统扔掉,甚至讲过很偏激的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发起的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在他们那个时期,国家危机累累、积贫积弱,中国的命运危如累卵,他们急切希望中国强大,恨不得中国一天强起来,再加上少年热血沸腾、年轻气盛,对中国爱之深、恨之切,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他们陷入这个误区是很自然的,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到了后期,他们的思想大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中国文化,比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表现的那样。我们并不能因他们年轻的时候有过狂语,就认为他们一生都持这样的观点,而且还以此作为证据认为中国汉字不好。
毛泽东曾经比较客观地讲过,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做历史性的总结和继承,剔除一些封建性的糟粕,弘扬民族的精华。中国汉字经历了如此波折,到今天依旧生机盎然,可见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最精华的东西。我们现在生逢盛世,祖国强大了,经济、国防、航天等都在全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然而,这并没有完成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时候我国又提出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要想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我们就必须深入传统文化的深层去了解我们的民族瑰宝,这当然也包含中国汉字。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它本身有着丰厚的形象的、声音的、意义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汉字构造的六书上。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汉字构造的六书有精辟的解释,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造型联系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卷,卷末序目一卷,全书共有15卷。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也就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是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字形的比划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直,日、月就是这样的字。你看“日”,过去的写法是圆的一点,“月”字,一弯新月。象形字的构型主要有三种。有描摹事物的整体轮廓的,如刚才说到的“日”、“月”,还有“鹿”、“首”,鹿字与梅花鹿及其相似,而“首”则是活灵活现的一个脑袋。有描摹物体的局部特征的,比如“牛”“羊”二字,描摹的是牛的头部侧面和羊的头部正面。还有的描摹物体时附加了背景,因为这种字所表示的物体无法孤立地描摹,否则就会令人费解甚至引起歧义,故增加背景加以说明,让人显见其义,这样的字有 “果”,长在书枝头的果实。
象形字是模仿事物的形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有形可象”的客观事物都会有对应的象形字。象形字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想当然。比如“十二生肖”有六个象形字,鼠牛虎兔马羊,另外六个,龙蛇猴鸡狗猪则是形声字。而且,早期的象形字写法不太固定,一个字多写一笔或者少写一笔,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也就是,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下”就是这样的字。古代的“上”是一横上一点,“下”是一横下一点,一看便知。指事字也有三种:独体指事,合体指事和变体指事。独体指事就是直接用形体表达抽象概念的独体字,比如刚才讲到的“上”和“下”,还有利用线段表示数字的。合体指事是因为一个形象或符号不足以表达抽象概念,因而在这个成文的形象上,加些点画,二者相合而成为新的文字,比如“刃”,就是象形字“刀”加一点,表示刀口。“本”“末”也是如此,同是树“木”,本为树之根,而末则为树之梢。变体指事,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的形象上加以变化形成相关的概念,可以调换位置--左右相反、上下想倒,也可以减少部分比划,比如“片”,“木”去掉一半;“夕”,只能见到半个“月”,傍晚之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的关系合成一个新字,新字表示这些构成成分的综合意义。会意字可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武”和“信”就是异体会意:“武”由戈和止构成,戈为武器,止是脚趾,戈下有止,表示人拿着武器走,表示征战或显示武力之意;“信”由人、言组成,人说话则为信。同体会意则是由相同的字组成,比如,“从”由两个同侧的人组成,两人前后相随,则为从;“比”由两个背靠并立的人组成,两人实力相当而意见不一,则要比。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海是也。”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照事物的类别特点来选择的,它是新字的形符,即行旁;另一部分则是根据发音选择相似的字,它是新字的声符,即声旁。比如“江”“河”二字:两者的左边都是表示流动之水的样子,主流旁边是支流,象形;右边则表示读音。但这两个字无论是古代的发音还是现在的发音都与“工”和“可”有区别,所以右边的声旁应该是模仿大水的声音。这种类型的字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左形右声,比如“材”,从木,与树木有关,才声;右形左声,比如“放”,从攴(攵)、方,“攴”加方表示用国家的名义把某个犯了罪的人驱逐出境,方声;上形下声,比如“简”,从竹,写字的竹板,简声;下形上声,比如“斧”,从斤,斤是象形字,斧子的头部,父声;内形外声,比如“闻”,从耳,有耳朵听,门声;外形内声,如“匪”,从匚,盛放物品的东西,“匪”古义是竹子做的、形状像竹筐的器物,非声;形占一角,比如“颖”,从禾,“颖”本义为谷穗,顷声;声占一角,比如“旗”,从方,“旗”古义是方形的标识,其声。形声字大部分都容易辨别,但也有少数难以区分,尤其是那些拆分了形旁和改变了声旁的,比如“衷”,从衣,中声;“书”,从聿,者声。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同一部首;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考”和“老”就是此类的字。这两者什么关系?考者寿考,皇帝的父亲是皇考,一定是老人。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口语中的某个词,没有专门的字来代表它,于是,依照声音找读音相同的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因为这个同意字是借来的,所以称为假借字,“令”“长”便是此类的字。汉人叫县令为令、长,令的本义是发号,长的本义是久远。本没有县令、县长这词,而后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辗转而创造了这两个词。
汉字这种丰富的六意内涵是举世无双的,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字如此。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张艺谋最成功之作就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表演的汉字是含义丰厚的、形象可爱的。
这种文字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一看就是无情界的。虽然,我们知道,中世纪一些基督教的经典,或者西方历史的古迹,也有一些花体的文字,可是那充其量是一种工艺美术。西方文字的字形是由字母组合而成,与指称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发音作为中介,而字形、语音和意义的关系也是任意的,这个字表示什么意义跟最初的命名者的意志有关系,比如宗教的信奉者就将这个归功于上帝。《新约·约翰福音》讲,“太初有言,言与上帝同在,言是上帝”,语言是上帝确定的,这就把人和上帝分离开来,形成了一个二分的世界。我们在讲国画的时候也谈到过西方文化的二分。
中国的文字,你一看,就是有情界的。从上面的六意,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汉字的字形和它所指称的对象是紧密相连的,汉字的字形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之物,是对它们的模仿。《周易》中讲伏羲作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八卦是对天地、万物的总结,汉字也是,而且汉字还更为形象、直接。这是中国人重视现实、此生的精神的体现,林语堂说中国人喜欢把人的此生当做艺术来享受,这是不错的。中国人的这种现实精神就使得中国人很看重人的情感,汉字在构造时着重于它能够表情达意。所以,中国字是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表达了书写者的个人修养、学识、人生阅历、性格、审美偏好、书写时的心情等多方面的信息。有时候你看他的字,也许不认识,不知道字的意思,但是他点画之美,乃在表现出的那种力量,你却能深深地为之感动,这我在后面还会详细讲到。
中国的文字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无论是它的造型和本身的含义,还是它表现出来的情感。所以,如果你能感受它的字形肌体之美,又能懂得它的内容的时候,就到了一个审美的境界。
第二讲 与时俱进,多元融合:书法之美在乎自足包容
中国是典型的淡水文明、即农耕文明,这我们在之前提过,也正是这种文明造就了中国人安分守己的性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没有发动过一次本质意义上的侵略战争,在这种和平环境里所形成的文化,有一种自足的性格,一种存在的意义。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有着鲜明的自足性,它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个自足的体系。
先秦时期还没有真正的书法艺术,但是,那时雕刻在甲骨、陶器、青铜器等物体上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很多因素,线条非常流畅,字的造型讲究对称,注重字形的变化和章法,风格古朴等。比如说西周散氏盘上所刻的铭文,结构奇特古朴,线条圆润而凝练,其整体朝势是横向的、而且重心偏低,颇有朴素厚实之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让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金文是殷周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石鼓文则是刻在形状像鼓的石墩上的文字。李斯的代表作秦泰山刻石是这时期的典范,刻字结构继承了《石鼓文》方正丰厚、圆融浑劲的特征,但更为简化和方整。字修长,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有致,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觉。唐朝张怀瑾夸奖泰山刻石“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秦代小篆,开创了书法的先河,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壮观的兵马俑一样,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
汉代出现了隶书,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隶书与小篆相比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字形变圆为方、比划改曲为直,这使得汉字日趋方正,汉字也叫方块字,跟这个分不开。而且,隶书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派生出来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直至汉末,我国汉字字体已基本齐备。这时候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碑文,如《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简称《礼器碑》,它用笔细秀,气韵端庄典雅,给人朝廷命臣之感,有庙堂之气。还有,《汉合阳令曹全碑》,简称《曹全碑》,是汉隶中的精品,娟秀清丽,结构扁平匀称,舒展飘逸,像风度翩翩的君子,笔画正行,长短兼备。它与《礼器碑》都属于秀逸类作品,但它的神采更为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字体演变的重要时期,行书、草书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定型的。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的书法理论也得到了发展,这些理论的实践强化了书法的艺术性。魏晋时期有很多杰出的大书法家和优秀的书法作品,比如书法家有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王洵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历代书家推为“行书第一”。关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出现过一次有名的争论:郭沫若认为《兰亭序》是后人伪托,但南京的大学问家高二适则不以为然,两人就此展开争论。就我来看,《兰亭序》应该是真迹,因为《圣教序》里集了很多王羲之的字,这些字与《兰亭序》中的字如出一辙,完全出自一个人的手笔。不管怎样,王羲之的行书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后世有评论称“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右军就是王羲之,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俊逸、雄健、浑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气,被后世效法。王洵的《伯远帖》也是个了不起的帖子,虽然就这么点字,却是乾隆最喜欢的《三希堂法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