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乘着火车游西藏
7475900000017

第17章 朝圣之旅--带着虔诚之心沿着圣灵足迹谒拜(3)

展佛台高居全寺之东北,体量非常宏大,为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成佛和涅槃的日子而修建。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展佛台上都要悬挂巨大的卷画佛像,供信徒们瞻仰。

天上圣湖:羊卓雍

错羊卓雍错,藏语意为“碧玉湖”,传说,羊卓雍错是天上的一个仙女化成的。为山南地区第一大湖,位于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但湖的绝大部分位于浪卡子县境内,它与纳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错入口较多,形似珊瑚枝。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线长数百公里,湖水面积为678平方公里,属低浓度咸水湖。湖内分布有众多小岛,岛上鸟类繁多,数量惊人,是藏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湖滨水草丰美,是优质的天然牧场。湖中生长着细鳞鱼、高原裂腹鱼、高原裸鲤等鱼类。

羊卓雍错是集湖泊、雪山、牧场、寺庙等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湖的周围矗立着不少雪山,西侧有著名的宁金岗桑峰、姜桑拉姆峰和解岗速松峰等三座雪峰。宁金岗桑峰(7191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目前三座山峰已向国内外开放,是旅游、攀登及探险的好去处。西南岸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庙--桑丁寺。羊卓雍错还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

羊卓雍错不但景色优美,她还是藏民心目中的“圣湖”.虔诚的信徒来此都要转湖,据说,绕湖一圈,等于到拉萨朝圣一次。

八廓街的朝圣者

拉萨市内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转经道,总是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很多来自西藏边远地区,用身体丈量着土地,磕着等八廓街转经的人们身长头,只为见一眼心中的圣地。早晨和傍晚转经时间一到,那些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和身披皮袄的牧民,来自康巴地区盘英雄结的康巴汉子和住在八廓街区衣着亮丽的当地居民,一同汇入一股股滚滚向前的人流。从他们身上,可以欣赏到各式服饰,听到各种方言。即便是僧侣,看上去相似的服装也因教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秋冬两季,摄影爱好者纷纷云集八廓街,大多满载而归。

西藏著名神山:贡布日

位于雅鲁藏布江南侧,紧临泽当,是西藏著名的神山之一。贡布日山有三座山峰,而三座山峰上又有洞穴相连。此山之所以被誉为神山是因为据说它能预知未来。猕猴变人传说中的猴王和罗刹女就住在这座神山上,后来猴王和罗刹女在菩萨的主持下成亲而繁育出人类。

贡布日山前有一片坝子,传说是群猴玩耍嬉戏的地方,“泽当”也因此而得名(泽当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猴子玩耍的坝子”)。

圣徒们景仰的沃卡三胜

沃卡三胜是指桑日县增期乡的沃德贡杰神山,发源于雪山上的增期河、黑龙河和德日木河等三条神河以及神山周围七处温泉。

沃德贡杰雪山主峰海拔6000米,位于桑日、加查两县交界处,据说“沃卡”这个名字是宗喀巴取的,意为“喜爱沃德贡杰山”.沃德贡杰雪山之所以被视为神山,是因为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在创立格鲁派之前曾到此修行传法,山上的曲隆寺和曲桑寺也由宗喀巴于15世纪初所建,被认为是格鲁派最早修建的寺院之一。曲隆寺中还珍藏着留有宗喀巴手印和头部印迹的石头,以及相传为宗喀巴所骑牦牛的一只脚等圣物。山顶雪峰高耸,山腰森林茂密,鲜花似锦,药草飘香,山下则是广袤的草原和肥沃的良田。

传说沃卡的增期河、黑龙河、德日木河分别代表观音菩萨、金刚持、护法神,被视为神河。

沃卡温泉分布在沃卡草原上,目前可供开发的泉眼现有七处,首期开发的有卓罗卡、觉琼邦卡、帕布、邦嘎卡等到四处温泉。这里泉水四季常温,富含各种矿物质,对治疗各种疾病有独特疗效。其中以位于草原中部、增期河南岸、昔日专供历代达赖喇嘛使用的卓罗卡温泉最为著名,据说该温泉的水可以医治疾病。温泉旁边还有达赖行宫的遗址。而觉琼邦卡温泉,相传是由宗喀巴大师发现并常来此沐浴。夏季慕名来沃卡温泉沐浴者甚多。

红教圣地:巴松错

巴松错(八松错、八松措)又叫错高湖,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巴松错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它位于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境内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距县城50多公里,距川藏公路(巴河镇)44公里,是红教的著名圣湖,来此转湖的群众很多。

巴松错四面环山,如落在高山峡谷中的一弯新月,天上的蓝天白云和四周的山峦倒映在绿幽幽的湖水中,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山水画。在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碧绿湖水下面会显现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据说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巨大哈达。

巴松错湖面海拔3538米,湖长约15公里,平均宽度2.5公里,总面积6000多亩,湖水最深处60多米,是藏东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与西藏的三大圣湖(羊卓雍错、玛旁雍错、纳木错)相比,她更显得小巧和秀气。

巴松错湖水清澈,冬天也不结冰。蓝天、白云、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在湖面或飞或游,鱼儿在湖水中穿梭来往,简直就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距岸边大约100米处有一座小岛--扎西岛,传说是空心岛,岛与湖底并不相连而像船一样漂浮在湖水上。你不妨试着在岛上蹦一蹦、跳一跳,看看岛是否晃动。

玲珑的小岛上有一座玲珑的寺庙--错宗工巴寺,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始建于吐蕃赞普时期(唐代末年),是宁玛派寺庙,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寺庙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庙内主供莲花生大师,也供奉着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在一尊大威德金刚塑像脚下,有两块天然鹅卵石,它们上面有一凹进的圆窝,传说是格萨尔王征战此地时战马留下的蹄印。

庙门前立有男女生殖器雕刻,这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生殖崇拜的反映。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松抱桃),个人认为,它与密宗佛法的意境浑然一体,确是神来之笔。桃花开放时,与青松相映,会勾引出你许多遐思。

另外,在这个小岛上有许多神奇传说:格萨尔王的试剑石、树叶上有长着藏文的“字母树”、松赞干布在石上留下的足印、莲花生大师洗脸的神泉……岛上的石头均被雕刻成了动物形象以及佛像。湖西北还有一块巨石,大石中心有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钻过此洞可消灾除病。

巴松错南岸小溪边的一块大石上有一小洞,据说来此求子甚为灵验,因此被称为“求子洞”.在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

巴松错湖边有许多旅馆,可以提供食宿,如果你时间充裕,不妨看看巴松错日出和日落时分的美景。观赏和拍摄巴松错的最佳时间是在春秋时节,当然夏天消暑也很惬意。

知识链接

源远流长的藏传佛教

自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它深深影响了藏民族的社会生活,成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传佛教的教派众多,几大主要教派有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派(俗称红教、白教、花教和黄教)。

藏传佛教寺庙对喇嘛的教育,主要体现在格西学位考试制度上,拉萨三大寺,即哲蚌、色拉、甘丹等寺僧侣学位的考试,极其繁复艰深,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很多僧人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取得“拉让巴格西”这一最高学位,其相当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博士学位,取得格西学位,就意味着在藏传佛教界具有了很高的地位和威望。

整个拉让巴格西学位考试分夏季预考和冬季终考两次举行。通过了预考的高僧,还要在来年的藏历新年大昭寺祈愿大法会上,通过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大寺”的多位高僧提出的佛学疑难问题的答辩,两次考试全部通过才能最终取得学位。拉让巴格西学位显示了僧人在佛学领域的专业水准,只有经过几十年修行的极少数僧人才有可能获得。

学经过程是漫长的,一般早晨背诵,中午复习和朗读,下午背诵或辩论早晨所学的内容。

各寺的学经方式都是先让学僧读背经文,再进行讲解。

学习期间要参加各种法会的立宗辩论,借此来提高佛学水平。法会上的一般辩论程序为:

由级长、活佛、优秀学僧依次提问,答辩者由各级轮流,该级僧侣全体负责答辩,谁会谁答。

这种形式称为“辩经”,在辩论中僧人们坐为提问者,站为答辩者,个个都显得神采飞扬,他们或拍掌高呼或挥舞念珠,或喝彩讥讽、有意诘难,气氛紧张场面热烈。

通过背经和辩经,能使学僧熟记更多的佛学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并使其佛学知识融汇贯通,记忆更为深刻。

色拉寺珍藏的稀世文物

色拉寺内藏有极为丰富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不少属于国家级重要文物,主要包括各种胎质的佛像、唐卡、擘画、佛经、法器和供器。其中,永乐八年在南京印制的《甘珠尔》大藏经,为第一部藏文印刷佛经版本,保存在措钦大殿内的观音殿,原为108函,现存105函,每函护以朱漆加金线图案的木夹板,附有永乐皇帝的御制纤赞,藏经全文系藏文,在边框外附汉文篇目名。吉扎仓内藏有一副铜钹,钹上錾饰有二龙戏珠图案,并有“大明色拉寺内的珍贵壁画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款识,为释迦也失在宣德九年朝见明宣宗时所赐之物。另有一幅缂丝唐卡,根据释迦也失的真容,用多种色彩的丝线编织而成,像的右上角织有楷体汉字“释迦也失”封号,全文“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应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现保存完好。寺内还珍藏有明朝皇帝赐给的十八尊檀香木雕刻的罗汉像等。

在踏访色拉寺的过程中,文化的和旅游的心灵会不时地发现一些佛菩萨化身和神祗肖形被刻绘于山坡或者寺间巨石上,使整座山岭看上去都佛意氤氲,这是西藏有分量的寺院都竭力追求的一种宣传意识。除了这个,相关联的还有,在寺刹周围,除了那些铜质的吗呢夥勒,即经筒外,墙壁上还不时地出现些刻绘于页岩片石之上的文字或者阴镌图形,它们的用意和山坡或者寺间那些巨石上的神佛形象一样,是为了宣扬佛教理义和本生故事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实质上,它是中国非常早就发展起来的“语录墙”,“文化大革命”中的语录墙是政治的,西藏寺刹所包涵的这种语录墙是宗教的,不过它显得宁静而且艺术了很多,顺此联想,美好的心灵也可以想到更多的文化元素,有时这种旅游和文化寻访中的元素关联是非常有意义的。

耶巴圣地的历史与传说

《青史》载:

“西藏最初有应试七人出家,继后有不少具诚信和有智慧的人出家为僧。享藏王在位时,康区以上修建了十二座大寺院;耶巴及钦普地方修建了修道院。传说耶巴的修道院有许多能飞行空中的修士。那时一切出家人的生活都税收配给(或说是由上官发给);并翻译出大部分显密经典,而以听闻讲说来抉择。”

在那个时代耶巴实际上是雅隆王权和宗教的前沿佛学院,精神阵地,它要北向影响些什么,文化和政治、宗教战略而言重要于青朴。看来,从那个时代耶巴就注定了要深远地著名下去。

《西藏王统记》载:

“复从堆隆孟地纳孟氏家族之女名赤姜者为妃,乃感神灵予记,谓将生一子。迨九月又十日阴金蛇年超群绝伦之王裔贡日贡赞始降生于扎拉吉祥无量宫。汤饼宴极为隆重,无不为之欢庆。为安放王妃母子二人所依之本尊像,在耶巴神山有石岩形似圣救度母端坐之相,于其肘上建立神庙和梵塔等。”

这在今天的遗存中可以印证那个时代的倥偬与真诚。

西藏有句谣谚:“到了拉萨不去耶巴,好像做件新衣没衣领。”据说耶巴圣地的保护神是一位僧侣,吐蕃王朝的首席大臣,反佛势力诬陷他和王后私通,在聂当地方砍下他的头,抛在拉萨河。奇怪的是,这颗人头不随水流走,反而逆水上行,一直来到耶巴峡谷,成了这里的保护神。这位保护神非常威烈,进山者在宗教仪轨上稍不检点,即受跌撞之苦。

沿耶巴峡谷行进,慢慢地会在正北面崖坡上看见那完美和谐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