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乘着火车游西藏
7475900000008

第8章 神秘之旅--在香巴拉的净土中濯涤心灵(2)

羊八井地处当雄河谷,原来只是一处三岔路口,青藏公路在这里拐了一个几乎90度的弯,猛地折向东面深邃的堆龙峡谷。在青藏公路的转弯处,有一座小桥,一条小路向西南行,消失在羊八井河谷深处的白色烟雾里。这条砂石路就是过去的“中尼公路”,中尼公路是318国道的一部分,318国道东起上海,西至中国与尼泊尔边界口岸樟木镇。318国道成都到拉萨段就是著名的“川藏公路”.318国道的拉萨到樟木段被称为中尼公路。老中尼公路离开拉萨河谷后,穿越堆龙峡谷到羊八井,然后从羊八井进山,翻越两座四五千米的高山后,又回到了雅鲁藏布江边。现在,新的中尼公路已经改线,沿拉萨河到曲水,再溯雅鲁藏布江而上到日喀则,虽然山高路险,但再不用翻越念青唐古拉的两座大雪山了。

堆龙峡到古荣乡后开始变缓、变宽的河谷中,黝黑湿润的土地上点缀着片片民居,古荣的糌粑是藏区最有名气的。如果是4、5月份经过这里,正赶上春耕,你会看到在内地没有的景色:牦牛披红戴绿,犄角上顶着鲜花。

藏族人把春耕当作节日。

农民在春耕之前按照传统选择了吉祥的日子举行仪式,太阳一出山,男人们便赶着饰有红缨和哈达的耕牛,驾驶着拖拉机,妇女和儿童端着“切玛”,背上香草,提着青稞酒,身着盛装,聚集在村边平坦的耕地上,村里老人在地中央树起“央”(运气),祝福新的一年获得好收成。犁手们用糌粑和青稞酒敬“三宝”(佛教将佛、法、僧称为三宝),然后犁手们赶着耕畜开犁,妇女们围着香烟缭绕的“央”载歌载舞。春耕仪式标志着春耕生产拉开了序幕。春耕仪式是古老的,但拖拉机的介入给传统附上了现代气息。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是藏民族发祥地之一,象雄王朝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以今阿里地区为中心,并辐射到克什米尔、卫藏、多康等部分地区。古象雄王朝时期在历算、医学等方面有较高成就:

于公元10世纪建立的古格王国,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古格王国遗址上发掘出的雕刻、壁画等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古格王国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札达县是阿里地区民间歌舞的发源地之一,“古格旋”舞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札达的弦子、日土的协巴协玛、革吉的格萨尔说唱都各具特色。

亘古之谜: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国的历史大概从9世纪吐蕃王国瓦解后开始,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威武的藏族武士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国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吐蕃王国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四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国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七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一百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接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国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国历数百年不衰。公元1042年,印度高僧阿峡底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卜路弘法”.

17世纪中叶,古格王国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公元1635年,王国被推翻。古格覆灭后,并入拉达克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古格的住宿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顶是王宫,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住,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级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王宫总是高高在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望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一个兴起于10世纪,演出了700年灿烂历史,经历过16位世袭国王,拥有过十万人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公元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千古之谜。

二、天路风光秃头之神:卓奥友峰卓奥友峰亦称“乔乌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排名第六的高峰。位于中尼边界上,北侧在定日县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卓奥友”藏语意思是“首席尊师”.另外,关于“乔乌雅”还有一个说法,“乔”是神的意思,而“乌雅”则是秃头的意思,所以它是“秃头之神”.

卓奥友峰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中部,东距世界之巅珠峰的直线距离为100公里,周围雪峰林立。卓奥友峰海拔7000-7200米之间是冰瀑区,由于地形陡峭,悬挂在山表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在飞泻中被瞬时凝固的瀑布,宏伟壮观。

卓奥友峰地区的气候与珠穆朗玛峰大体相似,一年中,只有在4月底至5月末,或9~10月这段时间,是风季过渡到雨季的时节,或雨季交替到风季的间隙,常有3~4次持续2~3天的好天气,这时便是进行登山活动的好时期。登山大本营在卓奥友峰北麓的加布拉冰川末端,这里的海拔高度为4959米,地形开阔避风,且水源充足;二号营地海拔6900米。1986年中国一侧正式宣布对外开放,自开放以来,平均每年有10支左右的外国登山队攀登卓奥友峰。

1954年10月19日,奥地利登山队基希、依约里里尔和夏尔巴人潘辛格、盘沙达瓦四人,沿西北坡首次登上峰顶;1985年5月1日,中国西藏登山队的4名藏族队员沿西北坡登顶成功;1998年4月21日,为庆祝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北京大学登山队唐元新、张春柏、高永宏登顶成功。

“外星人遗址”:托素湖北岸

这是人类梦想放飞最终却回归现实的典型案例。在托素湖北岸白公山下那些奇怪的植入岩石的金属管刚被外人所知时,很多人相信这些年代极为久远,不可能是人工制造的“设施”源自外星文明,甚至联想到西王母也与此处蹊跷有关。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那只不过是上古植物化石铁矿化的产物。即使如此,它依然令人惊奇。可惜的是,原先明显外露的金属管大部分已经被破坏,现在只能依稀看到铁管遗留的根部。驾车者西行看到德令哈农场最后一块农田后,路南有岔路口,南行20公里穿过可鲁克湖湿地到达铁路北侧沙地后,再步行2.5公里即可到达白公山外星人遗址。

海拔最高的隧道:羊八井隧道

羊八井隧道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距离最长的隧道。羊八井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至6000米以上,山峰发育着现代冰川,藏布曲河流经热田,河水温度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为2.5℃。羊八井隧道群分为羊八井一号和二号隧道,位于海拔4264米的当雄县境内堆龙曲峡谷,一号隧道全长3545米,是目前我国海拔4000米以上的最长隧道;二号隧道全长1645米。

“上谷极乐”:堆龙德庆列车

穿过羊八井隧道后,沿着堆龙峡谷朝拉萨行驶。车窗外的景色与高寒草原广阔壮丽的风景完全不同。

这里山势险峻,水流落差很大。

随着河流向南,快接近堆龙德庆县时,峡谷渐渐开阔,河也就成了堆龙河。这里海拔迅速降低,气候宜人,已经可以看到一路上久违的树木了。其中大部分是西藏特有的柳树,长得不高,蜿蜒虬曲,都朝左旋转着生长,被称作“左旋柳”,看上去有一种优美的韵致。

沿途有一些小村庄,一派藏族农区景象。这里的民居很有卫藏特色,由整块大砖似的石头砌成,不高,刷着白色的粉,屋顶的四角插着小块的五色经幡,随风摇曳,小院中拴着牛羊,门头上放着大大的牛角。暮色渐浓时,袅袅炊烟,牛羊归圈,一派人间生动、温馨的景致。

堆龙藏语意为“上谷”,德庆在藏语中意为“极乐”.堆龙德庆县最高海拔5500米,最低海拔3640米。堆龙温泉、雄巴拉曲度假村也是游客的好去处。

祭奠与祈福:藏北八塔

藏北八塔位于当雄县乌玛乡境内,距离县城40多公里,在青藏公路当雄至那曲段的路边。相传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藏北草原上驰骋征战,麾下的大将夏巴丹玛香察在乌玛战死,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英雄,在此地修建了8个白塔。

八塔因长期风蚀,塔身有多处损坏,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中铁十三局对其进行了修护。

现在的藏北八塔,洁白的塔身、金黄的塔尖,一排站立。八塔附近有藏民祭奠和祈福的玛尼堆。

当雄八塔

消失中的奇景:绒布冰川

看过选美中国特辑的人都知道,绒布冰川位列中国最美的冰川之首,因此,既然已经到了珠峰大本营,又怎可不前往绒布冰川一观奇景呢?

绒布冰川就在绒布寺以上300米的地方,从大本营出发。往珠峰方向一直前进,大约走三公里,就能见到了绒布冰川,而我们眼前的珠峰,也退去了最后的面纱。

冰川是在地球重力作用下,万年不化的冰雪沿山谷缓缓移动而形成的。珠峰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冰川表面的小气候差异,造成冰面差别消融,形成许多奇丽的景色。珠峰上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就是绒布冰川了。

绒布冰川位于珠峰海拔5300-6300米的广阔地带,由西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这三大冰川组成,全长26公里,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态。

在冰川前端,可以看到冰塔林、冰蚀湖、冰斗、角峰、刀脊等奇异的天然冰川现象,其中最令人称奇的就是“水晶宝塔”--冰塔林了。千姿百态的冰塔林突兀而立,有的像锋利的宝剑,有的像古刹钟楼。

绒布冰川上,发育有5.5公里长的冰塔林带,乳白色的冰塔拔地而起,一座接一座,高达数十米,有的像威严的金字塔直刺云天;有的像温顺的长颈鹿在安详漫步,个个晶莹夺目。难怪人们都说,进了冰塔林,就如同把自己置身于上苍的仙境中了。

在海拔5800米左右的冰川上,举目所及,一片洁白。天公造物,神奇无比,令人目不暇接,那宛如古代城堡般的悬岩,层次分明,风化岩石形成的高大石柱、石笋、石剑、石塔,成群结队,风情万种,绵延数公里。这些天然的冰雕世界,都是经过阳光的不断雕塑而成,形成后又慢慢衰亡,但这个过程一般有几十年,高龄的能达百岁以上。条条冰川汇集后向北延伸,把巍巍珠峰托起,珠峰就像一座顶天立地的巨型金字塔,顶峰直插云天,极为壮观。凝视珠峰,你会久久沉浸在那超凡脱俗、雄壮肃穆的气氛之中。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美景却正在逐渐消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气温也逐年升高。受其影响,珠峰北坡绒布冰川的冰塔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10年来,绒布冰川中的冰塔林逐渐向高海拔地区退缩,冰塔林的容貌已大不如前了。

很明显的是,绒布冰川中以前海拔5900米的冰塔林,已不如过去丰满了。到近两年,海拔5500米以下已经没有冰塔林分布,即使在海拔5900-6500米,冰塔林的高差也已经很小,有的冰塔林虽然高差也有几米,但看起来好像一个已进暮年的老人,干瘪而没有生气。2005年,海拔5300米的冰湖已经变成为水湖了,在海拔5900米的冰湖已部分融化了,在海拔6500米,虽然还能看到比较漂亮的冰塔林,但其高差已大不如前,一般都在10米以下。

如果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继续升高,珠峰北坡的冰塔林将会继续融化,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冰塔林的消失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那时,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了。

旅客从大本营出发,往珠峰方向前进约500米,见到第一条河道,可从左侧跳跃而过,再往左侧前行500米左右,入一小峡谷。一直沿着峡谷走,三公里后可见第二条河道,且可以见到小冰凌。此河道深急,需沿左侧小道行两公里,然后涉水过河,过河后不久能见到一小房子,绕过房子后,就能见到真正的冰川。

“桂辛秀巴”:柏树王国

朗县、米林到尼洋河中下游一带的河谷中,常有零星的柏树分布,塔形的树冠以及挺拔的树干十分惹眼,这即是西藏特有古树--巨柏,又称雅鲁藏布江柏木,特产于雅距今2600多年的“世界柏树王”

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藏语又称为“桂辛秀巴”.

林芝县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分布集中,是一片比较完整的巨柏纯林。在保护区内,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678.34立方米,最高者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000立方米。

平均单株体积33.9立方米,平均高44米,平均胸径158厘米。林缘处最大的一株胸径446厘米,树高46米,树冠投影地面积一亩有余。经测算,该木已达2000-2500年之久,被当地人以“神树”之尊加以保护。古柏林地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旗,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远道前来朝拜。

“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林海

鲁朗,藏语是“龙王谷”的意思,就是“不想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