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笔墨相拥
7479400000025

第25章 雨夜

风牵秋雨几多寒,

手捧诗书心自惭。

父盼子归临窗叹,

衣锦还乡启风帆。

——2007年12月10日雨夜

少有的空闲,放下书包,轻轻吁一口气,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本教辅准备开始“夜战”。余光情不自禁瞟到最上层那列书,《柳永全传》《四书详注》《资治通鉴》《飞鸟集》……

干脆给自己放个假吧!闭着眼,信手一抽,竟是《诗词入门》,是本有些年头的书,尽管书页泛黄依旧油墨飘香。轻轻一拂,薄薄一层轻灰掸落在手心。我心头一惊,“蹊啊,背了的东西定要常复习,不要枉了妈妈一番苦心……”母亲的谆谆教诲辗过我周身,一股淡淡忧伤的温馨向我袭来。

热茶已泡开,小舟般窄而细长的茶叶吸饱了氤氲的热气,怡然自若地浮在水面,呷一小口清茶,书页跃然翻开。一东,二冬,三江,四友,五微……在生僻字上,一些是我的注音,一些是母亲的注音。二冬以前的拼音是我们俩共同的劳动成果。从三江起,那有些笨拙的声韵母的笔迹是再熟悉不过。我浅浅一笑,“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说实话,一开始背这些东西纯粹是为了讨母亲开心。虽说少不更事,却也明白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又不屑于攀权附势的女人在政治风云中的身心疲惫。她累,累到有时候烧好饭,趴到桌子上就睡着,而每每这时,小女儿咿咿呀呀的“云对雨,雪对风”便像一支强心剂,使她又有了精神,可以好好吃饭,好好陪伴丈夫和女儿。记得那些在家的日子,总利用可以挤出的时间,背些新的,哪怕我在自己小小的世界笃信这些东西纯属毫无用处的风花雪月之词。岁月一天一天驳斥儿时这些荒谬的结论,当我可以用这百余则对仗歌诀小露头角时,母亲又把我引入《大学》《中庸》,以迎接崭新的高中生活。我爱她,因此心甘情愿服从她的一切安排,同时我也得到了爱的慷慨回赠。

窗外,雨声滴答,如泣如诉。丝丝寒气进入小屋,明天该降温了吧?刚想给爸妈发短信让他们注意防寒时,手机振动,短信来了:“宝贝,多穿件毛衣,爸妈牵挂。”那雨水仿佛渗入了我的眼睛,可为什么我感到的是温暖?回电话,爸爸不无遗憾地说:“本来天冷了周末就回家,谁想星期六要上课,再该过年回来了吧。唉,老师也辛苦,嗯,这样也好,自己千万保重,你体质弱……”一向不拘小节、不苟言笑的爸爸此时絮絮叨叨,儿女情长。

妈妈笑笑“你老爸呀现在真的要成‘老爸’喽”!是啊,父母操碎自己的青春为我搭建展示的舞台。他们渐渐老了,而我,羽翼日渐丰满。他们不求我任何的回报,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我一切安好。

雨声依旧,让我心无旁骛地学习吧,三年之后,衣锦还乡,宽慰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