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波兰闪击战
7522200000006

第6章 骑兵与坦克的交锋(1)

希特勒从德国将军们那里得到保证,若明天与波兰作战,德国必将胜利。对于这一点,希特勒深信不移。尽管在数量上,德国进攻部队少于波兰,但德国的坦克和飞机数量远远超过波兰。

这是波兰,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闪击战”已经超出了波兰的想像。波兰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敌军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

古德里安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巨大威力的缘故。”

战马与坦克的碰撞,血肉之躯与钢铁之身的碰撞,是落后与先进的碰撞,愚昧与文明的碰撞。当波兰骑兵被德国坦克碾成肉泥时,曾几何时,战争中的天之骄子——骑兵,离开了军事舞台。

对普通的德国官兵来讲,库特诺战役是一次过于惨烈的战役。一位当年参加过该战役的德军老兵回忆说,他们一直对波兰人深怀敬意,“波兰军队都不要命了,我们在库特诺夺得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靠着极大的凶狠和勇气来完成的。”

1939年8月23日夜里,斯大林约见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就在欧洲各国每时每刻关注着德国何时进攻波兰时,苏德条约的签订彻底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对比。

苏联加快了扩军备战的步伐,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苏联征兵年龄从21岁降为19岁。在后来的几个月里,由于大批新兵入伍,苏联军队激增到420万人以上。

8月26日,希特勒提出了代号为“希姆莱行动”的计划。希特勒认为,这一计划将提供“一个血腥的挑衅”,向德国甚至全世界人民证明:是波兰率先挑起了事端,希特勒动用国防军是为了报复波兰的“无礼”。

“希姆莱行动”当然是由希姆莱一手操作的。希姆莱又把这一“历史重任”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年轻的党卫队军官瑙约克斯负责。于是,瑙约克斯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好了准备。

8月31日上午,一群排列整齐、穿着耀眼制服的德国军官聆听着希特勒的训示。

希特勒把他们召集到奥伯萨尔茨堡,他的一个乡村隐秘居所,简短地下达了军事命令:Y日凌晨4:30;目标:彻底摧垮作为主权国的波兰。

上午,希特勒又同布劳希奇和凯特尔开了一个短会,赶在午饭前作出了战争的选择。

当希特勒在一号作战指令上签完字时,如释重负,怀着无比的快感,享受了午餐。

这就是战争发动者和战争中受侮辱和压迫的人们的心情不同之处。

不久,希特勒发表了所谓相当有节制的16点建议,要求波兰政府考虑,这16点建议仅供记录在案使用。

在“建议”送到华沙之前,希特勒就已经宣布它遭到了拒绝。希特勒企图利用这一欺骗手法来证明对波兰的战争是合法的。

就在这一天,希特勒从德国将军们那里得到保证,若明天与波兰作战,德国必将胜利。对于这一点,希特勒深信不移。尽管在数量上,德国进攻部队少于波兰,但德国的坦克和飞机数量远远超过波兰。最重要的是,德国属于机械化部队,会对“闪击战”理论进行很好的诠释。

“闪击战”理论最早出现在德国总参谋长冯·施利芬制定的《对法战争》备忘录中,后来,德国的装甲兵专家古德里安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闪击战”的中心思想是在战争中快速击溃敌人,避免陷入消耗战,以此来弥补德军战争资源不足的劣势。直到1936-1938年,该理论都没有得到实战验证。在制定“白色方案”时,希特勒特别指示德军参谋部试用“闪击战”理论。

德军“闪击战”的核心是突袭。在作战中,为了确保首次突击成功,将预备队留得较少,把其他战略方向上的掩护兵力减到最低限度,争取第一时间使用优势兵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溃敌军。

希特勒“闪击战”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速战速决。德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了大量性能优良的坦克和作战飞机,为部队进行高速、大纵深突袭和远距离穿插迂回提供了可能。

8月31日中午——离“Y日”只差一天,柏林当局突然电令瑙约克斯等党卫军人员换上波兰军服,由党卫队一名发誓保密的医生给他们带来的几名囚犯实施了药物注射。

晚上8点钟,这些“波兰军人”和那几名被麻醉了的身穿波兰军装的囚犯抵达格莱维茨电台外围;这里距波兰仅几英里。

瑙约克斯发回的电报显示,他们将囚犯带到目的地,并将他们一一枪杀,随后,冲进电台,向天花板连续射击,其中一个能说一口流利波兰语的党卫队员通过无线电发射器高呼挑衅性的口号——“波兰对德开战的时刻到了。”最后,他们从那里迅速撤离。

9月1日拂晓,德军士兵们纷纷搬开德波边境上的栏木。德军把进攻部队75%的步兵师、93%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集中在第一梯队,使前线步兵比波军多50%,飞机多35倍,坦克多14倍。这样就保证了德军首次突击的成功。

波兰人尝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和陆地上的大规模轰炸。波德边境上,飞机狂轰滥炸,万炮齐鸣,炸弹和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这天清晨,德国记者涌向格莱维茨电台。几小时后,德国所有的出版物都登载了被“守卫电台的德国士兵”击毙的“波兰士兵”的照片,这些照片激起广大德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这样,希特勒找到了入侵波兰的借口。

这一天,希特勒宣布德波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其中“格莱维茨事件”就是他入侵的一个理由:“德国昨晚遭到波兰军队的入侵,从现在起,我们将用炸弹回敬他们。”

这一天就是1939年9月1日。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这一天,希特勒起得非常早,并特意穿上了那件他成为元首后不常穿的褐色军装,左臂戴着党卫队的袖箍。

希特勒的小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头发也梳得溜光,胸前那枚在一战时获得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尤其扎眼。

扩音喇叭里传出了他在帝国会议上那狂热的极富鼓动性的声音:

昨天晚间,波兰的正规军已经对我们的领土发起了第一次进攻。

为了制止这种疯狂行为,我别无他策,此后只有以武力对付武力。

我又穿上了这身对我说来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取得最后胜利以前,我决不脱下这身衣服,要不然就以身殉国。

显然,他认为现在是向波兰、向全世界宣战的时候了。

其实,英国早在8月25日下午就已经知道了希特勒要制造边境事件,进攻波兰的情报:

一位英国间谍秘密复制了一份希特勒在8月2日的讲话,通过反对派青年领袖赫尔曼·马斯转交给“美联社”驻柏林办事处的负责人路易斯·皮·洛克纳,然后转送给英国大使馆。

希特勒所下达的第一号作战指令是在8月31日上午做出的。

在此之前,希特勒一直处于焦躁不安的煎熬中,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在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下午6时45分,冯·布劳希奇将军的副官库特·西瓦尔特中校给我送来一个通知,通知上写着:作好一切准备,以便能够在9月1日拂晓4时30分发动进攻。如果由于伦敦的谈判而需要推迟,则改在9月2日发动进攻。果然改期,我们将在明天下午3点以前接到通知……元首说,不是9月1日就是9月2日。”

2.“闪击战”的滋味

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波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其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

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之后,下一个侵略目标自然是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

1小时后,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以及在德国的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展开的由33个师编成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起了全线进攻。

这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

德军投入了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88.6万人。当时,波军拥有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870辆坦克和装甲车、400余架飞机,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100万人。

波军猝不及防,400架第一线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辎重来不及撤退就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了一片混乱。

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德军坦克在其他兵种配合下,一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南北两个德军集团军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司令官为凯塞林将军)和第4航空队(司令官为A·勒尔将军)实施支援。

在全长2816公里的国境线上,当德国装甲师隆隆驶向指定目标时,德国的机关枪发出刺耳的嗒嗒声,与装甲机车运行时的轰鸣声混合在一起。

与紧张的战争气氛相对应的,却是谈笑风生的德国士兵,他们不时停下来破坏障碍,或者协助宣传队的摄影师推倒边界标识牌。

战争进行中,负责南方集团军群指挥的龙德施泰特边指挥部队进攻,边在寺院里与参谋长和其他高级参谋们吃早餐,现场的气氛十分轻松。

龙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第14集团军占领了上西里西亚工业区以后,分出一部分兵力翻过贝斯基迪山,进攻塔尔努夫,自西面向杜纳耶茨河挺进。第10集团军则快速插进奥珀伦以东波军防御阵地。第10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于9月2日占领琴斯托霍瓦北面的瓦尔塔河,接着,第10集团军其他部队朝华沙和拉多姆推进。

龙德施泰特出身于古老的军人世家。其家族的军旅生涯长达850年。他的父亲军衔是少将。在军校毕业以后,龙德施泰特来到驻卡塞尔的步兵第83团任职。第二年后,18岁的龙德施泰特升为少尉。1903年,龙德施泰特进入军事学院深造,后来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执政后,国防军同纳粹党之间矛盾很多。国防军认为,希特勒疯狂扩军会影响官兵的素质,并引起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1938年1月,陆军总司令弗里奇受纳粹秘密警察的陷害,被希特勒解降职务。龙德施泰特跟希特勒发生激烈争执。在后来的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地区问题上,双方经常发生争执。1938年希特勒提升龙德施泰特为上将。他却主动辞职,被批准后退役。

1939年,入侵波兰的战争开始,希特勒任命龙德施泰特为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闪击法国的战役中,龙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是主力,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元帅。1941年3月,希特勒召集会议商讨对苏作战问题。龙德施泰特和布劳希奇在会上又与希特勒发生激烈的争吵,但希特勒仍固执己见。龙德施泰特成为进攻苏联的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辖26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猎兵师和5个坦克师等。后来苏军大举反攻,龙德施泰特向希特勒请求撤退以避其锋芒,被希特勒免职。

1942年3月,希特勒任命龙德施泰特为西线总司令、D集团军总司令。此时,他经常因军务与希特勒发生争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不断地请求增援。希特勒却认为不是盟军主力,而不予增援,并严令龙德施泰特不准退到新的防线。希特勒把失败归于军队各级指挥官的无能。7月1日,龙德施泰特被免职,回家休养。7月中旬,施道芬堡上校暗杀希特勒未遂。“德军荣誉军人法庭”奉命逮捕了成千上万的人,关进集中营和处决,负责审理反抗希特勒的叛乱案件的负责人是龙德施泰特。

二战结束后,龙德施泰特在家里被美国军队逮捕后移交英国。1949年,在汉堡审判曼施坦因元帅时,龙德施泰特请求一同受审,并承担主要罪责。英国拒绝。5月,龙德施泰特被无罪释放。1953年,龙德施泰特病逝。

下面这段话描述了德军进入波兰境内是何等轻松:

“我们与装甲兵侦察连一起行动,边境上只有一个海关官员在防守。当我们的几个士兵走近他时,这个吓得半死的人打开了国界栅栏。我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这样踏进了波兰国土。方圆数里,看不到一个波兰士兵的影子,尽管他们可能一直在为德国‘入侵’做准备。”

德国陆军一级上将古德里安有“德国装甲兵之父”之称,他一手创建和训练了德国的装甲兵。当时任德国装甲兵第19军团军长。

在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中,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他所率领的第19装甲军团接连取得胜利,使他本人成为尽人皆知的“闪电英雄”。

古德里安所率的第19装甲军团隶属北方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辖有1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第19装甲军团既是第4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

古德里安的机械部队是一支极富战斗力的军队,由于上级在战术实施和后勤管理上都放权给古德里安,所以这支部队比其他部队表现出更强的战斗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

19装甲军团不受步兵拖沓的供给影响,因此可以像一支完全独立的机械化部队那样行动,这样的部队在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支。

古德里安这支部队是保持德国入侵势头的“撒手锏”。

从德军入侵波兰的第一天开始,古德里安就看到了胜利。

他的19装甲军团一路势如破竹。面对他秋风扫落叶般的打击,惊慌失措的波军已是只有招架之力。

在第19装甲军团的支援下北方集团军群就像上了发条的表针一样,一路向前推进,对德军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先头部队第一次参加战斗却碰到了许多问题。后来成为赫斯第3集团军情报军官的冯·梅伦延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战役一开始,我才知道在真正的战争条件下,即使一个受过良好军事训练的人也会感受到激动和紧张。有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在战地司令部的上空盘旋,每个士兵都顺手抓起武器朝这架飞机开火。一位空军联络官跑过来,要求停止射击,他对这些激动过头的士兵说,那是一架德国指挥飞机——老牌的‘弗斯勒’式飞机。飞机着陆后,从里面走出了直接指挥我们的空军将领,而他并不感到这件滑稽的事情有什么好笑。”

如空袭受到北方恶劣天气的影响一样,第19装甲军团的入侵也受到了天气的阻碍。

古德里安坐在装甲指挥车里,这或许是一个装甲军指挥官惟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