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话说平型关大捷
7526000000017

第17章 林彪决心打一仗(2)

抵达大营镇后,林彪带着参谋人员实地考察了平型关一带的地形,基本与地图上所绘相符。十几天来,他一直在苦思良策,一张军用地图被他画得面目全非。他已数次致电毛泽东和八路军总部,要求在平型关寻机歼敌。现在他亲临现场,看到这一带山峦相连,谷深坡陡,更坚定了他在平型关与日军大战一场的决心。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自古以来就是晋、冀两省的重要隘口。关内关外,群山峥嵘,层峦叠嶂,沟谷深邃,阴森幽静。关前有一条公路,蜿蜒其间,一直通向灵丘、涞源,地势煞是险要。这是日军侵占平型关的必经之路。尤其从关前至东河南镇之间的十余里一段,沟深道窄,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路北侧山高坡陡,极难攀登;路南侧山低坡缓,易于我军部署兵力、发扬火力,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

林彪放下望远镜,头脑里盘算着,许久,一条“十里埋伏”之计油然而生。

他取出纸笔,将公文包铺在膝盖上,亲自给八路军总部及中央军委起草一份文电:

关于一方面军目前行动方针,我意不只陈旅应在现地域协同友军作战,师直及徐旅亦应以同样任务而靠近,陈旅暂时不应以做群众工作为中心任务而进驻阜平,因为:1.目前敌正前进中、运动中、作战中,为我进行运动战之良好机会,我友军目前尚有抗击敌人之相当力量,为能得到友军作战之良好机会,现地域为山地,乃求山地战之良好机会。倘过此时机,敌已击破友军通过山地,并进占诸主要城市时,即较难求运动战、山地战及友军配合之作战。

2.目前军民正在看我军直接参战,如我参战兵力过少,则有失众望。

3.兵力过少,则不能将以绝对优势兵力消灭敌之一部。

4.目前须以打胜仗、捉俘虏,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党与红军威信,打了胜仗更容易动员群众与扩大红军。

5.目前如集中1师以上兵力于窄狭区域求战,当然是不妥的,用不开的,但以1师以下兵力则是需要的,用得开的。目前第一仗应以集中约1师的兵力为好,待尔后客观情况上已失去1师兵力作运动战之可能时,再分散做群众工作和游击。

林彪

起草好电文,林彪命机要员先给聂荣臻发电,让聂督率第一一五师二梯队火速向平型关东南的上寨地区机动,再将他刚刚起草好的电文发出。

机要参谋接过电报,提醒道:“师长,总部电令我们分兵去阜平发动群众,这……”

林彪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说道:“要打仗,分不出兵,让罗主任把政治机关的人带去就行。”“没部队撑腰咋行?”参谋再次提醒道。“嗯,那就让骑兵营护送。”林彪慢条斯理地说,“反正这一仗也用不上骑兵。”决心已下,林彪命令第三四三旅由大营镇前出至上寨地区隐蔽集结,并进行战前准备。箭已上弦,一场恶战即将拉开大幕。接到林彪的电报,聂荣臻率师指挥部、徐海东的三四四旅和杨成武的独立团迅速向上寨开进。他们绕向五台山的山间小路前进,没走代县、繁峙一带比较顺的那条大路。因为那条路上国民党败退的军队一帮接着一帮,堵塞着道路。聂荣臻担心他们大量散布的失败主义情绪会影响到我军的士气,为了摆脱这些溃兵对部队情绪的影响,聂荣臻决定避开他们。

一路所见,令人心寒。群众情绪惶恐,村庄冷冷清清,想从村里找一个向导,或是找人打听前边的情况都非常困难。他们先经过五台,又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龙泉关,从阜平北面的丁家庄插到了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

见到林彪以后,聂荣臻告诉他部队都带上来了,问他前边的情况怎么样。林彪说,敌人的大队人马正向平型关方向运动,这里的地形不错,可以打一仗。他摊开地图,同几位参谋一起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介绍了一遍。

“老聂,这是个大仗呀,打不打?”“既然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机不可失,为何不打?”聂荣臻反问道。“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向军委和总部请示了。我担心……”林彪微蹙浓眉。其实,先斩后奏是林彪的一贯作风。他要打的是运动战不是游击战。

他真正担心的是毛泽东的态度。聂荣臻看出了林彪的心思。他的脑海里闪现出洛川会议上林彪与毛泽东的争论。但洛川会议定下的方针也包括“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老林,战机稍纵即逝。好打就打,事事请示,就会贻误战机。”聂荣臻明白,对于这样的作战计划,前线指挥员有权根据情况决定,只要事后报告一下就行了。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并不十分清楚前线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进行游击战争,敌军怎么样?地形怎么样?上午打了,下午就有可能要离开,事先请示也不可能。

稍停顿一下,聂荣臻又说:“我们没有与日军交战的经验是事实,作战时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打仗没有不冒险的,只要有六七成胜算就可大胆一战。”

“这一仗我看有八成把握。”林彪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向来很自信。“既然有八成把握就要下定决心,坚决打!”聂荣臻继续给林彪打气,“居高临下伏击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才能打好的问题。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好吧,下午召集全师连以上干部开会,你给动员动员。”林彪习惯性地划燃一根火柴,又轻轻吹灭,他喜欢闻火柴熄灭那个瞬间的那股硝烟味道。他在红军大学里任校长一年半,已经很长时间没闻到战场上的硝烟味了。

9月23日中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连以上干部齐集于上寨村的一所农家小院里,由师首长进行战前动员。林彪首先介绍了敌情,分析了首次与日军作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当时,林彪还不知道由广灵向平型关猛插过来的日军的番号,直到平型关大战结束,从缴获的日军文件中,才知道他的对手是第五师团之一部,其师团长正是坂垣征四郎。坂垣师团的武士道精神很强,在日军里面有些名气。坂垣之所以选择平型关作为迂回的路线,因为他清楚这里是山西与河北交界的地方,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他自率军进攻华北以来,遇到的都是不战自退的国民党军队,因此气焰骄纵得很。他有个错误的估计,以为我军不可能这样快就东渡黄河,根本没有估计到在他眼皮底下会有一支严阵以待的八路军队伍。

林彪讲完,聂荣臻作政治动员。他特别强调了八路军出师抗战第一仗的重大意义:“这一仗必须打胜,打败了或者打个平手都不行!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盼望八路军第一个捷报!……”

坐在台下的杨成武在几十年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天天气很热,近百名干部聚集在一个小院子里,军装都汗湿了。

墙角有个大水缸,边上放着几个粗瓷碗,谁渴了可以去舀凉水喝。但大家静静坐在台阶、泥地、破砖上,任凭汗水往下淌,没人走动。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聂政委的讲话,生怕漏掉一句,眼中却不时地闪现着严肃而兴奋的神采。

由于时间紧迫,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这时营、连干部“轰”地一下围住水缸,互相拥挤着,发出响亮的“咕咚咕咚”咽水声和舒畅的喷嚏声,然后一个个说笑着大步赶回驻地。等我挤过去喝水时,那口水缸已快见底了接着,各团的领导干部聚集在一起,受领各自的作战任务。林彪开始点将:“杨得志。”

“到!”杨得志霍地站起。“你们六八五团埋伏在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高地,这是袋底。都说你杨得志是一员虎将,可不要让敌人把口袋捅漏了。”

“保证完成任务!”杨得志响亮地回答。这位刚刚从陕北红军大学这所“窑洞大学”毕业的著名战将,被聂荣臻亲自要到六八五团担任团长。他出发时部队已过了黄河,他是在侯马才追上队伍的。

“六八六团埋伏在小寨村至老爷庙以东高地,战斗打响主要靠你们勇猛杀敌。嗯,李天佑能打仗。你们要将敌人在沟底斩成一段一段,分割歼灭。敌人火力猛,但只要大胆接敌,敢于白刃战、肉搏战,与他们搅在一起,敌人纵有坦克、大炮也发挥不出作用,飞机来了也不管用。”

“是!”李天佑挺了挺胸。“六八七团埋伏在西沟村至蔡家峪以南高地,断敌退路,并阻击由灵丘和浑源方向来援的日军。要注意,待敌全部钻入口袋后再掐住袋口。”稍顿一下,林彪接着说,“如果敌人没有发觉我们,打响的顺序最好是六八五团先开火,再六八七团,最后是六八六团。六八八团留做师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主力团的任务吩咐完毕,林彪叫起了杨成武:“你们独立团要大胆深入敌后,隐蔽穿插至腰站一带,准备阻击灵丘和涞源增援之敌。我们伏击能否获胜,关键在于独立团堵不堵得住敌人的援兵。所以,你们必须全力以赴,死死顶住敌人,绝不可放过一兵一卒。”

杨成武应道:“保证完成任务!”见林彪部署完毕,聂荣臻站了起来,对大家叮嘱道:“可不能拼消耗噢。将来还要开辟根据地,和日军长期作战。头一仗倘若把你们的本钱打完了,那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换了一种口气,“不过,我相信你们会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