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刘宏伟 梁松海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深圳518060)
摘要:深圳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深圳大学首批专业,也是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立足于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和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
关键词:特区经济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创新型人才
引言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83年在深圳大学建校时创建,所在的电子工程系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当时由清华大学负责组建,着名学者童诗白教授任电子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严谨、务实的教风、学风始终贯穿于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成为本专业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2001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评为首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深圳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对深圳市的IT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地,2006年举行的“2006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创新(深圳)高峰论坛”上透露,目前深圳IT产业年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已上升至约1/6,并成为全国重要的IT产品制造基地、出口基地、配套中心和交易中心。据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IT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较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在计算机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消费电子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等IT领域,深圳在全国均占有相当份额,并居于领先位置。数据表明,仅2005年,深圳IT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51.34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0%。深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深圳大学是深圳市唯一一所能够培养本科以上层次人才的高校,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是在适应深圳市IT产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
一、以地方经济格局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引起全国甚至是国际上的关注。人们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IT产业发展奇迹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希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IT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是惊人的。深圳已经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经过10余年的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已形成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生物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机电一体化、激光七大产业群。其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及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群聚效应更是突出。1992~1998年,计算机硬件及软件产品产值年均增长53.88%,通信产品产值年均增长68.26%,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2.68%,1998年上述三类产品产值分别达到324.46亿、211.04亿和27.06亿元。深圳已成为我国计算机开发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计算机及相关企业1500多家。1998年,深圳市共生产高档微型计算机45.5万台、硬盘驱动器784万台、硬盘磁头5342万台、激光拾音头2647万台、打印机594万台、程控交换机905万线,无线、综合结入网设备450万线。据统计,1997年深圳市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微型计算机和程控交换机分别占全国市场25%和36%,打印机、计算机硬盘、电脑显示器等均居全国首位。以深圳为龙头,珠江三角洲一带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基地。
为了适应深圳电子技术领域快速的发展速度和对高质量人才的强烈需求。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内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培养能力的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进行了优化,制定了以下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个人素质好、专业基础好、业务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为国家,特别是深圳现代化建设起骨干作用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以下的专业素养:
(1)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愿意为国家和深圳特区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现代意识和特区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适应特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能力结构要求。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电子工程应用与开发所需的专业能力。
获取知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模拟与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力、信号分析与设计能力、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EDA工具的使用等。
创新精神: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协作精神:在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工程实践中具有与他人协作共事的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3)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数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型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反馈与控制、电磁场理论等。
专业知识:数字图像处理、EDA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感测技术、DSP系统设计、语音信号处理、数据压缩技术、微波与天线等。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近10年来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表明,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深圳IC设计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步显露锋芒,产值连续3年居各大城市排名首位。2004年度,整个深圳市的IC设计产值近25亿元,约占我国IC设计业总产值的25%。作为7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在2001年底获准成立后,2002年底正式开始运作,可开展EDA工具技术支持、测试服务、IP交易等中介服务项目。此外,深圳还先后投资建设芯片测试平台、扶持重点芯片项目。
据2001年12月上海半导体和IC研讨会发布的消息,到2008年中国IC 产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目前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只有不到4000名。虽然清华大学电子系已经迎来50周年华诞,但全国高校创办的微电子专业总共只有10多个,而且,从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能成为优秀IC设计人才的并不多。芯片业的竞争,是技术标准的竞争,而技术标准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市场调查表明,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优势是廉价的人力资源成本,它增强了价格竞争力。但随着更多的国外公司的涌入,这种优势将逐渐减弱。目前深圳还缺乏高素质的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人力成本的优势将不再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真正的强项。在关于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劣势调查中,23%的受访者认为人才缺乏是主要的劣势。
与此趋势相对应,深圳大学在“十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草案)中明确将信息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集成电路设计的系统应用领域,为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人才培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深圳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加了集成电路设计与EDA技术等专业课程,将学院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电路与系统等优势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IP)以基于FPGA的板级原型系统,以及最终的ASIC芯片实现的形式来进行提升,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更上一个新台阶,也使得学院的本科的专业设置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贴近当前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深圳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二次创业中,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口号,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深圳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的措施包括:
1.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人才引进,加强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国际前沿领域的认识
一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积极拓宽办学思路,扩展与国内外着名大学的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在全国率先推出“2+1”中英联合培养模式,社会效益明显;同时为全日制本科生教学改革直接借鉴英国先进高等教育课程提供便利,积累了跨国办学经验,取得了显着成绩。二是积极引进留学归国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他们将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思想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促进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2.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保障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运用,为创新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组织成立了主干课程的课程组/群,积极推进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在课堂教学方面,由课程组/群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先行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后续课的安排,研究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法等,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教学手段方面,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的特色,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上网等方法方便学生学习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同时对于比较抽象的实验内容如电磁场、集成电路设计、通信协议等,大量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无线电等软件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3.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创新
实践教学是工科学生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该专业对实践教学尤其是创新性实践教学给予了大力的重视,制定了相关教学改革文件和鼓励措施,如实验课程改革奖励制度、实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实验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开放实验室规章等。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集中式手把手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网络化开放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转变为自主,思维训练由封闭转变为开放,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对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时代要求。在课程体系上逐步将“集成电路设计实践”、“DSP实践”、“嵌入式系统实践”等实践课程纳入实践系列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突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安排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从课堂出发到科研课题,使学生逐渐从参与创新到勇于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面向不同年级学生、连续不间断的创新实践:实验设计竞赛、趣味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方案宣讲、学生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创意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科学训练项目、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创新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近年来,学生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模型等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2003和2005年分别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5年在大学生挑战杯(全国)比赛中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一等奖。
四、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人才培养的优化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综合能力,能从事电力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信息电子技术与系统、通信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规划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都有了深厚的功底,成为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就业单位的认可,近五年来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有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