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7541900000017

第1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

陈李容 张安英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54)

摘要: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加强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多年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进行建设,在结合了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设置,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体系

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富有个性风貌的专业。具体地说,特色专业应当是指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并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或人优我特”的特征。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点,引导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X射线的发现与显微镜的发明,开创了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先进的医学医疗手段和生物科学研究分析检测仪器,直接推动了现代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和21世纪作为生命科学世纪概念的确定,本专业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继温饱之后关心的新重点,从而直接推动了医学仪器、生物仪器、医院信息化管理、远程医疗系统及相关产业和配套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本科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

当前“国家十一五纲要”的实施,伴随着以医院为中心向以个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新一轮医学仪器与医院系统的研发热潮正在兴起,从而也带动了新的巨大的就业需求,为本专业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展示了广阔的空间。在这种形式下,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把握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形成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学科发展和面向未来生物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交融的复合型科技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牢牢把握三点:注重信息技术,凸显学科特色;注重基础理论,突出泛化能力;提倡研究型学习,强调个性化培养。

2.强化基础教育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与我校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一样,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大学物理等数理基础性课程,部分学生还参加了高数双语班、高数H班、大物H班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技术背景,给学生开设了电路分析基础、软件技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适应全球一体化需要,加强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在通过了英语Ⅰ、英语Ⅱ、英语Ⅲ学习以后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英语Ⅳ级后选修,不仅获得了英语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3.拓宽专业口径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还开设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仪器原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超声技术等主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结合生物方面的特点开设了生理学、生物化学Ⅰ、神经生物学等多门生物类课程,拓宽了生物类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技术方向专业以及生物仪器原理等奠定基础。

4.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累计学分占总学分的25%。实验分为三个层次:课内实验、课后实验以及课程之间的实验。学院每一年都有合理的实验,能够保证本科四年实验不断线。其中根据专业特色,开设了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医学成像技术实验、医学超声技术实验等多门实验课程,这些实验不仅覆盖了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巩固了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系统训练了思维和动手能力。

为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命学院特别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两种训练:开放实验训练和课题预研训练。经过两年时间的摸索,到目前为止,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同时,有15名同学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还有5名同学获得本校本科生创新基金,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

学校近5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近500万,先后建成了医学图像实验室、医学信号处理实验室、医学仪器训练中心等多个实验室。为拓宽本专业学生校内外实践渠道,生命学院设有4个实习基地,其中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为校内实习基地,深圳威尔德电子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科技公司为校外实习基地。5年来,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中科研来源的比例逐年提高,由最初的40%左右,上升到今年的70%。

5.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不仅重视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在学生管理理念、方式、方法中,积极实践“人格、知识、能力”的理念。学院每年一度的“学生暑期学校”,聘请院士担任校长,开展院士讲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成立“生命科技协会”,开展“生命论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脑-机接口竞赛”、“生命阳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展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成电杯”全校辩论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并且在2006年学校新生辩论赛、“成电杯”辩论赛中也夺得了冠军。

6.科学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选课学分制。学校一直实行学分管理制度,学生可以在3~6年通过选课的方式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和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生一年级进校时,我院通过培养方案说明会给同学介绍整体教学框架,并在选课前介绍课程设置,通过这两方面工作,使学生选课不但能自主而且也有一定的基本框架。

本科生班主任、导生制。我院学生除辅导员外,从大一开始就配备了班主任和导生,主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不但对学生选课给予必要指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课外科技活动。

双学位和辅修制。我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大三时修其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毕业时视所修学分的高低分别获得双学位学位证或则辅修毕业证。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抓住了师资队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这个根本,才能把专业建设真正做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任教师1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7%,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100%,中青年教师(45岁)占87%,100%的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教师队伍的团结协作能力强、凝聚力高、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专业负责人尧德中教授是博导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由于其突出的能力多次获得各种教学和科研奖励,对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起到了示范作用。教师近5年来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60余篇,出版专着7本,教学改革成果4项,其中省级精品课程2项,完成省级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11项。

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培养方案的建设在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突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电子信息科学交叉的理念。高度重视培养方案的修订,采取“四年大改,两年小改,每年微调”的修订方式。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调研国内外着名高校相同专业培养方案,在对以往的课程体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本着体现知识点和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科研成果的原则,研讨分析后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设置适当的课程,编写出相应的教学大纲。生物医学工程的培养方案着力突出了“依托信息技术、注重数理基础、强调创新能力”的特色。

课程建设同样也离不开教材建设,我院现已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本,省级教材5本。比如:由于医院信息化管理、远程医疗系统及相关产业和配套领域的快速发展,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新开设了《医学信息学》这门课程,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任课老师在结合了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编写并出版了《医学信息学》教材,并作为该门课程的教材。学院还鼓励实验人员在开发新实验的基础上编写实验教材或教材,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四、实验平台建设

建设一流的教学研究实验条件。学院先后建成了“医学影像与生理信号综合实验平台”、“医学仪器实训平台”、“生物技术公共平台”等实验平台,已经面向学生开放,目前正在建设的学科平台项目两个,建成后也将对学生开放。学院还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医学仪器实训平台”的基础上,新增“神经信息过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是创建特色、保持特色的关键。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学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观念,以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完善的管理监控制度为手段,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教学管理工作队伍,提供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管理质量保证,强化了本专业的监督体系。只有特色鲜明,才能优势突出;只有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只有监控机制为保证,才能使特色专业建设更加精干高效。

特色专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托优势学科,深化生物医学特色专业改革,取得了显着的人才培养效益,先后培养了500余名毕业生,学生总体毕业率达到了96%以上,就业率超过了98%,其中21级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毕业生达到了英语四级通过率100%、就业率100%,全班都是党员,并荣获“四川省优秀班集体”、“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教育与职业,2006(30):19~20

[2]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97~98

[3]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西北医学教育,2005(6):249

[4]郭必裕.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4(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