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57

第57章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9)

通过对唐卡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唐卡艺术的发展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兴起时期,大约在公元10世纪以前。前不久在西藏文物考古中发现珍藏于萨迦南寺的公元10世纪时期的唐卡,保存得非常完整,色彩还没有严重退化,也没有皲裂现象,人物形象生动逼真,造像技法娴熟。由此可以推断其最晚形成时间应该在10世纪以前。公元13世纪前后是其发展时期,鼎盛于16世纪以后,特别到了18世纪中叶,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兴盛,唐卡艺术的发展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这个时期唐卡画的色彩鲜明,色调和谐、统一完美,人物形象塑造更趋成熟,表现技法更加丰富,并且形成了几个风格相异的画派。在西藏就有青孜画派和门唐画派两个不同的派系。从造像上说,两派都是按照《造像度量经》、《绘画度量经》、《佛说造像度量经》绘画,但是在此大原则下,各派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大画派中又有分支,有吸收尼泊尔造型特征的尼风画派和吸收汉地画风的青山绿水派,有前藏画派,有后藏画派,这些画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常见的唐卡,一般长1公尺左右,宽六七十公分。为寺院和个人收藏或悬挂的唐卡主要是这一种,现在也为海内外藏学家和艺术收藏家所青睐。巨大的和袖珍的唐卡也有,但都比较少见。一般的唐卡绘制,画师们将白布绷在木架上,涂一层胶汁,晾干后,垫木板、洒水,再磨平,打上格子,按《造像度量经》作画。先勾线,再着色,绘好后用纸或绢作衬,四周用彩缎作出画框,两端装上木轴,面上还要加一道黄绸遮幔,如此就基本完成了。如要将唐卡送到寺庙悬挂或被信徒请回去悬挂的,则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在画的背面盖上喇嘛的朱砂手模。

刺绣、挑花、编织和织锦是少数民族中带有普遍性的美术工艺品,但取材和风格又各有特点。少数民族的上衣、筒裙、长裤、头巾、被面、挎包、门帘、窗帘、褡裢、马鞍垫、靠垫、腰带等等,都绣有美丽的花纹图案。日常所见的百花异草、飞鸟游鱼、马羊骆驼都被绣织成色彩缤纷的花纹,点缀在服装及用品上,表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像南方民族的壮锦、傣锦、黎锦、侗锦,土家、苗、瑶族的织锦,都是久负盛名的。这些织锦用深色棉线和彩色的丝线、绒线交相编织,织成“孔雀开屏”、“喜鹊闹梅”、“龙凤呈祥”、“百花争妍”等各种寓意深刻的图案,色彩艳丽,精致美观,用于衣物上装饰,深为少数民族人民所喜爱。

少数民族的服饰、用品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密切相关,他们多就地取材,美化生活。东北地区的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妇女们擅长在各种皮制品及皮袍上绣花,在服装的镶边、皮手套、皮靴、皮背包乃至马褡子上,都绣有精美的花纹。鄂伦春族利用马鬃、马尾和麻线混合编织的生活用品,饰以花纹,实用美观。而生活在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则采用竹、藤制品来装扮自己。像崩龙族妇女的腰箍是很具特色的,她们一般喜欢用十几根或多至三十根藤蔑做成腰箍系在腰部,有红、黑两色,后半截饰以螺旋形的银丝。妇女走动起来,腰箍上的银丝伸缩弹动,增添了潇洒的风度。佤族妇女在竹藤腰带上刻花瓣和小动物作装饰。云南的基诺族妇女则喜欢用着色的藤皮作发箍戴在头上,再饰以白银泡、贝壳和钱币,增加美观。

南方少数民族的竹编、藤编十分丰富。竹编和藤编的帽子、凉席、提包、烟盒、鱼篓、背篓乃至家具,既是经济、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编织品凝结着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传统。像毛南族的花竹帽,素有“毛南地区三件宝,甜薯、菜牛、花竹帽”的美名。布依族人民用十五根宽如手指的竹片,破成一千五百多条纤细匀称的蔑丝织成斗笠,上面编有各样图案花纹,一顶斗笠就是一件艺术品。布依族的凉席上有飞龙游鱼、牡丹、山茶等各种图案,凉席坚韧柔和,可以折叠,名扬中外。傣族人民精心制作的竹器家具,以至掩映在树丛翠竹下的傣家竹楼,是艺术和生活的巧妙结合,给傣族村寨增添了迷人的南国春光。

漆器是彝族人民生活用品中最富有民族特点的工艺品。有木胎、皮胎和牛角胎三种,多半用来制作餐具、酒器、马具、武器及家具等。一般喜欢用黑色做底色,以红黄两色描绘花纹,有鸡嘴纹、牛眼纹、油菜籽纹等等,多半取自动植物的形态,有的漆器上有反映天象的星纹、太阳纹等。

竹刻、木刻、骨刻、石刻等在少数民族中都有所发展,并带有各民族的特点。长于雕刻的阿昌族,喜欢在家具、建筑物、神龛、银盒、刀鞘、盘子等器皿上刻以花纹,刻功精细,最流行十二生肖图。竹木刻在景颇族中是一种带有群众性的艺术活动,男子几乎人人都能雕刻,青年男子常用自己刻的木雕赠送给姑娘,用以表达爱情。水族的雕刻艺术比较发达,有自己的传统,桌、椅、神龛以及墓碑上都饰以浮雕,形象有鸟兽花草等,形态逼真。更多的木刻、石刻都是用作建筑装饰,南方侗族的鼓楼,北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建筑以及藏族的寺院等,都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木雕或石雕作装饰。鄂伦春族喜欢在桦树皮上雕刻,并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器皿,这是他们特有的技艺。

神像、佛像的雕塑是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艺术,有的民族用以祭祀和陪葬的木雕,形象粗犷,制作方法比较原始。有的宗教艺术则达到相当的高度,西藏喇嘛寺院的建筑艺术和精湛的神像雕塑就是典型代表。青海黄南地区的宗教艺术,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藏族艺人出外雕像、作画,足迹遍及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内蒙以及印度等,在各地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同时,又吸收了各地乃至国外的艺术养料,发展形成为宗教艺术中颇有影响的流派——五屯艺术。五屯艺术以重视造型,画工精细,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而着称。

地毯和各种装饰性的挂毯是内蒙古、新疆和西藏出产的名贵工艺美术品。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坐垫、靠垫、马鞍垫、拜垫等都是羊毛编制的。着名藏毯最集中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艺术才能,藏毯以花卉图案最多,云纹、水纹及各种几何花纹兼收并蓄,底色多半采用深色,间以白色、玫瑰红、翠蓝、橙黄、柠檬黄等,使藏毯显得雍容华贵。

维吾尔族人民编织地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新疆出土的东汉时期的地毯残片,经纬线密度为三百三十道左右,已接近于现代普通地毯的经纬密度,可见编织地毯在新疆是有着悠久的传统。维吾尔族人民编织一种名叫“开力肯”的地毯,“开力肯”是浪花四溅的意思,以“米”字格或“井”字格为基础,有层次地向四周发展,中间穿插各种花朵,构图严谨,活泼多变。新疆有名的和田毯,质地柔软,富有弹性,防腐防潮,经久耐用,图案新颖别致,被诗人们誉为“天上有多少云片,和田有多少花毯”,把着名的和田毯比作天上的彩霞。

蒙古族人民编制的地毯品种很多,解放以后蒙古族地区兴建了一些新型地毯厂,使地毯生产在工艺和美术方面都有很大幅度的创新和提高。内蒙古赤峰市生产的大型艺术壁毯“长城”,被周总理赞为国宝。盘金地毯“五龙闹海”,采用镀金丝线编毯底,毯面溢彩流光,毯上蛟龙飞腾,波涛翻滚,使地毯既华丽又气势磅礴,反映了内蒙古地毯生产的新水平。

勤劳智慧的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美化自己的生活,小至针线包、烟盒,大至地毯、挂毯,从服装、首饰到各种乐器、铜器、陶器、漆器、挎刀、织锦等等,无一不被他们加以巧妙地装饰,显示出不同的风格和传统,是研究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藏。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使民间工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少数民族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马寅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