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桑榆情
7552900000017

第17章

“男人是孩子”的时候,多么渴望来自女人们的母爱关怀和体贴。对于男人来说,母爱最直接来自母亲和与其相濡以沫一生的妻子。母亲辛苦一生,对我们付出的太多,在我近六十年生涯的岁月,已给予了我数不清的母爱真情。我不愿意将我所经历和遇到的不快,再让母亲为我担忧和不安,为的是让她安度晚年,而有些事情是瞒不过“知子莫如母”的眼睛和经验。只是到了万不得已,我是只能轻描淡写或淡淡一笑而过。这是我的体会和经验之谈。妻子是我除了母亲以外的另一个给予我如母爱般真情的女性。她年少我几岁,又重病在身。种种原因,开始她体会不到作为男人的夫君心中的苦和累。若是向她倾诉内心之悲苦和无法向别人述说的难言之语,多是招致她的埋怨和“修理”“你说话声高,语气重,人都让你得罪完了!”然后是一通怨天尤人,却忘记了“你不用女人的柔情去温存,他就会干蠢事”的道理。面对生病的妻子的忠告,我只能反省自己,直到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那时候的我,就像电视剧—王保长歪传》的王保长,高喊:“我悔过,我悔过。”现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好转精神爽,她也从对孩子的舐犊之母爱真情中,体验到对“男人是孩子”的深邃含义。在用“女人的柔情去温存”上,不仅照顾越来越老的我的一应生活起居问题,而且在我的文苑“耕耘”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提供支持。我的文学创作之路上也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迹,这是我深感欣慰和满足的。

我有两位红颜知己,她们也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一个因失夫君而远避他乡不能谋面;一个为家庭为子女奔波,疲惫不堪。但这位知己女士,是一位贤达、善解人意对待朋友和同学们的人。正是她,用女性的特有温柔和真情,联系离开三十多年的同学再相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欣赏这位具有博大母爱的同学,诙谐地称她为相夫教子又待人至诚的好女子。

下乡插队的同学,辛苦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上高中时候的同学们又相逢了。久别重逢,让大家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欢乐和喜悦中。尤其是那些女同学们见面,更是喜形于色,窃窃私语,说笑个不停,看那样子像是比自家的亲姐妹见面还要亲热许多。瞧她们那卿卿我我的神态,不由让人想起来这些当年的羞涩女孩们,经过岁月流逝和生活的磨炼,在人生之路上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宿,用自己的成熟代替了幼稚,用学会理作者夫妇与知青挚友张振华、闻扬重逢解来代替了对他人的误解。

“下乡插队的同学们,你们辛苦了。”过去在我的印象中一向沉默无多话的女同学曹某不无感慨地说。

听了这位未下乡插队却又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女同学的一番话。我心里猛一阵子激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还是当年的老同学能体谅和理解我们这些下过乡的人,辛酸苦辣甘的滋味啊。这位过去恬静、文雅,见人甜甜一笑的曹某女同学,原来她和我们是约好共同奔赴农村插队的,后因为她家中突然发生变故,而未能成行。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她仍对下乡插队的同学念念不忘,口出“下乡插队的同学,你们辛苦了”的言语,与我们下乡插队的同学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基础多么接近和相仿啊。

就是这位曹某女同学向我们说起了一件往事,更是令大家感受到同学友情的关爱见之于“为伊消得人憔悴”,浓浓真情尽在其中。

在知青大返城的年代,已在兰州某厂政工办公室上班的曹某,一天,她接待了一位当年上高中时候的同学韩某。韩某下乡插队后,返城准备联系在曹某所在的工厂上班。意外的巧合,使久违了的同学又相逢了。出自同学之谊和对下乡同学处境的理解,曹某同学使出浑身解数,帮助韩某同学如愿以偿进了该厂上班。曹某真情地对同学们说:“下乡插队的同学,辛苦了;他们有了难处,我焉能袖手旁观不管?”

作者遨游书海曹君同学的话,使我耳边响起了20世纪60年代,“祖国处处有亲人”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声音。

怀旧情怀

人过了50岁好怀旧,我经历了漫长的感受。

在我的人生轨迹里,我始终舍不得遗弃对文学和历史(考古)的学习和爱好。年届五十有三,正赶上单位机构改革,我从工作岗位上提前退下来,为我的“怀旧”爱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开始离岗,心理上有些空虚和自卑,但很快就沉浸在文学写作的喜悦中去。它使我忘却了不快和烦恼,竟至使我如痴如醉,不能自拔。谁让我们是有血有肉有高度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呢!

我的怀旧路线图表现很多。

我在上班的时候,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再就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祖国名胜古迹的学习和欣赏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说岳全传》上,介绍的岳飞的启蒙老师周侗,在教练岳飞习武本领的同时,不忘带领徒儿遍游祖国河山,使他们学习本领与报效国家结合起来的影响。所以从那时候起,不论是因公出差,或是单位上组织的旅游观光,我都欣然前往。在我甘肃工作的近四十年的生涯中,先是在下乡插队的农村,我涉足了玉门昌马大坝和下窑两座石窟(现在大坝石窟遭彻底破坏而无任何窟内遗存)。尤其是下窑石窟中,留有的一些塑像和壁画,在其第二窟中,窟顶绘飞天,这些被推算最早开凿陕西王定成先生书法著名画家姜豪先生作品于北凉时代,后为西夏重修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我为有缘而得见自豪。后来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原因,我对甘肃境内14市(州),凡能涉足的地方,我都有幸涉足,并一一学习浏览。

闻名遐迩的敦煌莫高窟、有“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之称天水麦积山石窟、嘉峪关关城、酒泉钟鼓楼、张掖大佛寺、肃南马蹄寺、武威的文庙·西夏碑、永靖的炳灵寺以及庆阳西峰东北的北石窟寺等等,都留下我流连忘返的身影和足迹。

即或是后来发现的永靖“龙足印”,对于已不在工作岗位的我,也舍得解囊,自掏腰包前往参观学习,以饱眼福,增长知识。

我有时候沉浸在文章的写作,达到废寝忘食地步,常使家人对我的举动不解。妻子就说:“你是咋了,写起来,竟忘了休息和吃饭!”

我面对我体贴入微的家人,只是笑,算是回答。

我自有自己的想法和道理。从2001年起,我通过写作—来福》,与我上初中时期的少年伙伴薛汉福同志取得联系,加深了彼此间的深厚感情;写—知青挚友》,道出了我与在农村下乡插队的挚友张振华、闻扬等同学以及其他插友之间的真挚友情;我写—小玫欲嫁》和—严师傅与他的女儿》,追溯记忆我下乡插队时的良师益友和他的女儿对知青的纯纯真情,寄托了对我人生进步有着重大影响的农民老师的怀念和感谢;写—农民朋友郭生财》和—选妇女队长》等,是对我第二故乡那片热土上的普通而又不平凡农民兄弟姐妹的感人事迹的肯定和颂扬。至于说给了我生命的父母亲,更是大恩不敢忘。现在条件好了,但我总忘不了在那艰难的苦日子里,他们含辛茹苦,用他们那博大的情怀,将自己的爱全给了孩子们了。

为了让我和后人们永远记住伟大的“母爱”纯洁和父爱深沉,我写作了—母亲的油茶》、—母爱轨迹》和—深沉的父爱》等歌颂世界上最伟大最纯洁的爱,等等。

对书籍的收藏,也在我离岗以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情趣之一。其中古书籍方面的书刊占到全部收藏的三分之一。我爱书籍的收藏,那是缘自要“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高尔基语),要从书籍里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为最终实现我要写“做好人”的书的夙愿。

在书法和绘画的收藏中,我有幸获得王羲之第43代孙,现在陕西省财政厅供职的王定成同志“秦砖汉瓦,明月清风”的佳作;更让我引以为自豪的是我欣喜得到著名画家姜豪先生的“千年敦煌驼铃归”名画等等。这些有代表性的巨作,为我的离岗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和感受艺术熏陶与魅力的机会。

另外,对“唐三彩”、旅游标志“马超龙雀”、“飞天”、“黄河母亲”等雕塑仿制(缩形品)的收藏,也是我的一大乐趣。这里寄托了我作为炎黄子孙,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向往和追求,铭记不忘。看到它们,我就会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和崇敬这片土地上的伟大勤劳而勇敢的人民。

我的怀旧是健康向上的志趣和情怀,我愿与我有同样爱好的人共同缔结最纯洁最优美的人间情海真情和友谊。

别替他人“咸吃萝卜淡操心”

一位在外地回兰州探亲的过去下乡插队时候同学的到访,使我倍感受宠若惊。为了表示我的热情和增加相聚的欢乐气氛,我特意邀请过去是我的插友,以后一起在农村教过书,再后来已调回省城某机关、在我的往省城的工作调动问题上帮过忙的同学加朋友葛某前来一聚。我的意思,一则大家都是朋友,可以尽兴倾诉别后思念之苦,二则他们两人是正儿八经的同班同时插队在一个生产队的同学加插友。

寒暄叙旧,说不尽的知心话。妻子为我们老朋友相聚,备下酒菜,为大家再次欢聚助兴。酒喝到正酣时,我提起葛某新分到一套宽敞住房,今天在我们老朋友欢聚的同时,也祝贺他乔迁新居。这位葛某,许是饮酒过量,也许是为老朋友相聚高兴,不回避:“不错,我在单位上买了两套房子,新分的房子我住,原来的房子,儿子住……”其君说者无意,却让我们两位一同喝酒者听了大觉诧异。尤其是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怀疑自己是听错了。我这疑惑并非此地无银三百两,那是因为这位葛某朋友,平时处事极度谨慎小心。他过去对一应职工的住房,坐车,职务升迁等敏感的问题和事情,一概言之:“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莫非是饮酒过量冲昏了头脑?还是老朋友相聚,使他毫不顾忌,像是吃了豹子胆?出于大家都是朋友,又是在我家喝酒,我陡然心思沉重,格外替他担心起来,我不希望再有两年就到了退休年龄的老朋友为房子问题栽跟头,那才是他政治生命中最大的不幸。想到这里,我再三地向他探问。那位姓葛朋友仍是那样从容不迫,回答得那样肯定。倒是一旁的另一位朋友说:“别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听老葛的!”他话语刚落,姓葛同学言道:“我还要告诉你们,现在国家机关谋事的人员,不论干部、工人,统统一律实行男60岁女55岁退休制度,没想到吧?”那神色显得无不得意的样子,倒使我等二人猝不及防,更吃惊了。看来我们这些提前离开工作岗位的人,真正成了孤陋寡闻,跟不上形势了,可悲又可叹啊。

时过不久,我外出,路遇一位家有多子女,现在已退休的单位上某工人同志。他向我说起单位分房一事。他愤愤然道:“这次分房竟给我分到一套小套,而且是旧房!”他的话,又让我再一次吃惊了。不知现在住房标准有何变化?现在有许多事情不是一下子能弄清楚地。回到家里,向妻子说起了以上事情,妻子抢白道:“你这人,就是替别人‘咸吃萝卜瞎操心’”。我只好苦笑起来,算是应答她。

感悟人际交往

许是我喜爱历史和考古的那根神经弦又被触动了,近来我沉迷于对书画等的收藏而不可自拔。

一位我的校友,以后又一块下乡插队的插友,她得知我的这一爱好,特不远千里,将其爱人原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的得意高徒姜豪同志画的一幅—千年敦煌驼铃归》名贵画卷,从武汉带来赠我。对于这名不虚传,出自友人之手,寄托我无限乡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画,令我爱不释手。为了表达我诚挚的爱护之意,决心请一位裱糊方面的能人巧匠将其装裱,而后用镜框镶嵌,悬挂墙壁,每天都可以欣赏到它,达到赏心悦目的感觉——“自己偷着乐”。

根据熟人的推荐,我寻找到位于“广武门”的一家装裱室。与老板交谈,得知他姓褚。他是位对书法情有独钟且有建树的人;更让我情感贴近,他也是和我一样的老三届下乡知识青年,毕业于我市另一所知名度很高的中学。共同的经历,接近的年龄,都使我们犹如久别重逢的朋友那样亲近。我们侃侃而谈,欢乐愉快。可喜地是这位褚同志,向我介绍了不少关于收藏和书画装裱方面的知识。我们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位褚同志不仅在我的画卷装裱价格上给予优惠,而且介绍了许多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受益匪浅。我为今天的意外收获高兴的同时,不由得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遇到的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往事。

1978年,我在生活工作了10年之久的甘肃省河西地区某县辖内一个偏远公社学校,调职去县城学校工作。离开前,我按照以往同志调离此地,均有单位上举办欢送会的惯例,等候学校的领导和同志们开欢送会。我办完了调离手续,离开此地只剩下最后三天时间,仍未有欢送动静。我忍不住了,就找到和我一同下乡插队,后又一起招工在同一所学校教书,现在升任为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某君。我半开玩笑地说道:“冒号,我就要离开奋斗10年的地方,不开欢送会吗?”这位貌相老成,平时总是笑呵呵的领导,收敛住笑脸,煞有其事地说:“你荣调,该你先请客,而后才是学校(大家)开会欢送;只有你先敬人,然后大家才敬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啊?”说完摇摇头走了。我木然站立了许久,才顿开茅庐。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收获和体会。他的这句至圣名言,让我铭记在心,直到现在我仍是记忆犹新。最后,还是我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了五分之四的费用,让领导和同志们大吃二喝一番,终于换来这位同学(领导)为首的同事们设宴欢送。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一声叹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就该如此吗?

不是亲人似亲人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关心群众生活的人们。

冬季将临,住宅小区居民住房通暖气工作就要开始了。此前,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在显著醒目位置上对今冬取暖工作进行了报道和登载,体现了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对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的关注,倾注了各级领导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我为生活在强大而祥和的国家感到自豪和欣慰。我住的住宅小区“物管会”,更是比往年提前做好居民的冬季取暖准备工作。锅炉房的师傅们在小区“物管会”领导的带领下,走门串户逐个对住户的暖气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试压等项工作。看着他们一丝不苟的忘我劳动表现,倾听着他们嘘寒问暖的亲切问候,使人颇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