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公共关系学
7571700000011

第11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5)

工业化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旧城市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大型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当时松散联邦政府体制下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对州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听之任之,企业纠纷、劳资纠纷、城乡矛盾得不到解决。官员利用手中权力,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腐败行径层出不穷,上至国会,下至市政府,都成了贪污腐败分子聚集的场所。

面对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而报刊业的发展给这些人创造了宽广的舞台。1906年3月的《世界主义者》上,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其《参议院的叛国罪》中指名道姓揭露了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等20多位参议员政治腐败的罪恶,该篇文章手法极其辛辣,通篇尽是“叛国”、“无耻”、“强盗”等字眼,最后打破了参议院的铜墙铁壁,一些参议员在下届选举或几年之后失去了席位。1912年一项宪法修正案成功通过,直接选举参议员的权力最终还给了人民。黑幕揭露者的触角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指责详尽而直接,毫不留情……普通公民的关注、黑幕揭露者自身的责任感及大众杂志所提供的宽松平台,催生了1903年至1912年这十年间轰轰烈烈的扒粪运动。

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虽然无疾而终,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作用。它不仅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更将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调查新闻界。

案例点评

酒香还怕巷子深——古代人的公关术

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公共关系事例真可谓层出不穷。最简单的莫过于酒店门前为招徕顾客,挂出一面旗帜,上书“酒”字。当时就有“酒店门前三尺布,过来过去寻主顾”之说。

中国有句俗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即使是古时候,酒店的主人也意识到,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仅仅靠“做”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宣传、推销,还要在“做”的前提下“说”。要想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让顾客了解自己。“酒香还需勤吆喝”。

【点评】没有古代人朴素的公关意识,就不会有今天成熟的公关形态。

1.简述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2.艾维·李和爱德华·伯纳斯各自对公共关系有哪些贡献?

3.试述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4.试析公共关系在我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5.怎样看待“揭丑运动”?它与今天的“3·15”有何异同?

6.简述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案例讨论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关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社会上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希望用自己的世界观来改造社会,因此,产生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和思想流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开始采取“类公关”手段来协调社会中的矛盾和摩擦,其中一些活动还取得了相当好的社会效果。

1.学术争鸣与其宣传活动

在当时,不管这些学者代表的是哪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他们多是靠着兴办私学这种组织形式来规范门徒、著书立说以获得社会影响的。在战国时期,私学成了一个个自由的学术团体,在社会上自由地流动。这些当时的学术大师带着门徒游学列国,向上说服诸侯采用本派的政治主张;向下开馆讲学,为自己的学派招纳新生力量。他们这些行为,主观上是为了寻求改变世界秩序的方法,但在客观上却成了一支支流动的宣传队,广泛地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极力地扩大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以儒家为例,相传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陪同孔子周游列国,并出任齐、宋、卫等诸侯国的官员,实施着本学派的政治主张。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他们以“教化”的方式将本派的学说传播出去。有的学生在孔子在世的时候,已在各地开门授徒。正如《史记·儒林列传》所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些人都是本派的得力宣传者。

儒家的学者历来很注重在各地游历讲学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孔子在他晚年的时候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虽然他的主张没有得到当时各国统治者的采纳,却为学术传播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扩大了本组织的知名度。儒家的第二位大师孟子,虽然游历的国家比起孔子少了些,但其影响力较他的师祖要大得多,他在齐国和梁国宣传讲学的时候,受到的多是诸侯级的高级待遇。齐王还请他到齐国当时著名的文化交流中心、自由学术论坛——樱下学宫去讲学,孟子因此还成为了当时樱下学宫中研究与教学的学术领袖,使本派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儒家战国后期的荀子,多次率领门徒游学于齐、楚、赵,最后定居于秦,也曾主持过樱下学宫,为诸侯讲述强国之道,其做法和他的前辈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的宣传工作,使儒学不但在中华大地不断地传习发展,还影响扩散到了夷夏各国,为儒学在全社会的流传做好了准备,也为儒学在汉代之后复兴并一举成为学术主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诸子除了四处游学交流之外,在公关宣传上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利用本学派著作来散布本组织的观点和主张,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学派的理论。各派的学术领袖,多有论述其观点的著作传世。这些典籍,一是用来给本学派的学生做传道的教材,二是在樱下学宫等学术论坛中进行互相交流传播。正因为有这样自由热烈的学术交流与传播活动,才会有《管子》这样一本类似于现代学报性质的汇编书籍出现。

运用现代的公共关系理论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与宣传活动不难发现,他们这种学术组织在与公众的关系处理上已经做得相当成功了。

2.“游士”的游说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和游士阶层的游说活动,也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类公关”活动之一。当时的社会,周室衰微,群雄混战,各个诸侯国都在为着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盟友和敌人,社会局势错综复杂。各诸侯国为了保存和壮大自己,大量地任用“游士”进行游说。一时间各国外交场上“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转凡聘其巧能,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论说》)。这些说客的足迹遍及诸侯各国,游说的内容涉及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军事战争等方面,他们的事迹在当时的典籍中叙述颇多,不一而足。我们所知的规模最大的游说活动就是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之争。当时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力量,共同结成联盟反对强秦,由著名外交家苏秦“佩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在各国间往来穿梭,协调各国关系,史称“合纵”。秦国看到这个局势,派遣秦相张仪,利用东方各诸侯国的矛盾,说服各国与秦国联合,实施“各个击破”战术,拆散各国盟约,史称“连横”。合纵、连横针锋相对,双方的说客游说天下,展开一场军事战争之前的大舌战。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发展了诸侯国之间的上下沟通和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关系,从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策略上加强了政权建设,处理了各种矛盾关系,在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保全自己、削弱敌人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先秦时期众多游说活动中的“公关”说服策略和劝诱技巧,对于现代公关研究,还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讨论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关”有哪些特点?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关”策略与技巧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