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7576800000036

第36章 响誉全球的商界奇才(2)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冒险是值得的。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哈默终于到达苏联。沿途的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城市和乡村处处可见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空中盘旋。

哈默不忍再看,但精明的商业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就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

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没过多久,哈默便成为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作为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也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第一次冒险就尝到了巨大的甜头。“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渐渐成为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1956年,哈默已58岁,他感到实业已经干够了,便移居洛杉矶,准备安度晚年时光。没想到财神又一次把他拖回来,把他投入到他一生最赚钱的生涯——高风险的石油行业中。

朋友告诉他,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陷于周转不灵的困境。这家公司也在恳求他的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5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利润五五分账。哈默的打算是:如果这两口井是枯井,这笔钱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

出乎哈默意料之外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哈默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极大兴趣。1957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换为股票,做起了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了公司的总经理。

石油钻探事业毕竟是一项风险极高的行业。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他向哈默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个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

哈默接受了意见,汇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一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挖井定位为离开那几口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一个天然气田,价值2亿美元。几个月后,附近又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

1966年,西方石油公司来到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哈默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似乎有点不自量力,这些石油巨头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打倒。

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了。他采取了独特的投标方式,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正好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颜色一样。在投标书中他还特别注明: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为国王先祖所在地的绿洲造一个漂亮的大花园。

这样,哈默为自己创造了开发利比亚石油的机会。他一举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颇有名望的竞争对手大吃一惊。但这两块地很快成了哈默的心病。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干井。每打一口井就要花费300万美元,另外还得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董事会里有些人开始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连公司里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主张撤退。但哈默大力支持公司的地质家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终于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一口井年产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很快,利润就像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

罗斯柴尔德家族——世界商业史上的传奇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全球金融界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这一有着25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家族历经洗礼,已经羽翼丰满,14亿美元的总资产无可撼动。身为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保护着本家族的经营秘诀。他们拥有欧洲最具实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管理公司,垄断了南非的矿业开采,并涉足石油和有色金属冶炼,其间接投资的公司,则不计其数。

为家族打下江山的迈耶·罗斯柴尔德膝下共有五子,都继承了他的事业。父亲去世后,他们各奔东西,建立家族银行。长子阿姆谢尔来到法兰克福,充当家族的联系人,这里成了财团扩张的源头;内森与詹姆士分别去了伦敦和巴黎;萨洛蒙则远赴维也纳,与当时权重一时的首相梅特涅私交甚笃;卡尔则倚仗波旁王朝的势力控制了几乎整个意大利。

五兄弟之所以驰骋欧洲,与他们的金融理念密切相关。他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旦遇到经营上的问题,就共同商讨决定。每隔若干年他们举行会晤,对家族大事做出决策,或是商议开拓新的投资领域。父亲弥留之际的忠告言犹在耳:“和睦共事,忠于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58桩婚事中,一半以上属于堂表亲属之间的联姻。尽管支脉繁多,其后嗣却始终保持着超乎寻常的团结。

罗斯柴尔德五兄弟深知垄断国债市场的重要意义。老罗斯柴尔德的训诫之一便是“同国王一起散步”,其接班人禀承这一传统,如今,他们依然是欧洲王室政要的座上宾。

老罗斯柴尔德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与强者结交是在激烈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他最初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古董商。他周游当时德国的各个公国期间,结识了酷爱古玩的王子威廉。威廉拥有德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且富甲一方。罗斯柴尔德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珍贵文物倾囊赠予威廉。作为回报,王子允许他在自家领地里出售商品,其店铺的匾额上赫然写着:王室指定供应商。罗思柴尔德的生意日益兴旺,不久便成为威廉王子的宫廷银行家,并结识了众多德国政要。

他的儿子比他更为出色:从1804到1904的百年间,单是国债一项,家族收入就超过l.3亿英镑。罗斯柴尔德家族因而得到了“欧洲第六帝国”的绰号。

内森在英国官场中人缘极好。他用极低的价格从曼彻斯特购买工业品,再贩运到美洲大陆,以数倍的高价出售;詹姆士与法国王室有深交,对重大决策的出台了如指掌,罗马教皇也是他的客户之一;萨洛蒙几乎囊括了奥匈帝国所有王室贵胄的私人金融业务;卡尔在意大利金融界翻云覆雨;阿姆谢尔更是拥有无数的显赫头衔:奥地利男爵、普鲁士王国宫廷银行家兼国王商务顾问、巴伐利亚领事……

敏锐的商业头脑同样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功法宝。老罗斯柴尔德在父母去世之后便放弃了学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他偶尔听说伙伴们喜欢到当地的一个垃圾场去寻找古钱币,他灵机一动,便开始收集已经不再流通的硬币、勋章和绶带,用以出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世家都是靠拾垃圾发家的。这个崭露头角的少年逐渐受到法兰克福当地古董商的关注,与他合作的古董商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有其父必有其子。老罗斯柴尔德的儿子有着同样灵敏的商业嗅觉。在拿破仑战争中,内森获知英国打算给威灵顿将军的部队以庞大的经济支持。当时正好赶上一家公司要出售大量金条,内森当机立断,全部购进。英国政府得知后,马上找到内森,欲购入这批黄金,因为黄金是战争时期唯一不贬值的硬通货。内森于是全部卖出,还负责将黄金送到联军。这笔买卖让他获得了丰厚的酬劳。

只要有利可图,罗斯柴尔德家族便不会拒绝。家族早年一直从事走私业,倒卖西方工业品和殖民地国家的原材料,此外还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1815年,正当欧洲债券市场随着滑铁卢战役的发展而动荡起伏时,罗斯柴尔德两兄弟——詹姆士和内森——导演了空前绝后的一幕。由于内森在交易所里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交易时他又习惯靠在厅里的一根柱子上,所以大家都把这根柱子命名为“罗斯柴尔德之柱”。

英国和法国之间曾进行了关系到两国命运的滑铁卢战役。如果英国获胜,英国政府的公债将会暴涨;反之亦然。因此,交易所里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在焦急地等候着战场的消息,只要能比别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时、十分钟,也可趁机大捞一把。

战事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方,与伦敦相距遥远。因为当时既没有无线电,也没有铁路,除了某些地方使用蒸汽船外,主要靠快马传递信息。而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的几场战斗中,英国均吃了败仗,所以大家对英国获胜不抱太大希望。

这时,内森靠在“罗斯柴尔德之柱”上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内森卖了”的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于是,所有的人毫不犹豫地跟进,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内森继续若无其事地抛出。正当公债的价格跌得不能再跌时,内森却突然大量地买进。

交易所里的人给弄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内森玩的什么花样?跟风者们方寸大乱,纷纷交头接耳,正在此时,官方宣布了英军大胜的捷报。

交易所内又是一阵大乱,公债价格持续暴涨。而此时的内森却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欣赏这乱哄哄的一幕。无论内森此时是激动也好,或者是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也好,总之他发了一笔大财!

表面上看,内森似乎在进行一场赌资巨大的赌博。如果英军战败,他岂不是损失一大笔钱?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密设计好的赚钱游戏。滑铁卢战役的胜负决定英国公债的行情,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清楚的,所以每个人都渴望比别人抢先一步得到官方情报。唯独内森例外,他根本没有想去依靠官方消息,他有自己的情报网,可以更早了解到实际情况。

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遍布西欧各国,他们视信息和情报为家族繁荣的命脉,所以很早就建立了横跨全欧洲的专用情报网,并不惜重金购置当时最快最新的设备,从有关商务信息到社会热门话题无一不通,而且情报的准确性和传递速度都超过英国政府的情报网。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子孙并不逊色于他们的长辈。戴维·罗斯柴尔德为了巩固自己的金融帝国,花重金从竞争者那里挖走人才。他麾下的550名金融人才成功地战胜了诸如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等著名财团。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另一个发家秘诀是,他们将一切都变成生财工具,哪怕是自己的爱好。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着全球的钻石开采业,是俄国沙皇、罗马教皇的债主。欧洲铁路的兴建,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购买,俄罗斯和撒哈拉沙漠的石油勘探,都离不开他们的巨额投资。对艺术和科学的赞助是家族的一大传统。

罗斯柴尔德家族原本对赛马不感兴趣。一次,他们看中一匹良驹,欣然购下,加以悉心训练。此马果然不负众望,在赛场上所向披靡,为家族挣来了数百万美元。此后,家族开始对纯种马青睐有加。

利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将一生都献给了园艺。他对植物进行嫁接,延长花期,使之与气候适应。他一共培育了1210个新品种,其中452个都是以家庭成员的名字命名的,并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注了册。一种茶花便取了家族著名的歌剧演员夏洛特·罗斯柴尔德的名字。每年家族销售的植物数量高达30万株。

菲利皮娜是家族在波尔多酒业的继承人,她原本希望成为一名演员,但父亲去世后,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理想,挑起了企业的大梁。她的父亲喜欢邀请著名画家为自家名酒设计商标,毕加索就曾为之欣然提笔。她经常重复父亲的一句话,“生命稍纵即逝,而事业是永恒的。”

250年前,老罗斯柴尔德为家族奠定了基业,如今,这一古老帝国的版图仍在扩张。罗斯柴尔德的族徽上赫然镌刻着五枝箭。家族私人画师奥本海默取材自《圣经》的一幅作品向我们揭示了这一家族成功的奥秘:行将辞世的父亲把一束箭交给他的五个儿子,要求他们将之全部折断,五人逐一尝试,皆败下阵来,老人解开绳子,将箭一一折断,并语重心长地说道:“家庭的力量在于团结。”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华尔街上的巨人

一个多世纪以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了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间,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当时的那个世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