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清风拂尘
7578500000004

第4章 何处是故乡(1)

那夜喝了几杯酒。是酒在起作用,还是因为一起喝酒的那些来自故乡的同学?不知怎的,一种漂泊的感觉,对故乡那种茫然不知所在的失落,犹如巨大的重物一样压迫着我烦乱的心。有许多话想给人叙说,但说出来又语无伦次,使别人听不明白。

你有过思念故乡的时候吗?你有过思念故乡又不知道故乡在何处的伤感吗?

而我一直被这样一种痛苦所折磨,常常暗自伤神。

何处是故乡?我不断地询问,不断地在心灵深处寻找,寻找如梦般遥远的孩童时记忆,寻找我可依靠的支点和生命的归宿。而何处是故乡这一询问,却不断地加深着我的困扰。

父亲1938年16岁时参加八路军游击第11团,离开了家乡,一生漂泊,可以说是独在他乡为异客。对老家的印象是模糊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性记忆,但是,父亲对故乡思念的情怀却整整地困扰了他一生。望着父亲如雪似的须发,听他说“我回不去了,你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去”的话,心里虽然悲伤,但也为父亲至少有一个可以将自己嘱托给后人的明确地名而宽慰,甚至羡慕。而我却在父亲客居他乡的土地上长大,脚下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父亲的故乡,只是我填写在各种履历表上的一个地名,一个遥远如梦境的地方,每次写上那个地名,总有“蝴蝶梦中家万里”的茫然。而我寄居和生长的地方,又怎么也无法使我确认它是我的故乡。故乡应该是葬埋着祖辈的土地。有人说没有祖坟的地方不能称之为故乡。实际上客居的地方也把我们看作是本地的客人。一个外乡人,特别是居住在乡间的外乡人,无论从习俗到理性的往来上都不被容纳。没有家族的归依,是处在他乡边缘性的人。在这样的境况下,故乡就会在心灵深处模糊起来,变成一种失落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心灵深处弥漫开来,如不断长高的树,把根深深地扎在血液和神经末梢。

何处是故乡?时不时发出疑问,而这种疑问从刚刚开始能够分辨某些事情,听懂邻里间大人或孩子们的谈话,就不断地撞击你,使问号越来越大。

没有这种感受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那夜喝酒时,看着那些喝了酒而脸色红亮的同学,听着他们说“你是主人,我们是客人,不要怕花了你的钱喝了你的酒,要把乡间的同学招待好”的话,心里就产生了难以言表的苦楚。我在哪里是主人呢?在哪里都是一个客居的人,现在居住的这座城市,也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工作单位,因为有这个工作单位,才取得了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权利,能以主人自居吗?一些以主人自居的人能答应吗?他们仗了势依着门槛瞪眼看着你,即使以主人自居,内心能踏实吗?这个不踏实,倒不是对这座城市不热爱或者不把它看作第二故乡,而是深感即使生我养我的土地,那里来的人也没有认同我是他们那片故土的人,你只能在他乡做主人,而在他们那一亩三分地,你仍然是一个外乡人。同学的话也许并无恶意,但从话里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情绪,那种以主人的口吻谈论外乡人的口气,却大大地伤害了一个无故乡所依的人。

客居他乡是苦楚的。没有家谱,没有祠堂,没有家族开始和延续的清晰的脉络;没有坟地,也没有宅基地,没有了根基。客居的感觉时时在提醒着你,无法回避,也无法逃避。

我们家客居的地方,在北方可以说是一个秀丽并富饶的地方,是一个树木葱郁,物产丰富的类江南式小镇。记忆中的景物是美好的,又是疏远的。春节到来时,无论站在哪座城市的哪一个角落,好像都能听到小镇上某个村庄中传出的锣鼓声,甚至可以清晰地听见小镇上罗家制造的鞭炮、大红炮鸣响的声音;那里庄农人高声喊出的社火调,也时时在胸中、在耳畔荡漾,有时也禁不住唱两句;那些活生生的生丑净旦各色人物,也常常闪现在梦里或眼前,整个春节都使人不能不去回想。即使忘却了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也会不知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下,因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或一件什么样的东西,就会立即触动藏于心灵深处的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但是,却不能理直气壮地说:那就是故乡!因为你实实在在是外乡人。这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居的地方认同不认同的问题。确实无意抱怨那片土地上的人,但一个封闭落后的小镇的胸怀,又能多么宽阔呢?也正因为狭隘的胸怀,拒绝和不容纳生活在本地的外乡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并加剧了愚昧和落后,甚至不断地本村人近亲结婚,促使着人的退化。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这个镇没有一个考进本科大学的学生。当然,这也反映出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与低下,同时也反映出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整体性落后。

我至今都没有被这个小镇认同的感受,总是孤独地回去,孤独地走在那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上,孤独地短暂逗留,然后孤独地离去。年老的,因为我已长成大人,没有了儿时的模样,不能相识,更无话可说。年少的,因我离开时他们还尚未出生,也互不相识,话更无从说起。同龄的大都为生计奔波,相识的、留在乡里的寥寥无几,很难见面。加之近年来道路拓宽,街道改建,房子翻新,小镇的景物已经面目全非,就更加使人有了遥远的异乡感觉,这一切进一步加重了客居的感受。于是,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便明确地告诉他们,祖籍山西,客居徽县。

父亲为了招引燕子,有意在屋檐下支起燕巢的雏形,好让燕子来筑窝。等了两年,终于有了一双筑巢的燕子。而今年飞回来的却只有一只。父亲说:“那只燕子站在旧巢边叫了一天,就飞走了。另一只燕子怎么没有飞回来呢?”父亲每看见空着的燕巢就自言自语地问。而我也如那只燕子一样,寻找不到梦里的故乡。这让人时常想起曹孟德“绕树三匝,何枝叮依”的诗句来。

古今的诗人,写了许多客居他乡的悲伤诗句。余秋雨先生在(《乡关何处》的散文中,引用了崔颢《黄鹤楼》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并洋洋数万言描叙他对故乡的思念,真羡慕他能有一个清晰能辨的故乡。而我却不能!我只能反复地诵颂李白的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个十分茫然的去处。这种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一种客居他乡无所依靠的感受,随着成长成为某种寻找故乡的情结,这个结困扰着你,使你难以解脱。

这是一个怎样的情结呢?是一家人被一群人划为另类的痛苦和忧怨。你无法进入生活的那个小镇民俗意义上的社会,你只是一个局外人,旁观者。会被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你们与我们不同的话,深深地剌伤。甚至会感到比别人气短,比别人矮三分,好像时时都在寄人篱下。当别人在各种称呼和辈份的拥簇下,七大姑八大姨,叔叔阿舅地被人叫和叫别人时,当一个家族翻开家谱论资排辈,书写某一个家族成员的成就时,你就会被孤独的感受空落身躯,好像成了一个轻飘飘的稻草人。

中国的乡村,家族意识是浓厚的,无论过去或现在,无论哪种社会体制下,这种千百年相袭相承的意识,相依为势并排挤外姓或外乡人的惯性,是无法一言两语说清,也不会在短时期内根除的。尽管本家内的人常常因一件小事大骂出口,大打出手,但他们在渊源深处或者说是在潜意识中,仍然是亲近的,即便是功利性的相互需要或相互利用。而对不是本家的外姓人或他乡客居的人,在心灵深处不仅疏远得很,甚至充满抵触和仇视。

客居的人,小孩没有庇护,大人们也得常给别人陪笑脸。随时都有人提醒你,这是他们的地盘,你要摆正位置。也随时有人提醒你,这地盘是他们苦心经营的。他们养的那些狗是专咬外乡人的。

乡里的狗是最会看主人眼色的,主人让咬谁就咬谁,好像狗也明白,主人养狗的目的就是咬人的,不咬人是要挨打的!同时狗更明白,主子有怨气也是要撒到狗身上的。在中国社会里,团团伙伙仗势生存,在哪个层面生活,不入伙就会被视为另类,就会受到排挤,就难以生存。在团伙之中,狗的作用十分重要。狗仗人势,人以狗显势,相依相存,相得益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客居的生活需要忍气吞声,有时还得看狗的眼色。

寻觅故乡,常常会激起痛苦的回忆,回忆的过程又增添了无穷的苦恼。这使我深深地理解那些出门在外为生计奔波的人,深深地同情那些老泪纵横的他乡游子。心底里常常敲击着“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词句。常想起父亲在万般无奈时说的话:“即使把骨灰带回山西老家去,也没处埋、没处撒!其实,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

是啊!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哪里都可以躺下来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