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白手打天下一百招
7578700000048

第48章 看准时机,孤注一掷

看准时机,孤注一掷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辉煌。孤注一掷的前提是看得准;否则,可能倾家荡产。

要想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如果执意去做,那就是冒险。但问题是很多事很难分清成败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时候也是冒险。而在商场中的法则是冒的险越大,赚钱就越多。当机会来临时,没有勇气孤注一掷的人,永远都不会成功。很多时候那些大商人就是用这种勇气发迹的,如美国金融巨子摩根。

摩根当年从哥丁根大学毕业后,来到邓肯商行里工作。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练,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的过人胆识与冒险精神,却也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做商品批发的,是吗?”

“是的,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摩根感觉到对方焦急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我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这些咖啡原是一个咖啡商买的,现在他破产了,因为没办法还我的钱,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价钱很便宜,只有别人价格的一半。”

“你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

“是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不可能卖得这么便宜。”说着,这人拿出咖啡的样品。

“我买下了。”摩根只看了一眼样品就果断地回答道。

“摩根先生,您这样做太轻率了,你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是与样品一样吗?”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船还没亲眼见到质量的咖啡,不禁在一旁提醒道。

“我不能保证,但我知道是不会上当的,相反我们还要尽快履行合约,以免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对自己的眼力非常自信。

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时,在惊吓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愤怒。

“你这个混蛋,这不是在拿邓肯公司的利益开玩笑吗?你立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赔偿!”邓肯严厉无情地冲着摩根咆哮。

面对粗暴的邓肯,摩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他写信给父亲,请求父亲一定要帮助他。在父亲的资助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

最终,摩根胜利了。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遭遇霜灾,大量减产,价格猛涨。在邓肯悔恨不已的同时,摩根大赚了一笔!

刚刚孤注一掷赢得胜利的摩根,又踌躇满志地看到了另一次商机。

1862年,美国内战正酣,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导致前线枪支弹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这又是一次赚钱的好机会。他和克理姆合作,他们设法从华盛顿陆军部的枪械库里买了5000支报废的老式步枪,转手以高价卖给了北方军。摩根又大赚了一笔。

摩根的事例表明:在关键时刻看准了,孤注一掷,通常可以把危机转化为赚大钱的机会。但这当然要善于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把握良机。机会就像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成为富翁的!”

哈默一系列事业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大冒险家。

1921年的苏联,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各种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而这时的哈默完全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安稳地度过一生。

但他并不喜欢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还没有被所有人认识的地方,恰恰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了一般人认为是发疯的一个抉择,他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一样可怕的苏联。当时,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很困难,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他们把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他更觉得这种机会值得自己去孤注一掷。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航行中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了苏联。沿途景象令他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都是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此情此景虽然让他很痛苦,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联目前最急需的肯定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的美国恰巧是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跌得很低了。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和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公斤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哈默认为机不可失,他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哈默初战告捷。

就这样,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的美国人。鉴于他的贡献,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成为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更是惊人。

这次对机会的孤注一掷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去干”,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看准时机,孤注一掷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辉煌;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人,往往会赢得出人意料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