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祠,坐落于长安县韦曲镇东的少陵塬畔,是一组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深秋,安史之乱战火正炽,诗人杜甫从华州弃官西行,经首都长安,到达西北“边郡”秦州。阴历十月间,他又冒着“天寒霜雪繁”,挈妇将雏,为寻找一块没有血与火的“乐土”辗转来到当时的同谷(即今天的成县)。在同谷的一月多时间内,诗人“亲自负薪采松,拾橡为生,儿女饿殍者数人”。在严峻的生活考验面前,诗人的创作热情没有丝毫减退,仍像一只啼血的杜鹃,唱出了一支支激情饱满、沉郁顿挫的心曲。先后创作了《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风凰台》《万丈潭》《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发同谷县》等十几首诗作。记山水、伤乱离、怀亲友、抒情怀,有深沉的悲愁,有爆发的忧愤,有殷切的期望,有热烈的惶惶。尤以《凤凰台》和《同谷七歌》为最,与“三吏”、“三别”争辉。同年冬11月1日,诗人“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取道东南由栗亭、木皮岭、自沙渡一线,开始了向“喧然名都会”——成都的艰难跋涉。他不仅给后世留下了金光万丈的诗篇,也给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使后来者诵其诗,怀其人,“仰其高风,立祠祀之”。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即公元872年),成州刺史赵鸿在五律《杜甫同谷茅茨》中写道:“工部栖迟后,邻家大半无。青羌迷道路,白社宗杯盂。大雅何人继,全坐此地孤。孤云飞鸟什,空勒旧山隅。”说明当时故居遗迹尚存。宋徽宗宣和五年,(即公元1123年),“秀才赵惟恭捐地五亩,县令涑水郭慥始立祠。使来者美其山川,而礼其像,忠其文”,也就是在杜甫故居的遗址上重修了一座祠堂。后来经过宋、明、清,民国年间几次修建和补茸,草堂才逐步美轮美奂,初见规模。现在草堂内还留存有南宋光宗绍熙四年(癸丑)宇文子震刻写的诗碑,明世宗嘉靖九年(庚寅)和十九年(庚子)立的两座诗碑,及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已未)立的《重修杜少陵祠记》碑石等十多处。
正门上有“诗圣祠”木匾,院内有八株参天古柏和一株海棠,院墙上嵌有九通石碑,大殿内石翕上有杜甫塑像,龛上有“气吞江海”的横匾。后遭破坏,现在的“草堂”,是近年重建的。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年),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美誉,他本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