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提要】
社会福利是以改善公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福利、职业福利和特殊群体福利。本章主要讲述了社会福利的概念、特征和具体制度,包括公共福利制度、职业福利制度和特殊群体福利制度。
引导案例
河南兰考一弃婴孤儿收养所发生火灾致7名孩童死亡河南兰考一弃婴孤儿收养所发生火灾7名孩童死亡。
2013年1月4日早上8时30分左右,河南兰考县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爱心妈妈”袁厉害家里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立即行动,至10时30分基本扑灭大火,事故造成4名孩童当场死亡,3名在送医院途中死亡。遇难孩子都是因不能行走而没能从大火中逃生。这些伤亡孩童均年龄较小或智商有问题。失火时,袁厉害正在送部分孩子上学,因而和这几个孩子幸免于难。
据了解,袁厉害多年来一直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口摆摊卖东西,以收养弃婴和孤儿闻名,从1987年至今20多年,她收养的弃婴已超过100个,其中年龄大的已经结婚离开了,年龄小的只有几个月。袁厉害因自费收养这些先天性残疾的弃婴获得了“爱心妈妈”的美誉。袁厉害收养孩子的场所有两个,一处是自家的两层楼房,另一处是县人民医院西边的两间瓦房,住宿条件都极其简陋。
自火灾发生后,兰考县民政局高度重视,该局一局长表示将采取如下措施来保障并提高袁厉害所抚养孤儿的生活质量:
①通过与袁厉害协商,并经其本人同意,把近期收养的5名弃婴送交开封市社会福利院养育,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②对袁厉害养育数年、暂时难以割舍的孤儿,兰考县民政局将建立临时安置点,还将聘请幼师、医生、残障老师等对孩子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辅导,并与儿童福利机构建立互动机制,让这些孤儿感受儿童福利院的生活,进而让他们产生进入社会福利机构生活的意愿。
③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对这些孤儿的爱心救助当中。同时,兰考县民政局会将这些孤儿的生活情况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1.请结合上述案例分析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
2.我国应该如何解决弃婴问题
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改善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福利制度包括公众福利、职业福利和特殊人群福利。
社会福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我国社会福利所服务的对象有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如义务教育、公共福利设施等均惠及全民;也有针对特殊群体的,如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和残疾人福利等。
2.内容的多样性
社会福利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还包括交通、文娱、体育、休闲等方面的待遇,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改善,社会福利涉及的内容还会逐渐增加。
3.待遇标准的一致性
社会福利对于所有同类保障对象来说,无论其工作性质、职务高低、收入多寡均给予一致的福利待遇。
4.资金来源的单向性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和社会募捐,全体社会成员无须缴费即可享受有关社会福利待遇。这一点与社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费用实行三方负担原则,个人只有缴纳了社会保险费,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公共福利制度、职业福利和特殊群体福利制度。
公共福利制度是社会福利的重要项目,它是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公共福利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如教育、卫生、文化康乐以及住房等。
职业福利制度是行业和单位为满足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证职工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工资以外的津贴、设施和服务的社会福利项目。
特殊群体福利制度是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包括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如为残疾人举办的各种福利企业,为无依无靠的老人举办的敬老院,为孤儿的举办孤儿院等。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意义
(一)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
从社会福利的目的来看,社会福利具有关注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的特征。社会福利中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福利制度和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老人福利等,有利于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需求,有助于弘扬互助友爱、尊老爱幼、扶贫助弱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能够积极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较大,而贫困和贫富悬殊是导致社会动荡的主要导火索,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威胁较大。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正是通过对贫困和贫富悬殊现象的调控,起到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三)满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社会福利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进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如果社会福利事业超前于经济发展,则必然造成国家无力承受并最终损害经济发展的后果。而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公共福利制度
一、教育福利
教育福利的宗旨在于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推动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教育福利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正)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收取学费和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
(二)奖学金制度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奖励对象为诚实守信,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的大学生。学生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均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三)其他福利制度
国家的教育福利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给大中专学生购票优惠待遇,如公交车、火车、游乐场所的票价对学生进行打折销售;②部分文化古迹馆和革命纪念馆对学生免费开放;③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等。
二、住房福利
住房福利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福利,其目的是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着重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等住房福利制度。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
1.住房公积金的概念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和保障性。
2.住房公积金的缴存
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缴存比例由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表13-1为我国14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
3.住房公积金的归属和使用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自存入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计息。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二)经济适用房制度
1.经济适用房的概念
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2.国家关于经济适用房的制度
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购房者满一定年限方可上市出售,且要按照收益的一定比例向政府缴纳税费。经济适用房的房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提供专用地,通过统一开发而建设的经济适用房;二是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拟作为商品房开发的普通住宅改为经济适用房;三是单位以自建方式建设的出售给本单位职工的经济适用房。
三、卫生福利
卫生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以保障公民健康为目的而提供的以医疗和保健为内容的公共福利。其中,医疗福利是指为病患者恢复健康而提供的医疗场所、医疗设施和医疗照顾,主要表现为政府运用财政支出和筹集社会资金来兴办公共医疗机构并改善其医疗条件,提高全社会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保健福利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会福利机构向全社会提供的,具有预防性、治疗性和综合性的,能够促进公民身体健康的服务,包括提供充足的安全饮用水,提供清洁的卫生环境,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等。
四、文化康乐福利
文化康乐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而兴办的具有福利性质的文体活动设施和服务,包括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康乐中心等场馆以及群众性体育运动设施等。作为公共福利的文化康乐设施和服务,主要由国家出资兴办和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免费或低收费形式向社会成员开放,使社会成员均能平等享用。
职业福利、特殊群体福利制度
一、职业福利制度
(一)职业福利的概念和特点
职业福利是指用人单位和有关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兴建集体福利设施,建立补贴制度,为职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以减轻职工的经济负担,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一项集体福利性事业。例如,单位为职工提供带薪休假制度,上下班的班车服务,职工食堂等。
职工福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职业性。职业福利以劳动就业为前提,福利的对象是企业劳动者;②均等性。所有的员工均有机会享受企业提供的职工福利;③差异性。由于企业自身性质、效益等方面的差异,职业福利的项目和水平在不同企业之间有或多或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