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生
清咸丰、同治年间,杜文秀大理政权的幕后重要人物、豪商巨贾马名魁,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历史人物。但由于代远年湮,文献稀缺,这里仅叙其梗概。
马名魁(1796~1892年),字国喜,诨号三毛牛,大理下关人[1],道光三十年(1850年)武进士,故又称马三进士。
马名魁祖籍江苏昆山县,明万历年间,其先祖马玉麟任云南右参政,遂举家迁往云南,落籍大理。其长兄马元魁(又名伦元),嘉庆年间武举,旋中进士,曾在蒙自为官;二兄马经魁,亦嘉庆间武举,获赐进士,曾任开化府(今文山)都司。自明清以来,几代人均为官仕宦,故其家有“一门三进士,五世四代官”之佳话。
马家在道光和咸同年间声势显赫,在下关关外立有三座石牌坊,上书“文经”“武略”;与关迤马翰林(马恩溥,文进士、翰林)家,一文一武,平分秋色。
下关为迤西咽喉,滇西重镇,明清以来,商贾云集,热闹异常。其父马云骧虽为武将,亦善经商,晚年告退后,举家从大理迁往下关,致力于商贸。其为官多年,左右逢源,人缘好、门道多,遂悄然崛起,十余年间即成为拥有十余万金的豪商巨贾。传至马名魁,一身武艺,一只流星锤出神入化;生有异力,用手可将铁马掌扯直,剥松子,手一捻壳即脱落。且他为人疏财仗义,广结海内豪杰,有孟尝君之风,中年时,看破官场黑暗,不思仕进,弃官从商,全力助乃父办货经营,生意大兴。当其盛时,“拥有13家大号铺,遍及缅甸之瓦城、漾贡;四川之叙府、成都;省内之昆明、保山;仅下关就有六家:裕泰店、裕顺店、泰来店、永和店、联兴昌、福春店(或裕通店)。都是四进三院的货栈、账房、马厩等一式齐备的商店大铺”[2]。
与此同时,马名魁还着力发展纺织业。他不惜重金,从四川聘请缫丝和纺织技工,开办漂染、棉织等业,当时下关关迤一带,机杼声昼夜可闻,纺织业得到较大发展。蒙化(今巍山)盛产石磺矿,马名魁投巨资开采石磺矿和开采漾濞铜矿,获利甚丰。他还从事金融业,“创办银两存放、汇兑等业务,为举子考生、商贩和军旅办理银两汇兑,从中取息。这样,融工商、金融于一体,每年获利丰厚,一时成为关中首富”[3]。
马名魁还从事运输业,他拥有十余个马帮,其规模在大理一带首屈一指。他的马帮沿着古驿道——“蜀身毒道”,长年累月奔走于滇缅之间,运送着滇、川产的丝、麻、皮革、药材、石磺、矿砂等产品,从缅甸进口主要是棉花、玉石以及一些“洋货”“缅物”等,使滇缅间物资得到了大量交流,边贸十分兴盛。尤其是其经营的石磺,在巍山,每驮石磺的价格是一两银子,运到缅甸后即可换回价值六七十两银子的一驮棉花,利润在50倍以上,因此获得巨大收益[4]。
马名魁家资殷富,且为人豪爽,平时疏财仗义,敬恭桑梓,广结天下英雄,平时别人有困难,即挺身相帮,各方豪杰纷纷投奔于他。
咸丰六年(1856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冲击下,清朝反动统治阶级对一贯反对他们黑暗统治的回族人民提心吊胆,一夕数惊。四月,云南巡抚舒兴阿、藩司青盛竟下令灭回,准许各地对回民“格杀勿论”。四月,昆明回民首当其冲,被屠杀2万余人,逃出的仅数十人,各地回民风鹤频惊,人人自危[5]。
八月,大理官绅合谋灭回,消息走漏,回民数百齐向知县请求保护。知县毛玉成亲率回民向迤西道尹林廷禧、大理知府唐惇培请命,皆被拒绝。回众无奈,又到提督署请命。时云南提督文祥出征在外,文夫人同情回族的遭遇,便把军械库的钥匙交给回众,叫他们拿武器自卫。“众回胞得了钥匙,立刻取出器械,住北门的搬过西门,东门的搬过南门,分区设防。用棉花驮子、桌凳等来做栅栏、作堵头,重要巷口和街道都派人守卫着。”[6]
初八日,大理团练期满,“迎团”于四乡,到了回族居住的末用村,先放火烧了清真寺,然后屠村。初十日,团练先围攻西门,西门回族在武举杨保元、杨保和弟兄带领下,拼死抵抗,血战数日,双方死伤皆众。到了十五日,保元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保和力孤,率众后撤固守南门。就在大理回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下关事情又发生了。
下关汉绅苏荣、马云(马恩溥叔)早有灭回之心,然惮于马名魁之勇,不敢轻举妄动。当听说大理已动手时,二人亦不甘落后,以商讨下关回汉互保办法为名,柬邀马名魁会于文昌宫,名魁按时赴约。彼此寒暄毕,落座喝茶。这时苏荣起身至檐下就炉吸烟,名魁久历江湖,察言观色,已觉有异。待苏荣出屋,名魁径随其后察看,突觉两厢人影晃动,心里明白。于是立即从侍从手中接过包袱,拿出流星锤,一把扯住苏荣,大呼:“尔等请我商谈,乃下此毒手耶,我死尔亦难生也!”[7]于是抓住苏荣奔大门,两厢所伏团练一并杀出,名魁举起苏荣以挡刀枪,练勇不敢相逼,然大门已上锁,复走后门,后门也锁了。名魁乃将苏荣踏于地下,以双手扯锁,应声而脱,名魁挟苏荣出门。此时,名魁的马夫正在外面静候。马名魁呼哨一声,马夫将骑至,名魁扶苏荣上马,飞奔而去。至七五村头,放苏荣下马,拱手作揖道:“老伯受惊矣!下关六村回民生命财产交与老伯,我归时安然无恙,当供老伯长生禄位,以报大德。若有不测,休怪小侄暴戾也。”[8]于是上马加鞭飞奔蒙化,当晚抵小围埂,向杜文秀、马金保等“忠义堂”的头领哭诉了大理回族被围杀的惨状,并谓:“大理西门不守,南门垂危,各回村皆被围困,情况不明,我虽脱险,而下关六村同胞能否无事,殊难逆料。大理与蒙化有如唇齿,大理败,蒙化绝难幸存,望速予救援,若迟则万千同胞并为鲸鲵矣!”[9]各首领立即通告各村,号召青壮年,救援大理。
二十一日拂晓,马金保军抵下关,攻克玉龙关。马名魁、杜文秀等第二、第三队义军赶到。名魁知回众无恙,亲到苏荣宅道谢。记载谓:
当名魁之走蒙化也,苏荣踉跄奔回,谓马云曰:三毛牛走脱,下关无宁日矣!相与酌商,迁名魁眷属于荣家,其他知名回族迁于清真寺,皆派练守护,荣亲自巡逻,以防宵小生事;至蒙化义军入关,复大宰牛羊犒劳于营头上清真寺,义军对关内居民,秋毫无犯。马金保、杜文秀对荣深表谢忱(后杜文秀以荣子攸元为大参军)。[10]
接着马名魁与义军大众一鼓作气,往救大理。并于九月二十五日筑台拜帅,建立起了大理农民革命政权。但从此以后,马名魁即销声匿迹,再未在大理政权中出现。马氏是大理首义战士之一,到蒙化搬兵,促成杜文秀起义,怎么到了首义成功,反而悄然隐退呢?
根据文献,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是不愿为“逆”说。据《滇事述闻》载:“赵州回绅武进士马名魁等,不欲以本境回人为逆首,隐为他日留解免。”[11]
二是“逆首”说。据清官员李培祜奏言:“现在逆首称王者,即是武进士马名魁。是该匪处心积虑,谋逆已久。即令劝谕,断不能入。为今之计,惟在急加惩创,令其畏惧。”[12]还有记载说:“马名魁踞赵州,并袭浪穹县……”[13]
此上二说,前者谓马不愿为“逆”,但他又怎么与杜文秀忠义堂等秘密组织关系密切,并鼓动他们誓师起义,驰救大理。同时毁家纾难,拿出大部家产资助义军,这不是所谓为“逆”,又是什么?这使得马名魁其人、其行更加扑朔迷离。后者“逆首”说、据城说,则没有事实根据。
实际上,马名魁是大理政权的一个幕后重要人物,在大理政权建立后,他给予这个政权强大的财力支持。而大理政权的商贸业、矿产业、马帮贸易,都采纳了不少他的形制。由于他是进士出身,身份特殊,官场上同僚朋友多,可以沟通大理政权与清方的贸易。而与清方占领区的贸易,是大理政权除与缅甸和四川贸易外的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来源,形成互惠双赢的局面。因此,我们不难理解马三进士为什么不在大理政权任职。
据有关学者调查,从杜文秀起义的1856~1871年,马名魁及其家人均未参加过大理政权的任何军事活动。直到1872年,清军逼近大理,形势危急,马家子弟才齐上战场,冲锋陷阵,勇猛直前。马名魁侄马履健“以大参军职名随杨荣东征西讨,血战红岩,大败清兵团练,战功卓著,后援顺宁,战殁于羊街;马履谦辅董飞龙守下关,战阵当先,骁勇异常,后亦在援顺云战役中,战死在顺宁城下”[14]。1872年12月,大理被清军攻陷,杜文秀舍身救民,慷慨就义,三进士一家百余口人先后罹难,仅余履中、履乾二人逃出虎口,留下根苗。而马家庞大的家产、商铺,全被清军头目杨玉科、蒋宗汉、石小炳霸占。据上世纪还健在的下关老人们的回忆:“福春店(或称裕通店),为蒋宗汉占有,于光绪二年(1876年),始改福春恒;泰来店和永和店为杨玉科占有,后因被劾迁家归籍,送归两级学校为校产,一直为刘家霸租;裕泰店和裕顺店为石小炳占有,后辗转卖归樊大爷(小名叫‘小罗’);联兴昌为杨玉科占有,后因被劾迁家归籍,送归西云书院(后为大理省中)为校产”[15];马家的主要矿业——蒙化石磺矿全被杨玉科抢占,后又几易其主。至此,随着时局变迁,名噪一时的下关豪商大贾——马三进士大号走向衰落。
而马名魁本人,则因先于杨玉科清军进攻大理前赴省斡旋而幸免于难,但被岑毓英软禁在五华山达8年之久。名魁因曾发展商贸,造福地方,晚年获释,被清廷委任中甸守备,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97岁高龄逝世于任上。
注释:
[1]一说赵州(今凤仪)人。
[2][14]马绍雄,赵汝松:《马三进士其人》,《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由马直卿口述、常泽鸿整理,《回族工商巨子马名魁》一文,原载《大理市文史资料》(第8辑),政协大理市委员会编,1999年。
[4]何慧青:《云南杜文秀建国十八年之始末》,云南铅印本,1940年。
[5]马观政:《滇垣十四年大祸记》,《回民起义》(第1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2年。
[6]马元:《大理下关回族概况》,《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7][8][9][10]马元:《咸丰丙辰大理事件真相》,《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李玉振:《滇事述闻》,光绪二十八年排印本。
[12]白寿彝:《回民起义》(第1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2年。
[13](清)《云南通志》卷85。
[15]由杨达凯口述的《马名魁在下关商号的变迁》,《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
(原文刊载于《回族研究》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