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伴随着自元代起始的徙居,地处丝绸之路孔道的新疆回族便开始了远距离经商贸易活动。“无回不商,无商不苦,终年劳碌,人席不暖”是对新疆回族商业经济生活真实的写照。作为集货物运输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商旅组织,回族驼运业随丝绸之路的兴衰而消长。在有清一代,随着新疆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回族商人苦心经营,开始在新疆商业贸易中崭露头角,其驼运业开始形成规模,在新疆商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到民国后,回族驼运业迅猛发展,在新疆驼运业中,规模最大,经营活动范围最广,资金最雄厚,社会影响最巨。古老的驼道,曾经承载着多少回族先辈的期盼与希望;万古荒原,无垠的戈壁,漫漫的沙漠,留存了回族驼商不屈的痕迹。研究他们的经济活动,总结他们在文化贸易交流中不可磨灭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民族学界对新疆回族驼运业鲜有专门研究。一些文史资料的记载,显得零星而单薄。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在近5年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呼图壁县,乌鲁木齐市马市巷、山西巷、绥远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伊宁县榆群温回族乡,哈密市陕西大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等地,采访了数十位尚健在的驼户(夫)、驼商及其后人,并利用工作之便,自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驱车沿驼道经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至乌鲁木齐市,也曾自乌鲁木齐市驱车经奇台县过乌拉斯台口岸至蒙古共和国科布多省布尔根县,获得了直观的印象。现根据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撰写成这份调查报告,拟对历史上回族驼运业的组织结构、通商范围及驼运货物、主要路线、运输习俗作一扼要的介绍。
一、回族驼运业概况
新疆回族驼行以迪化(乌鲁木齐)、古城(奇台)为中心,分布在南北疆重镇。清末民初,迪化(乌鲁木齐)南关的杨福正驼行骆驼达3000多峰,海家、杨生瑞、马福祥也各有骆驼300~500峰;吐鲁番的“德义生”商号拥有骆驼500峰;古城(奇台)陆二宝晚年拥有骆驼700多峰;陆廷宣、陆廷荣、陆廷举三兄弟拥有骆驼700多峰;狄玉财、狄玉胜、狄玉金三兄弟拥有骆驼600多峰;马义拥有骆驼600多峰;马振威、马振云、马振鸿三兄弟拥有骆驼200多峰;马顺、马恒二人养驼550峰。在清末光绪年间至民国22年(1933年),古城回族就有20多家回族驼运业主,养驼达6000峰左右,是绝对的主力帮。
回族驼户(夫)大多出身于农民,大部分来自山西,少部分来自宁夏同心、甘肃河州(临夏)。这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晋绥一带为驼运要道,这里的许多回民以长途贩运为谋生手段,对驼运业十分熟悉,并已从中获得了较大回报;二是因为宁夏同心、甘肃河州(临夏)土地贫瘠,仅靠耕作无法为生,到新疆做长途贩运是这些地区回民的传统。初学拉骆驼的人,大多无家无业,在驼行帮工,除吃穿外,只给零用钱。驼户(夫)在给东家运货的同时,可在沿途做些小股生意,生意所得归己,然后用这些利润购买骆驼,在以后可以靠用自己的骆驼驮上自己采买的货物,夹在整个驼队中往返买卖。来往运货利润如滚雪球,越滚越大。驼户(夫)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一般要达到50峰骆驼),就可以另雇驼户(夫)单干。
新疆回族驼队役用的骆驼,大多是本地产的双峰棕色驼,也有少量的白驼。本地骆驼体高、毛厚、蹄大、气力足、耐寒冷且抗病能力强。骆驼喜欢吃的红柳秧、梭梭秧、刺蓬、三尖草、苦蒿、芦苇、骆驼刺、毛毛蒿等植物,均生长在盐碱地里,骆驼吃后易上膘,不用单另喂盐。北疆地区牧场辽阔,每年5~8月,是骆驼坐场放牧的抓膘季节。驼户(夫)在这段时间,要做起场准备工作,个别驼户(夫)也抓住这一时机,做割草、卖草的生意。迪化南关、吐鲁番、哈密、古城等城镇都有经营草料的回族商号。用于驼运的骆驼必须是经过圈养的家生驼(即本地骆驼所产的羔,外地产的骆驼称之为外场驼)。家生驼自小就喂料圈养,三四岁开始驮运少量货物,四五岁(长到“对牙子”)就堪当大驼役用。驼龄为25~29岁,可役用20年。民国初年,因驼运业发展迅猛,骆驼卖价很高,一峰大驼可卖2两金砂,一峰劣驼也可卖300元省币。一峰骆驼,一年最少产5公斤驼毛,多者可产16~17公斤,卖驼毛、驼绒也是一笔收入。驼户(夫)们常比喻骆驼是“哑巴儿子养活老子”。
每峰骆驼可驮物150公斤。按照驼队惯例,每年外出驼运,往返日期为8个月,从每年的秋季白露节到次年春末谷雨时。其余日期天气太热,骆驼须进山放牧脱毛。
二、驼队的组织与功能
从元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漫长岁月里,新疆回族驼队与维吾尔、汉族等民族的驼队一道,从实践中共同创立了一套驼队组织制度,有效地维持驼队的运作。
(一)驼队的缘起
西北回族在其生存过程中,在民族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外向性”倾向。特别是有清一代,被安插在荒原僻野的陕甘回民,将新疆作为自己谋生存的理想之地,纷至沓来。他们加强了本民族内部在商业经营中的合作,往往不分亲疏、不分教派、不分地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组织一个个商业团伙,利用民族关系、商业信用、商业伦理观念从事长途贩运。在这里,民族认同产生了经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其他方面如资本缺乏、信息不畅的不足。这种建立在民族感情上的信任和帮助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往往成为一种激励民族经济的精神力量[1]。
其次,清朝统一新疆后,虽地方不靖,但商业十分繁荣。占中国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地处偏远,地理环境复杂,交通十分不便,迫使人们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来改善交通。在大西北运输业落后的时代,只能“向恃骆驼为唯一之利器”,来支撑庞大的以物易物的商贸物流。
另外,在驼队万里行商途中,民族众多,势力多种,匪盗盛行,风险较大,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风险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分担。
(二)驼队的组织结构
据笔者调查,新疆回族驼队的组织结构由驼户(夫)—连—小队—房子—帮—马王社组成。驼户(夫)为驼队最基本的单位。一个驼户(夫)管一连骆驼的饮食、疾病、驮货的卸载、安全以及途中的意外等。一连一般由12~13峰骆驼组成。两连组成一个小队。3~4个小队组成一顶房子。“房子”为驼行中的一个独立单位,因七八个驼户(夫)在商旅途中共住一顶帐篷而得名。组成一顶房子的驼队一般归属一家驼行,也有几家驼户(夫)共同组成一顶房子的情况。三四顶房子组成一个帮。帮一般按驼队主人的籍贯组成并命名,如清末民初,古城有河州帮、晋绥帮、镇番(民勤)帮等;迪化的晋绥帮在山西巷建有绥远寺。马王社为驼行的行会组织,由回、汉驼运业主自发成立,其活动经费由驼户合理分担,主要功能是统一行市,应付官差。回族驼行掌柜鲁二宝、余福、马孝、狄玉才等人均任过古城马王社理事。
每顶房子由“脚户头”、账房先生、伙夫、看夜、杂勤等若干人组成,其中以驼户(夫)人数最多。脚户头是大家推举出来或由驼行掌柜指派的带头人,通常都是由为人正直、资历较深、机智勇敢的硬汉子担当。他还兼任驼队的前锋,负责路况侦察、沿途标志、传递信息、安全防护等事务。遇到哨卡、税卡、意外事故,均由其出面接洽处理。账房先生须公正、心细,粗通文墨,他负责路途记账、驼队断后等事宜。驼队成员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驼队既是一个运输队,俨然又像一个战斗队,井然有序,十分严密。每当起场出发前,回族驼队要在古城的东大寺、西大寺,迪化的绥远寺干一场大的“尔埋里”,在寺里散“乜帖”,祈求平安。以后,驼队每天的旅程和行军,都有一定的规律:清晨6时,驼户(夫)将各自所管骆驼牵到草地放牧,其余人轮流吃早餐,并开始行前诸如缝补驼包、修钉驼掌等准备工作。中午牵回骆驼。到下午5时左右,勤杂看夜拆除随行帐篷,卷起毛毡。驼户(夫)两人一小队,将本小队骆驼一个接一个吆喝到货巷道里跪卧,约用一刻钟将货固定在驼背上,然后自前至后依次把骆驼拉起,带到空地排队。驼队脚户头根据天气变化、水草丰缺,来指挥驼队的行进、休止。此时他骑马绕大队巡查一周,最后查验行前准备,检查有无丢下的东西,然后,独自先行出发。紧接着第一小队(又称“锅挂子”小队)启程。这个小队负责后勤保障事宜,驼背上驮有大家的吃住用具、粮食(多以面粉为主的口粮为主,如风干馒头片等)、饮水、风干肉、帐篷等。“锅挂子”小队其中的一峰骆驼插着一杆高杆带红旗的红缨枪,在戈壁荒漠中,远远就能清楚地看见它,使后面的队伍看清楚前进的方向。其他小队每20米相跟相连(一连骆驼用一根皮绳连住)。每一小队最后一峰骆驼颈上挂有一个驼铃,它一直响着,就说明队伍在行走,没有伙伴掉队。驼队殿后的是账房先生,他也骑马行进,不时沿队伍前后巡查,注意驼队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掌握驼队的行进速度。驼户(夫)们在路上,要随时整理歪斜的驮包。行进20公里后,驼队停下休息,人驼各自方便。行至半夜后,先行的脚户头已在选定的宿营地生起一堆篝火,在茫茫的夜海里,远远就可看到火光。来到营地,驼户(夫)两人一队依次将驼背上的货物放下来(每次宿营都得费大力气装卸驮货,否则驼峰受热,很快就会耷拉下来),整整齐齐地码好货巷。这时,“锅挂子”小队已经生起了火(燃料大多是捡的干驼粪),做起了饭,一天的行军结束了。驼队一天吃两次饭,大多是一餐风干馒头加酱菜、一餐酸揪面片。晚餐时,劳累一天的驼户(夫)最想吃的就是解困解乏的酸揪面片。据老驼客讲,当时因醋占地方不好带,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实惠的办法:在出发前,将蒸好的馒头风干,浸入醋中,拿出风干后再浸入醋中,周而复始。在途中吃揪面片时,掰一块风干“醋馒头”放入锅中,这样,既储存了醋,又多带了一份干粮,一举两得。在分享了一天唯一的热饭后,脚户头安排好值更人,其他人打开行李休息。
天亮了,阳光普照着一望无际的沙海、戈壁。骆驼又被牵到草地放牧、饮水,驼户(夫)们也开始行前的准备。仍然在下午5时,驼队再次启程,走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迎来旅途的风尘,伴随着似永不停息的驼铃声。
当时在驼户(夫)中流传的《驼户的日月难》,凄婉而催人泪下,道出了驼户(夫)生计的艰难:
驼户的日月难,自做吃来自做穿。
挨饿受冻鞋跑烂,还得自己连。
头发干条线,自己梳来自己辫。
困乏身子懒,毛盖子锈成毡。
好不过春月天,好不过春月天。
遍地的青绿惹人烦。
抬头见哀雁,两眼泪不干。
不提家眷还倒好,提起倒把心搅乱。
好不过夏月天,好不过夏月天。
太阳出来照西山。
织不完的毛口袋,补不够的骆驼鞍。
渴得咱头发昏,晒得那石头烂。
骆驼只是把毛脱,咱把身上皮脱干。
好不过秋月天,好不过秋月天。
庄稼熟了人喜欢。
只怕骆驼又起场,一天两搬鞍。
跟上掌柜连夜转,又不知道走哪边?
站大了半夜歇,站小了黑了天。
忍饥挨饿得了病,想家千里路遥远。
好不过冬月天,好不过冬月天。
天气寒冷雪满滩。
冻得咱们肉皮绽,跑得咱们两腿酸。
房子搭起来,动手快和面。
肚子哄饱睡,早歇好安然。
五更起来抓骆驼,贼打火烧又是喊。
驼户的日月难,一年四季不得闲。
哎哟哟,驼户日月难,一年四季不得闲。
(三)驼运所需用具
驼运所需用具主要有驼鞍、京货箱、驼桶、条篓、条篓架、驮轿、驮包、麻绳、帐篷等。因路途遥远,驼运所需用具必须结实而不厚重,装载量大但又不能体积过大。
1.驼鞍。骆驼搭驮,离不开驼鞍。驼鞍一般由驼户(夫)自己制作。客居外地时,在驼鞍铺购置或修补。制作驼鞍时,用毡或麻袋片、毛袋片包裹成长方形软垫,用麻绳线锥缝成“绨”。在“绨”的一侧,横一根木杠,用粗麻线绳缀紧,便制成半副鞍。两只相合,成一副鞍,用毛绳各把前后木杠头拴连起来,搭于驼背两侧,驼峰由两片“绨”夹中露出,就可以搭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