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回族经济研究
7596700000032

第32章 近代富甲江南的回回家族——金陵蒋氏(1)

郑勉之

金陵蒋氏以其富甲一方和乐善好施,为近、现代江南地区,特别是在广大回族中所家喻户晓。这个家族活动于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地区,因此它的发家、变迁史和家族风尚对于研究具有浓郁江南地方色彩的金陵回族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发家与育人

蒋氏原籍安徽含山,清中叶有蒋锦堂者以漕运而迁居江苏南京,历文源、恒清二世,都与广大回族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从事小商小贩以谋生计,直至翰臣与福基兄弟这一辈艰苦创业,始彻底改变了家族面貌。南京古称金陵,由于已定居数辈,乃自称“金陵蒋氏”。

创业者蒋翰臣(约1823~1897年),名春华,以字行。他有一定的儒学素养,青年时期曾投入清军中,因功官至四品衔同知,赏戴蓝花翎,补缺后以知府用。然而他官运并不亨通,长期没有补到“缺”,且子女众多,又没有祖产可依靠,生计维艰,不得不退出仕途,与弟福基(名春源,约1833~1885年)一起经商。此时正值太平天国战乱后,物资遗乏,他们以贩运紧缺的盐而积累了原始资本,继与邑人刘鉴中合资开设“春生鉴”号,转营缎业。

缎是南京地方手工业名产,“春生鉴”经营的素缎,为求产品工精质细,品色优良,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他们自设作坊,自织自运,盛名遍及赣、鄂、湘、川、滇、黔数省,往往货运在途,已被预订一空。“春生鉴”号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收歇,此时其弟福基已去世多年,老弟兄二房生齿日众,树大分枝,遂分了产业。此后各房都以长江中游大都市汉口为枢纽,在各通都大邑广开商肆并经营典当与盐诸业。翰臣在世时经营决策虽几度调整,然而所经营项目均未跳出封建社会的行业圈。此时,上海已开埠而向国际性都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着这位壮志不已的江南回族商人。蒋翰臣在70大寿时,借避寿之机亲赴日本考察,归来后反复思索,在临终时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遗嘱他的后人,收缩诸行业,将资金投入上海的房地产业,奠定了蒋氏跃入国际性都市经济序列的基础。

蒋翰臣计有五子,依次为长城、长恩、长洛、长松、长泰。他们本是守成一代,由于父亲吩咐,在辛亥革命前夕都举家迁往上海,开创房地产业,经营至20世纪30年代,这期间是蒋氏家族的全盛时期。为了方便同族生活,长子长城还在汉口开设了春源油行,在南京有德大酱园,在六合有广大油坊,五子长泰在上海办了庆丰酱园,都具有一定的规模,经营也很出色。抗日战争开始,中华民族陷于灾难,江南沦入敌、伪手中,蒋氏经济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同趋于衰落。

蒋翰臣的第二代都出生于清末,受到不同程度的传统文化教育。长恩曾补“官学弟子”,应试朱第,蒋翰臣在世时以其财力为他和长松各捐了个举人。这一代的妻室中有了宦门闺秀,长恩的妻子马氏是漳洲知府的小姐,她自幼即在壁后执卷随诸兄弟一起诵读,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尽管此时蒋氏已家产万贯,由于文化素质的提高,愿“遗子以经不以金”,将注意力转向百年树人。长洛还走出家门,兴办新式学校,为社会“树人”以救国。

蒋长洛(字森书,?~1911年),好与文人为伍,曾辟园于南京小火瓦巷,题名为“实园”,以为与文人雅会之地。清末各种救国思想风起云涌,他痛恨清廷之腐败,认为非办学培养青年人才不足以救国,是个教育救国论者。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时,他以其家族的财力先在中正街(今白下路南端),后迁南捕厅,办起了一所中学。因南京钟山又名蒋山,“蒋”字与其姓同,乃命名为“钟英”。钟英中学广招各族子弟入学,开清真伙食,以爱国主义教育著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欲亡我中华时,学生群情激愤,纷纷要求赴抗日前线,因此当时社会上有“要当兵、进钟英”的美誉。可惜长洛早世,逝世前还托其好友郑秉仁接办钟英,以竟其志。逝世后,蒋氏仍每年津贴3000元,直至这所学校取得“私立备案”资格,有政府拨付少量经费为止。

蒋翰臣有11孙,以“国”字排名。他们均依靠房地产业在上海过着优裕生活,都受过良好教育,他们的婚姻对象中已有受过新式学校教育的知识女性。这一辈的夫婿选择也以文化素质为主要条件。静珠(蒋长洛之女)的夫婿傅统先教授(1910~1985年),曾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著有《追求中的真宰》《中国回教史》等;静凝(蒋长松之女)的夫婿哈雄文(1907~1981)是位建筑学家,早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曾任上海沪江大学建筑学系主任及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设计并担任北京十大建筑艺术委员会的委员。然而民国初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只给这一代蒋氏弟兄中培养出一名在国学上具有一定造诣的蒋国榜。

蒋国榜(字苏盎,1893~1970年),早年曾师从国学名家郑鼎臣、冯煦、李详、李瑞清(清道人)、曾熙,晚年师从集哲学、儒学、理学、佛学、诗词、书法于一身的一代宗师马一浮,编著有《金陵丛书》《简斋集》《清道人遗集》《篙庵随笔》《学制斋骄文集》《躬庵文集》《苍蛇阁诗集》等多种。他为奉养其母,在今杭州西湖花港观鱼景点附近购别墅一幢,被俗称为“蒋庄”,与附近的刘庄、汪庄齐名,为当时西湖三大庄园。新中国成立以后,蒋国榜迎马一浮来蒋庄同住并在此筹建智林图书馆,任协纂。1957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国宾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亲临蒋庄拜访马一浮,蒋国榜在座,并一同合影留念,此为蒋氏数辈人中最高的荣誉。

第四代以“锡”字排名,共有曾孙18人。他们青年时代大多数跨新、旧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早在房地产业被社会主义改造前就四散各地及海外,在各个领域谋求发展。时代的进步使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把志向转向了科学,并利用家族的有利条件出国深造,仅蒋国榜的子婿中即有8人留学欧美,成为教授或高级科研人员。他们中现在国内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夫婿蔡润生(妻蒋群玉),孜孜于抗生素研究40年,1981~1982年曾应聘赴瑞士讲学,为巴塞尔生物中心客座教授,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三子锡夔是蒋氏百年树人的硕果:当代中国杰出的化学家、1991年增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被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世界有成就名人录》。

蒋锡夔,1926年生,1947年以特等荣誉学士的称号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留校工作一年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在海普·道本教授的指导下,于195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即受聘于美国凯劳格公司为研究员,从事探索性研究,有多项发明,其中之一磺内醋获得专利。然而他心向祖国,不顾美国政府的阻挠,于1955年底回到父母身边,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持应用于导弹、超音速飞机的尖端材料氟橡胶的研究,研制出的氟橡胶1号、2号、3号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对有机化学发生兴趣,1978年,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历经12个寒暑取得的丰硕成果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981年以来,他以在国际最有权威的《美国化学会学报》和《化学研究综述》发表了7篇重要论文震惊了中国化学界,还先后应邀去海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了近百次的学术报告。在为社会“树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的先人,为祖国培育出10名博士生和15名硕士生,他们中不少已成为教授或副教授。

第五代以“有”字排名,玄孙计有23名,大部分分布在祖国工农商学军各界,在海外求学或工作的有数名。他们的未来本文当然无法论述,然而蒋氏家族辈有人才出,相信他们在21世纪的贡献一定不会愧对先人的。

二、敛财与施舍

蒋氏富甲江南,还在进入上海房地产业之前,蒋翰臣老弟兄俩创业后期就已成为现实。在他们生活时代的社会经济中,盐业与典当业是两个令人翘首以望的摇钱树,蒋翰巨作经营战略调整时,不惜收歇颇负盛名的缎业和在各地开设的庄号,集中资金于这两个行业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老弟兄分家产时,福基早逝,他的二房还分得“鄂岸”“湘岸”“皖岸”的盐票10张,分布在江苏、湖北等地的典当铺“福源典”“福安典”“同沛典”等字号计6片。“盐票”即盐田的股份权凭证,10张的价值当超过6引典当铺。大房蒋翰臣健在,分家后又苦心经营了10余年,他名下的“摇钱树”,估计当数倍于二房后人。

然而蒋氏却无财主特有的吝啬个性,这应归功于其信仰。蒋翰臣曾“增注”,并由其四子长松“校勘”了伍遵契译著的伊斯兰教汉文经籍《归真要道》。他在避寿于日本时还为此书的刊刻问世作了“序”,“序”中说他“赤手经商致富皆主恩玉成”,表达了他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因此,他遵教义,视施舍为天职。尽管蒋翰臣无论在乡梓或他乡常年输财救灾济贫,散衣施药,至晚年仍认为“愿多未逮”,谆谆教诲诸子公益为“人生分内事”,要世代举办以遂己志[1]。因此,蒋氏为本民族、为乡梓造福,一诺千金、万金而不惜,由于时代较近,遗泽仍在人间,这也是家喻户晓的。

蒋翰臣子孙都生活在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人口以千分计,却世代保持本民族的信仰与习俗。蒋翰臣次子长恩每次造师门从不饮食,师母若先得到消息,几日前就洗锅涮灶,按回族习俗备食,届时还要一再说明才肯就餐,孙国榜是位地道的儒生,然而在《重建花牌楼清真寺记》中还自称“天方学人”,重孙锡夔是位大科学家,1991年增补为学部委员后,接受《瞭望》记者采访,谈到党和政府为他科研工作创造条件时,他首先感谢“真主保佑”。因此,蒋氏对本民族和所信仰的宗教爱得深、想得切,作了不少贡献。

蒋翰臣生前就忧虑上海回族同胞日众,且多贫困,那里尺土寸金,恐怕10年后难有葬身之地。他在避寿辰时为了此心愿捐资购市郊土地6.9亩,交上海清真董事会备用。三子长洛为上海清真董事会办学,提供英语、国文教师月薪50元及学费年600元,此费每年分4月和8月二次付清。五子长泰为翻盖上海清真别墅耗资数从未宣布,当时各蓄户共捐2000元,其余由他全部承当,把原来只有六间两厢的陋屋,翻盖成礼拜殿、沐浴室等齐全,可容数百人活动的华丽的民族宗教场所。此清真别墅后扩建成上海日晖港清真寺,现为民族招待所。

蒋氏还在南京兴办了南郊义学,建筑了息心亭殡舍,重建了花牌楼清真寺,出资修缮了汉西门清真寺和古净觉寺;还在无锡兴建了第一座清真寺,在苏州扩建了太平坊清真寺,在北京重修了什景清真寺。花牌楼清真寺即今太平路清真寺,于民国13年(1924年)建成,蒋氏除耗资2万元外,还捐房屋4幢供清真寺出租以租金维持日常开支,后来由于拓宽马路拆除了临街的门楼,今存对厅、礼拜殿、沐浴室、经堂等,仍是蒋氏建筑的原貌。此寺为新中国成立前以白崇禧为理事长的中国回教协会总会及建国后的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的会址,当年捐赠的4幢房屋已由房产部门代管经租,房租的定息仍是清真寺经费来源之一。无锡清真寺门前,镌刻着蒋氏堂名“蒋荫余”的石碑仍在,此寺与苏州太平坊清真寺都是当代江苏开放的清真寺、两市伊斯兰教协会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