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泽县新街乡来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乡27649人中,回族人口即有10077人,聚居程度是比较高的。但其经济、社会发展却比较缓慢,不仅乡镇企业发展不起来,农业生产也徘徊不前。198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22万元,1990年为474万元,年增长率仅有4%。而同期沙甸约为36%,纳古乡约为50%。制约新街发展的因素:一是自然条件较差。新街乡位于会泽县东南迤车河谷,为一长30公里的狭窄谷地,两侧为高山,南面为全县最高山大海梁子。全乡273平方公里总面积中,谷底坝区坡地不到17平方公里,其余为山区陡坡地。迤车河谷最低海拔2212米,全乡海拔在2300~3300米之间,全年日照时间不足3000小时,无霜区130天,加之大海梁子的雪风直灌全境,东西两侧高山挡住了暖气流进入,年平均气温仅12℃,另有南北两个大型水库的影响,田地冷浸严重,气候冷凉潮湿,经常发生寒潮、低温、霜冻、冰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长期制约了当地生产。二是基础薄。新街回族历史上主要靠种植玉米、马铃薯和水稻为生。耕种所余之力只能饲养少量牛、羊、鸡、鸭出售,以添补粮食不足或购买食盐、布匹、农具等必需品。此外油料、蔬菜、果木等仅有零星种植,尚不能满足自食。至20世纪90年代初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1976年统计,公社仅有3个小作坊,共有碾米、磨面、压面等机器9台,职工10人,另有零星家庭个体打铁、织篾、土法烧瓦、畜力驮运等。到1977年,公社建起拖拉机站一个,有拖拉机10台。1980年,社队办起作坊式企业6个,职工增加到21人,添置车床、刨床、钻床、电焊机各一台。这些企业作坊因体制及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基本不能盈利,1984年由私人承包经营。这是到改革开放初新街乡的全部工业基础。三是社会政策环境不适。由于历史上长期闭塞、落后、贫穷的原因,造成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眼光短浅,人们想的主要是吃饱穿暖,地方上也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发展谋略和配套措施,群众也缺乏敢闯敢干、自主发展的意识。此外新街乡的地方发展计划与政府、社会一些相关部门单位缺少必要的合作,协调发展的意识和措施远不到位,形成了一些主客观制约因素。以国家水电部门与地方发展关系来说,1958年到1966年,国家在新街南北两端修建起蓄水量为5.3亿立方米和900万立方米的毛家村和花鱼洞两个水库,征用了新街30%的田地。水库蓄水后,沿边有近1.4万亩地变为冷浸地。两项合计占了全乡耕地总面积4万余亩的五分之三。遇雨季库水上涨,还有上千亩地被淹。库区封山育林也使新街乡牛羊放牧面积减少大半。水库蓄水发电后,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新街乡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在以礼河电站年发电16亿度的情况下,至1990年已20余年,新街乡尚有数十个村子未通电,孩子们仍点着油灯读书写字,妇女们仍推着沉重的碓磨舂米磨面,大多数人们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有关部门对库区扶贫建设工作既严重滞后,又不到位,更缺乏前瞻性。全省类似新街乡这样的回族贫困乡还有不少。据省政协1997年40余个回族村抽样调查的情况显示,贫困村约占50%,其中特困村约占20%。
云南回族散布全省各地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但改革开放20年来,不平衡的程度迅速加大,与过去数百年的任何历史时代相比,都拉大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就20世纪末的情况而言,云南回族不仅是全省有史以来居住最分散的一个民族,而且是全省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民族。一定的经济基础,须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反之,在国家大政方针不变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出限度过多就无法相互适应,矛盾冲突就可能爆发。因此要经常进行双向的调整,使之互相适应。当国家大政方针与经济发展总体适应的情况下,对局部性的不平衡可作局部的调整。云南各回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状态时,地方性的政治调适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承前启后与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提出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作出的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分税制、改革金融体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决定,推动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些改革开放的新的方针、政策的贯彻,为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在云南回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有关发展目标、道路、前途等重大问题上的顾虑和争论以及诸多具体困难和障碍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云南回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成就
在中央及各级政府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云南大多数回族地区,尽力排除各种干扰,切实把经济建设置于中心地位,把“发展才是硬道理”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从而取得了新的业绩,创造了新的经验。
从滇南来看,个旧沙甸是云南回族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典型地区,尤其是近几年实现了高速、跳跃式发展的典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一些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两重对比的沙甸广大干部和群众,更加心明眼亮,因而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看得真切,认真处理,排除了许多干扰,毫不动摇地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不放过一切可能抓住的机遇发展经济。在努力把集体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抓住了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好时机。以集体企业为龙头,引导、支持个体和私营企业大胆探索、发挥优势、各显神通,充分调动了个体和私营企业创业的积极性,促成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沙甸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使沙甸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工业和二、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稳定发展,“以工富农”计划成效显著。从1993~2000年的7年时间里,沙甸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60多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5亿元。7年间沙甸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超过了1950~1998年近半个世纪的总和。2000年后增速进一步加快,2005年总产值达到了15亿元,其中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14亿多元,人均纯收入4800余元,在滇南农村乡镇中名列第一。2006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30亿元,创造了一年翻番的“沙甸奇迹”。全区企业数达438户,其中工业企业40户。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私营工业企业的发展终于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从事建材、化工、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的企业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其经济总收入已占沙甸社会总收入的90%以上,真正成为了沙甸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并创造了企业整合、民众集资、广开门路等多种扩充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通海纳古镇是云南回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典型。个体、私营企业2004年就达到592个,从业人员达到6826人。其中私营企业94个,个体企业498个。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占了全镇经济的99%,其中工业经济占90%。在个体、私营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2004年的统计,全镇有固定电话1700余部,移动电话5000余部,电脑600余台。在全县乡镇中率先开通电信IP宽带网,为个体、私营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已有许多企业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全镇有各类机动车2600多辆,其中奔驰、宝马、奥迪等高档轿车拥有量在全省乡镇中位列前茅。住房方面,仅豪华的别墅楼就有300余幢,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已全面普及。砚山县平远镇是后来居上的典型,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位处枪毒非法交易中转地,深受毒品、枪支弹药非法交易的毒害,社会治安混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经过整治之后,治安好转,人心思定,经济发展渐入佳境。2005年,平远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2万元,比2000年增长244.4%。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05万元,比2000年增长251.8%。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比2000年增长138.1%。占砚山县经济发展总量的三分之一强(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21.96亿元)。成为助推砚山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对砚山“十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滇西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十几年发展较为缓慢的永平县曲硐村和巍山县永建镇,近十余年来也成功开拓了多条脱贫致富门路。曲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方探索、竭力开拓经济社会发展门路,随着集镇贸易水平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与1978年相比,1998年,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水利化程度由36%提高到58%。建成高稳产农田16000亩。粮食产量由3830吨增至8559吨,增长2.3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199公斤增加到467公斤。生产总值由135万元增至4894万元,20年增长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2元增加到922元。财政收入由10.5万元增至143万元,增长13.6倍。
永建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改变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种植比例,使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种植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二是进一步巩固烤烟支柱地位,全面进行基本烟田、基本烟农、基本设施规划和布局,基本建立以烤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烟叶质量和烤烟综合效益稳步提高。三是大力发展科学畜牧和养殖,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4年,建成改良站7个,种牛冻精改良达到5879头,肉类总产达5537吨,牛奶产量达2857吨,禽蛋产量174吨,畜牧业现价产值6462万元。快速发展的畜牧业使永建成为“滇西畜牧重镇”“畜种改良之乡”,在促进、辐射、拉动其他行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个体私营企业达830户,从业人员发展至2450人,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088万元,完成增加值2024万元。全镇涌现出了清真肉食品厂、民族油脂厂、永昌农副产品加工厂、阿米清真系列食品厂等一批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从滇东北来看,寻甸县柯渡镇近10余年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加快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从农村经济总收入、净收入和人均纯收入这三项指标来看,柯渡镇连续10余年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713万元,净收入为236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80元。2005年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081万元,净收入达到526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559元。乡镇企业经过前20年探索积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几年发展逐步加快,总收入已占全镇的半壁江山,到2005年底,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4900万元。
滇东北经济发展状况与柯渡镇类似的还有会泽县的新街乡、鲁甸县桃园乡和昭通市守望乡等地区。新街回族乡缺乏工商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靠农业发展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粮食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均较低,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较大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在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全乡的粮食产量跃上一个全新台阶,1999年亩产达到550公斤,人均有粮294公斤,大部分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进入21世纪,农业发展与全国一样,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农民群众增产不增收。面对新的课题,新街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实施了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初步扭转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2005年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元。农业发展展现出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