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夏被人们誉为中国西部的“旱码头”,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用品、土畜产品的集散地而言。目前,仅临夏市就有专营民族特需用品的个体工商户1000多家。穆斯林群众需要的汤瓶、乔其纱、木钟、盖碗茶具等商品,藏族群众喜爱的铜锅、龙碗、奶钩、藏袍、藏鞋、藏帽、呢绒、氆氇、绸缎、兽皮、腰刀、地毯等商品,在这里应有尽有。这些商品除在本地销售外,大部分远销到青海、宁夏、四川、西藏等省区。据统计,临夏市场上80%的货源来自外地,80%的商品销往外地。这说明,两头在外、大出大进是现今临夏市场最显著的特点。从皮毛、茶叶、木材等大宗商品的销售来看,这种特点显得尤为明显。这里不是牧区,而皮、毛年上市量分别为700多万张和1万多吨;这里不产茶叶,而茶叶年上市量达200多万公斤;这里不是林区,而每年上市的木材多达2万余立方米。
在临夏,有3~4万穆斯林群众组成一支庞大的贩运队伍,他们用卡车将内地产的丝绸、瓷器、服装、食品糕点及饮料等,运往广大牧区销售,又把牧区的皮毛、蹄角等畜产品和林产品及印度的毛料、香料、化妆品、稀有皮张等收购到手,运到临夏,转而供应东部市场。
在云南的茶叶市场,有千余临夏人常年经营,他们及时把大批茶叶运到临夏集散。青海、新疆、内蒙古出现了5000多人的临夏皮毛商队;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也有上千临夏人常年采购工业品;在拉萨八角街一带上千家店铺、饭馆中,有600多家是临夏回族人开的,他们以上乘的货色,周到的服务,支撑着八角街个体商贸的“半壁河山”。
10多年间,临夏回族商人为了打通山高水险的西部商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37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临夏回族妇女也纷纷走出家门,摆摊设点做买卖,有些还去省城兰州、西藏拉萨等地经商,成为新型的回族女商人。
对于临夏商人去青藏高原经商的创举,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从改造和发展农牧区经济的高度分析了这一情况。他在三次考察临夏后所写的《临夏行》中谈道:“我认为必须有人把提高牧民生活所需要的用品送上高原去换取牧业产品。……但不应忘记藏族牧民是居住在三千米上下的高原和交通十分不便这一事实。商品自己不会走动,要有人去运输,还要有人去出售。这支流通队伍在哪里呢?藏族牧民还很少有商品意识,汉人又大多不习惯上高原去活动。我曾为此发愁。这次访问临夏,却见到了这支队伍事实上已经形成,而且正在活动,这支队伍主要就是……历史上形成的,生活在陇西走廊里的回族。”
(二)回族商业贸易的对外拓展和延伸
临夏回族的商业贸易尽管比较活跃,但全州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州内市场狭小,购买力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大商业领域和拓展市场,州人民政府外引内联,先后与13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地区建立了协作关系,在10个大中城市设立驻外办事处及穆斯林工贸公司。同时,推出优惠政策,民间官方一齐上,大胆闯入新疆、西藏等边境开放口岸开展边贸外贸。1992年以来,随着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临夏的各大商业主纷纷跳出临夏走“西口”。
作为中国的“小麦加”,临夏商人有着进军伊斯兰大市场的独特优势。目前在中东,侨居沙特阿拉伯等10多个伊斯兰国家的临夏穆斯林约200多户近2000人。他们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上的广泛联系及民间友好往来,成为两地间发展经贸合作的良好契机。近年来,临夏穆斯林赴麦加朝觐者达700多人次,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来临夏投资办厂的华侨也逐渐增多。由归侨集资兴办的华侨实业公司,除向沙特及其他中东国家出口阿拉伯袍和民族工艺品外,还大量经营陶瓷和丝绸。州内生产的雕刻葫芦、仿彩陶、保安腰刀、礼拜毯等民族特需用品,也已打入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
商品市场的不断活跃和经营收入的不断增加,为商业资金向地方工业和加工业的转移创造了条件。近几年,一些富有远见的临夏回族商业开始把资金投向原料、销路“两头在外”,以加工蓝板皮、洗净毛、民族特需用品和清真食品为主的个体、私营企业,以及与外商(主要是台港商)联合的合资企业。在临夏市和广河县,已陆续建成10多家机械洗毛厂和皮革加工厂,年洗净毛1万多吨,加工蓝板皮近百万张。目前,在全州近2万家个体和私营为主的乡镇企业中,70%的工业资金是从流通资金中转移而来的。在全州,乡镇企业产值与国营和集体工业产值各占一半。临夏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加工皮毛、地毯、建材、服装、鞋帽及民族用品为主的企业群体,可加工各类产品500余种。临夏市民族商场根据民族特点成立“河州穆斯林融资公司”,筹集股金173万元,1990年吸收存款累计1亿多元,发放贷款累计4500多万元,资金周转率达95%,不仅解决了个体、集体商业经营者的资金需要,而且还扶持发展了25家地方工业,形成了一个以商场为依托、财团为支柱、地方民族工业为后盾的商、财、工一体化的经济实体。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过程,使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第一,改革开放15年中,临夏回族商业发展速度之快,伸展领域之广,经营效益之好,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堪称临夏回族商业的“黄金时期”。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又为临夏回族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关键的是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护好回族群众的经商积极性,为发展西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建新功。第二,新时期临夏回族商业的优势仍然主要表现在回藏贸易和与广大西部市场的交流上。对临夏回族商业的这一优势要很好地研究,并给予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从而使这支民间自发的流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临夏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少阿拉伯国家的宗教团体、财团及个人慕名而来临夏考察和观光旅游,使临夏在世界穆斯林国家中声名大振。这为临夏回族商业进入中东伊斯兰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临夏在这方面的主要优势有:从事商贸活动的多系穆斯林,宗教感情接近;有不少可以出口的产品,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族工艺品、民族特需用品和清真食品等有较强的竞争力;有众多的可以输出的穆斯林劳务大军及各种专业人才队伍;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等。所有这些,与资金雄厚、市场容量大、劳务市场广阔的中东伊斯兰市场有很强的互补性和适应性。因此,搞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既是中国重开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也是振兴临夏民族经济的有效途径。第四,随着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商业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移,形成了“以商促工”的良好势头,为临夏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实践证明,单纯的以买卖为主的商品流通,不能带动整个民族经济起飞,而只有走工商结合的路子,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采取切实措施,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进一步发展地方民族工业。第五,近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实践,培养了一大批回族商品的经营者,他们善于掌握市场动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将触角伸向四面八方,买卖越做越红火。但是,临夏回族商人本身也存在一些弱点,如“重商轻文”,不重视科学文化的学习,满足于原始型的商业经营,大多只能从地区差价中获得微薄利润,而不注重商品生产和加工工业等。这种原始形态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意识,极大地制约着回族商业经济向集团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而要在现代化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更新观念,尽快提高现有经商队伍和本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
(原文刊载于《回族研究》199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