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出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不仅表现为国内企业间的联合,而且跨越了国界;不仅表现在产品、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联合,更发展成同一标准、统一政策的协同动作。如国内流通领域与企业的联合而出现的不同形式的“连锁”经营。那种“船小好掉头”的观念已被“船大压风浪”代替。但联合是有条件的,特别是转入市场经济之后,联合不再是“捏合”、“拉郎配”,也不能搞“杀富济贫”式的联合,应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结高友”、“攀高亲”、“靠大船”、支持通过租赁、兼并、购买、相互参股式的联合。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抓紧营造航空工业民品“大船”或“舰队”。为此,拟在今后的实践中按“抓大放小”的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与带动全局。所谓“抓大放小”,作为民品来讲,就是全力抓好支柱产品的经济规模,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并着力提高其综合实力,形成一批名牌产品和明星企业,以此带动其他企业发展,这种带动就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专业化大协作的方式。在抓支柱产品和重点企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小产品大市场的项目,并在政策、渠道、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必要扶持,使之放开经营逐步形成大气候,如“飞亚达”公司的手表,星河公司的建筑用脚手架等都是小产品,如今都发展成有大市场的名牌产品。
第四,抓质量,统筹兼顾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
市场是民品发展的舞台,质量则是立足市场的基础。对此观点,目前恐怕不会有什么疑义,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却各有“千秋”。有些企业当产品有销路或畅销时,就“萝卜快了不洗泥”,产品出现滞销时才想起要重视质量,而这时的重视质量大多是限于生产(加工)中质量整顿,……这种被动式的重视质量,造成一些产品质量不稳,市场信誉度不高。所谓“质量是立足市场的基础”,恐怕应从大市场出发,全面理解其内涵:
①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变被动式地重视为主动式的重视质量,由此在全员当中真正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并落实在各种实际工作中。
②建立起下工序对上工序质量问题的否决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③抓好产品的“设计”,工艺、原材料、元器件购买及进厂检查,加工(每道工序)与出厂检查,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含安装调试、零备件供应)以及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道德水准、技术素质、敬业精神等每个环节上的全方位、全员、全面质量管理。
当前,一些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实在令人担忧。有些企业经常埋怨产品生产不难,销路却很难,常为产品滞销而大伤脑筋,但总是难有大的改变,有些企业只注重在销售上下功夫,不惜花巨资在报刊、电台、电视上做广告,举办各种发布会、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等来宣传和推销产品。当然,这都是企业进行市场开拓当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无可非议。但问题是这些企业在应用这些市场开拓手段(或叫方式)的同时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愿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再下一番功夫,既不重视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延长产品寿命、改进提高产品性能、增加品种形成系列、降低成本等方面增加投入,也不注重在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改进生产设备、加强内部管理上多花力气,结果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老面孔、老样子,就是非优等品。靠这样的产品怎能打开销路、赢得客户、占领市场?因此说,抓质量不能仅仅局限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并且质量不是靠事后把关检验出来的,而是每个环节中通过每位员工实际做出来的;抓质量还应体现在企业开拓市场、立足市场的生存空间,统筹兼顾生产与销售两个环节。
第五,统筹兼顾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技术引进,其中多种形式的三资企业发展成为技术引进的主力军和重要载体。这种借鉴别国发展经验,实行“拿来”做法,加快企业技术引进步伐,不失为重要举措。但在进行技术引进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是处理好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目前航空工业技术装备较其他国家或国内一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而言,普遍比较落后,若全靠引进需大量的外汇,国力难以承受,只有依靠提高自力更生创新的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八五”期间,航空工业一些支柱民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综合技术实力,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走内涵、挖潜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例如,初期引进了摩托车的一个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开发生产了20多个品种,并已开拓向国外输出摩托车及摩托车整条生产线。其二是处理好引进“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主要指有形的设备,“软件”则包括技术、专利、图样资料、商标、声誉、管理方法等有形或无形的方面。“软件”上不去(例如:有的单位在引进中只注意了加工设备的选择,忽视或弱化了质量监测手段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引进),经济发展的后劲差,“硬件”的效果也受到制约。因此,要下决心,实现引进重点由“硬件”向“软件”的转移,变“重硬轻软”为“硬软兼顾”。其三是努力提高引进设备本身的档次,尤其要把好、管住合资合作企业的设备引进关,防止外商“以设备作价投资”的方式,采取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低充高等手段,使中方蒙受重大损失。第四是实事求是地把握好技术先进性尺度,处理好三个结合: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强调实用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注重可操作性;先进性与经济型的结合,考虑到经济性。
第六,统筹兼顾现实与未来,注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为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一是要认真总结“八五”,找出经验与教训,二是实事求是地制订“九五”计划和发展规划。鉴于此,首先要了解市场,进而把握市场,要做好市场调研,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按市场规律办事和制订民品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其次要积累后劲,既要重视合理的产品技术储备、搞好产品设计,还要抓紧资金运作和资金管理,抓好资金积累。第三是要精心策划,使产品结构调整与生产布局同步进行,从实际出发,突出特点发挥优势,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形成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配套相结合的经济格局。第四是做好发展规划,着重考虑:
1.拟制订的规划要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当地区域性发展规划衔接,注意增大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使制订的规划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拟制订的规划要有以下特点:
(1)充分认清、分析企业自身的现状,它包括现有产品、技术装备、员工素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市场份额、对手状况、产品趋势等,从中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准进入市场的“切入点”,使制订的规划减少盲目性,增加可行性并符合发展实际;
(2)重视和做好市场调研、信息收集与分析整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航空工业民品信息中心的功能和职能,使之尽快进入市场,既要为民品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又要为开展信息咨询服务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3)要立足本地区性的资源优势,它包括区域内的资源与本系统外的企业资源,以及本区域内的系统内的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利用。
3.规划要体现“大市场、大外贸”观念,规划应当体现从国内走向国际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大市场竞争观念。
4.制订规划要求做到远近结合,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既要克服目光短浅只顾当前又要防止好高骛远而不切实际这两种倾向,不能因一时的顺利而忽视对手的存在,尤其是对待潜在竞争的威胁更要保持清醒头脑;也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看不到自身发展的潜力,切不可不顾实际而急于求成。故,做规划时既要解放思想,更应实事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使规划的近期目标可行,远期目标明确且又不是高不可攀。
5.相关因素要配套规划。相关因素主要指与产品和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才结构及需求、职工素质、管理水平、经营机制等多种因素。这些相关因素应在规划中有所体现。
6.规划要体现出对民品发展起到指导的功能。市场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要及时捕捉这些来自市场的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科学地预测,不断地充实和调整发展规划中的有关内容,使规划更切合实际并具有指导企业民品发展的功能。
7.制订规划要做到组织、任务、资金三落实,尤其是领导的重视和参与是制订规划的关键,并应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为制订自身发展规划而群策群力。
在认真总结“八五”、制订“九五”计划和民品长远发展规划时做好“统筹兼顾”文章是十分必要的。
(此文写于1995年11月)
提高航空工业民品的市场竞争力之拙见
提高航空工业民品的市场竞争力之拙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航空工业在实施“军转民”、“内转外”、“计转市”三个战略转变中,民品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品产值占航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10%发展到1995年的80%,仅以“八五”期间为例,民品年均递增速度为30%,为“七五”期间的3.5倍。“八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年平均递增速度为32%。民品的发展提高了航空工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发展后劲,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按“九五”规划,民品发展速度要求达到30%以上。要达到民品目标则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竞争,如何提高民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个大问题,也是长期要关注的问题。现就此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坚持市场导向,既要适应市场,又要引导市场
所谓市场导向,就是指一个企业要研究、开发、生产什么产品,是根据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预测结果来决策的,而不是按“同行”或主观臆断而行事。
市场导向要面向两个市场:一是国内市场,二是国际市场。之所以要面向两个市场,是鉴于市场是变化急剧的又是竞争激烈的。如果只考虑一个市场,容易受市场的波动而导致企业经济大起大落,甚至造成灭项之灾。而面向两个市场,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正如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还有南方”。因此,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面向两个市场。
市场导向还要多层次。市场发展本身有三个层次:一是现实的市场;二是潜在的市场;三是未来的市场。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这三个层次的市场都要纳入自己的视野之内,而且主要精力要放在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上。亦即市场导向应更多调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
适应市场、引导市场。产品要提高竞争力,要适应市场需要,满足消费者。但这还不够,还有一个引导消费、创造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说,一方面,用户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生产什么产品;另一方面,企业还要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推荐给用户,引导消费。如果企业只看到现实市场畅销什么产品或者“同行”企业正在生产什么产品,就赶时髦,一哄而上,这种所谓市场导向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可取的。企业最后会因此而受到市场的惩罚。因此,市场导向要有超前意识,要计算“前置量”,要打“前置点”,这样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占主动地位,才有竞争力。
二、坚持“三个一代”,既可自主开发,也可引进技术
因为市场有三个层次,所以,企业对现实市场要生产一代产品,对潜在市场要开发一代产品,对未来市场要研究一代产品。这样,企业有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储备,随着市场的变化,适时推出新产品,在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航空工业的民品在新产品开发和研究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除了资金不足之外,更主要的是对市场竞争的认识不足。当然,还有科研、生产体制和机制问题,“产、学、研”结合不好,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困难。新产品开发和科研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否重视,是否对此做出相应部署,将会导致极不相同的结局。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