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大秦我为皇
76121400000269

第269章 和安公主

这边,匈奴打不过东胡,只得年年上贡。

可匈奴不服气啊,这上贡的东西,得想办法补回来才行。

于是,内乱频繁的中原,也就成为了匈奴补充资源最好的地方。

可惜,秦始皇一同八荒六合,大秦实力惊天动地,简直就是一头猛虎。

这个时候,匈奴打来,那简直就是自讨苦吃。丝毫占不到便宜也就算了,竟还被打得抱头鼠窜。

一来二去,也就打出了真火,可谓不死不休。

匈奴奈何不了大秦,同样,因为匈奴速度太快,过于矫健,大秦也奈何不得匈奴。

最终,因为内部需要时间恢复,秦始皇只得停战,再次修建赵国万里长城,抵挡匈奴与东胡的步伐,这也是万里长城的来源。

如今,匈奴在秦朝大败,又加上内乱,导致伤亡惨重。这个时候,东胡趁虚而入,又加深了上贡清单。

在清单上,东胡汗王竟开口就索要每年战马二十万匹,牛羊五十万只。

这数量,完全翻得超过了三倍,令新任匈奴单于,冒顿气得暴跳如雷。

同样,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举国之间,更是气得恨不得直接与东胡开战。

然此刻正是匈奴内部最为虚弱的时候,虽然匈奴人皆马上勇士,只要可以,所有人都能上阵杀敌。

但作为一个国家,匈奴却不会真的傻到这么做,否则,那距离灭国,可真就不远了。

在东胡的连翻压迫之中,匈奴可谓苦不堪言。

这一日,匈奴冒顿单于决定,答应了东胡的请求,不仅如此,还又把战马多加了三万匹,牛羊多加了四万只。

不过他有个条件,要跟东胡汗王面见亲谈。

冒顿单于的做饭,深得东胡汗王之心意,于是东胡汗王毫不迟疑便答应了。

没多久,匈奴单于跟东胡汗王在匈奴与东胡的交界处见面。

这一日,两人方才见面,便是一场大战爆发。

东胡汗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虚弱的匈奴,竟敢在这个时候冒犯东胡,因为疏忽,直接丢掉性命。

东胡汗王这一死,瞬间引起东胡内部大乱,于是,一场争权夺位的大战,在东胡内部展开。

匈奴趁机发兵,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杀得东胡节节败退,一路势如破竹。

越打,匈奴的队伍越加强盛,越打,匈奴的恢复更加快速。

以战养战,在这一刻,被匈奴人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切虽然跟历史上的时间,出现了些许偏差,但终究还是朝着历史的脚步而演练。

匈奴在大秦北上边境,不断壮大,以至于渐渐的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唯独大秦内部,此刻却没有爆发楚汉之争,更没有所谓的汉朝。

一切皆因为嬴守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而在匈奴疯狂扩张之时,大秦内部也在快速发生变化,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色。

这一天,大秦咸阳城内,在咸阳宫通往宇文成都大将军府的街道之上,张灯结彩,十分之热闹。

再有三日,就是大将军宇文成都跟皇妹赵倩,如今大秦和安公主的大婚之日。

虽然如今大秦所有人都在忙于农耕,没时间为这婚礼准备太大的隆重,但皇妹出嫁,也不可太过于寒酸。

因此,虽然没有满城张灯结彩,但这条街道上,却布置得十分之好。

赵倩的和安公主称号,乃是在宇文成都的弹劾之事发生后,第三日定下的。

作为前赵公主,如今前赵王室唯一血脉,肩负着化解赵国与秦国恩怨的使命,因此以和安为名,希望两地百姓和和睦睦,安安乐乐。

深夜,和安公主一人无聊,在侍女的陪同之下,于宫内四处游走散心。

因为即将出嫁的原因,女子这两日按照规矩,必须住在娘家,如今的大秦皇宫,就是和安公主的娘家,因此,她并没有随着宇文成都回到将军府,而是一个人孤独无聊的呆在这里。

“公主,不可再往前走了!前面是陛下的寝宫,若惊扰了陛下,我等吃罪不起啊!”

忽然,后面传来侍女的声音说道。

“前面就是陛下的寝宫?”

和安公主一愣,到此为止,她已经在宫内住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还从没进过皇帝的寝宫呢。

“没错,陛下的寝宫,除了相邦大人,太傅大人他们有事禀报可以进去之外,还没人敢进去呢!”

侍女一脸担忧的说道。

“没事,我就悄悄进去看看。我有陛下的令牌,陛下允许我在宫内随意游走,不会怪罪的!”

赵倩忍不住好奇皇帝的寝宫是什么样的,拿出一块令牌,便走了过去。

“站住……”

刚走到宫门之前,侍卫立即伸手拦下。

但赵倩拿出皇帝的令牌后,侍卫一言不发,直接便推倒了一边,任由赵倩进入宫内。

走进宫内,赵倩发现,这皇帝的寝宫,似乎也没什么不一样。

和其他宫殿,根本没什么变化。

正当她无聊,准备离去时,却只见后院花园之中,灯火通明。

“嗯,这个时候已经是子时三刻,马上就到丑事了,怎么这里还有人敢这般明亮点灯,不怕惊扰皇帝?”

赵倩心中错愕,忍不住走了过去,远远的就只见一张石桌前,皇帝正静静的坐在那里,面对堆积如山的竹简,在太监的侍奉之下,正一卷卷的批阅着。

“是皇帝,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在过两个时辰,可就是早朝时间了啊!”

赵倩不由惊愕,按照道理,这个时候,除她这个无聊人之外,其他人都该休息了才对啊!

皇帝这个时候还在批阅奏折,是否太过忙碌了?

忽然,赵倩的目光注意到,在皇帝身后,一个身着宫装的女子,正是银月,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来到皇帝身边,将托盘放下,从托盘上端起一碗肉羹,轻轻喂到了皇帝的嘴里。

皇帝的目光,还不断的在奏折上游走着,忙碌的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赵倩悄悄找了一个比较近,而且比较隐秘的位置,静静的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