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幸福家庭心理学
76703700000002

第2章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一、家庭人类学、社会学的属性

关于家庭的定义,人类学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由一个妇女和她所有的孩子以及至少有个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加入该群体的成年男性所组成的群体。社会学认为,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类似定义的还有: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家庭同时具有人类学、社会学的属性。人类学属性是指家庭赖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或自然因素。它是婚姻家庭有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显著特征。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人类固有的性的本能,是婚姻的生理学上的基础。通过生育而实现的种的繁衍和由此而形成的血缘联系,是家庭这一亲属团体的生物学上的功能。通过两性结合、生育行为而实现的人口的再生产,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家庭的社会学属性,是指家庭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产物。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人类固有的性的本能和血缘联系等,只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自然条件,而不是婚姻家庭本身。

家庭本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总和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客观要求。任何婚姻家庭都不是抽象的,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它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普遍存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赋予家庭本身显著的社会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

首先,家庭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之所以被称为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是因为家庭无论在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上,还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上,都是最基本的。

家庭的这种基本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人们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基本需要都能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二是家庭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对此毋庸置疑。

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直到今天,家庭在生产的某些领域和地区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家庭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作用来看,可以称之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

其次,家庭是一种最初级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是由人们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复杂的关系体系。相对于阶级、政党、国家来说,家庭是一种最初级的社会关系体系。

人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定的家庭关系中,他(她)最先接触、最先体验的就是家庭关系,个人对家庭关系的感受、领会,会对其处理以后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家庭关系不但是个人最早结合而成的社会关系,而且也是人类最早结合而成的社会关系。氏族、民族、阶级、国家等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都是在家庭的基础上随后产生的。

最后,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单元。

社会制度是指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是其中的分支。各种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社会制度体系,为整个社会的活动和社会关系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框架,为社会协调有序地运转提供保障。

在社会制度体系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突出的,通常被称为社会制度单元。在原始社会,伴随着家庭的产生,家庭制度就产生了,它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社会制度;自产生以来,家庭制度就以一个独立的单元出现,综合地、全面地发挥着制度的功能。

它所发挥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第一,家庭制度保障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得到全方面的满足。家庭制度确定了男女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家庭制度规定了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责任;也确定了成员的地位、相互关系。由此,从道德上和法律上保证了家庭生活各方面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家庭制度提供了一种综合化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为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的行为提供了指导,而且也为人们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提供了行为指导,为其顺利适应社会做了一定的准备。

第三,家庭制度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基本要素之一。家庭制度的这种整合作用可以说是家庭本身的整合功能的强化,形成社会整合的基础。比如说,在家教比较严格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能够较为自觉地遵守各种社会规范。

第四,家庭制度是传递社会文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家庭制度所确立的家庭生活形态使家庭在传递社会文化方面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这主要是指传递的内容丰富多彩,家庭会把包括社会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目标、规范、技能等文化内容传递给新一代,使其初步具备在社会中生存的条件。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家,是心灵的归宿。

◆ 家,就是对你永远开着的门;门,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入的家。

◆ 家居,时间越长情感越浓;客居,时间越长情感越淡。

二、家之于人的物质及精神含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人类从远古的蛮荒时代走到今天高度文明的时代,可以说须臾未曾离开过物质。

传说上帝在创造人类时,准备了两样东西以供原始初民选择,一样是物质,一样是精神。

上帝把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两张猪皮上面。看上去,“物质”的体量分明要比“精神”大了许多。上帝说:“选择你们所需要的东西吧,孩子们!”

一部分原始初民取走猪皮上的“物质”,扬长而去。另一部分原始初民径直走到“精神”前,捡起原先摆放“物质”的猪皮,覆盖在“精神”上面,连同“精神”下面的猪皮一同捧起,从容离去。

于是,选择“物质”的人,以攫取物质为唯一目的,绞尽脑汁,还要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成为物质的奴隶,甚至铤而走险,以命博财。选择“精神”的人,以进化、文明为目标,发现、探索、提炼、总结文化,开拓、引导、改造人类历史的进程,成为人类精神的倡导者。

选择“物质”的人取走的仅仅是摆放在猪皮上的物质,而选择“精神”的人取走的却是有两张猪皮包裹的精神。其实,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上帝的“猪皮”与其所摆放的东西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的完整的表意是:我们的生存需要物质,但是我们不能纯粹地为了物质而生活。很多情况下,精神的愉悦远远胜过物质的享受。物质可以帮助人们“渡过”缺乏物质的难关,精神却可以鼓舞人们“战胜”缺乏物质的困难。

而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家,对于人而言,本质上是物质与精神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在婚姻中有多元的选择。“万般皆下品,唯有物质高”,也有悖“多元”的逻辑吧。如今,遭受婚姻不幸或家庭破裂厄运的多半不是那些“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的贫贱夫妻,反而多是那些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却贫困的痴男怨女。大量婚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表明,婚姻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幸福的保证,真正的爱才是家庭牢固的基础,是家庭的精神力量、精神财富、精神归宿。

要知道,人不仅有肉体生命,有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生命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否则,高贵的人性就与赤裸裸的兽性无大区别了。西方有一句谚语,“人类不仅以面包为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新儒学大师方东美提出了“六境界说”,即物质世界—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宗教境界。我们要把人的生命领域,一层一层地向上提升,这是文化与教育的最高理想。

冯友兰先生则提出“四境界说”,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不仅重视“利用、厚生”,而更重于“正德”,不像小人那样沉于嗜欲,役于外物,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追求个人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人类的精神解放。他们已完全摆脱功利观念,进入那种不必有意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也能保持尽伦尽职、行义利他的自觉状态,真正实现受拘的自我与自由的自我统一,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体。

物质与精神有机统一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懂得珍惜家,感恩家,爱护家,是使人在物质与精神上有机统一、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基础。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在所有人类群体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迈向交流的最初那几步是在家庭的背景中实现的。

◆ 家庭教授各种符号与意义规则,这些均是开展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经常在家庭中学习词汇,弄懂符号、意义以及称呼。

◆ 家庭是力量的源泉。

三、家庭:人和社会的缓冲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也是人和社会的缓冲带。无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都有血缘关系相联系。无论是私生子,还是试管婴儿,都有父母可寻。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就已经有了家庭。尽管现代化使家庭模式产生了一些变化,但多数人仍然希望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正如台湾歌星潘美辰演唱的那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这歌词生动地表达了每个人对幸福家庭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只是整个社会大结构中的一个小结构。假如没有这个小结构——家庭的贡献,社会就会崩溃、瓦解。家庭成员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了社会化,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需要。现代的家庭,是文化广泛交流的家庭。家庭不是孤立、自我封闭的社会体系,社会是通过家庭来取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反过来说,家庭只有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下,才能得以继续生存下去。假如说这两种社会体系——大体系和小体系是相互依存的话,它们必然会在许多重大方面相互作用。

生产是家庭作为人和社会的缓冲带的第一方面。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然尽量多地生产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资。家庭的起源,也是由于这一需要而产生的。现代家庭也是一个经济单位,即使它已不再是一个农作单位,人们实际上也在相互协作,生产商品,共同劳动,并开展服务。家务活,这种劳动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生产方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实家庭的生产职能也表现为社会劳动。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成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都要参加不同形式的社会劳动。劳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因而人们自觉、主动地去承担劳动的义务。

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人类延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家庭作为人和社会的缓冲带的第二方面。生儿育女是通过家庭实现的,家庭又是通过婚姻实现的。只有合法的婚姻才能组织成家庭,才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使劳动力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家庭生儿育女的职能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都是存在的。家庭的巩固程度对人口自身的生产有重要影响。稳定的家庭对人口自身的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不稳定的家庭对人口自身的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

教育职能是家庭作为人和社会的缓冲带的第三方面。因为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感知方面的胎教,如听音乐、有规律的运动等,使胎儿感知。待胎儿出生后一直到步入社会,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教育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如言传身教,摆事实讲道理,耳濡目染,听音乐,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杂志等,都是现代家庭很好的教育方式。

第四方面,家庭有着消费的缓冲职能。消费能促进生产,生产又可以满足消费。消费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提供给人们生活需求来进行的。家庭成员将各自的收入汇集于家庭之中,为满足家庭成员衣食住行乐等基本需求和享受需求,有计划地进行分配,使每个家庭成员从中得到消费的满足。这种功能为家庭的萌生创造了前提条件,也为家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消费的功能也是维持家庭的生存条件。

第五方面,家庭还有着精神寄托的缓冲功能。人们的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生活,一个是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基础,精神生活是家庭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时,就要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这可以说是生物的本能。更何况人是高级的生物,是有丰富情感的呢。这种精神追求和情感上的向往,是可以在家庭之中得到最为广泛的、最为全面的满足的。

比如家庭中的夫妻恩爱、父爱、母爱、隔辈人的厚爱等,双方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一种精神方面的寄托和情感上的享受。建立正常、和谐的人伦情感和精神寄托,可以使人愉快、延年益寿,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家庭是人生的幸福天堂。

◆ 家庭是自己“人生的起点”。

◆ 家庭成员是一个共同体。

四、家道兴衰,根源在哪里

家道,是指一个家族的综合情况和发展趋势。好的家道是坚韧的种子,成功的阶石。反之,不好的家道却是成功的绊脚石,是失败之源。

古往今来,家道原本兴旺的家庭,在岁月的荡涤中,家道衰败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有些家道衰落的家庭,后来却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长久地兴盛了起来。究其根源,是因为家风的优与劣。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门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的主旋律,是由家庭成员的个人形象、道德品质、爱好追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构成,是一个家族成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生活中经常听到夸奖别人时称书香门第、将门之后,便是良好家风影响的结果。家庭是人的第一成长环境,家风是影响人的性格和品质的第一因素。家族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家风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熏陶,有时家风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好的家风,兴家道,成就你的人生;不好的家风,则可以衰家道,可以毁掉你的前程。

我们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严于律己、艰苦朴素、虚怀若谷、热爱生活、忠于人民、忠诚家庭,他们开创的良好家风,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了榜样。肖伟俐的《家风》一书记录了8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为国操劳的同时,把一腔情感奉献给家人。他们通过对待家庭、教子育人的方法、理念,给我们每个家庭做出了楷模。

习仲勋为人坦诚、忠厚,他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并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这正像毛泽东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孩子们都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

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他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孩子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自己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习仲勋经常教育孩子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正是由于习仲勋的严格教育以及家庭的耳濡目染,他的子女都自立、自强,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都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国外有这样一个关于家风的典型案例。爱德华和珠克是两个同时代的家长,因为个体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家风,影响后人至8代而不绝。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位是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一位当过副总统。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

当然,这样的案例有它的特殊性。现实中也不尽然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调皮儿捣蛋,但是纵观历史,家风有着鲜明的继承性:好的家风是家庭中的传家宝,可通过家庭教育,一代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家风之所以有着继承性,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决定的:

第一,家庭成员有着代际继承性。由于家庭这个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是一个人口繁衍的单位,因此各个家庭的成员有着特有的代际继承性。翻一翻各个家庭、各个姓氏的家谱便会看出,每一个家庭都有其来源,是代代相继的。这种家庭中的代代相继,不仅是生命的代际相继,在不少家族、家庭中还有着文化的代代相继。这种文化的代代相继一般虽不可能追溯得很远,不能追溯到多代,但一般来说,两三代人之间的文化传统的相继往往是普遍的,子辈受父辈、孙辈受祖辈的影响都往往是鲜明的、普遍的。

第二,家庭教育是家风得以继承的桥梁。家风要使家庭中的后人得到继承,没有其他的道路,只有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来完成。因此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的后人继承家风的唯一通道和桥梁。在正常情况下,上一辈人总是希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本领以及前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通过家庭教育传授给自己的后代。家庭教育也就具有这种在家庭中代际间传递知识、本领、技能的功能,其他则无这种功能。

我们中国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并重视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优秀的东方文化传统是我国的国粹。在我国,众多的家庭也有着优秀的家风和家传。这些优良的家风和家传,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智慧,是子孙后代应该很好地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为了使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和前人留下的多方面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我国人民世世代代都应该重视家风的继承性,发挥家庭教育的桥梁作用,通过家庭教育,使好的家风得到继承,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东方文明不断发扬光大。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还应该注意批判性地吸收现代科学成果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长处,形成更多、更新、更好的家风,通过家庭教育的作用,传给后代,使家道昌盛,使中华文明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家道展示家庭发展水平,家道是人生努力及成果的晴雨表。

◆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道是走向兴旺还是走向败落,很大的一个决定因素就在于是否具有勤俭节约的家风。

◆ 文明家风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升华。

五、家庭精神的塑形及维护

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而且还是社会的“调节剂”。当我们在社会上遇到问题,在工作单位受到挫折,或心情郁闷时,总是要回家“念叨”或发泄一下,以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种精神安慰和帮助十分重要,可维持一个人的心理平衡,使不良的心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家庭“精神支柱”的功能,是一般外在作用所不能代替的。

当然,“精神支柱”所起的应是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假若夫妻关系紧张,家庭成员感情不和,这样的家庭很难起到“调节剂”的作用,不“内外夹攻”“火上浇油”就不错了。一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争吵一触即发的家庭,难免使人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这样的家庭对各成员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那么,怎样进行家庭精神的塑形及维护呢?这正是以下所要谈到的。

第一,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家庭各成员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孩子们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其成年后组成的家庭,亦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呢?

1.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尊重,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污秽语言。当某一成员说话时,其他人都能认真听取,哪怕说得不对或不合己意也要听其讲完。不要用“得得得,你别说了”之类的语言,去阻止别人说话;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应耐心地给予回答,不可用“我太忙,没时间跟你啰唆”之类的话训斥孩子。

2.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使每个成员对家里其他人在工作单位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基本情况,父母亦应掌握。

3.家庭中也要发扬民主,对较重大的问题要一起商量决定。如购置贵重物品、新添家具、迁居等,应取得一致的意见,不要用“你们不用管,我说了算”的态度取代家庭民主。

4.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不要过多地限制和干预,孩子不对的地方,父母要给予正面引导。对子女的择偶、婚姻等,父母亲不要过多干涉,确属不当,亦应给予启发教育。“不许你和他搞对象,要不我就不认你”,诸如此类的急话和气话,不利于解决问题。若一时冲动将子女撵出家门,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第二,维护和睦的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无论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和睦的夫妻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夫妻关系不和,家庭其他人际关系亦很难融洽。怎样才能有一个和睦的夫妻关系呢?一般来说可概括为以下“四要”:

l.要相互适应,相互理解。夫妻双方可能有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脾气性格和生活习惯,对各种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若夫妻双方能够相互体谅,相互适应,包容对方,关系会很融洽的。那种以自己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去“改造”对方的想法和做法,只会把夫妻关系搞坏。

2.遇事商量,经济平等。当然,这不是说一切琐碎小事都要商量,而是说一些较大的事。如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小儿入托、孩子上学、外出旅游的日程安排等,夫妻双方要好好商量,取得一致的意见,不要自己说了算,使对方处于“服从”的地位。

经济平等,是说夫妻双方对家庭收入有平等的支配和使用权。女方的“妻管严”和男方的“小金库”都不利于夫妻关系。

3.对家庭义务要各尽所能。夫妻双方要共同承担家务,但不可能是“平均分配”。一方可能由于工作繁忙,家务干得少些,另一方自然要干得多一些,双方不要斤斤计较。男女平等是无可非议的,但一般来说,女方会较多地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作为丈夫要体谅妻子,尽可能地多承担一些家务。

4.要正确对待争吵。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是难免的,发生一些争吵也是正常现象。一旦出现争吵,要注意就事论事,“既往不咎”,要针对所争执的问题说开了就可以了。夫妻之间的争吵也不必“是非分明”。事实上,家庭中的事很难说清楚的,不是可以简单地用“是”与“非”来划分的,只要把问题说开就可以了。即使当时看法不一致也不要强加于对方。这样,双方对所争执的问题都有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往往能够达到一致的看法。夫妻发生争吵后要和好如初,不要耿耿于怀,将不满情绪郁积在心头。怨恨、气恼在心,往往形成下次争吵的导火索。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没完没了的争吵将形成难以愈合的感情裂痕。长此以往,夫妻之间的感情会荡然无存。这是要注意避免的。

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精神对人们的心身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善于塑形及维护家庭精神,才会拥有良好的家庭气氛及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使人心情舒畅,增加工作、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拥抱幸福和成功。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家庭中成员所承担的角色,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尊重、自觉和相互协助、互相依靠的基础之上的。这就给家庭精神卫生的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家庭精神财富在家庭的大量精神财富中占最重要的地位。

◆ 家庭“精神污染”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忽视,成为直接危害成员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六、家庭成员的使命、义务及责任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使命、义务及责任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成分,是“民族之魂”。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往往也正是使命、义务及责任的最佳诠释者;而那些不能尽使命、义务及责任的人则成了“反面教材”,让人们在提及他们的时候无不嗤之以鼻。

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心是维系家庭的必要条件。在家庭中个人身份不同,他的使命、义务及责任也有所不同。幸福和睦的家庭的成员往往都拥有很强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心。家庭拥有的物质利益必须建立在夫妻使命、义务及责任心的基础上,否则,即使家庭拥有的财富再多,夫妻没有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心,子女和家庭同样会衰败下去。

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感,是指个人对家庭、对自己和对他人所负的使命、义务及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遵守规范、承担使命、承担义务、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关于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的分类,从家庭成员使命、义务及责任主体来说,有妻子、丈夫、夫妻共同体、长辈、长辈对年轻夫妻、年轻夫妻对长辈、夫妻对子女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等;从家庭成员使命、义务及责任的内容来说,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社会、婚姻、道德伦理使命、义务及责任等。

(一)丈夫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

丈夫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表现为对待妻子要尊重、信任、平等、民主,尊重妻子的尊严和家庭权威,照顾体谅理解妻子,与妻子共同承担家务,平等协商家庭重大事情,促进夫妻生活和谐,不断丰富家庭生活,倡导家庭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妻子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妻子学习进修等。同时,主动维护夫妻关系,主动深化夫妻感情,也是丈夫的家庭婚姻使命、义务及责任。

丈夫的情感使命、义务及责任:与子女建立深厚的情感,培养子女对父亲的深厚血缘亲情。情感使命、义务及责任就是丈夫在家庭中为子女提供理性慈祥的父爱,提供精神依恋和心理支持,与子女建立亲密依恋感情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子女在性格、人格、品质、情感、道德、观念、思维等方面健康发展,这些也是丈夫重要的家庭情感使命、义务及责任。

丈夫作为家庭的关键人物和核心,其情感使命、义务及责任还包括赡养老年父母、关爱安慰老年父母,除了物质帮助之外还要给老年父母提供精神慰藉、情感关怀、心理安抚与心理支持,帮助老年父母快乐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美好历程。

丈夫的伦理道德使命、义务及责任:丈夫的言传身教对妻子和子女长辈的家庭伦理观念起潜移默化和榜样的作用。丈夫保护关爱尊重妻子,丈夫抚慰爱护尊重子女,子女尊敬爱护支持父母,夫妻互爱、信任、尊重、尊老爱幼、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等,这些家庭道德伦理无不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

(二)妻子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

妻子的情感婚姻使命、义务及责任:表现为对待丈夫要尊重信任、平等民主,照顾体谅丈夫,理解支持丈夫,重大事情与丈夫协商,在教育子女上与丈夫保持一致,主动承担家务,主动促进夫妻生活和谐,丰富家庭生活。此外,照顾幼小子女,与子女建立深厚的亲情依恋也是妻子重要的情感使命、义务及责任。同时,妻子也肩负着与丈夫一样的精神安慰、情感关怀、心理抚慰双方老年父母的情感使命、义务及责任,与丈夫一起陪伴彼此的老年父母安详快乐地走完他们人生最后一段美好旅程。

妻子的生育使命、义务及责任:科学生育后代、科学养育教育后代,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婚姻家庭的需要,是现代夫妻的使命、义务及责任和希望,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要。

妻子的家庭经济使命、义务及责任:妻子在家庭中承担增加家庭收入、抚养小孩、赡养老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等使命、义务及责任。其中,妻子经济上过度独立,导致部分家庭破裂的比例不断增大,这是现代社会离婚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成功女人高离婚率的重要原因。

妻子的教育使命、义务及责任:一般来说,妻子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越高,妻子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关爱程度和科学性就越高。在中国,许多妻子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借助自己以往经验进行情感、学习、健康、道德、性格、习惯、特长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而且妻子对子女的教育需要与丈夫保持一致,夫妻对子女教育的一致性和科学性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同时,妻子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男人心理,掌握丈夫的心理特征和生活规律,保持婚姻的稳定和个人魅力;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熟悉子女成长规律和特点,了解子女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和培养小孩的兴趣和特长,并给予子女及时的鼓励和科学的引导。

(三)夫妻共同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

夫妻共同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夫妻彼此对对方、对后代、对长辈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夫妻彼此对婚姻忠诚和互爱支持、及时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和抚养后代、帮助和指导子女健康成长、共同尊敬长辈、关爱赡养长辈、使长辈安度晚年等。

(四)子女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

子女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子女作为主要的家庭成员,除了被父母抚养外,也应该承担一定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特别是未成年子女。

首先,要学会处理好个人生活事情,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父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劳累。

其次,帮助父母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助父母照顾老人,体验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劳动和代价,增进与父母的血缘亲情,感恩父母,必要时给父母一定的心理关怀、情感安慰和精神鼓励,协助父母解决家庭问题,努力促进家庭和睦与团结。

最后,成年子女还要独立生活,自强自立,同时还要担负起关爱抚慰老年父母、赡养父母的使命、义务及责任,使老年父母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五)长辈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

长辈的家庭使命、义务及责任就是长辈在家庭中应履行的义务和应行使的权利,即长辈尽自己的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大家庭生活,同时为晚辈提供正确适当的帮助、支持和指导。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家庭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勇于担当家庭责任,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

◆ 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就应该勇于承担自己作为这个世界的一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起责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他人,无愧于社会。

◆ 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组织都不可替代的。人的品行、个性、观念以及健康心理观等,同其最初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就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因此,家庭教育责任重大而深远。

七、家庭与家族的附庸关系

家庭是最天然、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细胞,而家族是家庭的扩张和延伸,家庭的繁衍扩展形成家族。我们不妨把家庭和家族的关系理解为,围绕着主干家庭向外扩展,依据血缘、婚姻,甚至地缘关系,形成“一圈一圈”的家庭网络,这个网络就是家族。家庭是家族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单位。

传统意义上家族的界定和表述,基本上是以男系血缘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即一个家族包含了若干个具有血缘关系,但经济上和生活上各自独立的家庭,所指的只是同一个父系祖宗的后代的家庭所构成的家庭组合,至于母族、妻族则不在家族范围内。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家族也往往包括了母族和妻族以及女婿的亲戚,姻亲家庭也可能被列入构成家族的家庭组合之中。

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

第一,家族晚于家庭的产生,又处于家庭之外、家庭之间及家庭之上,是基于家庭的“上层建筑”;它所承担的,是因家族形成后才出现或增加的(其中有许多是从个体家庭中分离出来的)那部分功能。即便是最古老的母系家庭公社与其构成单位——偶婚制家庭的关系也同样如此。摩尔根指出:偶婚制家庭是一种个别而且特殊的家庭。几个这样的家庭常常居住在一幢房子里,构成一个共同的家室,在生活中实行共产的原则。这一事实本身说明:这种家庭的组织过于薄弱,不足以单独应付生活的艰苦。虽然如此,这种家庭却是建立在一男一女相婚配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若干专偶制家庭的特点。

家族一旦形成,即可对家庭的原有生活内容、节奏、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其自身也很快就会发生“异化”,衍生出一种基于家族整体或凌驾于家族整体的利益。对此,既可做正面的解释——家族整体的利益将大于个体家庭利益相加之和;也可做负面的解释——“异化”的家族相对于被它涵盖的具体家庭而言,不过就是一个“虚幻的共同体”。

第二,汉语“家族”与构成家族之个体家庭间的关系,不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取代或覆盖,而与宋明理学的基本命题“理一分殊”类似。自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不管是否构成家族,人类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抚育、赡养、消费等,都是由男女婚姻及其子女组成的个体家庭为单位。在中国古代,个体家庭或单称为“家”,同居共财是其基本特征,如《颜氏家训·兄弟》中所说“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等;或合称为“家室”“室家”,如《诗经·桃夭》中所说“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孔疏中所说“室家,谓夫妇也”等。

“家”也可作为泛称,如《礼记·大学》中所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孟子·离娄上》的“天子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等,泛称之“家”的含义就不必以同居共财为前提,而是与“家族”相近。在单称之“家”的个体家庭内部,其结构要素或关系类型——夫妻、父母与子女(也包括正式收养的子女)、同父母子女,与现代社会科学所归纳的“核心家庭”“自然家庭”“基本家庭”“小家庭”特征基本相符。

总之,家庭和家族,主要表现为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家庭是个体,家族则是群体,是家庭的扩大与组合。家族,不像一般社会团体那样,其成员只不过是因某个时期、某种方面的共同利益、共同愿望、共同感受或相同的信仰而形成的群体。家族成员,是同一祖先的后代,身上流着同一祖先的血,血浓于水;家族成员资格是自动的,永久的;一代一代的人死去了,但家族永存。因此,对待家族也应和对家庭一样,富有责任感,积极为了大家族的发展而独立自主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家庭是由爱组成的。爱由互相的尊重支持。

◆ 家族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组织,它是由无数个具有较近的“亲族关系”(包括“血亲关系”“嫡亲关系”和“姻亲关系”等)的核心家庭组成的共同体。

◆ 最温情的家庭和家族是充满友爱的家庭和家族。

八、箴言:不“作”不死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No zuo no die”,意思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意为没事找事,结果倒霉,目前广泛流行于各大社区、论坛甚至主流媒体。如今这句话已经走出国门,收录进了美国俚语词典。

没事找事的人,常常人为地扩大事态,结果会越来越烦恼。本来就错过了时机,问题已经难解决,还继续拖延,以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比如,同学之间有误会,当时没说清楚,后来干脆“随它去”,那还不使苦恼、不安、哀怨、误解越积越深?好好的同学朋友还能不“分道扬镳”?

没事找事的人,“自我牵连”心理严重。几个人在那儿有说有笑,等自己来到他们面前,都闭口无言,或者,转移话题了;遇到老师,向他问好,他怎么爱搭不理?是不是他们对我有意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慢慢地,“疑心生暗鬼”,越琢磨越不对劲,自怨自艾,抑郁成疾。

没事找事的人,看问题只看消极的一面。有过多少次不公正的待遇,多少次有人对我不友善,越琢磨越烦。

没事找事的人,凡事总爱朝不好的方面想:他们肯定不喜欢我,这事我不可能成功。结果,还真让他猜“中”了。因为,他主观上不努力,见人三分胆怯,三分冷漠,遇事犹豫,躲躲闪闪,怎么让大家喜欢?事情怎么会成功?

没事找事的人,在自贬自虐的同时,对别人也不屑一顾,百般挑刺,小题大做,制造矛盾,引起大家的反感。“离亲”“叛众”的结果,必然“众叛亲离”,岂不是“烦”上加“烦”?

有些事情本来是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没事找事的人却将其当成是一个无法排遣的烦恼,郁积在心里,以至于整天愁眉不展、叫苦连天。这样一来,就不可能获得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所以,想要快乐和宁静,就不要自寻烦恼。

美国小说家德莱塞曾说:“不要无事讨烦恼,不做无谓的希求,不要无端地伤感,而是要奋勉自强,保持自己的个性。”烦恼是一把摇椅,一旦你坐上去,它就会一直摇呀摇,总也停不下来,如果你跳下摇椅,它自己就会慢慢停下来。

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其实一切都是因自己内心的情绪、思考方式的转变造成的,也就是说其实是没事找事。生活本来就充满了艰辛,再自找很多烦恼、麻烦,岂不是会让自己失去轻松,变得疲惫不堪?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第一周的星期日晚上把第二周可能会出现的烦恼事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纸箱中。到了第三周的星期日,他与实验者逐一核对每项烦恼发生的情况,结果发现其中90%的担忧并没有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大家把那10%真正发生的烦恼重新丢入纸箱中,过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开箱那一天,他们发现剩下10%的烦恼已经不再是烦恼了,因为他们有能力应对。

由此可见,烦恼是自己找来的。据统计,一般人的忧虑有40%属于过去,有50%属于未来;在属于未来的忧虑中,有90%的忧虑从未发生过,而剩下的10%是能够轻松应对的。

所以,有了烦恼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够淡定一些,理清头绪,从容地去应对,就会使那些凭空产生的烦恼逝去,也会使看似真实的烦恼变得不值得一提。

没事找事,是一条漆黑漫长的路,只会使你越走越黑,使你见不到希望,使人生变得黯淡无光。因此,当烦恼本不存在的时候,不要无中生有,避免“胡思乱想”,以此来杜绝自寻烦恼,做到心境平和淡定。一个人只要能够放得下,那么他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快乐,事情就这么简单。试着每天忘记一点点,试着将锁上的心门再次打开,试着寻找快乐,你会发现,原来天并不是那么灰暗,原来痛苦并不是紧紧围绕着自己,原来烦恼可以不驱而散……

刘凤鸣谈幸福家庭:

◆ 只有心态积极、心灵宁静、全面看问题,才不会给自己找烦恼,才能拥有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

◆ 没事找事的人常常担心自己会烦恼,所以烦恼也会找上他。在烦恼中纠结,心浮气躁,所以他们常常不快乐、不轻松。

◆ 许多烦恼和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套的枷锁,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折磨,这无异于将自己置于虚拟的精神网络中,与其忧虑未来不如好好把握现在,才能有更多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