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人都能梦的解析(修订版)
7672000000028

第28章 匪夷所思的艺术大师(9)

直接给答案的话,那就是:有一定的这种倾向,但要说明,这种倾向主要是源于性好奇。

这种性好奇源于童年。

几乎我们每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有过对异性好奇的阶段(不是青春期那种懵懂的性渴望),这种性好奇纯粹是因好奇而起:为什么他(她)和我不一样呢?这种好奇虽然有时候能得到满足,但也仅仅是看见、知道了而已,并不能理解其原因。这种原始的性好奇心理,对我们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会一直延续到我们成年之后。

例如我小时候虽然曾看到过赤裸的异性(跟我同年龄的女孩),但是我除了惊奇之外是不能理解:“她们怎么少了个‘零件’?”后来我还曾模仿着像女孩那样的姿势小便(我问了几个比较熟的朋友,他们小时候都有过这种行为,男女都有)。这种最初的模仿其实就是一种“性别转换”的尝试。而当我们成年后完全明白了性别问题,不代表着这种“变性尝试”就从我们脑海中被剔除了,正相反,还扩大化了——从最初的因不能理解含义而做出的行为模仿,到深刻了解后,所期待一种完全模仿。不过,这不代表着我们每个人都有变性的倾向。

很多时候我们都曾抱怨过一些性别上所带来的麻烦。男人会认为女人求人办事儿会容易得多(尤其是漂亮女人),受到的关注、关照比男人更多;而女人认为掌握这个世界的是男人,例如升职,不用忍受怀胎,不需要经期,等等。假如你关注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这种抱怨几乎每天都会听到:

“我要是个男的就怎么怎么样!”

“还是女人好办事啊!”

“我们同时入职,就是因为我生孩子耽误了!”

“女人只要长得好,不用奋斗都有房有车还名正言顺,男的就不成,那算吃软饭!”

其实以上这些“变性愿望”的原始起点并非是性,而是其他因素。

我知道在《梦的解析》中,对于梦中的“性倒错”问题不是这么解释的,弗洛伊德的解释更偏向于“性驱力”这一说法,强调童年对我们的记忆及印象造成了这些影响,并且认为那是这类梦的唯一驱力而成为梦的原始欲望。不过根据目前欧美已知的事例及分析,有个比较客观的观点:不能否认随着我们的成长,在成年后所接受的社会压力而扩大化了这个问题,同时极可能是由于生活压力所引发的那种“变性欲望”出现在梦中,并呈现出“性倒错”的梦。所以,回顾下本书前面所提到的“……梦的原始欲望的产生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主导的,但同时这三个我也在互相影响着……”,所以这种“性倒错”的梦,我并不认为“性驱力”是唯一驱力,应该还有更加“本我”的情绪在其中。也就是说,异性性取向人群的大部分这类“性倒错”梦,是由生活压力而触发,且借助“原始性好奇”(来自童年的)的渠道,而实际核心愿望应该是“跨性别的特权”。所以这种“变性愿望”大多数并不带有“同性恋”倾向(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同性性行为倾向了),而且严格地说,应该是与前面提到过的“集体意识性质的同性恋”相对立的。

3.不能不说的俄狄浦斯情结

估计这个话题都比较熟,我就不多介绍了,只是为那些尚未知道这一理论的读者简单先解释下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他是底比斯国王莱乌斯与王后约卡斯塔所生的儿子。由于在他出生前,神谕就已预言他长大后会杀死父亲,所以一生下来他就被弃于荒野。不过邻国国王路过荒野发现并且收养了他,后来俄狄浦斯成了该国王子。他由于自己出身不明去求神为他指明,而神谕显示出他命中注定会杀父娶母,并为此警告他要远离家乡。俄狄浦斯听了之后决定离开国度(其实是养父的国家)。但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他碰到了亲生父亲莱乌斯王(当然不认识),而由于争执他将自己的父王打死了。当他流浪到底比斯后,解答出了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狮身人面怪,自己的问题被解答后自杀了……我不理解这是什么心态,可能斯芬克斯心理有问题),而被感激的底比斯国民拥戴为王,同时娶了王后约卡斯塔为妻。在位期间国泰民安,他并与约卡斯塔生下了两男两女。多年后底比斯发生了一场大瘟疫,国民去求神谕时所得的回答是:只要能将谋杀先王莱乌斯的凶手逐出国度就可停止这场浩劫,但凶手在何处呢?怎么找到那个罪犯呢?悲剧就这样一步一步展开,终于,引出最后的残酷真相——俄狄浦斯王就是杀死莱乌斯的凶手,而且更糟的是他本身竟是死者与其妻所生的儿子。根本就不知情的俄狄浦斯无比地震撼并且为此痛苦不已,最终是个悲惨的结局——俄狄浦斯自毁双目远离了家园,流浪于荒野——而这一切完全符合神的预言。

而弗洛伊德引用了这个悲剧的名字,以此来命名儿童性心理中的“恋母情结”。儿童性心理学中所说的“恋母情结”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很多对此一知半解的人错误并且泛滥地借用这个名词,已经给人留下了无聊的错误印象,所以我对此会花上一点儿篇幅说明一下“恋母情结”的问题。

在本书第零章的时候,我就提过一个观点:孩子的愿望是很难满足的,因为孩子是贪婪的,他们还没学会克制,还未理解什么是适度。所以对于“母亲”,孩子们的概念直接得多:代表食物,代表安全,代表温暖,代表呵护,代表关注,代表宠爱,等等。而且这也是对孩子来说最亲近的异性(在这点上,原始的性概念才发挥了其作用)。而孩子眼中的父亲则是一种制度与秩序(限制及规范),并且父亲还可以同母亲很亲密。所以出于独占本我的心理,才产生了妒忌(并不清晰,很混乱很迷茫的那种),也所以才会在孩子的梦中出现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在《梦的解析》原著中已经很清晰很明了地说了这点,但正是这点,被很多仅仅看了一点儿就四处传播的人歪曲了其真实含义,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儿童性心理中“恋母情结”有着很大的曲解及误解。在此,我要强调、重申弗洛伊德的观点:请看完,并看懂。

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文艺作品很多,例如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有一版的电影大陆译为《王子复仇记》)。虽然剧中的哈姆雷特是为了替父亲报仇,但是很明显,父亲已经死了,而且所杀的人是父亲的兄弟——这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象征与替换。而更深一层的是,哈姆雷特在用一种赎罪的态度来对待自己那时隐时现的“俄狄浦斯之欲”(这才是全剧的核心),也正是这点,最后莎翁用死亡来解脱了哈姆雷特(暗示着抵抗不可逆反的人性本我,唯有一死)。

刚刚想了下,我觉得这类的梦写不写其实无所谓,而且涉及“俄狄浦斯情结”会引出海量篇幅来谈到儿童性心理(梦的大量素材源于童年记忆、印象),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再用实际梦例来做更多的说明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弗洛伊德半神那个经典“鼠人”病例(其实“俄狄浦斯”梦例非常多,而且许多心理学家都有过研究),而在这本书里就不为此增加篇幅了。

五 关于本章那些“未曾提到部分”的说明

在本章中我们见识并且领略到了梦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位艺术大师,不过我之所以在本书中只做了概述性的说明而并未详尽,一是出于篇幅考虑,二是因为我深知这么写下去,多少字都不可能写透彻。因为,梦的表现手段基本跟汉字有一拼——看上去也就几千汉字(常用),但是就是因为组合排序问题,这几千个汉字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神魂颠倒。梦的表现手法也是这样,不但复杂而且精妙——虽然看上去简单。在我反复掂量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我觉得“写尽”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尽可能概括后,并且挑选主要部分在这里做了个浅显的表述。同时我也深知很多观点并非来自于《梦的解析》中相关章节,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好,因为我在最开始就已经说明了这本书是在弗洛伊德梦理论为核心的前提下,进行了修改,融入了很多近些年才有的新理论作为参考(书目会于本书最后列出),所以请读者理解我这么做的初衷:我并非要照搬一本书认死理到撞墙为止,我只是想打开一条缝隙,让大家都能窥探到我们未曾留意过的那些精彩与秘密。

在梦的表现形式上其实还有其他的转换及替代形式。例如梦中的数字就是一项。不知道读者是不是还记得我在最开始的时候,解析“单车训练梦”所提过的两组数字:85、20,我深信这两组数字一定是有着特殊的含义,但是就算到目前我都没能理解这到底代表着什么。

还有,在《梦的解析》原著中还强调了很多单词的替换和单词组合,还有单词的象征及联想。但针对这类梦的解析恐怕很多读者不会产生同感,甚至不能理解。因为我们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这些例子在这本书里就不会出现了(文字背景不同)。与此相同的还有性的问题,本节中对于梦中的性问题的一带而过,并非我遗漏,而是我刻意没有做过多的说明及解释,因为在《梦的解析》中,性这个问题被说了很多次,但是目前我们主流的心理学认知及性心理学认知发现,很多有关性的梦,虽然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性原始欲望,但是并不代表着全部(就好比上一节中提过的“恋母情结”一样,其中彻底的、根源性质的性成分没那么大),反而跟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宗教历史的关系更大。也正因如此,在本章中对于“性驱力”及“性的梦”这一话题有意淡化了。

至此,这漫长的第六章就此打住,让我们接着进入到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