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阿尼姆斯是指女性心目中的一个集体的男性形象。他也有着正反两面。如反面的阿尼姆斯在神话传说中扮演强盗和凶手,有时候还会以死神的形象出现。而正面部分则代表事业心、勇气、真挚,假如追究得深一些,应该代表着精神上的深邃。女人通过阿尼姆斯能够经历自己文化和个人的客观局面的潜伏过程,及找到自己的方向,以达到关于生活的一种强化的精神态度(这一点请不要深究)。此外,来自于阿尼姆斯无意识的见解,其结果可能会导致全部情感的一种奇怪的麻木和瘫痪,或者是几乎能导致一种万物皆空的深刻的不安全感。阿尼姆斯在女人的心灵深处悄声秘语:“你希望渺茫,何必还要去费劲?简直就没有值得去做的事情,生活就不会再向好的方面转机。”
荣格认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并且时刻左右着我们,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一些决断是由心理上的这位异性所做出的,所以当我们身处于某种感情纠葛或者事情决断的时刻,我们大多会因此而迷失,也只有当事情彻底结束后,我们才会惊觉到自己曾经的言行,与自己的真正思想和感觉恰恰相反——这是因为我们很可能是完全站在某个当时的对立面来看待那件事情的。
关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我还想补充一点:实际上这两位并不完全代表着每个人心目中的母亲或者父亲所造就的异性原型,而是多多少少有些干扰因素融入其中。这些干扰也许来自童年中的某位异性(与年龄身份等无关),也许会在青春期之后的某一天,因某位异性而造成“新元素融入”(同样也与年龄身份无关)。而具体是什么,那就因人而异了——也就是说,荣格把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意识是非常严格地区分开来的,他认为集体意识、集体潜意识左右着我们集体的命运(整个人类);而在这基础之上的个人意识及个人潜意识,则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实际上这也就回到了本节最开始提到的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这些荣格所提出的基础论点(我知道自己写的还是太少,但是没办法,篇幅限制,所以这里仅仅是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来重点提。而选择方式参照第一章写弗洛伊德生平事迹的选取方式),造成了荣格对于解梦彻底而完全地不同于弗洛伊德。现在让我们用一个著名的梦例来看看荣格对于梦是如何解释的。
有个10岁小女孩做了一连串的梦,梦中有着很古怪的形象和主题。小女孩把这些梦画了出来,如下文介绍:
(1)邪恶的蛇一样的怪物吃掉了其他动物,但上帝从四面来到(画中有4个上帝)让所有动物再生。
(2)升天,异教徒跳舞庆祝;下地狱,天使们行善。
(3)一群小动物开始恐吓她,并且这些小动物都开始变大,其中一个吞了她。
(4)几个小耗子被虫子、蛇、鱼和人所穿透,耗子变人。
(5)透过显微镜看一滴水,她看到水中有许多树。
(6)一个坏孩子拿着一块土并掰碎扔向过路人,过路人便都变成坏人。
(7)一个喝醉的女人落水,起来又成新人。
(8)在美国,许多人在蚁堆上滚并被蚂蚁攻击,这个小女孩感到很害怕就掉到河里。
(9)月亮上有个沙漠,而小女孩在往下沉,并且沉入了地狱。
(10)有个闪光的球,女孩去摸这个球,球开始冒着蒸气并从里边出来一个人把她杀了。
(11)小女孩自己病危,然后从肚子里生出了鸟来把她盖住了。
(12)大批昆虫遮住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唯一一颗没有被遮盖的星星落到她身上。
这个梦就是这样的。关于这个梦,荣格认为,这些梦的思想带有哲学概念。这一系列梦思考了一组哲学问题:死亡、复活、赎罪、人类诞生和价值相对性,等等,反映了“人生如梦”的思想以及生死的转化。这种主题也存在于许多宗教思想之中,它是全球性的。第4个和第5个梦包含进化论思想,而第2个梦则反映了道德相对性的思想。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一个10岁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懂得这些呢?又怎么会想到这些呢?荣格认为,她能懂,是因为世世代代祖先的思考,已通过原型遗传给了她。她要想这些,是因为她可能就要死了。而这个做梦的女孩当时虽然没有病,却在不久后因传染病而死去。
说完这个梦,我想,现在是该做小总结的时候了。
这个梦的解析是典型的荣格理论的体现——集体潜意识——原始(人类)的灵魂。这些原始人在梦中以种种不同的形象出现,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帮我们出主意;当我们面临危险时来警示我们。由于这些“原始的思维”有几百几千代的生活经验,所以原始思维的智慧和直觉远远超过我们意识中的思想。
也就是因此,虽然荣格同样认同梦是具有心理宣泄作用的,但是他也坚信着自己的理论:“我们心中的原始人是用梦来显示自己,并且借此来表达自己的。”
附录笔者推荐的荣格作品。本书目是完全出于个人喜好所列,与传播广泛与否无关,且顺序与推荐程度及年代完全无关:
《人及其象征》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探索灵魂的现代人》(我还见到另一个版本译作《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东洋冥想心理学》
二 阿德勒怎么说
其实阿德勒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欧美被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弗洛伊德和荣格。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尖锐了,多多少少带着一些针对整个社会、人文的批判色彩。这种批判甚至含有某种强烈的自审与自责——那会让人有些不舒服——把“原罪”的问题扩大化了;而荣格的理论明显又偏向于宗教成分过多,例如集体意识及集体潜意识,还有集体性记忆传承的问题,这让我们多多少少都能想起早期人类社会的原生萨满教。如果完全就是荣格理论所说的那样,恐怕因此而受益最多的不会是天主教,而会是萨满们,所以荣格的理论在最初乃至于现在,仍然还有些问题尚在争议中(其激烈程度不亚于弗洛伊德泛性论被争论的程度)。而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学在整个欧美才是最快、最广泛被社会公众接受的,同时也是现代心理学、自我心理学的重要里程碑,即: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点对西方的政治体系、民主制度、法制完善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过本书中对于关于阿弗雷德·阿德勒对于梦的观点的整理,让我着实花了一番心思。虽然阿德勒的理论、学说远远比荣格那开放性极强的概念要容易说明,但是阿德勒其实对梦并没做太多的解析。不过仅从阿德勒的一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阿德勒对于“梦之真意”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他说:“每一个梦都是自我陶醉,自我催眠。”
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让我们来看看吧。
阿德勒理论的核心与弗洛伊德学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认为左右我们的不是经验,而是理想。他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模式,而根据此生活模式又形成生活的个性化的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主观目标不完全相同,在研究心理过程中,针对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才是正确的方向,所以阿德勒的学说就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学说基本都是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的,他强调“社会意识”(注意同荣格理论区分)。他理论的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等等。
所谓创造性自我,就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而使之有其意义(把原本并无明确概念的记忆直接变为“有价值”的经验)。它追求、甚至创造经验以帮助个人完成他独特的生活作风。创造性自我使人格有着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这也是人类生活中活的因素(其实这是“很美国”的一种社会价值理论观点,主要是通过体现个人价值,然后以此来堆积成社会价值)。而生活风格则是指一个人在每次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极其独特并因人而异的各种动机、特性与价值的集成。这决定一个人要学什么、如何行动、怎样思维,甚至决定了哪些经验能够渗入到某个个体人格之中。和生活风格无关的经验则被遮盖、被抵制、被压抑,但是不会被删除——也就是说,被潜意识化了。但是被“潜意识化”的这部分是否依旧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及到底影响了多少,至今都属于争议话题,没有被定义。近20年唯一能确定的是:的确被影响了,而影响多少不知道——不过这也的确形成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风格——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风格是一样的。生活风格是由创造性自我发展、建立起来的。阿德勒认为这早在儿童时期四五岁时就形成了。
根据上面这一点,阿德勒也就树立起了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他相信,人的行动是受其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激发。这种“对未来的愿望”很可能仅仅是纯粹假想的,即:不可能实现的各种理想。然而正是这些假想的愿望,却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发每个人去完成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某项事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就是在这个学说被公布出不久,阿德勒紧跟着宣布了自己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病学一个影响极大的观点:正常人在必要时能够摆脱这些假想的影响而面对现实,而精神病患者却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某种划分性症的根源问题——无法从自己构架出的幻想中逃脱出来,并且把所有的生活完全投入到其中,至死方休。而“正常人”(原谅我用引号,我觉得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常人)以“合理的幻想”为目标,则就是追求优越。这是我们为了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而并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假如用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来解释,就是更本我一些——单纯地追求更好,而非超我——无目的性地更好,强于别人——所谓虚荣)。由于千奇百怪的个人理想及个性化性格形成,所以为了达到自己愿望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
不过阿德勒认定,在这之前的原始驱力是自卑感(非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卑情结”。这个,是阿德勒最出名的概念之一。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到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所以,自卑感使人努力克服缺陷,而这种努力叫作:补偿。这一理论基本主导着整个阿德勒所创建的个体精神分析理论,也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因为他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理论进行的。这个说法看上去有点儿像是欲望论,但不同于欲望论的是:欲望论只是单纯地承认无限获取,而自卑论则强调为了完善而获取。说起来,自卑论比欲望论更深一步做了解释——关于这个论点无论对错与否,我们都要对阿德勒抱有敬意,因为他的确带领着我们跨出了一大步,突破临界点而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写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阿德勒会对梦有了那句话:“每一个梦都是自我陶醉,自我催眠。”并且能看到,他延续了曾被弗洛伊德抛弃的“延续理论”——认为睡眠是清醒时心理活动的延伸,做梦者与清醒时的人格是基本一致的。
阿德勒指出,做梦的目的是“获得对未来的指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细说起来,等同于换个方式解释了“梦是愿望的达成”,同时又有点儿类似荣格理论的内容,但并非“某个原始人在指引我们”或“某个祖先通过梦在展示自己”)。想逃避现实生活的人常常做梦,而解梦的意义在于使人明白他在自我欺骗(这点依附于弗洛伊德解梦理论),这时“他就会停止做梦,而梦对他也失去了作用”。因此,做梦者就学会了面对自己的现实问题。
前面说过了,阿德勒对解梦并不怎么热衷,他曾经很明确地说过:“基本所有的梦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释解出来的。实际上,能获得解释的梦凤毛麟角。”(所以写这节,在整理资料方面让我很头疼,但是由于阿德勒的观点对现代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如今在我们身边到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情况下,假如不提阿德勒,那么对这本书来说多多少少算个遗憾。)对解梦没什么兴致的阿德勒,倒是对于自己理论的延伸抱有浓厚兴趣,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点部分——那就是:社会兴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