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7680600000057

第57章 教养层次不同,交谈的内容也不同

教养一般指文化和道德水准,包括文化程度、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涵养气度等。教养层次不同,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些话说出来,甲听得懂,理解得了,乙就可能听不懂,理解不了,像前文所说的作家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物——工作组组长文采的演讲,就是没有区分接受对象的教养层次和实际需求,致使“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所以,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要认清自己的接受对象教养层次如何,盲目表达不仅达不到说话的目的,甚至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人各有其情,也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不仅要看对象的教养层次,而且还要看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必须因人而异。交谈的内容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 “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 “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 “干吧!”公西华听了有些疑惑,就问孔子: “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特来请教。”孔子答: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公关活动等各方面的交谈也要注意这一点。

心境通俗地称为心情,是一种比较持久的、难言的,但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大家知道,在听觉方面,声波在耳蜗内转变成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通过神经系统的处理,听者就把这些编了码的信号感知为能够表达说话者意思的词汇。既然听者要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处理,那么,听者的心境,必然影响到语言的交流效果。

人际交流中经常会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发生意外的问题。《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旧己的外孙女: “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这话恰好被黛玉听到,她误认为婆子骂她,于是大叫一声道: “这里住不得了!”直气得“两眼反插上去”。婆子的话本来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但黛玉却不这么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使她产生了误会。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感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