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赞美都会产生正面效应,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对学生、下属、晚辈等表示赞美,如过分使用溢美之词则可能会助长对方骄傲、自满、浮躁的情绪,不利于对方学习、工作、做人等的进一步发展。如一位母亲赞美孩子: “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这种刻苦的精神让我很感动。”这种话就很有分寸,不会使孩子骄傲。但如果这位母亲说: “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中,没有一个人赶得上你的。”那就会使孩子骄傲,把孩子引入歧途。
这就要求我们在赞美这类入时应当把握好分寸,适可而止。少一些华丽的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词,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引导、肯定和鼓励,既满足对方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又令其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和期冀,从而更加努力上进。
丰子恺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大学后,李叔同教他图画课。在教写生课时,李叔同先给大家示范,画好后,把画贴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都照着黑板上的示范画临摹起来,只有丰子恺和少数几个同学依照李叔同的做法直接从石膏上写生。李叔同注意到了丰子恺的颖悟。一次,李叔同以和气的口吻对丰子恺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学生。你以后,可以……”李叔同没有紧接着说下去,观察了一下丰子恺的反应。此时,丰子恺不只为老师的赞扬感到欢欣鼓舞,更意识到在老师没有说出的话当中包含着对他前程的殷切希望。于是,丰子恺说: “谢谢!谢谢先生!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李叔同对丰子恺的赞扬,激励他走上了艺术道路。丰子恺后来说:“当晚李先生的几句话,确定了我的一生……这一晚,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
将鼓励寓于赞美之中,一定要注意赞美须具体、深入、细致。
抽象的东西往往很难确定它的范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美的东西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得到的,像前面的母亲夸孩子刻苦,这很具体。如果要称赞某人是个好推销员,可以说:“老王有一点非常难得,就是无论给他多少货,只要他肯接,就绝不会延期。”所谓深入、细致就是在赞美别人的时候,要挖掘对方不太显著的、处在萌芽状态的优点。因为这样更能发掘对方的潜质,增加对方的价值感,赞美所起的作用更大。
譬如说,有人送你一只花瓶,你说一句感谢话自然是必需的。但称谢的同时,再加以对花瓶的称赞,赠送者一定会更高兴。 “这花瓶的式样很好,摆在我的书桌上是再合适不过了。”称赞中要隐喻对方的选择得宜,他听了一定很高兴,说不定他下次还有另外—件东西送给你呢!
“好极了,这张唱片我早就想买了,想不到你送来了。”如果真是你渴望了许久的东西,你应该立即告诉送给你的人。
“对我来说这收音机再合适不过了,以后每天我们都可以有一个愉快的下午了。”直接把你打算如何使用这礼物说出来,是一个很好的赞美方法。
“我从来不曾有过这么漂亮的手帕。”把最大的尊荣给予赠送者,他一定会感到很高兴的。
感谢和称赞,是有密切的连带关系的。“承蒙你的帮助,我非常感谢。”这仅仅是感谢,如果再加上几句: “要不是靠你的帮助,一定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就觉得完美多了。
赞美还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式,—般的赞美方式(方法)大体有下面几种。
1.对比性赞美
就是把被赞美的对象和其他对象比较以突出其优点。常用“比××更……”或“在××中最……”等句式表示。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比性赞美给人一个很具体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会产生一个负面,从而容易引起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所以在比较时就不应该用贬低来代替赞美。
两个学生各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请老师评价。老师如果对甲说:“你画得不如他。”乙也许比较得意,而甲心中一定不悦,不如对乙说:“你画得比他还要好。”乙固然很高兴,甲也不至于太扫兴。
2.断语性赞美
就是给被赞美者一个总结性的良好评价。实际上,对别人的工作进行肯定就是—种赞美。但是这种赞美由于是较为全面的、总结性的评价,所以容易流于抽象,与赞美的具体性产生矛盾。赞美者也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这种方法经常和其他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
3.感受性赞美
就是赞美者就赞美对象的其中一点表示出自己的良好感受。这种方法体现了赞美的具体性,因为它陈述的只是赞美,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所以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其赞美的优势。要实施这种赞美有两个步骤:一是把被赞美者值得肯定的优点“挑”出来;二是让被赞美者知道你对他的优点很满意。这样,赞美的作用就自然产生,而且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