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7680800000026

第26章 沟通时要把握分寸

人们常说:“言多必失。”这是指,一个人如果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的多了,自然地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如果你一不小心失言,伤害到某个人,那么你就会招来无端的横祸。

言之有度:即说话要有分寸感。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应说到什么程度,这都是很有讲究的。要注意沟通场合、沟通对象的变化。要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感。总之,恰如其分地传情达意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因此言行不可不慎。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在我们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就会把握分寸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说话的时候,说得很充分,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

有些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当然这是令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因此在人多的场合要尽量少讲话,并讲究“忌口”。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说话没大没小,信口雌黄,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与人交谈,不注意说话的分寸,就是对人的不尊重。在生活中,大大咧咧、风风火火、不拘小节的人不少,这类人说话往往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当今社会中,有些人和别人交谈时说到高兴之处就忘乎所以、口无遮拦,说话没有了分寸。要知道,这不但是不礼貌的表现,而且还可能有损你的气质和专业形象。切记,在交谈中,有些敏感的话题是要小心避免的,所以,我们要注意:

1.说话时,必须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2.说话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3.说话时,一定要有善意。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4.说话要注意方式,多用一些婉言表达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婉言表达,其功效是免除怨怒,促进尊重,使人与人之间充满友好和谐的气氛。

并不是所有的话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合拿来公开谈论。要塑造成功的人生,就须懂得掌握说话、做事的分寸。说话时的动作、表情、举手投足都要有分寸,过于张扬会给人轻狂感,过于木讷则显得呆板无趣。

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需要不断修炼。《菜根谭》有云:“得意便思有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无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都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与修炼。

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任何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说话的分寸。没有考虑周到的话,最好少说。说话注意分寸,要做到慎言、忌口;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地点和说话的对象,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乱说一通;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在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妻子娜佳喊道:“喂,你也来喝一杯!”

这句话如果是在家里说,肯定会是一句充满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前苏联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这话就显得不够庄重和得体,甚至可以说太随意了一点。偏偏娜佳是一位个性极强且年轻气盛的人,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附属物。她听了这句话,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一时又无化解的方法和语言,于是就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着便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走出了会场。

在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时年22岁的娜佳已经躺在血泊中,手里握着“松牌”手枪。

就这样一句话,断送了一条正值青春年华的生命,实在令人惋惜。如果斯大林注意场合和分寸,说一句:“娜佳,请你也来喝一杯吧!”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了吗?

注意说话的场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不能忽视说话的分寸。

人的嘴巴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吃喝与说话。《辞源》对“口”的注释谓人借口以发言,故多以为言之代词。《左传》则有“白皙须眉甚口”之说。可见,“说话”扣“人口”,于语法,都很传统而正规。当然,这“人口”已经由“人发言”一意,歧解为“居住在一定地区内或一个单位内的人的总称”这一通常的定义。其后,“要有分寸”扣以“当量”,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作释:

一、直视“分寸”为“一定的长度”,解“要有分寸”为“应当比量(长度)”;

二、会意“要有”为“应当”,而“分寸”则视之为“适当的限度或程度”,其运用于“说话”,则是通过理智对意识、情绪予以调节、控制,这“分寸”,是用心量出来的,用意表达出来的。

“滴水不漏”可以做到自己不吃亏。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想着自己不吃亏而总是让别人吃亏,那么他话说得再漂亮又有何用呢?因为只想着自己而不想着别人的人,本身就是不讲分寸。就分寸的本义而言,它就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说话时首先要经过自己的大脑,也正是这种哲学的实际应用。当然,说话关系到为人处事,如果把话说得恰到好处,那么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谐圆融,反之,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