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记忆最高效
7709500000021

第21章 科目记忆有方法(3)

1谚语记忆法。一些谚语如果不加以运用,听过了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但是如果收集谚语,联系自己的学习,既能增加知识面,又能强化记忆。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些都说明形而上学片面观点看问题的危害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这些都说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都是说明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蚁穴溃堤”……这些都是说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2分层记忆。如在记忆意识时,可从以下几个层次记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举一反三记忆法。“举一反三”就是对同一类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进行学习、练习、讨论,这样才能学得好、学得活、记得牢。如对商品这一概念的理解。一只羊能和30斤大米作交换,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是相等的。千差万别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这样围绕商品这个基本概念及与它相关的一些因素,从多角度反复进行,就能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学得透彻,学得灵活,使我们真正获得了知识,记住了知识。

4关键词记忆法。如“三个代表”,可记作“生产力”、“文化”、“人民的根本利益”。

5化整为零记忆法。如掌握有关国家部分的知识时,可把它分解成以下若干小问题:①国家的产生;②国家的性质(国体);③国家的含义;④国家的根本属性;⑤国家的类型;⑥国家的职能;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⑧国家结构形式;⑨国家机构,等等。

6热点与课本结合。如“三农”问题。主要考的是农民增收,想想课本上涉及到农民增收的有哪些知识点,把它们答上之后还不算完,再想想能不能联系到别的一些热点,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这些都是热点与亮点,答上肯定会为你的卷面增色不少,得分是自然的了。

7异同记忆法。通过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异同点来记忆。如《宪法》和《刑法》,相同点:都是阶级统治的产物,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它们的消亡而消亡;都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的。不同点: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制度的内容,而刑法只是规定国家政治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内容。法律效力不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刑法是子法,它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不相抵触,否则就失去刑法应有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2/3以上代表通过,而刑法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制定和修改。

8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重要的学习方法,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发现和积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觉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可以对同一类社会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使用的理论知识,以实际材料为背景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联系。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等。

中学政治课的突出特点就是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要求中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而记忆则要求我们每一个学生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大量的内容。政治学科首先要记住概念、原理、基本观点。而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我们不能死记硬背,只有积极地寻求好的记忆方法,才能记得快,也记得牢。

如何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需要记忆的东西好多,我都快要招架不住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偏偏就要考很多知识,更可气的是平时花费很长时间记了那么多,考试的时候却忘记了,真是恼人。这样下去,我的大学梦就要破碎了,谁能帮帮我呀!

1记忆核心词。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核心词”。

2公式记忆法。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影响。人物=时代或国名+职务+作为+评价。作品=时间+作者+内容+意义。会议=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作用。条约=时间+地点+签订双方+内容+影响。改革=时间+改革人+内容+意义。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经过+后果。

3异同记忆法。如从唐末的5个农民起义政权的名称均以“大”字当头:唐末黄巢起义军政权——大齐;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军政权——大蜀;南宋初年钟相、杨幺起义军政权——大楚;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所建政权——大顺;明末农民起义张自忠所建政权——大西。

4地名浓缩法。如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四口——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就可以记作:“重沙苏杭”。

5对称记忆法。如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1894年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公元221年,三国时期蜀国建立。

6特征记忆法。一些年代数字的组成恰好有些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其特征来记。如1234年,蒙古灭金,年代数字由小至大依次组合;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年代数字重复组合;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年代数字前后、中间各相同等等。

7浏览记忆。浏览课本,看平时归纳的要点,如果看到要点就可以回忆出它所指的意思,就说明已经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8集合记忆。如元朝统一中国大事集合。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朝;1276年元朝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9推算记忆法。有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年代呈有序排列,只记住一个年代,其它可以类推而知。如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二、三次代表大会,依次召开于1921、1922、1923年。记住“一大”召开的年代,后两次按顺序各推一年就行了。

10归类记忆法。将同类历史事件归纳在一起记忆其产生的年代。如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年代、欧美主要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几次农民起义年代等,都可用此种方法归类记忆。

11对比记忆法。如将某一年代中外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整理在一起,进行对比记忆。如1861年,中国史上洋务运动开始、总理衙门成立、那拉氏发动北京政变;世界史上美南北战争开始,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2趣味谐音记忆。383年淝水之战可记忆成“三把伞”;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可以记忆成“撕就撕”吧。

要学习好历史知识,应该不是很困难。因为历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有各种名人名事,了解历史也就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不过,要想学习好历史,也必须要有兴趣。历史书肯定是要多看的,不要只看什么重点,这样历史就学得很枯燥了。要了解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情,然后将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多看多背几遍。此外,还可以把历史知识按照时间线进行梳理,在学习记忆的时候,按照年代,时间来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更加容易。

如何记忆地理知识

初中的地理课学起来应该说并不像数学、英语那样困难,但不知为什么,不管是日后打算学文的我还是学理的同学,似乎地理成绩都不稳定,忽高忽低,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只好去向地理老师请教,她告诉我说,除了重视与否的态度以外,还与记忆方法得当与否有关。

1歌诀记忆。如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四孩是三舅儿(392)。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22米——加大马力压那海狗,它只摇摇动双耳(11022)。

2比喻法记忆。如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时,可以比喻为燕子的季节迁徙。记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卫星数最多的行星——土星,可以将其比作土霸王。

3歌诀法与连锁法连用。如南美洲的十二个国家按字数由少到多:纸里(智利)有一条秘密的路(秘鲁),通往阿爸种的西瓜地(巴西)。阿爸拉着乌龟(巴拉圭),乌龟又拉着乌龟(乌拉圭)在那路上走。突然被路边夹在书里的南瓜(苏里南)滚出来压住那乌龟(圭亚那)。阿爸跟着停下来(阿根廷)一看,这儿瓜多呀(厄瓜多尔)!乌龟说:“把瓜放进苇包内拉走(委内瑞拉),乘玻璃纤维压塑(玻利维亚)成的船,跟哥伦布比一比呀(哥伦比亚)!”

4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5字头法。如用字头记各个走向的山名,组成一副对联:“天阴昆秦南喜马以长武大太巫雪”,横额是“黄贺祁阿”。要是进一步调整并换字,就可记为:天阴难晴困死马,舞台太长巫雪大,横额是“横祸起阿”。

6纵向归纳。地理的单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纵向的归纳、演绎、递进联系。我们可以从一个关键要素出发,单个知识串连起来,如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中,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进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把这几个知识点纵向归纳起来,就成为一条地理知识链。

7分解记忆法。就是把繁杂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记忆。如我国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7个,也可用分解记忆法,结合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布图,有四个特大城市的是辽宁省,即沈阳、鞍山、抚顺、大连;有三个特大城市的是山东省,即淄博、济南、青岛;有两个特大城市的是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台湾;没有特大城市的是海南、广西、西藏、青海、宁夏、安徽等六个省区,其余省区只有一个特大城市,且是其省会中心。

8从属联想记忆法。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9对比记忆法。如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相比较。相同之处:50年代,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60年代后,石油、天然气比重增加,煤炭比重下降;70年代,由于石油提价,煤炭比重又有所增加;不同之处: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仍以煤炭为主。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地理的记忆量也非常大。据统计,现在的中学地理课本中,光地名就有2000个左右。近年来实施的“3+综合”模式考试,文科综合往往是以地理知识为答题“平台”,这就要求地理知识比较广博,该记的东西确实不少,而且还要求记得比较准确。难怪同学们都说,学地理,往往要记得“昏天黑地”。但是,我们不能让记忆地理成为一种苦差事,这样的记忆效果不会好,平时应该多注意寻求一些好的记忆方法,多发掘一些趣味记忆的窍门,让自己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