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自愈力
7713300000012

第12章 情感自愈力:你的内心有花心“恶魔”吗?(3)

4.爱与不爱的抉择:光轮后真实的爱人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认为,在人与人的第一次交往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观察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外在表现的各个方面。由于两个人之前对彼此并没有什么了解,所以也只有这些外在表现是可视的。每个人对他人或是某种事物的第一观察往往都是从表面开始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对陌生人的外在观察却往往会导致判断上的某种偏差。

在心理学上,很多人将这种由第一印象引发的对人的反感称为“成见”,由此引发的效应称为“成见效应”,也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以无论是在交友还是在用人上,很多人都会以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为依据,以至于经常会因此而让自己的判断有失偏颇。比如三国中,一向以广招贤才而闻名的孙仲谋,在见到与诸葛亮齐名的军事奇才庞统时,竟然因为庞统相貌丑陋而将其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苦相劝,但也无济于事,最终使得庞统转投了刘备。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以貌取人的例子。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林肯也曾因为对人的相貌存在偏见而错失一次招揽人才的机会,向他推荐过人才的朋友事后责怪林肯,认为林肯太过于注重人的相貌,因为一个人的相貌并不是由他自己所能决定的。可是林肯却说:“一个人如果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他自己的面孔和装束负责。”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仪表好坏往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当一个男孩第一次去约见一位女孩时,更应该格外注意一下自己在衣着、言行和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上的表现。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谈吐、体态和衣着打扮等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特别是对那些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的人来说,不论你内心如何善良,人品如何好,如果在第一次约会时都不注重自己的外在表现,一旦在对方心目中形成了一个不良印象,那么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对方对自己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

爱德华·桑戴克教授认为,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个人的情感往往会受到情绪上的影响和干扰。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在这方面,女性更为偏重情绪,很难改变对某个人或是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比如在面对一堆苹果时,女性通常都会选择那些外表光鲜、颜色红润的苹果,而极少有人喜欢那些外表青涩的苹果。这里面固然有女性在色彩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理想化的心理倾向,但也传达出了一种女性心理:

无论是在选择像苹果一样的事物,还是对待关系到自己一生幸福的情感问题,女性更加注重对方带给自己的第一印象以及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往往更注重自己在感观上的认识。换句话说,当女孩子在第一次与某位男性见面时,如果对这位男性外在所表现出来的谈吐、举止等产生好感,那么在日后的交往中,这种好感将会持续不断地闪现在这个女孩子的脑海里,以后每次见到或是一想到这位男性,对这位男性最初所形成的心理认知就会浮现出来。并且在“晕轮效应”的强烈知觉作用下,女性会喜欢上对方身上的优良品质和个性化的特点。这种好感会像月亮周围形成的光环一样,不停地向周围弥漫、扩散。而随着女孩子与这位男性的进一步接触与交往,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多,男孩身上的许多缺点都会渐渐暴露出来。但在女孩子的心理认知上,男性身上的所有缺点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是女性对红苹果的喜欢一样,只要她们被红苹果的外表所吸引,即使是后来发现红苹果漂亮的表皮下隐隐出现了很多溃烂的小斑点,也丝毫不会影响到她们对红苹果的喜爱之情。爱德华·桑戴克教授认为,女性身上出现的这种“晕轮效应”,从很大程度上讲,都是由她们内心情感迸发引起情绪化扩大的心理作用所造成的,只不过相对于其他情绪而言,这种掺杂着感情色彩的情绪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往往更为强烈一些。

“晕轮效应”之所以在女性的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和明显,是由于她们在心理感应和对外界的认知方面,比男性更为敏感和感性。“晕轮效应”在女性身上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以貌取人”,从认知的角度来讲,“晕轮效应”往往是仅仅根据事物所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个性与特征,而对事物的全部个性与特征下结论,所以这种认知是十分片面的。比如现实中,一位女性有可能由于在第一次约会时被男性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帅气等魅力吸引,也有可能是因为男性在某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所吸引,比如男性一次打篮球时投篮的样子,或是男性在路边上好心扶起了一位将要摔倒的老太太,等等。这些男性在瞬间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言语等个性化的东西,都有可能会成为在一瞬间擦亮女性双眼的那根火柴。然而实际上,男性在瞬间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或衣着打扮等方面的个性,多数都是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一个特性,但这并不能够表明,他们身上所有的个性都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女性在捕捉到了男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某一个性之后,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一旦“包容”了男性身上所有的特征,就很容易令自己迷失在情感的旋涡中难以自拔。

为了证明“晕轮效应”对不同的人造成的不同影响,凯利教授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选取了不同的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的对象。事先,他将同一位教授的两张不同风格的照片分别带到了这两个班上。在A班内,凯利教授向学生展示的是这位教授很阳光的一张照片,并且还介绍了教授勤奋、务实的为人和教学热情的一面。

而在B班内,凯利教授却向同学们展示了这位教授表情严肃的一张照片。除了讲述这位教授勤奋、务实的品质之外,他还特意讲了这位教授追求学术上的严谨的品质。之后,凯利便安排这位教授给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上了一堂课,只不过在讲课的内容上做了一些安排——给A班上课时,内容上多一些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内容,而在给B班的课上,则多了些理论知识以及对当今学术观点的介绍与分析。结果听完教授的讲课后,两个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形:教授在给A班上完一堂课后,很多学生都感觉与教授一见如故,好多话还都没来得及谈,就已经下课了。于是很多同学都和教授约定好了,上完课后再去找教授细谈。

在给B班上完课后,很多学生都沉着脸,一听到下课的铃声响起便长长吁了口气,教授离开教室之前,只有几个个别学生和教授攀谈了几句。同样是一个教授上课,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在那位教授给两个班的学生上课前,凯利教授给学生展示的是同一个人的照片,但由于两张照片中教授的表情不同,再加上介绍教授的性格时,一个侧重介绍这位教授为人的“热情”,另一个则侧重介绍教授对学术的严谨。所有这些因素,对于那些初识这位教授的两个班的同学来说,会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一种“最初印象”,再加上授课内容略微的差别,于是,两个班的同学对这位教授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从凯利教授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一个人的外表表现不同的个性特征时,给人的印象会截然相反。所以,在感知某一事物或认识某一个人时,不能仅仅通过人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个性作出判断,并固执地因此而形成某种“成见”,而是要综合人或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个性特征去判断。因为每个人或事物身上都有许多方面的不同特征,只有全面去考量才能得到真实的认识。特别是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的女性,更不能在情绪的影响下去放任感情走向。就像当我们闭着眼睛,闻到苹果的气味,再摸到苹果的形状时,记忆就会给我们提供一种经验的认识:它一定是苹果。同时,经验还可以让人们知道各种颜色、品种的苹果会是什么口味。这是因为人们的大脑中早就储存了对苹果的认识。但是女性在面对自己的情感世界时,绝不能仅仅凭借对男性某一特征上的“经验”,便去“知觉”对方的全部特征。

5.你的眼睛里只能有我:情感的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排除别人或阻止别人使用自己的物品的心理特征。

从感情的角度来讲,排他性就是排除感情中的“第三者”,也被称为独占性和专有性。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对“爱情排他性”的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爱情存在排他性,虽然有环境塑造的关系,但感情排他也属于人类的一种本能,因为当两个人相对的感情线出现第三支感情线时,就会对两人的感情造成一定的威胁,而在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排他性自然也就显露出来了。

爱情是两个人专有的,也是一对一的,所以存在排他性。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当自己所爱的人,与别人分享爱情时,都会产生排斥心理,希望所爱的人把爱只给自己,不希望别人与自己所爱的人太过亲密。也就是说,排除第三方的感情因素,“排他”的这个“他”也就是“第三者”,即感情的第三者、情人、竞争者等,所以说,爱情是自私的。

“爱”有“博爱”和“狭爱”之分,对父母、国家、民族、朋友等比较广泛的爱,属于博爱;而“狭爱”即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它是介于两人之间的互动感情,只针对个人而展现爱。而这里所说的爱情排他性,就是指男女之间爱情的独占性、专有性和自私性。

苏联着名的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曾经说过:“爱情,就像一道看不到的电流一样,在男女的灵魂上穿梭。”爱情是狭隘的爱,永远都不会变成博爱,排他性与爱情永远共存。

有一则温馨的爱情小故事,男人对女人说:“你在我心中是不落的太阳,身上有耀眼的光芒。”停了片刻,男人像是意识到什么,于是改口说:“你在我心中是灯光,照亮我幸福的明天。”

此时,女人对男人的话产生了不满,说道:“不是说是太阳吗?怎么又变成灯光了?”

男人对女人解释道:“太阳光太过强烈,会普照或吸引其他男人,我只想让你成为我一个人的光,当然不能让别的男人看到。”

这则小故事,的确耐人寻味、令人深思,表现了爱情的排他性,即专属性和独占性。爱情排他性的存在是一种必然,它是在男女双方一对一的感情结构下形成的,可以说是人类爱情发展中必然的产物。

事实上,自私和排他是爱情的本质,这也是爱情区别于友情的基本方面。

在交友中,人们可以不用顾及太多,友谊之爱可以在很多个人之间同时产生以及相互产生。而爱情,只能针对爱的某个人,即单一的对象和个体,也就是“我的眼里只有一个你”。

在现代爱情发展中,自由的爱情交往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而如果排他性过于强烈,就会把相爱的两个人与其他异性交往的自由限制住了。于是,情侣或夫妻之间便会产生猜疑和嫉妒,最终导致爱情和婚姻破裂。虽然自私与排他是爱情的本质,但过分的排他势必会成为爱情的枷锁。因此,相爱的两个人应该多给对方一些自由的空间和尊重,少一些猜疑和嫉妒,让爱情多一些亲密和包容,才不会使自己在爱情的道路上迷失自我。

而相爱的两个人之间存在排他性,也是因为对彼此的不信任和对感情的不稳定因素感到不安。情侣之间争吵,被质疑的一方往往会说:

“我那么爱你,你竟然不相信我!”如果总是猜疑,即使感情基础再牢固,也终有被腐蚀的一天。在爱情和婚姻感情发展中,爱得越深也就越需要更多的信任支撑。但排他性却使男女情侣的一方产生猜疑,另一方因不被信任受到伤害,所以随着感情的增进,男女之间的猜疑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信任支撑,爱情的堡垒就会崩塌。

潜藏在人们内心的排他性,就像幼苗,猜疑和嫉妒会让它不断地成长;而信任和排他性一样,在幼苗阶段时,任何一点负面因素都能抹杀它,所以信任的幼苗需要两人不间断地呵护才能成长,一旦信任成熟、强壮了,就能保护爱情不受其他的影响。

珍妮和男友卡奇的爱情并不算轰轰烈烈,他们做了三年的同学,才确定恋爱关系,谈了两年,事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他们才决定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