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一词原意为“丹麦人的边境地区”,主要是指除了冰岛以外最小的斯堪纳维亚地区的国家。进入丹麦,更像是走进一个童话王国,到处都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悠然恬静的城市,红瓦白墙的城堡,天然的田园风光,还有郊外一望无垠的田野,金灿灿一片,微风吹过,此起彼伏,天空也清新明亮,干净得就像是少女梳妆的镜子。
第一节丹麦,令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丹麦的冬季虽然漫长,但感觉不到寒风刺骨,也很少见到冰天雪地。
这里有白沙遍布的海滩,精心打理的农田,绵延起伏的山丘,星罗棋布的岛屿。在温和气候的影响下,田野里很早就满目青葱,漫山遍野开满山花。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丹麦成为世界最美丽的一角。
1.两海之间游丹麦
丹麦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是欧洲北部国家,其领土由日德兰半岛的中北部以及半岛东侧的西兰、菲英、洛兰、博恩霍尔姆等483个岛屿组成。丹麦南部与德国接壤,北、东两面隔斯卡格拉克、卡特加特、厄勒三海峡同挪威、瑞典相望。丹麦领土面积为43080平方公里,其中岛屿约占40%。
日德兰半岛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半岛两侧沿着海岸线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城镇。这些城镇虽然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却充满海洋的景色和气息。现在的南日德兰在地理上是丹麦心脏地区的外缘,资源贫乏。但在历史上,它却是欧洲的十字路口,作为人口迁徙的中转地带和早期贸易通道,成为政治、军事的必争之地。日德兰半岛西部是冰水沉积平原,地势起伏低缓,北海沿岸更有着宽阔的沙滩,丛丛的灌木。习习的海风,迷人的景色使这里成为旅游胜地。日德兰半岛东部和中部丘陵纵横,东部沿岸的夹湾和沟谷横切而过,一些峭壁嶙峋的沟谷底部流淌着弯弯曲曲的河水。这里是欧洲研究冰河期沉积地形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其东海岸保护良好,没有直接受到强风浪的冲击,形成许多深湾和优良港口,如奥尔堡港、腓特烈港、奥胡斯港。
半岛中部到处是沼泽地、湖泊和突起的丘陵地,号称丹麦第四峰的“天山”,高度也不过二百米。
丹麦属于冬温夏凉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变化无常。冬天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冰天雪地,1月平均气温0℃~1℃,7月15℃~17℃,生长期较长。霜冻期西海岸每年70天,内地120天。
每年大部分时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空气潮湿。年降水量450~750毫米,大致由西向东递减,农作物一般靠自然雨水。夏季比较干旱,冬季则比较湿润。
丹麦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0米左右,最高点海拔仅173米。第四纪时全境被冰川覆盖,冰川消退后留下的冰碛物,形成低缓起伏的冰碛平原和为数较多的冰碛湖,最大的阿勒湖面积41平方千米。冰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加上局部地面沉降,使原来的陆地分为半岛及岛屿,半岛东部还形成峡湾。海岸线比较曲折,总长达7474千米。陆地距海最大距离不超过52千米,并有优良的天然港口,为航运和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矿藏贫乏,仅有少量的褐煤、高岭土和海底石油及天然气。
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厄勒海峡长70千米,最窄处不足4千米,每年通过的船舶达8万艘。通过丹麦的桥梁和轮渡,中欧和北欧的铁路、公路网得以相联。随着大贝尔特海峡和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及海底隧道的修建,海峡两岸的交通更加畅通无阻。
知识小百科
日德兰桥
丹麦地处波罗的海的出口,是沿岸各国进出大西洋的门户,又是联系中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桥梁,被称为“日德兰桥”。
2.自给的自然资源
丹麦的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100%靠进口。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使丹麦成为欧洲第3大石油输出国。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探明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50.1万公顷,覆盖率12%。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丹麦国土的1/8由混椰林覆盖,最常见的树木是山毛榉。可耕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大约1/10的面积经过开垦,成为农田。自然植被以阔叶林占优势,主要树种有山毛榉、栎、榆、椴等,北部地区向针阔混交林过渡。因原始森林受破坏,19世纪初森林覆盖率已降至4%。此后通过护林造林,森林面积不断扩大,覆盖率已达11.4%。在日德兰半岛中部营造的大片人造云衫林,改变了昔日石楠荒地的面貌,对防止风蚀、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东部和中部为棕色森林土,西部为灰化土,此外,滨海盐土和沙土也有一定比重。
在丹麦有价值的矿藏稀少,但是石灰石和沙砾蕴藏量较高。在其所属的北海地区也勘探出了石油和天然气。丹麦自然资源除石油、天然气以外,还有锌、铝、铁、褐煤、钼、铀、水晶石、白瓷土等。
第二节童话中的岛屿
丹麦其实是一个岛国,包括首都哥本哈根在内55%以上的居民住在西兰、菲英等400多座岛屿上,只不过陆地面积多于海岛和主要的海岛靠近陆地两个因素,掩盖了这一事实真相。
1.“公羊”法罗群岛
法罗群岛最初名为费勒伊阿尔,意思是“羊岛”,用公羊作为民族的象征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约700年,爱尔兰僧侣最早移居这里。
在北大西洋暖流的中心,北纬62度的大西洋上散落着18个海岛,就像闪光的绿宝石排列在北大西洋中。曲折宁静的海岸线和清冽的空气是它的自然之美。这些岛屿由30万前海底火山喷发所形成,总面积虽然只有1399平方千米,却有110千米的海岸线,海岸风光是法罗无可复制的美景。随着一条穿山隧道的开通,人迹罕至的嘎萨鲁尔小村子也许面临失去自然幽僻的危险,而更具争议的是传统的猎鲸活动。
最初法罗群岛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村落,如果想要与那里取得联系,邮递员要翻山越岭步行近4个小时传送信件,再用4个小时跋涉才能回到出发地,为此法罗群岛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小村落”。
现如今,法罗群岛居民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直升飞机。而在法罗群岛唯一一个没有与公路相连的小村子(嘎萨达鲁尔的小村子)就坐落在法罗群岛维加岛的最西端。其三面环山,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崖壁,风景独特,交通的限制使这里保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由于这个临海的小村子,四周多峭壁,海深流急,无法建立港口,渔民每次出海,都要翻过高山,去波尔港。这样的地理条件也使得过往船只只能暂时停靠。因此,尽管这里风景如画,但村子的人口不断减少。
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在这个被隔离的村子里,固定居民只有16个,很多的房屋都空了。法罗政府为了避免嘎萨达鲁尔村成为无人区,决定投资修建隧道。2004年,一条耗资300万欧元、长达1.7千米的隧道修建完成,嘎萨达鲁尔村村民也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当火车从位于山腰的隧道口驶出,乘客透过车窗会看到一个如童话般奇妙的世界:色彩斑斓的房屋在青山的环抱之中,如同孩子的玩具,小而精巧;朝海的一面,可以望见若隐若现的麦凯岛。
从10世纪就开始,猎鲸活动就在法罗群岛兴起并延续至今。这项活动不仅符合法罗群岛当地政府制定的规章,也获得国际捕鲸委员会的许可。每年猎鲸活动都盛况空前,屠鲸后,蔚蓝的海水会变成火红色,并绵延到几海里之外。
猎鲸者在海上会将船只排成半环形,将领航鲸围起来,然后将它们慢慢赶到海湾或峡湾里。每年夏天被猎杀的长肢领航鲸大约有950头,偶尔,在被猎杀的鲸群中还会看到北胆鼻鲸和大西洋斑纹海豚的身影。
猎鲸活动在北法罗当地语言中称为“grindadráp”,基本上由社区出面组织,而不是一种商业行为。
对于动物权利保护组织而言,猎鲸活动既残忍也毫无必要,可对于大部分法罗群岛居民而言,猎鲸活动是他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罗的男人常说:捕杀鲸鱼让我觉得自己是法罗人。女人虽然不直接参与鲸鱼的捕杀,但她们是猎鲸活动的观众。这是一种传统的男女劳动分工,纵使时间流逝,却没能使这项活动发生改变。
猎鲸活动是当地家庭的一项传统,除了持刀人是特选的、有经验的,其他活动,人人都可参与。最后分割鲸鱼肉时,孩子们也会随着父母前往,大点的孩子还会得到一把刀,向成人学习怎样分割。这项传统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是对生存的挑战和证明。
法罗群岛的变化一度是缓慢的,在19世纪末,当地人大多还一辈子生活在小村庄里,市镇出现得特别晚。拿首府托沙文来说,在1900年只有100个定居者。它的骤变是最近一个多世纪的事。随着渔业捕捞经济的腾飞,许多人逐渐告别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目前,首府托沙文的人口已经激增到20000人。当然,让当地人放弃根深蒂固的传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漫步海岸,虽难再见那血红色的浪涛,大西洋的冲刷也带走了猎鲸活动的喧嚣,但关于这一古老活动的争论却没有停止……
知识小百科
法罗群岛的铁链舞
丹麦法罗群岛是全球最佳旅游岛屿,由于纬度高,这里的夏季白天非常长,黑夜只持续几个小时,这样也使人们有足够时间欣赏传统的法罗民间舞蹈。法罗群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唯一保存了传统的、伴随着悠长的民谣的铁链舞的国家。在民俗节或是私人派对上依然可以看到这种民谣和舞蹈的表演。有些宾馆甚至安排了法罗文化晚会,有专门为游客准备的法罗特色食品和铁链舞。
2.秀丽的菲英岛
菲英岛是丹麦的第三大岛,面积为2984平方公里,主要城市有欧登赛、斯文堡和纽堡等。大贝尔特跨海大桥将菲英岛与西兰岛连在一起,而另外两座桥又使菲英岛与日德兰半岛相通。菲英岛南部的伊埃斯科城堡是欧洲保存最好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临水城堡。
除此之外,菲英岛还是丹麦知名诗人和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与着名的作曲家卡尔·尼尔森的故乡。
菲英岛位于丹麦这个小岛国的中心地带。岛上人口密度并不高,除了欧登赛以外,岛上基本就没有什么“大城市”了。农田占据了菲英岛的大部分土地,这里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成为丹麦的主要“粮仓”之一。当汽车在菲英岛上穿行时,透过车窗,会看到无穷无尽、碧油油的麦田。
菲英岛景色秀丽,风光宜人,被着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称为“丹麦的花园”。有“北欧之秀”之称的伊埃斯科城堡坐落在海面上,周围是一圈护城河,有一种童话般的意境。据说伊埃斯科城堡是北欧最美丽的城堡。
曾经,伊埃斯科城堡是一个巨大庄园的中心建筑,周边都是美丽的农场和牧场。现在,城堡四周风景依旧美丽迷人,占地15公顷的花园有着种植75种紫红色花卉的花圃。每当夏季来临,这里就成为一片百花争妍、五彩缤纷的花卉的海洋。另外,这里还有一片拒绝使用化肥的菜地和一个经典汽车博物馆。
知识小百科
伊埃斯科城
伊埃斯科城堡建于1554年,城堡内花园非常美丽,是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伊埃斯科的意思是“橡树林”,表示伊埃斯科城是用整个橡树林建造的城堡。
3.萨姆索岛的“世外桃源”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丹麦的萨姆索岛本来默默无闻,人们只知道历史上这里曾是海盗的老巢,然而自从2000年被丹麦政府评为环保样板后,全世界慕名而来的人打破了岛上的沉寂。
走进萨姆索岛,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草香。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草木长势疯狂,似乎没经过开垦,而是一片原始的处女地。高高矗立的白色风车是萨姆索唯一具有现代感的标志。若不是它们的存在,真好像时光倒流了百年。
萨姆索岛是气候保护专家的胜地,通过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秸秆燃料与从牛奶提取热量的热交换器的运用,这里的居民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要多。这也使得萨姆索岛成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中的一个宣传典范。
在萨姆索岛,就连奶牛都在为拯救世界气候作出贡献。牛的体温为38.5摄氏度,温热的牛奶包装之前需要降低到3摄氏度。于是,农民们为奶罐安装了换热器。该设备类似一台冰箱,在冷却牛奶的同时释放出热量,用以为房子供暖。而换热器所需的电力来自于风力发电机。
萨姆索岛所有的能源都是环保的,来自没有污染的土地,又回归于这片净土,永久性地循环下去,因此没有真正的垃圾。
现在,唯一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途径来自于居民的汽车。从小岛驾驶到大陆的汽车每天消耗约9000升柴油。不过,从萨姆索岛总体能量来看仍然是碳中和,因为岛上出口的电力比进口的石油要多得多。
萨姆索岛上的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满艳丽的玫瑰和海棠,还有些不知名的植物。岛上很多房屋都是百年老宅,厚厚的草顶至今保存完好,看上去似乎疏于打理,显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原始风情。据岛上居民说,这种房屋冬暖夏凉,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房。毫无疑问,萨姆索岛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是个理想家园。
但是没有多少城里人愿意搬到萨姆索定居。因为大都市的繁华和便利仍然强烈吸引着大多数人,而萨姆索与世隔绝似的平静满足不了他们的各种欲望,那些为环保制定的“清规戒律”也的确造成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交通的不便也使城里人对萨姆索只能“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