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省、自治区来看,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西南的四川、云南、西藏(东部),华东的福建、江西,中南的湖南等省、自治区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较大。森林覆盖率的高低依次为:福建、浙江、江西、黑龙江、广东、湖南、吉林、云南、湖北。
2.我国四大林区
(1)东北、内蒙古林区
它曾长期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区内森林面积3100多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1/4。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和林木种类的差异,该林区划分为:①大兴安岭林区,跨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沿着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形成一道宽200~400公里、长1000公里的巨大林带,主要树种有落叶松、獐子松、鱼鳞松、东北云杉和西伯利亚冷杉等;②小兴安岭林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由西北向东南蜿蜒400余公里,山岭平缓,气候寒冷潮湿,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枫树、桦树等生长茂密;③长白山林区,包括吉林省东部和辽宁省东北部,由于气候较温暖,除有针叶树以外,还有阔叶树生长,成为混交林,以红松、落叶松、杉松、赤松(以上为针叶树)、胡桃、楸、水曲柳(以上为阔叶树)等为主要树种。
东北、内蒙古林区不仅是重要的林业基地,而且是天然的绿色屏障,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经过近百年来三次大的采伐期之后,林木资源骤减,原始林所剩无几,林区外缘平均退缩140公里,林地减少600万公顷,林区内水土流失面积急增至253万公顷,在资源、经济、生态效益等方面均出现危机。
据统计,1999年以前40年中,国家在大兴安岭砍伐木材2.4亿立方米,财政收入很有限。然而,生态等方面的损失却很大,每年仅碳氧循环和水循环的损失就达157亿元,是木材生产的16倍,如加上其他生态损失,可能是成百倍。因大兴安岭自然地理条件差,一株落叶松长大要80~100年,长期繁衍的森林群落阻滞寒风,拱卫松嫩平原,连呼伦贝尔草原也受益。但连续40年的超强度采伐已使大兴安岭森林的调节和屏障功能大为弱化,周边地区自然灾害随之增多。
为此,近年来我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森林工业实行结构调整。1998年末,国家宣布对东北、内蒙古林区最后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林——乌玛、奇乾、永安山原始林区封闭管理,实为一项生态抢救措施。
1997-2003年,东北、内蒙古林区木材年产量已由1853万立方米减至1102万立方米,但采伐量仍然过大。
大兴安岭地区现有730万公顷森林、60万公顷水草资源,适当发展绿色食品业、生态旅游业等林区特色经济是可行的。同单纯发展木材采伐及加工业相比,特色经济无论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要大得多。专家推算,大兴安岭每年的储碳、纳碳、涵水、释氧及调解气候等生态功能所创造的生态效益即达800多亿元。
(2)西南林区
它包括横断山脉、藏东南的山地和滇南的林地。该林区纬度较低,但因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可达2000~3000米),地势崎岖,使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从树种来看,寒温带到热带树种皆有,因此,西南林区不仅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也是我国树种资源最丰富的林区,主要树种有杉、松、竹、樟等。
西藏森林面积达717万公顷(国土实际控制线内439万公顷),居全国第5位,而林木蓄积量却达20多亿立方米(实际控制线内14亿立方米),仅林芝地区即有8亿立方米。
西藏局部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沿河谷上溯,带来大量的热和水汽,生长出茂密且种属多样的原始林。
以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采运困难,西南林区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但在20世纪90年代又开发过快,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有些地方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濒临灭绝,危及这一地区生态平衡。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发生后采取一系列禁伐措施,以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3)南方林区
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林地,含湘、鄂、赣、皖、浙、闽、粤、桂、黔等省区。区内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和经济活动稠密,天然林资源受到破坏,仅个别地区保留有成片的天然林,其余多为人工繁育的次生林。除用材林以外,该林区内还有各种经济林。
林权制度改革在该区一些省(如浙江、福建等)实施以后,生态效益明显,林业产值增加。2005年浙江林业产值1060亿元,居全国前列,通过“林改”使资源小省浙江成为林产业大省。就整体而言,南方林区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林区。其中,南岭、武夷山一带为杉木生产中心;湘、鄂、黔3省丘陵山地则为油桐产地;湘、赣、浙中部丘陵是油茶集中分布区;赣、闽、粤邻近地区是松脂产区;粤、桂、闽、台诸省、自治区则是天然橡胶、八角、柚木、油棕、椰树等热带经济林木产区。
(4)神农架林区
这是我国也是全球在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的原始林。但在1971-1999年期间被选为全国木材基地时,当地经济发展则几乎完全依赖“木头经济”、“木头财政”,年伐树20万~30万棵,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6%下降至63%。2000年起神农架天然林全面停伐,6000多名森工由伐树改为营林造林,同时为保护生态而实施生态移民。至2005年,神农架森林面积由1193平方公里增至28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上升到88%。
3.3.3 我国经济林布局
1.水果
1993年起,我国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水果生产在大农业中的地位上升,水果业成为仅次于粮食和蔬菜的第三大产业。水果主要品种有苹果、柑橘、梨、葡萄、香蕉、龙眼、荔枝和菠萝等。我国已形成相应的果品生产体系及其配套基地。
(1)苹果
苹果是高营养果类,亦便于储藏与运输,故发展很快。世界4000万亩苹果园有一半在中国。2005年全国苹果产量达2401万吨,比1952年增长100多倍。苹果适生于温带气候条件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苹果生产基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尤以陕西、河南两省发展迅速。苹果及其加工制品出口在1998-2005年呈增势。陕西苹果有3项指标居全国首位:一是果园面积由1978年的80万亩增至700万亩;二是苹果产量由10万吨增至560多万吨,且优质果占86%;三是浓缩苹果汁出口占世界1/3。
目前,我国正重点扶持和发展两个苹果优势产区:①渤海沿岸区,主要包括山东、辽宁、河北3省12个地市28个县(市);②西北黄土高原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河南、甘肃4省11个地市27个县(市)。2007年,上述两个苹果优势产区的优果率增至50%;单产提高到每公顷15吨,形成全国85%以上苹果生产能力;高档苹果出口由2002年的30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90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比重由6%提高到15%。
(2)柑橘
作为一种典型的亚热带水果,柑橘分布有鲜明的地域性,主要集中于闽、川、湘、桂、粤、浙等地。近年柑橘、柑橘罐头出口增长,但优质柑橘进口增幅也很大。目前,我国正在重点建设三大柑橘优势产区:①长江中上游产区,主要在四川、湖南、湖北境内,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橙汁生产基地;②赣南、湘南、桂北产区,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基地;③浙南、闽西、粤东产区,建设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宽皮柑橘出口基地。预计到2012年,上述柑橘优势产区优果率提高到50%,早晚熟品种比重提高到35%,鲜果上市期延长至8个月。
(3)香蕉
香蕉的两个原始野生种是尖叶蕉和长梗蕉,香蕉品种是由这两个野生种的种内或种间杂交后代进化而来。香蕉营养丰富,鲜果肉质软滑、香甜可口,是广受欢迎的热带水果。鲜果除可作粮食、蔬菜外,还可加工成淀粉、罐头、果酱、果泥、蕉干、炸蕉片、酿酒等;蕉杆可制纸、绳;茎、叶、果皮作牲畜饲料及肥料;乳汁可作染色剂。
我国是世界上香蕉栽培古老国家之一,目前国外主栽的香蕉品种大多由我国传去。
香蕉产地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130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其次是亚洲。我国香蕉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广东以湛江、茂名、中山、东莞、广州、潮州为主产区;广西以灵山、浦北、玉林、南宁、钦州为主产区;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长泰、诏安、华安、云霄、龙海、厦门、南安、莆田和仙游等县(市、区);台湾的香蕉以高雄、屏东为主栽区,其次是台中和台东等地。
(4)葡萄
葡萄古称蒲陶,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如闻名中外的新疆无核葡萄,河北白牛奶葡萄,山东的龙眼,河北、山东、天津的玫瑰香及四川的绿葡萄等。
葡萄与提子实质上都是葡萄的果实,只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港、沪等地的市场通常将粒大、皮厚、汁少、优质、皮肉难分离、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称为提子,又根据色泽不同,称鲜红色的为红提,紫黑色的为黑提,黄绿色的为青提,而将粒大、质软、汁多、易剥皮的果实称为葡萄,因而形成了两种名称。一般进口的葡萄均为提子类。近年,一切进口的硬肉型葡萄都被叫成“提子”,一些果农不讲地域差异,不辨品质优劣,偏爱外国品种,轻视国内良种。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从北到南横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几个气候带,山、沟、滩、塬、川均有分布,地形的复杂性伴随气候的多样性,这为葡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各种类型的栽培区,同时也使品种区域化工作和品种选择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多年调查研究,按照生态条件的不同,我国葡萄栽培区可分为以下几个:
1)东北、西北冷凉气候葡萄栽培区
该区主要包括沈阳以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山区。该区冬季气候严寒,尤其是吉林、黑龙江一带,冬季绝对最低温常在-40~-30℃,大于10℃活动积温仅为2000~2500℃。积温不足是该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主要障碍。这一地区葡萄露地栽培主要以抗寒性强的早熟和早中熟品种为主,同时要注意苗木应采用抗寒砧木山葡萄或贝达。在城市和工矿区附近可发展部分以欧亚种早熟品种为主的设施栽培。同时,该区内的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北部地区也是我国以山葡萄为主栽品种的特殊栽培区,根据不同地区葡萄酒酿造业的发展情况,可积极发展山葡萄中一些优良的两性花品种,如双庆、双优、公酿1号、公酿2号、双锦及长白山5号、左山1号、左山1号、通化1号等山葡萄优良品系。
2)华北及环渤海湾葡萄栽培区
该区主要包括京、津地区和河北中北部、辽东半岛及山东北部环渤海湾地区。这一地区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当前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中心地区,鲜食葡萄、酿造葡萄及葡萄酒产量均较高。
该区气温适中,大于10℃年活动积温为3500~4500℃,无霜期180天以上,年降雨量500~800毫米,夏季气温不高,有利于色素和芳香物质的生成,加之该地区交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市场流通优势明显,今后将仍然是我国优质葡萄和葡萄酒发展的重点地区。
为了保持该区在发展葡萄、葡萄酒生产上的优势,当前在葡萄品种的选择上要重点发展欧亚种优良品种,重视提高葡萄和葡萄酒质量,并创造条件与国际市场接轨,发展适合旅游、外贸需要的鲜食品种及高档酿造品种,使这一地区葡萄栽培水平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西北及黄土高原葡萄栽培区
西北及西北东部、华北西部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葡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和传统的优质葡萄生产区,同时也是目前全国葡萄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
该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年活动积温量高,日温差大,降雨量少,自然条件适宜发展优质葡萄生产,是我国今后优质葡萄、葡萄酒的重点发展地区。该区根据气候的不同可划分为:新疆、甘肃西部制干葡萄发展区和西北东部、华北西部黄土高原鲜食、酿造葡萄发展区两大部分。新疆地区(吐鲁番、鄯善)和甘肃(敦煌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葡萄干生产基地,除应继续大力抓好原有制干品种无核白的发展外,还应积极发展新的优质制干品种和高档欧亚种鲜食葡萄品种,如木纳格、红意大利、红地球等。
华北西部和西北东部的晋、陕、宁、甘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日照充足,降雨较少,而且土层深厚,特别适于发展优质葡萄生产。在当前国家重点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新形势下,这一地区的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合理规划,大力发展优质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在品种选择上要以欧亚种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同时要积极规划发展葡萄酒生产,使该区尽快成为我国颇具规模的优质葡萄、葡萄酒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