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7729800000029

第29章 工业物流地理(10)

山东核电群将要崛起,但该处的核电选址过于集中于半岛沿海,布局密度大,且靠近海滨风光带。其中,“乳山核电”、“海阳核电”选址相距仅20公里,乳核距银滩度假区(规划人口60万)仅5公里。此外,地处半岛顶端的荣城石岛湾核电(400万千瓦)可行性报告已获通过。这样,在半岛前沿南侧120公里海岸将建三大核电站,布局过密。

福建核电群亦在崛起。福清核电前期工作从2006年开始启动,由“中核”、“华电”共同出资在福清兴化湾畔选址,规划600万千瓦。由“广核”、“大唐”出资宁德核电正在选址,亦规划600万千瓦。

辽宁也在建设大型核电,红沿河核电2007年开工,规划600万千瓦,投资600亿元。

兴城核电则是辽宁拟建的第二个项目,一期建200万千瓦机组,厂址复核已通过评审,处于东北、华北两大电网节点附近,且地质地震、周边环境、取水条件等均较好。

从上可见,我国核电布局的主体思路是靠近沿海经济发达而又缺少常规能源的地区,近年又考虑向内陆水电比重高、旱季或旱年缺电的省、自治区(如湘、鄂、赣、川、吉)拓展。地处湘中的桃花江正在建我国第一座内陆核电站。2006年,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前期工程启动。该电站的建设,加上近年为改善电源结构而建的益阳、石门火电站等,在湖南中西部一带将形成一批大中型水电(高水头、低水头)、火电和核电在电源结构和地域布局上的良性聚集,为湖南电网的安全运营出力,也可为华中电网调峰出力。

虽然拥有经济实力的省、自治区纷纷择地发展核电,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制定核电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核电发展规模、布局、反应堆类型等,亦缺乏具体部署,核电发展各自为政建设与布局。21世纪初开始,核电被纳入国家能源整体规划,并拟定核电规划。

至2020年,我国将新建40座核电机组,核电装机达4000万千瓦装机,占全国电力总装机4%,布局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华中;在建造方式上,由以前单个建造改为批量建造,以获取规模效益。鉴于目前我国已拥有5000多名核电建设设计人员,建设成本控制也较好,而缺电地区又相当普遍,特别是2003-2005年,缺电由局部急速波及全局,进而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构成影响,几乎演化成为一场能源危机,使核电发展势在必行,只有大力发展核电方可从根本上缓解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故在21世纪前15年将出现核电发展与布局扩展的态势。

在我国大陆地区核电发展以前,台湾核电已形成一定规模。至20世纪90年代初,在台湾岛上三个地点建成6座核电机组,在全部电力供应中,核电比例曾达20%,现降至9%,是世界中等发达的核电地区。现正在第四个地点建设2座核电机组。核电站布局集中分布于岛上的南、北两端。其中,核1、核2厂位于台北市北部的金山乡;核3厂位于屏东县南端的恒春镇;核4厂地处台北市东北角的贡寮乡。总的布局特征是靠近负荷中心,但又同大中城市保持安全距离,且有山岭阻隔。但后来发现选址仍有考虑不周之处。

大陆核电站建设中选址的回旋余地较大。秦山、大亚湾、田湾三地都直接濒海洋(便于建设独立的港口码头设施),并且分别拥有较为孤立的小半岛(便于统一规划生产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与外界有山岭相隔(便于安全防卫),同最近的城市主要市区保持有数十公里的距离(必要的安全距离)。另外,三大核电基地地质、地理条件良好,均远离地震带。从承压条件来看,地基情况良好,使核电站一系列重型设备及相关建筑所要求的地基承压条件有保证。

核电站建设投资密集,技术密集,且建设周期长,一个百万千瓦级反应堆,通常需6年建成,还不包括选址。有的核电站,仅选址就花费多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此外,还要考虑天然铀来源、供水、用地、地基承压、主导风向、与附近城镇居民点安全距离、专用码头或道路交通、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源等,使选址过程非常复杂。

(6)绿色电力布局

“绿色电力”是指由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持续多年(2003-2005年)的能源短缺以及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上述绿色电力的规模化和快速发展。而其布局特征则多半弥补常规能源布局之不足。

国外发展绿色电力所采取的措施有:一是通过立法将其较高的成本由用户分摊;二是引入“绿电机制”,并通过多种方式(含精神、道德层面)激励用户自愿认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荷、美、澳、德、英、日等国相继实施绿电机制。上海于2005年率先启动绿电机制。

1)风能发电

在风电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加州建成第一个现代风电场。近年,欧美国家均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资源保护和环保双重压力,世界风电发展迅猛,到2005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逾5930万千瓦,集中分布于欧美。欧洲风电在近5年中年均增长35%。目前,德国拥有风电1843万千瓦,居世界首位;美国(929万千瓦)、西班牙(641万千瓦)、丹麦(312万千瓦)风电总量也较多;我国居世界第10位;地处北海、波罗的海“风道”上的半岛国家——丹麦的“风电比”已达23%(2030年将增至50%)。预计到2010年,欧洲风电总量逾6000万千瓦,全球风电1.32亿千瓦;2020年全球风电将占电力总量的12%,有“以风代煤”之势。

我国陆上约有42亿千瓦10米高度风能资源理论储量。其中,技术可开发储量3亿千瓦(50米高度储量6亿千瓦)。地理分布以内蒙古、甘肃、新疆居多,合计约占90%;除陆地风能以外,我国近海风能资源还有约7亿千瓦。

1990年以来,我国风电开发走向商业化,2004年则开始规模化发展。但由于生产成本高,为大水电的2~8倍、火电的0.8~1倍,近年风电成本已下降15%,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到2006年,欧洲风电成本已低于火电,我国亦达此水平。

已形成规模的风电开发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及东南沿海一带。上述地方的风能具有稳定性高、连续性好、无破坏性风速等有利条件,适宜建设大型商业风电场。至2004年,中国内地已建43个风电场,装机76万千瓦,2006年增至187万千瓦,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辽宁、宁夏、广东、吉林等地。预计2010年,风电装机500万千瓦,2020年逾3000万千瓦,规模与核电不相上下,次于煤电、水电,成为第三或第四大电源。

目前,我国最大的风电场(10万千瓦以上)分别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二连、辉腾锡勒,广东惠来,江苏东台、如东,山东即墨,甘肃安西等地。

张家口建有百万千瓦级国家风电基地。其中,张北基地装机总规模可达310万千瓦,尚义基地可达360万千瓦。至2006年,张家口市的风电已有25万千瓦,2010年增至200万千瓦。

二连浩特将建亚洲最大规模的“中国二连北美风电园区”,投资12亿美元,装机100万千瓦。辉腾锡勒地处阴山北麓,历为寒风必经之地,10米高年均风速7.2米/秒,“有效风时”近7000小时。近年内辉腾锡勒风电场装机将达120万千瓦。

为鼓励发展风电,并推动风电产业化、规模化,2002年起我国对风电实施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的优惠政策,可使风电价每千瓦时平均降低0.05~0.06元,而新建风电场的“含税上网电价”0.58元。若设备使用期为25年,一般10年可收回成本。至2020年,中国风电可能超过预定规模,占全国能源5%,占到全球风电14%。

2)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0年),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千瓦,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

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为7.36千瓦;1902-1908年,美国建造了5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1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米、宽4米,总采光面积达1250平方米。

第二阶段(1920-1945年),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年)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第三阶段(1945-196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4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届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他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千瓦的太阳炉;1960年,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建成,制冷能力为5冷吨;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大大加强,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科学家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第四阶段(1965-1973年),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第五阶段(1973-1980年),自从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担当主角之后,石油就成了左右经济和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发展和衰退的关键因素。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石油减产、提价等办法,支持中东人民的斗争,维护本国的利益。

其结果是使那些依靠从中东地区大量进口廉价石油的国家在经济上遭到沉重打击。于是,西方一些人惊呼世界发生了“能源危机”(有的称“石油危机”)。这次“危机”在客观上使人们认识到,现有的能源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应加速向未来能源结构过渡。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1973年,美国制订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且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日本在1974年公布了政府制订的“阳光计划”,其中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太阳房、工业太阳能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电池生产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等。为实施这一计划,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有远见的科技人员,纷纷投身太阳能事业,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出书办刊,介绍国际上太阳能利用动态。我国开始在农村推广应用太阳灶,在城市研制开发太阳能热水器,在地面应用空间用的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