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休闲管理
7738100000014

第14章 休闲空间研究(3)

3.片状分布的城区游憩业

城区游憩业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具有可供游憩者进行休闲活动的综合性产业。近年来,有许多旅游、游憩、休闲等问题的研究都提到城市游憩商业区这一概念,绝大多数学者都把城市游憩商业区(RBD)作为城市游憩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目标。同时,对城市游憩商业区中包含的内容、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构成要素、城市游憩商业区的表现形式等都作过系统的研究。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城区游憩业是一个城市游憩设施高度集中,游憩空间紧密相连,代表城市休闲活动最高水平的游憩产业集合带,如步行街、大型商厦、高级宾馆、游乐中心等。它们在空间结构上呈片状分布。这种片状分布的城区游憩业与俞晟、何善波对“游憩中心”的描述有相似之处。随着现代购物理念的改变以及购物行为内涵的延伸使得购物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游憩方式之一。除了商业步行街外,许多大型的综合购物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如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美利坚商场”内含809家商店、18家电影院,此外还有夜总会、健身中心、高等级的宾馆和人造山体,总面积达88万平方米,人们在其中待上两三天也不会感到厌倦。再如我国长春市由工农大路和红旗街、新民广场构成的片状空间区域,集南湖公园、长白山宾馆、欧亚商都、长影电影宫等游、住、购、娱空间设施于一体共同构成了长春市的城区游憩业。所以说,城区游憩业是由城区高度集中的各种游憩行业构成的,它是个体游憩业、社区游憩业紧密结合的产物。

4.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业

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业是城市为市民及游客(包括外来暂住人口)提供的带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及公益性质的自由活动空间及设施的集合,如城市广场、雕塑公园、河滨绿化带以及城市辖区的国家公园等。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占有一定的区域,并且具有特殊的游憩功能。美国在住宅法案中将开放空间定义为:“城市地区具有被用作公园和游憩目的,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具有保护功能或具有历史和风景价值的完全或基本上未开发的土地。”我们之所以把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多数由政府财政支出规划建设的这些公园、广场等形式的土地利用场地称之为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业,是因为我们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说的。公园、广场是政府出资建造的,城市清洁工人、园林绿化人员的工资及花草树木的成本也要有出处,而直接可见的经济转换方式就是市民要向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共开放空间游憩业是城市游憩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了“经营城市”或“城市经营”的理念,而且在有的城市已经取得了成功。虽然“从经济性质上看,空间具有自然垄断和公共物品的双重特性,而地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空间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维度下的集中体现,公共空间是一种公共物品,属于个人与组织领域性空间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影响社会福利的重要变量” 。探讨的是公共政策问题,但也恰恰说明的是公共开放空间对社会、城市、经济的深远影响。

(二)城市RBD的空间表现形式

由于城市游憩行为的内涵极其丰富,因此导致了城市RBD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1.步行街

步行街往往是城市游憩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具一格的形态、功能及其在许多城市游憩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特将其作为重要的城市游憩空间形式之一加以分析。

步行街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形式,是城市公共属性的重要象征。它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这里所谓的步行街实际上是商业步行街的简称,由传统的商业街发展而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人本主义的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成了许多城市经营者的共识。正是基于这种共识,才促成步行商业街的诞生。不可否认,一条设计巧妙的步行街,其功能往往超出了购物的功能,而成为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在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步行街。早在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时代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的状况,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9年建为林阴大街,从而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步行街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步行街,仅仅是以吸引顾客购物为目的;第二代步行街,通过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体现对步行者的关怀;第三代步行街,具有相当社会功能和游憩功能。

目前,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步行街,如德国市政厅Mariemplatz、英国Covent Garden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等都将购物与娱乐、观光结合起来,其纯粹的商业功能通常不到29%,主要为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功能。各种功能之间相互协调使人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需求的最大满足。据调查,市民一般一次花在步行街上的时间不会超过2.5小时,但如果有合适的娱乐设施,大部分青年人在一条街上的活动能超过5小时。有人对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顾客作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步行街所提供的功能的需求,结果表明,人们对文化、娱乐等休闲游憩方面的需求占了相当的比例。因此,购物已不再是人们到步行街的主要目的,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浓郁游憩性质的逛街,购物只是一种附带的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步行街购物环境良好,往往会激发人们更大的购买欲望。

例如上海南京路经过两年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统计,南京路步行街在突破了原先单一购物的局限,向购物、旅游、文化、商务、展示五大功能综合推进后的两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8亿人次,最高客流量达到一天309万人次。

两年内,南京路步行街的中小百货减少了59%,餐饮营业面积新增13709平方米,休闲娱乐业的经营面积从原有的5009平方米猛增到14009平方米。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步行街平均日客流量在89万人次以上,节假日达到129万至159万人次。

2.游憩中心

游憩中心在本书中用于泛指各类主题相对较为单一的游憩地。游憩中心大多以点状的空间形态出现,其规模可大可小。在空间分布上可以相对集中,也可以分散于城市的不同等级的公共空间内,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的具有不同的经济、社会特征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对不同游憩内容的需求。游憩中心可以是商业性质的,也可以是公益性质的。游憩中心所涉及的游憩内容非常丰富,所涉及的参与群体的面也是最广的,因此可以认为游憩中心是城市RBD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点状的游憩空间中,大型游憩购物中心成为不少大都市的新宠。随着现代购物理念的改变以及购物行为内涵的延伸,使得购物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游憩方式之一。除了商业步行街外,许多大型的综合购物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这种大型的游憩购物场所实际与游憩商业区具有同样的性质与功能,某种意义上是游憩商业区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我们将其归纳到城市RBD的范畴之中。

3.自然风景游憩区

自然风景游憩区主要是指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城市游憩空间。此类游憩空间一般位于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相对较为优美、地质地貌景观相对较为特别的地区。一般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大型游憩风景林等。

自然风景游憩区与旅游景区有着较大意义上的重合。如以上介绍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游憩区其本身就是旅游景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然风景游憩区都是旅游景区,某些自然风景游憩区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十分突出的独特性,但由于其毗邻大都市中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而成为吸引都市市民的游憩区。

4.游憩型城镇

游憩型城镇是指那些以游憩功能作为该城镇的主要功能、以游憩产业作为其主要产业的城镇。游憩型城镇可以是依托深厚历史积淀、展现古镇风貌的历史性城镇,如朱家角、周庄、同里等;也可以是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观光、度假、健身基地,如崇明、嵊泗等;还可以是依托大型人工建造的吸引物而形成的娱乐性城镇。游憩型城镇可以是独立的城市体系,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依托博彩而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但在此我们所指的游憩型城镇是城市游憩空间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城市RBD的一种空间体现形式。从城镇体系的角度出发,这些城镇是所依托的大城市的飞地或卫星城。它们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游憩型城镇,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在资源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都市巨大的周末近程出游市场。

(三)城市RBD的空间布局模式

通过对不同城市RBD空间分布状况的观察可以发现,目前多数城市的RBD空间布局遵循“极带式结构”这一规律。“极”是指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RBD以及游憩性城镇。目前,许多大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形成了多中心的结构。“带”一般指的是城郊的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实际上是由城郊大小不同的游憩区组成的。

城市中心区由于受到环境、人口密度、地价等条件的约束,所以游憩设施的种类上多以休闲、购物、开放绿地等人们日常需求量相对较高的类型为主。因此,市区的RBD往往依托有着特殊历史积淀的区域(如上海城隍庙)、现代标志性场所(如上海人民广场)以及大型综合娱乐设施而建。相对而言,城市郊区地带空间相对较为开阔,环境较好,地价相对较低。因此,如何利用城郊这些优势,如何对城郊地带合理开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

城郊地区即指城乡交错带,这一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首先,由于依托大城市,城郊地区具有市场优势。大城市本身巨大的人口以及其庞大的腹地地区的庞大人群对游憩区运营所需要的门槛人口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其次,交通便捷。大城市一般都非常重视区域内的交通网建设,因此一般城郊地区都有快速方便的交通,游客的通达性较高。

不少城市已经开始通过构建环城绿带来尝试建设环城游憩带的构想。如渥太华市环城绿化带的规划构想是在市区周围,通过自然保护区、农田等资源,形成开敞空间,从而有效地防止城市发生无规划地扩张。在此前提下,渥太华环城绿带被建设成为以乡村景观为特色的生态区。其用地比例是:合作性农场占25%,森林和自然风景区占15%,政府和公用事业机构占39%,城市开敞空间(如城市公园、高尔夫球场、跑马场等)占30%。而上海目前在建的环城绿带规划形态为“长藤结瓜”式,即509米宽的环状绿带为“长藤” ;沿线在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度放宽,规划布置若干大型的主题公园,即为“瓜” 。不难看出,上海在环城绿带产业化经营方面已经考虑到将环城绿带建设与游憩带建设的结合。这对城市绿地建设的产业化经营以及城市RBD的多元化发展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四)城市RBD的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RBD在空间布局上存在以下一些规律。不同的RBD在选址时会着重考虑,依托其中某项因素。

1.依托特定的旅游资源

从不同城市的RBD建设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许多城市的RBD都是依托特定的旅游资源而建的。例如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RBD往往呈条带状分布于游客集散地与景区的道路沿线两侧。因此,可以说RBD的形成是以特定的旅游资源的存在为基础的。这一规律同样也普遍存在于城市中。

游憩商业区的形成与旅游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游憩区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而又富有自然气息或历史内涵的游憩区,往往是依托现有的人文或自然的资源,并辅以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如上海的外滩- 南京路- 城隍庙一带、南京的夫子庙、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此外,城市中流经的河流及沿岸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游憩带。如阎水玉等在其论文中描述道:“泰晤士河是伦敦绿地框架中的一条脊梁,被广泛地用于体育与娱乐活动。河流两岸分布着众多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文化以及景观意义的建筑、公园和桥梁等。泰晤士河及两岸景观已成为伦敦的标志。”

这类游憩区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游憩区有鲜明的主体核心,这个核心可以是自然类的,也可以是历史、文化类的。其二,在对核心进行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往往针对游憩者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项目开发。其三,此类游憩区的选址往往是被动的,极大地受其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的限制。

2.依托市场

旅游开发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曾经一度分为市场主导学派和资源主导学派。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资源和市场的要素都必须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