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
7743900000022

第22章 中医康复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3)

3.八段锦八段锦是形体活动和呼吸运动相结合健身法,适用于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八”谓其节数,“锦”谓其珍贵。这八段的歌诀经过不断修改,至清朝光绪初期定型,成为今天流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如能配合站桩功,体现动静结合,则康复效果更好。

4.洗髓易筋经洗髓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动功功法。“洗髓”为内养,内练气功之意;“易筋”为外壮,外练筋骨,是把瘦弱之筋骨变换成强壮之筋骨的意思。洗髓易筋经具有强筋壮骨,调和脏腑功能等作用,对于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气血流通,加强机体营养和吸收,从而达到机体康复有很好的效果。临床用于偏瘫、截瘫、痿证、废用性综合征等患者的康复期。

四、中药康复法

药物康复法是运用中药方剂,减轻和消除患者形神功能障碍,促进其身心康复的方法。

(一)药物康复法的作用

药物康复法是针对康复患者气血衰少,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以及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根据中药性味、功用及方剂配伍进行调治,以补虚益损,祛除痰瘀,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促使患者康复。

(二)药物康复法的应用

药物康复包括内治和外治两类,其施治途径不同,作用基本一致。

1.内治康复法药物内治法是以中医辨证论治和康复治疗的辨残施治为指导,恰当地配方组药,制成汤、丸、散、丹等内服,从而达到调理阴阳、协调脏腑功能、扶正祛邪、延年益寿目的的康复疗法。主要针对康复患者损伤后期多虚、多瘀、阴阳失调的特点而立法、选方、遣药。根据康复病证大多神形不足、五脏皆虚的特征,当治以培补正气为主,重在调理气机,兼以化痰祛瘀,以使正气复原,神形康复。常用方法有补益法、活血化瘀法、宁心安神法、镇肝熄风法、抗衰益寿法等。

2.外治康复法中药外治康复法是在辨证基础上,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某种康复治疗效果的中草药,经过炮制、加工后通过外用途径对患者全身或局部病位、腧穴实施敷贴、药浴、熏蒸、熨敷等治疗的方法。适用于残疾、老年病和痛证等慢性痼疾。

(1)药物敷贴法根据中医辨证而选用不同的药方,经研末,用酒、醋或葱、姜汁调糊,或做成饼,贴在体表的特定部位。用于内脏诸症及腰背膝痛症。

(2)熏蒸疗法是利用中药煎煮后所产生的温热药气熏蒸患处,以达到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其通过温热和药气共同作用于体表,起到散寒通络、活血化瘀、消肿利湿之作用。

(3)药浴疗法是指选配某些中草药制成煎剂,趁热进行局部或全身浸洗,以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其既有热水浴的作用,又有药物的作用,具有蠲痹止痛、和血理伤的功效。

(4)熨敷疗法是指用中草药熨敷于患部或穴位,在热气和药气的作用下,能温通经络,达气血,协调脏腑,以达康复之目的。

五、食疗及药膳康复法

食疗,是指有针对性地选择饮食的品种,调节饮食的质量,以促进人体身心康复的方法。

药膳是用药物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成为既是药物,又是美味。它具有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促进康复、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食疗及药膳康复法的作用

1.调养身体,提高抗病能力食疗及药膳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效果显着,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饮食不仅可以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精微物质,而且通过合理的加工烹调,使之营养成分更好,色香味俱佳,增进食欲,利于脾胃运化,提高抗病能力。

“药补不如食补”就是指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身体,调理脏腑,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

2.祛除病邪,促进疾病康复枟素问· 五常政大论篇枠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尽养之。”这说明疾病后期可以通过食疗及药膳调养以助康复。饮食与药物同出一源,也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的不同,但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对儿童和老人更易接受。故张锡纯在枟医学衷中参西录枠中说:“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配合饮食康复可缩短病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二)饮食康复法的原则

1.辨证择食根据临床所辨证型,施以不同饮食和药膳,这是饮食康复法的根本原则,应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中。温性食物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暖胃等功用,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如糯米、膳鱼、鲫鱼、龙眼、荔枝、鸡肉、牛肉、生姜、洋葱、牛奶、红糖等,适用于素体阳虚或感受寒邪的病证。热性食物具有温中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如狗肉、辣椒、大蒜、胡椒、白酒、桂皮等。凉性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清肝明目的功用,如大麦、小麦、萝卜、丝瓜、芹菜、豆腐、茶叶等。寒性食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功用,如绿豆、螺蛳、梨、香蕉、西瓜、苦瓜、番茄、海带等。平性食物没有偏性,为日常所常用,如赤豆、扁豆、番薯、豆浆、猪肉、鸭肉、蜂蜜、大枣、苹果、葡萄、花生、白菜等。

2.辨病施食在辨证施食的前提下,还应结合辨病施食,根据病种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饮食。如心悸怔忡可选用当归、人参煮猪心,少食瘦肉、鱼类,忌食动物脂肪、肝、腰及辛辣刺激之品。肺系病证宜进清淡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辛辣、烟酒、油腻甜黏食物,如肺阴虚者多食百合、银耳、甲鱼等滋阴补肺。肾系疾病宜食用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多种动物补养类食物,忌食盐、碱过多和辛辣刺激品,如肾虚腰痛可选用杜仲蒸猪腰。肝胆疾病宜进清淡蔬菜及营养丰富的鸡、血、瘦肉类食物,忌烟酒等辛辣刺激品,少食动物脂肪,急性期以素食为主,缓解期或恢复期可进荤食。脾胃病宜进营养丰富、软、烂、热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煎炸、硬固及壅滞气机的食品。

(三)饮食康复法的应用

针对康复期的适应病证,根据辨证施食的原则,康复饮食方按其功效可分以下几类:

1.补益正气类本类饮食方寓有滋补强壮、抗衰益寿的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亏损者。其中补气的有人参酒、人参莲肉粥、黄芪膏等,补血的有当归羊肉羹、当归炖母鸡、大枣黑木耳汤、归参山药炖猪腰等,气血双补的有参枣汤、归参鳝血羹、龙眼参蜜膏等,补阴的有枸杞子酒、乌鸡酒、玄参炖猪肝、五味子膏等,补阳的有海马酒、淫羊藿酒、鹿茸酒、冬虫夏草鸡等。

2.养心健脑类本类饮食方有养心安神、健脑益智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如龙眼肉粥、莲心银耳汤、黄酒核桃泥汤等。

3.生津止渴类本类饮食方有清热除烦、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有益于消渴患者的康复。如五汁饮、清蒸茶甲鱼、猪胰汤等。

4.行气活血类本类饮食方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后遗症等患者的康复期。如丹参酒、红花酒、桃红粥、蜜饯山楂等。

5.潜阳熄风类本类饮食方有平肝潜阳、育阴熄风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癫狂、帕金森病等。如菊花粥、荷叶粥、葛粉粥等。

6.止咳平喘类本类饮食方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的功用。如银耳羹、饴糖萝卜粥、秋梨膏、枇杷叶粥等。

7.健脾和胃类本类饮食方有行气消滞、清胃降逆、开胃除满、健脾燥湿等作用。其中行气导滞、开胃除满的有醋浸生姜饮、佛手柑粥、盐炙陈皮等,健脾燥湿的有八宝粥、山药粥、茯苓粥、栗子粥、扁豆粥等。

8.润肠通便类本类饮食方适用于大便秘结患者的康复。如瓜蒌饼、芝麻粥、松子粥、紫苏麻仁粥、郁李仁粥等。

9.蠲痹止痛类本类饮食方主要用于风寒湿痹、关节不利、筋挛急痛者。如木瓜酒、五加皮酒、薏苡仁酒、虎骨酒、川乌粥、蕲蛇酒等。

第三节中医康复技术在社区常见病中的应用

一、感冒

感冒是人体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病证,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四季皆可发生,尤以春、冬多见。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重且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本病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若正气虚弱,致使肺卫调节功能失常,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则易为外邪所客而发病。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一)风寒感冒

1.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或咽痒咳嗽,咳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调护方法

药物:生姜10g、葱白3根,加适量红糖煎汤热服,使微汗出。

针灸:针风池、风门、列缺、合谷,毫针浅刺用泻法拔罐:取大椎、身柱、大抒、风门、肺俞拔火罐。

推拿:肢体疼痛者,可局部按摩;头痛者,可按摩印堂、太阳、头维、鱼腰、百会等穴及前额部;鼻塞、流涕者可热敷鼻、额部,按摩迎香穴。

饮食:食辛味发散食物,多饮开水,以利驱邪外出。

(二)风热感冒

1.主症: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流涕,口干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稠,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2.调护方法

药物:选用银翘解毒丸或板蓝根冲剂;咽喉肿痛者,用银花、麦冬、甘草煎汤代茶饮。

针灸:针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均用泻法。

拔罐:取风池、尺泽、大椎穴拔火罐。

推拿:可按摩印堂、太阳、迎香、风池、曲池、合谷穴。

饮食:宜选用凉润之食品,如西瓜、绿豆粥等。

二、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宜降,以和为顺。如寒邪内客于胃、饮食不节伤胃、肝气横逆犯胃或脾胃自身虚弱,均可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引起疼痛。胃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胃部疾患,也可见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凡此皆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一)寒邪客胃

1.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剧,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2.调护方法

药物:选用良附丸口服;或白胡椒、肉桂各6g,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粒。

针灸:针上脘、梁门、足三里、内关穴;艾灸中脘、足三里,并于局部热敷。

推拿: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穴按摩。

饮食:热服生姜红糖汤;饮食宜温热,可以生姜、葱、大蒜等为佐料;温黄酒一杯,顿服。

(二)饮食停滞

1.主症: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的食物,或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2.调护方法

药物:选用山楂丸或保和丸;脘腹胀满欲吐者,可予探吐法。

针灸:针内关、天枢、足三里、内庭穴,用泻法。

推拿: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穴,顺时针方向摩腹。

饮食:选用曲末粥。先将神曲30g打碎煎煮,去渣取汁,入粳米100g煮粥服食;亦可食萝卜以健胃消食;或用炒莱菔子10g,与粳米同煮粥,连服1~2天。

(三)肝气犯胃

1.主症:胃脘胀闷,连及胸胁,每因情志因素而发病,嗳气频繁,或伴吞酸呕吐,大便不舌苔薄白,脉弦。

2.调护方法

药物:选用舒肝丸或胃苏冲剂口服。

针灸:针中脘、足三里、章门、太冲、行间,用泻法。

推拿: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膻中、期门、章门穴按摩。

饮食:橙皮、生姜各10g,水煎服,每日1~2次,7日为一疗程。

其他方法:消除病人郁怒烦恼,保持乐观情绪。

(四)瘀血停滞

1.主症:胃脘疼痛,疼有定处而拒按,多为刺痛,或见呕血、便黑,舌质紫黯,脉涩。

2.调护方法

药物:桃仁、五灵脂各等份,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每日2次。

或阿胶10g烊化,加入三七粉0.5g,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针灸:针内关、中脘、足三里,痛甚加梁丘,用泻法。

推拿: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穴按摩。

饮食:鲜藕汁一小杯煮沸,加入生鸡蛋一个,三七粉1g,口服,每日2次。

(五)脾胃虚寒

1.主症: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迟缓。

2.调护方法

药物:选用附子理中丸或香砂养胃丸温开水送服;干姜10g、蔻仁6g,水煎服;饴糖1~2匙,温水化服,每日3次。

针灸:针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用补法;艾灸或热敷胃脘部。

推拿: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命门穴按摩。

饮食:选用吴茱萸粥。吴茱萸3g研末,粳米100g煮粥,等米熟后下吴茱萸末,加生姜、葱白少许服食;或以温黄酒一小杯,饭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