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
行为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形成的,这一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并很快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形成众多分支学科,健康行为学即是其中之一。
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讨其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服务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健康行为学不同于行为医学,行为医学是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用于临床治疗、康复及预防领域,它注重特定疾病的行为表现及其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而健康行为学则立足于通过行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促使人们保持并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强调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行为问题,着眼于通过解决这些行为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健康。
一、健康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概念
健康相关行为(health related behavior)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其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health promoted behavior)和危害健康的行为(health risky behavior)。
严格地说,健康行为是健康行为学的概念,但国外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将此与健康相关行为等同。目前的文献中已很少见到“health related behavior”的字眼,原因在于“health behavior”替代了它。国内有人对健康行为下了另一个定义,即健康行为是指人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它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即:现实生活中像这样行为十全十美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人们只能以渐进方式去接近它。况且,伴随着时空的变化,人在新的环境中还会不断有新的心理冲突和社会适应问题产生,故健康行为的内涵也会有变化。所以,这个定义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在健康行为学的实践中,健康行为主要被当作“导航灯塔”,健康相关行为才是重点。
二、促进健康的行为
(一)概念
促进健康的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促进健康的行为,有一定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五项基本特征:
1.有利性
行为表现有益于自己、他人和全社会,如不吸烟、不酗酒。
2.规律性
行为表现有恒常的规律,如定时、定量进餐。
3.和谐性
个体的行为表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如选择运动项目),又能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节自身行为,使个体或团体行为有益于自身、他人的健康。
4.一致性
行为本身具有外显性,但它与内在的心理情绪是协调一致的,没有“冲突”或“表里不一”的表现。
5.适宜性
行为强度受理性控制,个体行为能表现出忍耐和适应,无明显冲动表现,且该强度对健康是有利的。
(二)分类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将促进健康的行为细分为:
1.日常健康行为
指合理的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积极锻炼等。
2.保健行为
指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合理应用医疗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
3.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这里的环境危害是广义的,包括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生活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主动地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这些环境危害也属于健康行为。如离开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
4.戒除不良嗜好
不良嗜好是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害的个人偏好,如吸烟、酗酒与滥用药品等。戒烟、不酗酒与不滥用药品属于此类健康行为。
5.预警行为
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乘坐飞机、汽车时系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
6.求医行为(health seeking behavior)
指人察觉到自己有某种疾病时,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如主动求医、真实提供病史和症状等。
7.遵医行为(compliance behavior)
已知自己确有病患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服从治疗的一系列行为。就医方式、对医生的满意程度、期望的一致性、对医嘱的理解、治疗方式等对之皆有影响。
8.患者角色行为(sick role behavior)
有多层含义,如:有病后及时解决原有角色职责,转而接受医疗和社会服务;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挥“余热”;伤病致残后,身残志坚,积极康复;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归宿感对待病残和死亡。
根据三级预防的思想,可将“健康”和“疾病(或死亡)”看成一个过程的两端,上述八类行为根据其发生时间可分成三个阶段。前五类量最大、牵涉面最广,发生在健康、无疾病征兆的人身上,是个体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采取的主动行为,故通称“预防保护性行为”(preventive and protective behavior),属一级预防。第六类发生在自觉有病但尚未确诊时,是寻求适当手段及早发现病患的行为措施,通称“求医行为”或“患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属二级预防。第七、八类是已被确诊的患者采取的促进健康行为,通称“疾病角色行为”,属三级预防。由此可见,促进健康的行为在任何时期、任何健康状况下都是可以采用的。
美国行为学家Breslow等对7000名加利福尼亚人进行了为期五年半的行为追踪干预研究,以简练的方式推出7项健康的行为:①每晚睡眠7~8h,②每天吃早餐,③定时规律进餐,不吃零食,④维持正常体重,⑤每周锻炼2~3次(每次35分钟以上),⑥不饮酒或少饮酒,⑦不吸烟。结果发现,采纳这7项行为中的小于或等于3项、5项和6~7项的三组成员,在现有平均年龄的基础上,其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22年、28年、33年。由此可见,即便是少量的、简单的促进健康的行为,对人的健康也是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三、危害健康的行为
(一)概念
危害健康的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方向上表现出的一组行为。其主要特点是:
(1)该行为对人、对己、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
(2)该行为对健康的危害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
(3)该行为是个体在后天生活经历中习得的,故又被称为“自我创造的危险因素”。
(二)分类
危害健康的行为通常分为四类: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生活方式(life style)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系列日常活动行为。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有其动力定型,即行为者不必消耗很多的心智和体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的日常活动。不良生活方式则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早衰、癌症等,其主要表现为:饮食过度、暴饮暴食;高脂、高糖、高盐、低纤维素饮食;偏食、挑食和吃零食过多;嗜好含致癌物的食品,如油煎油炸、烟熏火烤、腌制的食物,其蛋白质易变性,可产生多种具有强突变性的杂环胺类;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冷、过热、过酸、过硬,会对食管产生机械性刺激,在长期反复擦伤情况下易诱发食管癌;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快会使食物消化吸收不良,唾液、胃酸等也无法发挥对黄曲霉毒素、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质的自然减灭毒素作用;久坐、缺乏体育锻炼等。
2.致病性行为模式(disease producing pattern,DPP)
致病性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
(1)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又称“冠心病易发行为”,其核心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由此常因别人的微小失误或无心得罪而大发雷霆。产生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过强的自尊和严重的不安全感。A型行为者还有一些重要的外部体征,如语言带有突发性敌意、前额口唇汗液津津、常匆忙打断别人讲话、眼周有色素沉着等等。其体内通常有去甲肾上腺素、ACTH、睾丸酮和血清胆固醇的异常升高,由此通过心理途径中介,全面激活大脑皮层-垂体-肾上腺轴,使肾素、血管紧张素持续、大量释放,导致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血管内脂质沉着加快、粥样硬化斑块过早脱落等。所以,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死率均比正常人高2~4倍。
(2)C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又称“肿瘤易发行为”,其核心表现是情绪压抑,性格易自我克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忍让,而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生闷气。C型行为者体内神经-体液水平长期紊乱,导致免疫机能全面下降。研究表明:C型行为者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3倍左右。
3.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disease behavior)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与“求医行为”相对的有瞒病行为、恐惧行为、自暴自弃行为等;与“遵医行为”相对的有“角色行为超前”(即把身体疲劳和生理不适错当为疾病)、“角色行为缺如”(如已肯定有病,但有意拖延不进入患者角色)和“角色心理冲突”(如求医与工作不能两全),以及悲观绝望等心理状态和求神拜佛等迷信行为。
4.日常危害健康的行为
日常危害健康的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酗酒、吸毒、性乱。
吸烟(smoking)、酗酒(alcohol abuse)和吸毒(drug abuse)都是典型的成瘾行为(habit forming behavior),亦称药物依赖行为,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长期大量吸烟可引发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缺血性心脏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过量的、无节制的饮酒称为酗酒,对健康的影响分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引致乙醇中毒、损伤、车祸、斗殴和意外死亡等;慢性的有乙醇慢性中毒综合征、肝硬化、心血管病和神经精神疾患等。长期酗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硬变、脑血管疾病(如中毒),以及酗酒同时大量吸烟的协同性致癌作用,都是成年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吸毒属于滥用药物,是指不在医生指导下随意或不适当使用心理激动(致幻)剂,直至产生成瘾或有成瘾趋势的一类行为。常用的毒品有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吗啡、大麻、巴比妥类、安非他明、二乙胺等。其中,海洛因、可卡因等可使人出现异常的精神亢奋;其他毒品则有致幻作用。吸毒对健康的危害呈综合性:精神颓废、人格缺损、心智功能紊乱、身体素质下降,直至衰竭死亡。致幻剂对免疫系统有直接抑制作用,且不少吸毒者(包括静脉注射)往往同时又是同性恋或性淫乱者,所以吸毒人群中艾滋病高发。我国现有的90%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是因静脉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引起的。
吸烟、酗酒不仅使本人受害,还危及他人及全社会的健康。孕妇吸烟、酗酒可导致胎儿长期处于低氧致病环境,智力体格发育受阻,流产、早产、死产、死胎增加。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吸烟、酗酒又是导致火灾、社会治安恶化、家庭离异、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每年因吸烟导致近500万例本可避免的死亡。我国目前约有3.5亿吸烟者,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近100万。据推算,我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
性乱,包括卖淫、嫖娼、同性恋和异性滥交等在性生活方面的紊乱行为。性乱导致各种性传播疾病的高发,尤其是引发艾滋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