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7755600000018

第18章 蹇叔:游走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大器晚成者

蹇叔,春秋时期一个很有智谋的人物,因不愿求仕,居于乡间。他在齐国偶然结识了求仕失败而流浪乞讨的百里奚,识其大才,因而留百里奚在家,结为兄弟,蹇叔年长百里奚一岁,百里奚于秦穆公后,竭力向穆公推荐蹇叔之贤,穆公派人持厚礼往宋聘请,蹇叔推辞不过,遂与儿子白乙丙一同至秦,蹇叔被任为右庶长,爵上卿,与百里奚并称“二相”,主持国政,帮助秦穆公成就了霸业。穆公后来不听劝谏,坚持越晋袭郑,蹇叔在大军出发后谢病不朝,退出国政,不久自称病重,复回乡下隐居。

蹇叔是秦穆公的主要谋臣,他谋筹深远、智慧超人,是管仲之后春秋时代数得上的战略家、政治家。秦国的创霸过程就是他的战略思想和丰富智慧得到显露和证实的过程。

系统完整的战略方针

蹇叔初见秦穆公时,就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秦国创霸的战略方针,这些战略方针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从对秦国特殊的地理状况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威德并施,以德为本的战略思想。他对秦穆公分析说:秦僻在西土,邻于戎狄,地险而兵强,进足以战,退足以守。所以不列于中华(古时指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族、汉族诸国为中华,与今“中华”含义不同)者,威德不及故也。非威何畏,非德何怀,不畏不怀,何以成霸?(第二十六回)穆公进一步问道:“威与德二者孰先?”蹇叔回答说:“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和百里奚一样,蹇叔对创霸战略的分析也着眼于地理状况,二人的结论基本相同,但蹇叔的分析更为明确和深刻,他既看到了威和德的不同作用及二者的不可或缺,又强调了德的重点地位,他的思路是要把秦国建成既使人们畏惧、又使人们向往的霸主之国。

礼教,等威不辨,贵贱不明,臣请为君先教化而后刑罚。教化既行,民知尊敬其上,然后恩施而知感,刑用而知惧,上下之间,如手足头目之相为,管夷吾节制之师,所以号令天下而无敌也。蹇叔从秦国的具体状况出发,把治理内政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的教化布德方面,他要用中原的礼仪文明系统教育秦国之民,从改变民俗人手,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以期使国民服从节制、令行禁止,达到上下间高度的灵活与统一。

第三,阐述了政治活动中应特别遵循的三条原则,为秦穆公提出了创霸活动的行为准则。蹇叔恳切地告诉穆公说:“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蹇叔主张在创霸活动中分清轻重缓急,反对在政治行为中追求极端,力求稳妥扎实地发展,体现了古人稳中求进、后发制人的思维特点。三条原则也许是这位老人长期观察和研究政治活动的经验总结,对秦穆公的创霸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秦穆公在谋求东向发展时长期慎重从事,正是在这些原则指导下的必然行为,而在他后期急忿贪功,派兵伐郑时,因为违背了这些原则,因而有崤山之败。

第四,为秦国设定了创霸的具体步骤。蹇叔辩证地看待秦国的地理状况,认为“秦立国西戎,此祸福之本也。”认为从秦国具体的地理状况,既可以引申出好的一面,也可以引申出不好的一面。

他向穆公阐述说:“今齐侯已耄,霸业将衰。君诚善抚雍渭之众,以号召诸戎,而征其不服者。诸戎既服,然后敛兵以俟中原之变,拾齐之遗,而布其德义,君虽不欲霸,不可得而辞也。”蹇叔看到了当时齐桓公霸业将衰的前景,他希望秦穆公首先整顿内政,然后征服西戎,最后等待机会,向中原渗透。他认为只要德威并施,扎发展战略,秦穆公的创霸基本上是按这三个步骤进行的,只是崤山之战使第三步在实施中受到了挫折。

蹇叔关于秦国创霸的比较系统的思想,极大地开阔了秦穆公的政治视野,引导秦国走上了积极稳妥的创霸之路。

料事如神

蹇叔是一位隐居山乡的大智之人,他偶然结识百里奚,不得已参与了二十余年的政治生活。无论在其私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他都显示了自己过人的料事之神。

蹇叔与百里奚结为兄弟后,留百里奚在村中养牛,其时齐国的无知杀掉齐襄公,新立为君,悬榜招贤,百里奚准备前去应招,蹇叔劝阻说:“先君有子在外,无知非分窃立,终必无成。”(第二十五回)百里奚于是未去。无知上台一月有余,被大臣所杀,百里奚幸免于祸。后来周室子颓欲用百里奚为家臣,蹇叔去周看望百里奚时一同见到了子颓,事后他对百里奚讲:“颓志大而才疏,其所交皆谗谄之人,必有觊觎非望之事,吾立见其败也。不如去之。”

百里奚遂辞却子颓。不久子颓作乱篡位,被周惠王联合郑国击败俘获,其身边之臣俱被斩杀,百里奚又一次幸免于祸。蹇叔和百里奚离周赴虞,虞臣宫之奇将百里奚荐于虞公,虞公拜百里奚为中大夫,蹇叔劝阻百里奚说:“吾观虞君见小而自用,亦非可大有为之主。”他劝百里奚辞之勿仕,百里奚解释说:“弟久贫困,譬之鱼在陆地,急欲得勺水自濡矣!”蹇叔见百里奚主意已定,遂回宋国隐居。不久,虞公贪于晋贿,给晋军借道伐虢,被晋一并灭掉,百里奚随虞公被晋所俘。蹇叔对无知、子颓和虞公三料三中,百确的评价。

秦穆公后来决定派兵袭郑时,蹇叔劝谏说:“秦去郑千里之遥,非能得其地也。夫千里劳师,跋涉日久,岂能掩人耳目?若彼闻吾谋,而为之备,劳而无功,中途必有变。”不料穆公一意孤行。

出师之日,蹇叔哭送儿子白乙丙说:“哀哉!痛哉!吾见尔之出,而不见尔之入也!”他向儿子密授一书简,白乙丙中途打开观看,上面写着:“此行郑不足虑,可虑者晋也。崤山地险,尔宜谨慎,我当收尔骸骨于此!”(第四十四回)他提醒秦军要在崤山预防晋军的埋伏。秦军出师后,他告病退政,私下对百里奚交代说:“秦兵此去必败。贤弟可密告公孙枝,备舟楫于河下,万一得脱,接应西还。”后来孟明等三帅袭郑无功,顺路灭掉滑国(今河南偃师西南),回师时全军被晋围困于崤山,孟明眼看不能得脱,对白乙丙说:“汝父真神算也!今日困于绝地,我死必矣!”(第四十五回)三帅最后束手被缚。后来三帅被晋襄公释放,生怕晋君反悔追来,仓皇西逃,到了河边,被公孙枝安排的船只接应而去,及至晋国追兵到时,船已离岸而去,三帅终于侥幸生还。在秦国的这次军事行动中,蹇叔曾料定袭郑无功,料定秦军必在崤山败于晋军,又料定秦人侥幸可以渡河西还,托付派船接应,事件的发展无出所料,足显蹇叔对事态的预察能力。

顺便应提到,蹇叔也是一个深受传统观念影响、非常守礼重义的人物。晋国降臣丕豹曾劝秦穆公乘晋惠公大诛群臣、人心不定时大举伐晋,蹇叔首先反对说:“以丕豹之言而伐晋,是助臣而伐君,于义不可。”(第二十九回)他在这事上考虑的是要符合礼义的要求。他曾支持给晋国以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也曾力劝穆公勤王。他先前几次劝阻百里奚出仕,其考虑是:“丈夫不可轻失身于人。仕而弃之,则不忠;与同患难,则不智。(第二十五回)他希自分内事也。”(第四十四回)他自知去后性命难保,却要儿子随军前往,以尽其忠。蹇叔思想中有着浓厚的传统礼仪观念,他的所谓对民教化,实际上就是要用这些礼仪观念教育秦民。和百里奚一样,他的这些思想和行为也对秦穆公的政治活动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蹇叔智略兼人,大器晚显。他为秦穆公制定了威德并施的创霸战略,提出了实施战略的具体方针,确定了秦国创霸的战略步骤,他还阐述了政治活动的三条原则,这一切成为当时秦国创霸的指导思想。他凭自己超人的预察力为秦国保护了军事人才,秦国的霸业中有他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