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首言料敌,次言选士。料敌者,知彼也;选士者,知己也。
现为一“活”的环境,分秒都必得注意,因为世事瞬息万变、刹刹生新。
“首言料敌”,与对方竞争,首先要了解对方,焉能以主观应世?不了解对方,就要去对付,太幼稚了!做任何事都有对象,小孩就知“比美”,懂得有“对方”,所以要知敌、料敌。
到什么地方,都不可以轻敌,净说外行话。必使对方知道你,最低限度也可和对方打成平手。
与《孙子》大旨,互相发明。然必简拔英尤,以裕其力,而后可测察敌情,乘其隙以胜之。
“英”,华也,含英咀华,千人曰英;“尤”,异也,人物中之最。
作文章,少重复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急智。鲍超(1828—1886)作战,被包围了,要师爷写书借兵,情急之下,乃自写一“鲍”被围起,曾帅一看便知。
中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后言观外知内,察进知止;以及急击勿疑,正料敌切实处,学者宜玩味之。
临大敌,全视自己心静不静,《大学》谓“定、静、安、虑、得”,自得。
社会清静的地方太少,从小就应训练在嘈杂环境中犹可以读书,日后才可以自吵闹环境中思考、理事。
武侯谓吴起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居吾前;国之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
【批】武侯欲强其国,而虑及六国之难敌。
【注】秦,嬴姓,伯益之后,都咸阳。楚,芈姓,熊绎之后,都郢。赵,晋大夫赵籍也,与韩、魏三分晋地为诸侯,都邯郸。齐,姜姓,太公之后,都临淄;后为田氏所篡。燕,姬姓,召公之后,都蓟。韩亦晋大夫,韩虔也,都宜阳。四守,四面距守也。奈何,犹言何以待之?
彭氏曰:魏居天下之中,左右前后,皆属邻封,四面受敌,日无宁处。
施子美曰:魏大梁之墟,故晋之都也。秦居其西,楚居其南,燕赵在其北,齐居其东,而韩据其前,此古战场之地也。
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责任。
老一代,取消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你们这一代应好好努力,哪有资格批评老一代。
知道为什么而活,不要天天没事似的!
起对曰:“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yuàn)矣。
【批】言建树屏藩,在于君心之戒惧,而不在于关塞之险。
【注】戒者,谨慎之谓。
谈氏曰:吴子“先戒”之言,可与《易》之“衣袽”、《诗》之“履冰”、《书》之“无怠”,并志不朽。
【解】夫安定国家之道,惟贵豫立,苟君之心,先知戒谨而慎防之,斯为所宝者耳。
先戒,如《中庸》“戒慎”之“戒”是也,即“在德不在险”一语,其旨趣亦同
施子美曰:苟知所戒,祸不及之,在《易》之萃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是知戒之所以为宝也。
“先戒为宝”,先时,防未然,《中庸》云:“凡事豫则立。”“思患而豫防之”(《易经·既济卦》),“豫解无穷”(《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何注)。
“今君已戒,祸其远矣”,给他戴高帽,此为做官的伏笔。赵孟贵之,赵孟贱之。
贪便宜,暗藏祸根!不要净想捡便宜,天底下没有这回事。社会是在德,不在险。
中国两本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大学》与《中庸》。最好能烂熟在胸,做事至少不离谱。
“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陈(阵)重而不坚,秦陈(阵)散而自斗,楚陈(阵)整而不久,燕陈(阵)守而不走,三晋陈(阵)治而不用。
【批】言六国之兵阵不同,而皆有可乘之弊。
【注】六国之俗,指六国之兵阵言。
李碧萝曰:昔者苏秦揣摩三年,悬六国相印,不过将七国山川形势,土俗人情,了然于中耳。今吴子亦能一一指陈,可知其揣摩者熟矣,宜其辟土拓地,为一时名将也。
施子美曰:因其“俗”,而以求其“性”,则临阵搏战之“机”,皆可得而预言之矣。
“论六国之俗”,了解敌情,必有素养。
“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宽纵)而禄不均,一陈(阵)两心(同床异梦),前重后轻(力之不齐),故重(厚重)而不坚(坚固)。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陈(阵)可坏。
【批】释齐阵重而不坚之由,并言击其兵阵之道。
【注】刚,果毅也。国富,谓其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也。简,忽略也。细民,小民也。前重后轻,力不齐也。三分,谓分吾军为三:一当其前,一当其左,一当其右也。猎,从旁逐兽之名。胁,夹击也。坏,犹破也。
学如何“知敌”。
国民党以“自斗”为道统,至今犹分主流、非主流派,内斗不休!
当天报不看,外面事什么也不知。
看书要冷静,我有时一天才读两段。人的智慧都差不多,就看善用与否。不查字典就问老师,老师又不是字典。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小毛病),而引去之,士(商)贪于得,而离其将(政),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批】释秦阵散而自斗之由,并言击其兵阵之道。
【注】强,勇力也。地险,谓左崤、右陇蜀也。政严,如步过六尺有罚之类。赏罚信,如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之类。离,即下乖散也。设伏者,伏吾兵以待之;投机者,相其机以乘之。
“其言不让,皆有斗心”,中国人太多,生产土地不足,自然而然必得不让。
“乘乖猎散”,离开常道,各个击破,如以文学作品、戏剧、地方小调等为之,影响人心。
到北京,先到东交民巷走一遍,昔日外国人住的地方。那时年轻人所以恨外国人,因外国人在中国横行。
“不是我们自己愿意国土分裂出去”,这句话就是你们这一代要送命之处。
“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烦扰),其民疲(疲怠),故整而不久(不能持久)。击此之道:袭乱其屯(聚之力),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困弊)而劳之,勿与争战,其军可败。
【批】释楚阵整而不久之由,并言击其兵阵之道。
【注】弱,怯懦也。地广,谓其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士、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邭阳之塞,方五千余里也。骚,烦扰;疲,疲怠。弊,困之使其弊;劳,误之使其劳。
“弊而劳之,勿与争战”,如斗蟋蟀般,斗一斗即可。
知敌,就知如何斗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胆小不得将军做。
“燕性悫(què),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此其毛病),故守而不走。击此之道: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则上疑而下惧;谨我车骑,必避之路,其将可虏(掳)。
【批】释燕阵守而不走之由,并言击其兵阵之道。
【注】悫,诚实也。燕人之俗,惟其性悫而直,故可若远若近,或出或没,以使之疑惧。
【解】避,避忌也。盖彼所素畏心者,勿作“逃遁”字看。
“忠厚虽是无用的别名”,人忠厚固然有毛病。但聪明太外露,最易失败,因人家对你有戒心,就得不到真朋友,没有借力。
“三晋(今山西一带)者,中国(居中之国)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战,习于兵;轻其将,薄其禄,士无死志,故治而不用。击此之道:阻陈(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此其势也。
【批】释三晋阵治而不用之由,并言击其兵阵之道。
【注】和,温和也。平,无过不及之谓。疲,困也。习,玩也。阻阵而压者,抑其前往之势,使不得逞志于我也。拒,御也。追,逐也。
焦六霑曰:吴子以魏与韩、赵,如辅车相依,唇齿之邦也;故第言二国之势,而不及于虏将败军者,盖不欲自相攻击,而引致他人之胜己耳。
【解】焦六霑曰:吴子论六国之俗,极其详矣,极其当矣,然皆有可击之道,可见天下之强,势不足患,而惟患敌强之无人。此章凡五言击敌之道,皆以奇兵胜人,吴子之言,几于正;高氏之说,未可尽执也。
施子美曰:三晋者,韩、赵、魏也……其地乃涧瀍之间,天地所合,风雨所会,故其性和,圣贤之所教,仁义之所施,故其政平;介于大国之间,处于四战之地,故其民疲于战,习于兵……必有以知敌人之势,乃可以施制敌之术。既得其势,其于制敌也,又何难焉?
“薄其禄,士无死志”,不受重视,薄禄,凭什么有死之志?
用这些智慧,引申至左右环境。
随机应变不易,虽非权,亦近于权。“可与适道,未可与权”,权为最高境界。
“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其力过人),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特殊人物)。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是谓军命。
【批】言胜势在握,尤当选士,以为三军司命。
【注】虎贲,士之绝猛者。扛,横关对举也。力轻扛鼎,谓其力之过人;足轻戎马,言其足之便捷。搴,拔取也。别之者,不使混于俦伍之中;贵之者,不使辱于卑贱之伦。军命,军之司命。
【解】周鲁观曰:虎贲之士,有才智勇力,可以制敌者也。重为将者,能选别爱贵上。
“军命”二字,当深味之;“别之”“贵之”,正以其为军命也。
施子美曰:世未尝无杰特之材,患不见知耳……爱而贵之,所以致其厚而以励众也。若是之人,谓之何哉?军之死生系焉。
“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有了伯乐,千里马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此坚陈(阵)之士,可与持久。能审料此,可以击倍。”
武侯曰:“善。”
【批】言其次者,技勇优长,轻身犯难,又必有以荣其身,厚其家,以奖励之。
【注】工,犹言善也。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又曰:戈、盾、戟、夷矛、酋矛为五兵。击倍者,言以我之一,击敌之十也。
【解】定解:工用五兵,材力健疾之人,视虎贲之士,虽次一等,然亦非寻常者流,故必于格外优崇之,而后矢心以相副也。
徐象卿曰:荣及其身,施及其家,斯足以收揽其心,上下结成一片;虽蹈危亡之地,阵势益坚,如“撼山易,撼岳军难”也。
“工”于山水画,工者,善也。“工用五兵”,十八般武器件件皆通。
“厚其父母妻子”,做领袖得“体群臣”(《中庸》),不懂为别人着想,坏!
“劝赏畏罚”,故赏罚必得分明。
《淮南子·兵略训》云:“所谓人事者,庆赏信而刑罚必。”什么样的人,得有什么样的待遇。
吴子曰:“凡料(逆度)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
【批】言因敌乘机,而有八事。
【注】料,逆度也。邓伯莹曰:如敌人败形曾已显露,故有不战则已,战则势如破竹,未有不胜者,又何待卜为哉?
【解】重“不卜”二字,与下“勿疑”二字照应。
施子美曰:用兵之道,料敌为先。
“卜”,是在决兵之疑,而非将之疑,是“愚兵之术”。卜完吉,则一鼓作气。
“智者不惑”(《论语·子罕》),不卜而已矣,“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一曰:疾风大寒,早兴寐迁,剖冰济水,不惮艰难。
【批】料敌之困于寒者。
【注】兴,起也。迁,移也。惮,畏怯也。
此“困于寒”,而可乘者也。
抗战胜利了,国民党于八月后到东北接收,用上最好的美军装备,但最后接收人员的手脚都冻僵了,还能够作战?此从事地下工作者失职,最低也应告诉他们东北很冷。真是无病不死人!
应到哈尔滨看冰雕,至少感觉什么是“冷”。
“二曰:盛夏炎热,宴兴无间,行驱饥渴,务于取远。
【批】料敌之困于暑者。
【注】间,隙也,少息暇也。远,远程也。
“宴兴无间”,白天炎热,晚上犹兴兵,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此“困于暑”,而可乘者也。
“三曰:师既淹久(久滞不归),粮食无有;百姓怨怒,妖祥(吉凶之兆)数(屡)起,上不能止。
【批】料敌之师久民怨者。
【注】妖,妖孽也;祥,灾异也。《汉志》云:妖孽自外来者,谓之祥。
此粮乏人怨,而可乘者也。
吉凶之兆,事未发生,先有“兆”。异于常者,皆为“妖孽”,如人妖。
旧社会一发现有异于常者,百姓以为是“天示警”,当政者必下“罪己诏”,先谴责自己。
“四曰:军资既竭,薪(柴火)刍(饲马料)既寡,天多阴雨,欲掠无所。
【批】料敌之士马饥窘者。
【注】军资,如粮、饷、衣装、器用之类。竭,尽也。薪,以炊爨。刍,以饲马。寡,少也。掠,抄取也。
此粮刍竭尽,而可乘者也。
“五曰:徒众不多,水地不利,人马疾疫(传染病),四邻不至。
【批】料敌之势弱无援者。
人马皆得传染病,但四方救援久不至。
此孤旅无援,而可乘者也。
“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批】料敌之士卒劳顿者。
【注】倦,疲困也。息,休止也。
此师旅劳顿,可乘也。
“七曰:将薄吏轻,士卒不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
【批】料敌之将吏不堪者。
【注】薄,谓凉于德。轻,谓短于才。惊,犹动也。助者,因弱而扶之之谓。
“将薄吏轻”,将刻薄寡恩,吏则轻佻,军心不定。
“三军数惊,师徒无助”,众备受惊扰,又无有助援。
此众心离乱,而可乘者也。
“八曰:陈(行阵)而未定,舍(次舍)而未毕,行阪(山阪)涉险,半隐半出。
【批】料敌之仓皇无措者。
【注】阵未定,众易乱也。舍未毕,力不足也。
此未及设备,而可乘者也。
“诸如此者,击之勿疑。”
【批】言料敌苟有可乘,则疾击之,不可逡巡以失机宜。
【注】诸,犹凡也,总上八事而言。勿疑者,盖欲速决也。苟遇敌兵有一于此,则宜速击之,无失其机也。
吴起针对六国不同国情,提出不同的作战方针及战法,因敌而战,故能常胜。
做事,必先往坏处想,想成功是必然,要考虑失败能胜住了,再去做,无如此魄力则别做。想得天花乱坠,结果一撒手就……不能成事。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爱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赏信刑察,发必得时。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批】言料敌有此六征,宜速避之,无俟于占,而生幸念。
【注】地大,则财赡。民众,则力强。惠,恩泽也。流布者,谓博施恩惠于其民,如水之流行地中,无不溥遍也。得时者,谓不先时而行,不后时而举,适合其宜也。兵,指器仗言。甲,指皮革言。扶弱,曰助;救危,曰援。
“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
【注】凡此二句,总上六事而言。“避之”者,亦顿其兵之意。
【解】焦六霑曰:《易·乾卦》上九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是以动而有悔也”,故趋吉避凶,乃玩占之大旨。
施子美曰:敌有可击者,亦有不可击者。可击而不击,则为失利;不可击而击之,则为妄进。法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不合于利而止者,此不占而避之者也;不占而避之者,是亦自知其未可以胜,故不必占之于神也。
“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批】引古语,以结上文“不卜与战”“不占避之”之意。
【注】见可者,见有可乘之机;知难者,知有难攻之势。
方伯闇曰:究其实,不过示人以进退之宜耳,故避实击虚,诚有得乎《孙子》之妙者。
【解】周鲁观曰:“见知”二字,最宜着眼,行兵贵慎,岂可轻进?盖诚见其可也。兵任綦重,岂可甘退?盖诚知其难也。
我走遍天下,骂国民党一辈子,偷偷录音又怎样?我讲书,是反串,干一辈子“流氓”!要录,就从头到尾骂国民党一遍。
大盗盗国,小盗无所不盗!没有著作等身,就强盗等身!不知道学智慧,放我的录音又如何?净说真的。
今天生在台湾的已经够悲哀了,还不懂善用头脑!如何脱困为第一要义。只有两条路:不是殉葬,就是自救。
做事,必找可乘之机。不要太幼稚,不知己之所当为。应想自己应想什么、做什么。我时常对同学说,不要再背感情包袱,替人殉葬,你们来日方长。我是将死之人,其言也善。
时,过去就是过去,留恋没有用!我对谁都说真话,台湾不能搞“独立”!人说真话不容易。骂国民党,国民党不高兴。我什么滋味都尝过。“台独”是不可能的事。
武侯问曰:“吾欲观敌之外,以知其内;察其进,以知其止,以定胜负。可得闻(知)乎?”
【批】此言明于观察,而胜负之理,可以前知。
【注】观,谓观其所易忽也。外,指行阵言;内,指才略言。察,谓察其所未备也。进,指疏密言;止,指虚实言。
【解】新宗: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凡事皆然,何况于兵乎?故欲知敌虚实,不必于其内也,察其在外之形,而在内之情,莫不昭然目前矣。
施子美曰:敌人之情伪,有可得而知者,有不可得而知者。可得而知者,外也;不可得而知者,内也,止也。吾欲由内以知外,由进以知止,不亦难乎?既知乎此,则胜负可以坐决矣。
起对曰:“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旌旗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批】言观敌之外,即可因是而知其内也。
【注】荡荡,轻忽之貌,散漫而无所顾虑也。烦乱者,将令不一也;数顾者,将心无主也。无措,失备也。此观外知内之法。
【解】《句解》:荡荡,懒散之形,其神气之馁溺可知矣。外既如此,其内之无谋又可知矣。
施子美曰:“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此兵法之常也。
“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汹汹(恐惧貌),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
【批】察敌之进,即可因是而知其止也。
【注】会,合集也。和,协力也。汹汹,恐惧之貌,谓士众惊语,如水涌之有声也。不能、不敢,皆犹豫不决之意。殆,危也。此察知止之法。
叶伯升曰:观外知其内,察进知其止,则胜负之理,自我全操,有不待接办、交兵,而可豫决者矣。
我讲书,我母亲一定感到讶异!人必为自己而活,不必做小走狗。我骂人,不是今天开始。到“政大”教书,看到“果夫楼”,就骂两个钟头,没有讲书!
一个人不要太卑鄙,人都有志,要为自己活,以道殉身,“未闻以道殉人”。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希圣希贤,道就是你,你就是道。
一个年轻人必为自己活,此非自私,因为“士尚志”,“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中庸》),不论处在任何环境,都不叫环境改变己之志。
孔子第一次接触周文化,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人刚开始难免盲从,但有头脑者会变,所以后来说:“久矣!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到最后成熟了,说:“吾其(岂)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已有另起炉灶之心,以《春秋》当新王。自《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即有三次变迁。以此为鉴,亦可修正修正自己。
《易·随卦》“随时之义大矣哉”,《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你们亦应“随时而变”,这才叫“时髦”。
人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到被逼时就会显现出来。应善用智慧,冷静地好好研究,届时水到渠成,可以应无穷。
年轻时太注意集团的利益,但此一集团将来能够存在?青年如无“血”与“热”,那老年还会有吗?但仍要有“智慧”,光“刚”不行!
武侯问敌必可击之道。
起对曰:“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批】击敌之道,在审知其情形而乘之。
【注】邓伯莹曰:击之者,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也。危,即敌之虚实。
施子美曰:兵形避实而击虚,惟乘其虚,故可击。是以,吴起对武侯之问,谓必审敌之虚实,而趋其危。
“审敌虚实”,“审”,虑深通敏,详敌虚实之所在。
“趋其危”,专向其不妥当处进攻,打蛇要打在三寸。
“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未得地利,可击;失时不从,可击;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涉水半渡,可击;险道狭路,可击;旌旗乱动,可击;陈(阵)数移动,可击;将离士卒,可击;心怖,可击。凡若此者,选(择)锐冲之,分兵继之,急击(及时出击)勿疑(决绝之辞)。”
【批】历举敌人之危,见必可击者,非一端也。
【解】胡君常曰:十三等可击,皆敌之危也。敌有可击之危,而不乘机选锐,因势分兵,以急击之,更待何时?
王若汉曰:“可”字,正审之真切处;“急”字,宜重看。盖敌人此隙,乃不可多得之候,稍迟,则敌自有备,错过事机,恐难取胜。
“急击”字,与“趋危”字相应。
施子美曰:杜佑《通典》亦有所谓敌有十五形可击……凡此十五形,求其旨意,亦必自《吴子》始也。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做任何事,皆必如此。“可”,可欲之谓善,当其可之欲。
你们智慧不低,但缺乏群德,其次考虑自己的利害太多。
我自小即我行我素,因为索隐行怪惯了,一人在台,过了四十多年,免得死了,人家哭哭啼啼的,要人家去守寡。我岳父,就是我舅父。
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小说《甘地》。你们应立志,看自己要做些什么。
我刚来台,先到台东办山地学校,杨传广(1933—2007,号“亚洲铁人”)是我的第一期学生,那时以旧兵营当学校。当年,我走遍山地,由他们背着跑,给他们抽烟、喝酒。
你们“外”没能察,“内”也没能知。党中有派,派中有系,能同心协力?
你们必得求未来。今天的奋斗,是为了明天!遇事不经大脑,净说“你和谁有关系”,不如说“你与大脑有关系”。“时”很重要,是随时,《易经·随卦》:“随时之义大矣哉!”非随人!我一生不和谁有关系,就活至今!说和谁有关系,多落伍的想法!
别人怎么说,只可当个参考,别作主观认定。昔人听闻别人有怪论,就备四色礼去听听。
我讲子书,在教你们怎么做“坏人”!社会事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到底。
想做事业,必先养胆,绝不受气。有胆、有量、有识,搞政治,三缺一不可。胆小不得将军做,要有容人之量,水清无大鱼。人没有无错误的,“以人治人,改则止”,用人则当用其长,避其短。
如何用人?如开豆浆店,雇个伙计,他喜吃烧饼,就叫他尽量吃;一周下来,他一定受不了。千万别告诉他:不可随便吃。那他背地里一定糟蹋不少。
做事业,是找同志,不是拉夫。要识人、任人、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