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7823700000016

第16章 谦第十五

地山谦坤上艮下

伊塔:这一卦上卦是坤是地是顺;下卦是艮是山是止,所以有谦让之象。

胡图:不太明白,为什么有谦让之象呢?

伊塔:山本来是高出地面的呀,现在下行到地下去了,这不就是谦让吗?嘿嘿。

谦:亨,君子有终。

胡图:啥叫“有终”?

伊塔:可以理解为有善报啦。

胡图:谦虚低调果然是美德啊。

伊塔:谦虚就意味着通达顺畅。天的法则是下降济民以光明,地的法则是上升使弱小得以生存。天的法则是让自满的人亏损来让谦虚者受益,地的法则是让自满的人变得谦虚,鬼神的法则是让自满的人受害而造福谦虚的人,凡人的法则是厌恶自满喜好谦虚。

胡图:所以位尊时要保持谦虚,位卑时自然也不能狂妄,这样就会有善报呀。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伊塔:这是谦卦第一爻,阴爻阳位。

胡图: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哦。

伊塔:君子有谦虚的美德,用这样的精神去迎接挑战,能获得吉祥。

六二:鸣谦,贞吉。

胡图:啊,一定要把“谦虚”挂在嘴上吗?

伊塔:你说“鸣谦”吗?意思正好相反,是说要心怀谦虚……

胡图:这都可以,语言真是博大精深啊……

伊塔:这一爻是阴爻阴位,位于下卦的中央。柔顺而得中,因此有谦虚的美德隐藏在心中之象。

胡图:心怀谦虚的美德,那才是真正的谦虚呀。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胡图:这回我知道了,“劳谦”是有了功劳还保持谦虚的意思。

伊塔:没错,呵呵。这第三爻是全卦唯一的阳爻,阳爻阳位,又位于下卦的上方,所以有功劳的含义。有功劳而谦虚的君子,最后也是吉祥的。

六四:无不利,撝谦。

胡图:这次不行了,“撝”字不认识。

伊塔:这字念“huī”,就是发挥、施放的意思。

胡图:噢,无往不利的时候也要发挥谦虚的精神?

伊塔:可以这么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是倒装句,先作占断而后讲象喻。这一爻阴爻阴位,位于上卦最下方,所以是格外的谦虚。只要发扬谦虚的美德,没有什么不吉利的。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伊塔:这一爻处在上卦的中央,阴爻阳位,因此有刚烈的一面。

胡图:看出来了,动“侵伐”了。

伊塔:这爻辞是说:如果国家不富有是因为受到邻国侵略的话,那就发兵侵伐邻国吧,因为正义在我们这边,所以不会不吉利的。

胡图:看不出啥谦虚了啊。

伊塔:谦虚不等于懦弱,君子该抗争的时候就要起来抗争。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胡图:又“鸣谦”,心怀谦虚哦。

伊塔:哈哈,记性不错嘛。这一爻是阴爻阴位,位于全卦的最上方,已到了极点。因此说明并非一味谦让,有行师征邑之象。心怀谦虚的人,四方响应,万民慕德。所以可以率领大家出兵征服敌人。

小故事

虚怀若谷可以铸就一代帝王的伟业,可以让刘邦从一介布衣一跃成为天下之尊,也可以使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当然,后来唐玄宗没有做到“劳谦君子”,自满于太平盛世中不求进取,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

汉高祖得道多助

刘邦这人戎马一生,年轻的时候参加了秦末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然后带着小弟们打楚汉战争,战胜了项羽,终于取得政权,建立了西汉王朝。他称帝以后,衣不解甲,马不卸鞍,继续南征北战,粉碎诸王的叛乱,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刘邦在洛阳宫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统兵打仗,攻城夺地,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当代的人中之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

刘邦三十岁的时候当了秦朝沛县的“泗水亭长”。这是个很小的官,没什么大的权力,但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朗,做事很有气魄,所以三教九流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王陵、樊哙等人都是他在沛县时候认识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刘氏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

刘邦结束群雄割据、四分五裂的混战局面,重建和巩固了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后,继续注意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他用人不管出身,只要有一定才能就量才录用,论功行赏。如萧何、曹参原来都是沛县的小吏,萧何以功任丞相,曹参任齐相国。陈平出身贫贱,以护军中尉随着刘邦南征北战,“六出奇计”,最后封曲逆侯。樊哙原来是杀狗谋生的,屡建奇功,封舞阳侯。郦商原来是高阳地区的农民起义领袖,最后封曲周侯,任赵相国。张良出身贵族,是刘邦的主要谋士,最后封留侯,任太子少傅。除了原有的人才外,刘邦还注意随时选拔新的人才。娄敬原来是齐国推车子的脚夫,因为向刘邦建议迁都、徙豪族,被任为郎中。

更难得的是刘邦能恰当地使用这些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萧何擅长管理行政、经济,刘邦就让他建设关中根据地,后来任命为丞相。张良、陈平足智多谋,就让他们当参谋。郦食其、陆贾善于辩论,娴于辞令,就派他们搞外交。叔孙通懂礼仪,刘邦就让他管理宗庙礼仪。张苍懂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刘邦就任命他做计相,为汉朝编制历法,定度量衡。

在刘邦谦虚和知人善任的用人路线下,这些人为他的统一事业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会用人恰成了鲜明的对比。

千古功过唐玄宗

在唐玄宗统治的前期,我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全盛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在后期,由于唐玄宗沉迷于既得的成就,骄傲自满,整体不理朝政,导致实权落入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邪佞人手中。

李林甫妒贤嫉能,凡是有才能的官员能影响到自己的权位的,他都要设计除去,很少有人能逃脱出他的圈套。他为了闭塞唐玄宗的视听,自专大权,召集谏官说:“现在明主在上,我臣应该好好听皇上的话,不要多说什么废话。你们看到那些在仪仗队里的马没有?它们吃的都是上好的草料,养得壮壮的,可是一旦在仪式上叫了一声,那就马上牵出去不要了,到时后悔也来不及啊。”从此这些谏官谁也不敢向玄宗进谏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本家哥哥,所以他的胆子比李林甫更大。他除了做宰相外,还兼领了四十多个其他的职位,整天发号施令,胡乱处理政事。因此,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玄宗的后期,藩镇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使得唐朝的军事形势由原来的“内重外轻”逐渐变成“外重内轻”。这个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唐玄宗喜欢穷兵黩武,一方面也与府兵制的瓦解有密切的关联。随着均田制的逐渐解体,百姓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自己的生活尚难维持,沉重的兵役就更无力负担了。所以募兵制日益盛行,到了开元年间,募兵制基本上已经完全代替了府兵制,精兵猛将都聚集在了藩镇。藩镇节度使不仅领有兵权,而且也有本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真正是藩镇的一把手。他们有土地,有人民,有兵甲,又有财赋,很快就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这种严重的分裂趋向却始终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终于在公元七五五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叛乱,揭开了唐后期统一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斗争的序幕。

安禄山一路打到洛阳,登上皇帝宝座,自称国号“大燕”。然后,他又攻下了潼关,进逼长安。长安乱作一团,官僚地主们纷纷带着家财逃避进山林,皇宫里的嫔妃、太监们也都哭叫着四散逃奔,唐玄宗也只好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和一些大臣出走四川。一路行到马嵬驿的时候,禁军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强迫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却没有做到“劳谦君子”,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虽然花了八年的时间平定了“安史之乱”,但繁盛的唐朝从此走向了衰落。